1、2009年2月26日,圆明园被盗文物鼠首、兔首铜像以2800万欧元在法国被高价拍卖。这两件文物是在近代哪次侵华战争中流失海外的?(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
A.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B.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C.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重要阵地
D.民主与自由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最早由陈独秀提出
3、在异常残酷的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30多万英雄模范和功臣,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有( )
①雷锋②黄继光③王进喜④邱少云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精神财富”主要是指( )。
A.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
B.要及时调整生产关系
C.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D.要以阶级斗争为纲
5、以下近代企业中,属于洋务派为追求“求富”创办的是
A. 江南制造总局
B. 汉阳铁厂
C. 安庆内军械所
D. 福州船政局
6、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大背景下,中国人民对侵略者郁积已久的愤怒终于有了一次总爆发,这也是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出现的各种矛盾的一次总爆发。“总爆发”是指( )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义和团运动
7、下图照片中的历史史实发生于( )
A.土地改革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大跃进时期
8、中美关系出现转机是在( )
A. 20世纪60年代 B. 20世纪70年代
C. 20世纪80年代 D. 20世纪90年代
9、图片是见证历史的鲜活载体。与如下图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四渡赤水
C.抗日战争
D.三大战役
10、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是( )
A.会宁 B.吴起镇 C.遵义 D.贵阳
11、属于现代意义上的人类是
A.晚期智人 B.南方猿人
C.晚期猿人 D.早期智人
12、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是它比辛亥革命大大向前跨进了一大步的地方……”。这种“不曾有的姿态”主要指( )
A.彻底反帝反封建
B.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受十月革命的影响
D.有先进阶级的领导
1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的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农业合作化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②①③④ D. ①②④③
14、下面是一位同学对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比较,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两者都注重培养新式人才
B.两者的根本目的都是要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强国之路
C.两者都主张通过向西方学习
D.两者都以失败告终
15、“倭寇投降……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蒋介石电邀毛泽东惠临陪都的真正意图是为了
A.实现和平、民主
B.为部署内战赢得时间
C.实现合作抗日
D.共商建国大计
16、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文章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请问这“两位先生”指的是( )
①民权 ②民主 ③科学 ④目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电影《长津湖》热映,剧中革命先辈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英雄壮举,深深震撼了观影者的心灵,先辈们在战争中发扬的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的
A.长征精神
B.红船精神
C.抗美援朝精神
D.抗战精神
18、以下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三大改造
D.“大跃进”运动
19、以下是人民海军不同时期的主战装备。这反映出人民军队( )
A.实战化训练不断加强
B.成为友好交往的使者
C.武器现代化水平提高
D.形成海陆空防御体系
20、有人说:“中国农业的发展,靠的是两平(邓小平、袁隆平)。”这句话说明
A.杰出人物有时能决定历史的发展
B.邓小平、袁隆平重视农业
C.行政领导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动力
D.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
21、请根据提示,写出下列标志性历史事件。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标志—-—
(2)中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
(3)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22、补充下列相关的历史信息。
(1) 在其编著的《海国图志》中,提出了“ ”的主张。
(2) 年, 在广西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3)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并改名 ,以此作为都城。
(4) 年,清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外交机构—— 。
(5)1895年, 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6)1898年, 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标志着戊戌变法的正式开始。
(7)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打出了“ ”的旗号,揭开了反帝斗争的序幕。
23、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为自强求富开展的自救运动是________。黄海海战中,________驾“致远”撞向“吉野”,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
24、汪伪政权建立于 ___________ 年。
25、(1)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____________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____________。
(3)辛亥革命的首发起义__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__________。
(4)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日战争开始于___________;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的开始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________ 把 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方针。
26、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_______(地点)召开;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__(地点)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7、完成下面同学关于中国近代史笔记填空:
压迫史 | 鸦片战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甲午中日战争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
压迫特点 | 以外国列强直接侵略为主 | ||||
所在页码 |
|
|
|
| |
重点问题剖析 | 两场战争共同目的(1),这反映了战争爆发具有必然性。战争前后的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为(2) | 日本侵华的目的(4)。 | 帝国主义国家在华合作事例(5)。而矛盾事例(6)。战争前后帝国主义国家对华侵略政策的变化从(7)到。 | ||
反抗史 | 林则徐禁烟、关天培、陈化成 | (3) | 邓世昌、丁汝昌、义和团运动 | 聂士成 | |
28、《狂人日记》的作者是_____,中国共产党“一大”上选出的中央局书记是_____。
29、【协商谈判·和平统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标志是________。
30、1900年,抗击八国联军的反帝爱国运动的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伟大历史意义。
32、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桩桩侵华的罪行,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成为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见证。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1)中国迈入近代史开始于哪一事件?这一事件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怎样的变化?
(2)1860年宏伟华美的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造成了这次人类文明史上浩劫的罪魁祸首是哪两个国家?20世纪初,西方列强又发动了哪一次侵华战争,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3)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了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4)面对侵略和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哪一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哪一战役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5)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33、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哪一句?五四运动中的青年学生们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内容 部门 | 1953年比例(%) | 1957年比例(%) |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
农业 | 52.8 | 43.5 | 4.5 |
轻工业 | 29.6 | 29.2 | 12.8 |
重工业 | 17.6 | 27.3 | 25.4 |
材料三 共产党中国的工业成长是迅速的、动人的,而且也是可怕的——比任何一个不发达的亚洲国家都快……它创造性地吸收了现代世界特别是苏联提供给它的一切。到1957年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初的8年是一个大胆创新、成绩斐然的时代……中国人必须学会在我们西方世界中生存的世纪已经过去了,现在我们双方必须学会在同一行星上生活。
——摘编自费正清《美国与中国》
(1)材料一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结构存在什么问题?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措施?
(2)从材料二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一措施实行期间的发展成就(至少两例)。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