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河南开封中考历史真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历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而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第一次鸦片战争   ②签订《辛丑条约》   ③黄海海战 ④戊戌变法

    A.④②①③ B.①③④②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2、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毛泽东发表此番评论应该在

    A. l945年

    B. 1946年

    C. 1947年

    D. 1949年

  • 3、曾经热播的影视剧《铁人》再现了半个多世纪前的那场石油大会战,刻画了以“铁人”为首的英雄楷模坚毅不拔、艰苦奋斗的工作态度,完美地再现当年的“铁人”精神。其中的“铁人”指的是

    A.王进喜

    B.雷锋

    C.焦裕禄

    D.邓稼先

  • 4、《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说明了( )

    A. 清政府与列强建立了外交关系   B. 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C. 中国的反帝斗争蓬勃发展   D. 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 5、太平天国建立起与清朝相对峙政权的标志性事件(  )

    A. 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 西征胜利

    C. 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

    D. 北伐胜利

  • 6、在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远在海外并未直接参与,但我们仍称他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这是因为它早为革命播下火种,其中的“火种”是指( )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三民主义 D.富强平等

  • 7、“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 8、“南昌起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革命大旗擎在手,终归胜利属人民。”朱德的这首诗说明南昌起义

    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是中共创建人民军队,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C.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D.取得了北伐的重大胜利

  • 9、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月”从6月3日开始,这是因为历史上的这一天一位著名民族英雄领导人民取得了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这位民族英雄是

    A.邓世昌

    B.林则徐

    C.道光帝

    D.关天培

  • 10、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重要思想理论准备的是( )

    A.“两个凡是”的方针

    B.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左”的指导思想

    D.“右”的指导思想

  • 11、学者萧功勤指出:“中国人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为民族生存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趋利避害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A. 黄宗羲“工商皆本”的观点

    B. 曾国藩“师夷自强”的观点

    C. 康有为“君主立宪”的主张

    D. 孙中山“民主共和”的主张

  • 12、漫画《扯线木偶》反映了20世纪初,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与列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漫画中的“条约”指的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 1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当1911年革命到来时……革命者利用了这种不满,并在学生和士兵中做了有效的工作。在广东,小规模的革命党人起义虽遭镇压,可是在汉口,19111010日,革命者的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导致了附近帝国军队的兵变……革命运动仍迅速传遍全国。文中的兵变是指(    )

    A.戊戌政变   

    B.武昌起义  

    C.义和团运动 

    D.火烧圆明园

  • 14、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正确道路。下列最能充分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发动南昌起义

    B.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发动秋收起义

    D.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

  • 15、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平型关大捷——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B.长沙战役——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C.台儿庄战役——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D.百团大战——中国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

  • 16、梁启超坚信“变者,天下之公理”;康有为认为“变则能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表 明两人都主张( )

    A.以夷制夷 B.推行维新变法 C.进行暴力革命 D.抵御外侮

  • 17、周恩来曾经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共产党成立

  • 18、我国是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

    C.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

    D.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 19、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很多人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工作、娱乐、购物。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网络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B.知识经济推动全球同步发展

    C.技术革命完全取代传统教育

    D.人们生活过度依靠网络技术

  • 20、“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这里的“是役也”指的是(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广西起义 D.黄花岗起义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中国近代面对列强的侵略,很多爱国人士以极大的爱国热情,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爱国之情,请写出下列事件对应的人物名称。

    (1)进军新疆,讨伐阿古柏——_____

    (2)实业救国,创办大生纱厂——_____

    (3)创作《义勇军进行曲》,鼓舞中国人民抗战斗志——_____

    (4)勇于创新,发明联合制碱法——_____

    (5)创作反映民族精神的画作,资助抗战——_____

  • 22、11839年,清朝钦差大臣________在广东领导查禁鸦片。

    21912_______颁布,这是第一部资产阶级类型的宪法。

  • 23、_____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 24、在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中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战役。

  • 25、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___》,从中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权利;《马关条约》中清政府被迫割让辽东半岛、______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 26、____________年10月,英国炮广州,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____________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 27、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性事件

    (5)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

    (6)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7)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

    (8)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事件是

  • 28、植根中华沃土,第一次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

     

  • 29、____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____年底,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 30、1992年,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是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谋求制度的变革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戊戌变法就是制度变革的一次尝试。这次变法是怎样发动起来的?变革的内容有哪些?

  • 32、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有哪些?

     

  • 33、51年前的4月26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某一重大消息“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重大消息”是指?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图说历史

    材料一

    材料二“丙辰年破东门向荣。是年七月,东王升天,北王亦丧。丁巳,翼王远征。

    ——《洪仁玕自述》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场运动在攻占什么地方后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后来,为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又采取了哪些军事行动?

    (2)材料二中“东王升天,北王亦丧”指的是什么事件?  

    (3)这场轰轰烈烈的大运动,坚持斗争14年,最后失败,究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