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
A.康有为
B.严复
C.陈独秀
D.陈天华
2、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这个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剧本"是(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报纸是反映社会动态,传递民间呼声的重要工具。1901年,有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愤怒的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与此评论相关的社会背景是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台湾割让给日本
C. 《辛丑条约》的签订
D. 百日维新
4、据统计,"1979年至1982年 ,深圳工业生产值每年平均递增81%.......1983年,深圳全市总产值完成了7.2亿,比1979年增长了11倍。"导致深圳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建立了经济特区
B.城市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讲话
5、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最根本原因是( )
A.阶级矛盾激化
B.外国经济侵略加深
C.自然灾害严重
D.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的副主席不包括 ( )
A. 朱德 B. 刘少奇 C. 邓小平 D. 宋庆龄
7、《人民日报》社论称:“这次会议代表我国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它所要通过的宪法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宪法……这就是这次会议的最伟大的历史意义。”该社论的标题是( )
A.《“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B.《中国人民民主制度的新阶段》
C.《勇当新时代改革开放排头兵》
D.《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
8、抗战胜利后,中共在解放区开展土改运动(如下图)。在这场土改运动中,实行的土地政策是
A.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B.核定全国地价,根据地价征收地租税
C.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D.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
9、新疆建省后,其管辖范围同伊犁将军府所管辖范围相比,面积缩小了不少。造成这种结果的直接原因是
A.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B. 中美《望厦条约》的签订
C. 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10、下列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废除二十一条”
11、经过人民的艰苦奋斗,我国于1965年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被称为“铁人”的石油工人是( )
A.焦裕禄
B.雷锋
C.王进喜
D.邓稼先
12、“五星红旗,你让全世界中国人扬眉吐气,你和太阳一同升起,记载中国每一次胜利。”1949年,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国人民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3、1912年是中华民国元年,中华民国十四年按公元纪年应该是( )
A. 1924年 B. 1925年 C. 1926年 D. 1927年
14、一声枪响,拉开了14年抗日战争的序幕。从北大营开始,黑暗就悄悄笼罩在了中国的土地上,家国山河全部陷入危难之中。拉开抗日战争的序幕是( )
A.九一八事变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武汉会战
15、清政府发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镇压人民反抗 B.讨好洋人 C.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 D.维护清朝统治
16、下列企业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的是( )
A.上海轮船招商局
B.安庆内军械所
C.福州船政局
D.江南制造总局
1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材料中“这场战争”指的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太平天国运动
18、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威严矗立着一座纪念碑,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纪念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它是凝聚着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产物。这座纪念碑是( )
A.和平解放纪念碑
B.建国伟业纪念碑
C.人民英雄纪念碑
D.革命烈士纪念碑
19、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谋求制度变革的戊戌变法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表明( )
A.甲午战争揭开维新变法的序幕
B.民族危机促进了救亡的探索
C.甲午战争宣告维新变法的破产
D.近代化的探索加剧民族危机
20、“中国历史选择了这个特别的日子,放射出中国革命最初的曙光。鲜红的党旗自从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这个特别的日子”发生在( )
A.1911年10月
B.1919年5月
C.1921年7月
D.1949年10月
21、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___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_________(人物)在会上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
22、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我国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2)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3、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
24、1956年,________完成,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5、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机构),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创办的__________(机构),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26、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和人民的大宪章是—— 。
27、结果:突入台儿庄的日军遭到中国军队________,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
28、近代中国农民阶级发动的反帝爱国运动是______。
29、无论哪个时代,总有一批人,他们是民族的脊梁。
(1)“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他带棺出征,最终收复新疆。他是( )。
(2)“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他在黄海海战中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他是( )。
(3)“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在变法失败后慷慨就义。他是( )。
30、1935年1月,长征途中召开的___________,是中共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中共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1、规定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的条约是?哪个条约的签订使得外国侵略者在华鸦片贸易合法化?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从19世纪中期起,中国各个阶级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
材料一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二 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站在时代前列,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武昌起义的枪声,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中华民国的成立,实现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材料三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超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1)材料一中的“变法”指的是什么事件?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陈独秀认为哪两种方法可以救治中国?
33、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全面依法治国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文件《共同纲领》在当时起到了什么文件的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宪法是在什么会议上通过的?
(3)1982年我国已经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其核心是什么?
(4)综上谈谈你的启示?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陈炽宣称:今后中国的存亡兴废,“皆以劝工一言为旋转乾坤之枢纽”。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
材料二 中国国内工矿企业统计表(包括民办、官办企业,外商企业未计入)
材料三 《临时约法》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等权利;人民有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主张?请举出相关历史实践一例。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阶段2比阶段1发展较好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与材料三内容之间的联系。
(4)综上探究,总结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