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奉张之洞之命创办大生纱厂,他主张“实业救国”,是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一生创办了20多家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他是( )
A.林则徐
B.张謇
C.李鸿章
D.张之洞
2、“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这是一次革命战争中的誓词,其“军阀”主要是指北洋军阀,“总理”即孙中山。与这一誓词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五四运动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3、邓小平说:“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保障中国“十亿人口”基础教育的是( )
A. 科教兴国战略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 “八六三计划”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4、下图是某次战役的主要战绩表,据表推断这次战役的名称是( )
A.台儿庄战役
B.保卫大武汉
C.百团大战
D.长沙会战
5、2001-2011年,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从4.3%提高到10.40%,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B.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
C.设置了4个经济特区
D.开放了5个沿江城市
6、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后,欣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由此可见,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根本目的是( )
A.积极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B.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C.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
D.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7、“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赛,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这段材料出自于(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变法通议》
D.《中国土地法大纲》
8、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诗句,涉及的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9、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社会总产值年增长率由之前的8.2%下降为6.8%;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也由之前的6.2%下降为4.9%;1976年人均年消费粮食只有381斤。这表明文化大革命时期( )
A.党和国家受左倾错误影响
B.科技和文教事业发展停滞
C.国民经济遭受了巨大损失
D.民主与法制受到严重践踏
10、“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我们听到这首激发中国人民抗战意志的民族战歌,便会联想到当时年仅22岁的作曲者( )
A.聂耳
B.冼星海
C.徐悲鸿
D.侯德榜
11、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历史背景的电视剧中不可能出现的情景是
A. 在城市看电影
B. 有钱人家拍照片
C. 人们见面称“先生”
D. 成年男子留长辫
12、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事件发展的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之一。下面关于戊戌变法的线索中,对应错误的史实是( )
A.序幕——《马关条约》
B.发展——严复等维新派宣传变法
C.高潮——光绪宣布变法
D.失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13、如图为“1790一1850年英国煤产量增长图”。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关键发现是
A.蒸汽机 B.火车 C.火力发电站 D.内燃机
14、元朝管辖西藏地区设置( )
A.枢密院
B.宣政院
C.御史台
D.澎湖巡检司
1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拥有选举被选举、请愿、诉讼等权利。这充分体现了该宪法( )
A.肯定自由民主
B.维护封建专制
C.强调分权制衡
D.倡导司法独立
16、标语、口号是时代的产物。它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跳动的脉搏,勾勒社会演进的轨迹。近代史上,一些进步的中国人提出下列口号或主张的先后顺序是
①变法维新 ②自强、求富 ③民主、科学 ④民主共和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17、钟南山院士说:“武汉本来就是个英雄的城市。”抗日战争时期,可以证明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
A.台儿庄战役
B.淞沪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武汉会战
18、下列影视作品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英勇抗敌的事迹。其中,以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抗敌为主题的有
①《地道战》 ②《地雷战》 ③《血战台儿庄》 ④《铁道游击战》 ⑤《长沙保卫战》
A.②③④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①④⑤
19、某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沙俄
D.法国
20、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洪流中的最强音。广州国民政府进行北伐的目的是( )
A.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
B.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C.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D.推翻资产阶级在中国的统治
21、________年,尼克松总统的安全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________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起外交关系。
22、______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__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3、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它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统一的______革命政党;______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24、远去歌声弥凝重,再唱经典更撼心。
(1)1931年“ ”事变之后,东北逐渐沦陷。《松花江上》表达了东北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怀,是一首经典的抗战歌曲。
(2)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 传唱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成为不朽的民族战歌。
(3) 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以气势磅礴的旋律和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办,鼓舞中华儿女奔赴前线,奋勇杀敌。
25、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的力量是________。
26、虎门销烟的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________的坚强意志。
27、14——16世纪欧洲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是______。
28、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
29、填空题:
(1) 年虎门销烟的领导者: 。
(2)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 社会逐渐沦为 社会,鸦片战争是 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 和 领土 平方公里。
(3)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 年 月至 年 月。 联军为主凶, 、 两国为帮凶。
30、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方式:________,社会主义改造创举是________。
31、举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欧各国逐渐走上了联合发展的道路。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50年,法国外长 提出建立煤钢共同市场的计划。第二年,西欧六国政府成立了“欧洲煤钢联营”。这是西欧向联合迈出的第一步。
(2)1967年,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改组为“ ”,简称为“ ”。此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
(3) 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此后,欧盟成员国不断增加,一体化建设成绩卓著。
(4)欧洲的联合对其自身经济发展及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33、探究中华民国历史。
(1)中华民国建立于哪一年?临时大总统是谁?在哪个城市就职的?
(2)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是谁?
(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什么?
(4)列举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进行的两次斗争。
34、淮阴区某校八年级历史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围绕“近代经济与社会生活”设计了如下活动,请你一起参与,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活动一【识读图片——感悟社会变迁】
活动二【史料实证——印证历史信息】
材料一:李鸿章的一生事业与洋务运动相始终。他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开创了许多“第一”:第一个创办大型近代军工企业——江南制造总局,第一个创办近代民族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在近代教育、军事、文化等事业也有许多开创性的建树。 | 材料二: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海军也,都是纸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
活动三【历史解释——归纳发展特点】
(1)据活动一和所学知识,请指出图片①火车等新式交通工具引入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何影响?图片②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写出它的创办地点?民国政府颁布图片③剪辫法令与哪一场革命直接相关?
(2)据活动二中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如何?材料二反映的观点是什么?洋务运动给中国近代化留下什么有益的启示?
(3)据活动三和所学知识,观察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线图,甲午中日战争后,创办大生纱厂的状元实业家是谁?“黄金时代”也有被学者称为“短暂的春天”,是指哪个时期?
(4)分析活动三中民国初年江浙地区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