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是谁被迫害致死( )
A.蒋介石
B.毛泽东
C.刘少奇
D.邓小平
2、武汉会战,是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的辉煌一页。历时4个多月,以中国军队主动撤出武汉而宣告结束。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的形势是
A.抗日战争进入防御阶段
B.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D.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3、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最重要原因是( )
A. 革命统一战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B. 广大北伐官兵浴血奋战
C.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D. 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的配合
4、洪秀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因为他
A.领导了虎门销烟
B.收复了新疆
C.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
D.参与了洋务运动
5、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之际,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致信美国总统杜鲁门:“中国终于会摆脱外国的羁绊,对于中国目前和将来一切朝着这个目标的发展。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超出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事,却也是不可避免的。”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指的是
A.解放军转战陕北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B.三大战役中,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略进攻开始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推翻南京国民政府
6、一本书中出现了“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992年南方谈话”“党的指导思想”等目录。这本书的书名最有可能是( )
A.邓小平的留法岁月
B.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C.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D.邓小平的外交风采
7、“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中“苦难十四年”始于
A.甲午中日战争 B.七七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南京大屠杀
8、“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 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B. 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C. 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
D. 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9、太平军打死的洋枪队头目是
A.戈登 B.华尔 C.琦善 D.奕山
10、(题文)义和团运动发展成反帝斗争的根本原因是( )
A. 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深 B. 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C. 贫苦农民富有斗争精神 D. 贪官恶霸横行乡里
11、近年来,我国更符合军队深化改革,在强军兴军方面取得了新成果,开创了新局面。主要表现有( )
①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 ②成立五大战区 ③调整组建五大军种 ④完成百万裁军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西方人送来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祝贺中国进入了20世纪。不堪忍受的“礼物”指的是
A.火烧圆明园
B.签订《马关条约》
C.签订《辛丑条约》
D.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13、什么事件标志着维新变法的开始?
A.公车上书
B.颁布“明定国是”
C.同盟会成立
D.武昌起义
14、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前列强主要的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就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
A.甲午战后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D.《马关条约》使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15、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6、军阀吴佩孚曾致电时任总统徐世昌:“有北京学生因开会宣讲被逮者数百余人,沪商全体罢市…仰恳大总统以国本为念,以民心为怀,一面释放学生,以培养士气。一面促开国民大会,宣示外交得失缘由,共维时艰。”这反映了( )
A.辛亥革命余波未平 B.五四运动影响扩大
C.国民革命如火如茶 D.全民抗战风起云涌
17、一个多世纪前,中国海军曾经在黄海与日军展开大战,当时的舰队是
A.南海舰队
B.北海舰队
C.北洋舰队
D.南洋舰队
18、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 “修约”要求遭到拒绝 B. 中国的禁烟运动
C.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 中国人民反英情绪高涨
19、以“民主”、“科学”为口号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与这场运动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陈独秀、李大钊 B.李大钊、康有为 C.鲁迅、魏源 D.胡适、梁启超
20、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21、( )被称为“两弹元勋”,( )是中国航天第一人。
22、实现中国梦需践行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_____
23、将下表中的时间、条约、影响补充完整。
时间 | 条约 | 影响 |
1842年 | __ |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____ | 《马关条约》 | ___ |
1901年 | ___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24、填空题
1905年8月,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了_______。大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创办了机关刊物《_______》,作为宣传革命的刊物。
25、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___是其中的典型代表: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______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表格。
学习层面 | 具体内容 | 请指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特点⑩ 。 |
技术(器物) | 近代中国首次主动向学习西方的历史事件是① ,为此先后提出了② 和③ 的口号,大力兴办军用和民用工业。 | |
政治制度 | 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④ 在《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强调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为守旧而灭亡。1898年的变法很快失败,此次变法被称为“⑤ ” | |
思想文化 | 1915年。,⑧ 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了⑨ 的号角,该运动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 |
27、填空题:
(1)_______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________的完成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951年,________获得和平解放,标志着除台湾及附近岛屿外,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我国对少数民族实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_自治制度。
(3)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 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1992年,邓
小平的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8、解放军是人民子弟兵,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的标志是________。
29、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建立了第一支海军——__________海军。
30、甲午战争后,状元实业家张骞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_____)"的道路;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_____)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名曲,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
31、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在“两弹一星”领域取得了哪些科技成果?“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有什么重要意义?列举两例为“两弹一星”成功研制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
32、国共两党关系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经历了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过程。根据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团结合作】
(1)写出国共第一次合作取得的成就。
(2)写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性事件。
(3)简述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大影响。
【争端再起】
(4)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三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什么?这次谈判的结果如何?
(5)后来国民党背信弃义发动了内战,内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列举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时期发生的重大战役两例。
【感悟历史】
(6)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
33、分裂违背历史潮流,统-是人心所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国之策一伟人的智慧]
(1)找国在改革开放眉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
(2)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哪一政策使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
[国之荣一两岸的努力]
(3)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日趋密切,1990年台湾成立了哪一民间团体?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哪一民间团体?这两个团体达成的“九二共识"的内容是什么?
(4)2005年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的中国国民党主席是谁?
(5)你认为应怎样发展海峡两岸关系?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材料三:1953至1957年工业生产情况简表。
工业生产发展情况 | 中国 | 英国 | 美国 |
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 | 18% | 4.1% | 2.8% |
增产400万吨钢所用时间 | 5年 | 24年 | 15年 |
材料四:它于1953年七月动工兴建,1956年7月15日生产出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
(1)材料一、二共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图片中“雄赳赳,气昂昂,越过鸭绿江”的这支军队名称叫什么?
(3)作者魏巍为什么把他们称为“最可爱的人”?请写出这支军队中两位家喻户晓的“最可爱的人”。
(4)材料三中表格体现了哪国的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最快?此现象的出现得益于哪一经济发展计划实施?该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什么?
(5)材料四涉及设的是哪一工厂?请写出与它同一时期东北的工业成就两例。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