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孙中山深感必须改组国民党,最主要是受下列哪一因素的影响
A. 马林的建议
B. 中共的帮助
C. 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
D. 辛亥革命的失败
2、邓小平曾经指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了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些东西”指的是
A.汽车和飞机
B.“两弹一星”
C.设立经济特区
D.青蒿素
3、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的首次胜利,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平型关大捷
4、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决定创办的学校是
A.京师同文馆 B.福州船政学堂 C.北洋西学堂 D.京师大学堂
5、2014年3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在荷兰海牙举行的第三届核安全峰会。我国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事件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
6、戊戌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科学技术传播的是
A.训练新式军队 B.鼓励私人兴办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 D.裁撤冗员
7、下图所反映的内容,应该出现( )
A.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B.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C.国共的十年对峙时期
D.十四年抗日战争时期
8、下列各项可为研究“小岗村引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最有价值的史料是( )
A.18户村民签订的《承包责任书》
B.小岗村村民回忆录
C.电影《十八个手印》
D.小说《小岗村的故事》
9、如图中召开的会议通过了一份重要文件。该文件是
A.《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0、下列各项中,关于“门户开放”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它是由美国提出来的
B. 美国借机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C. 其内容得到了西方列强的同意
D. 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一致性
11、现在,我国已同10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在中国政府制定的外交原则、政策和战略中,奠定新中国外交事业基础的是
A. 独立自主原则
B. 和平共处原则
C. 团结反帝方针
D. 求同存异方针
12、1949年,洪荒作为上海漫画工学团的作者,目睹当时上海解放的情景,创作了漫画《强烈的对比》。漫画上半部分描绘的是三个国民党士兵正在役使民夫,掳掠百姓,抢走一头肥猪,军民如寇仇;下半部分是三位解放军战士在帮助农民挑担、收割和背稻谷。作者借助漫画想表达
A.解放军装备比国民党优越
B.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
C.国民党抢夺物资发动内战
D.国民政府的贪污腐败
13、为惩罚中国,列强提出赔款数目按当时中国的人口计算,每人一两,共4.5亿两。一位外国外交大臣得意的说:“1900年的对华作战,是历史上少有的最够本的战争”,说这句话的是:
A. 英国人 B. 法国人 C. 俄国人 D. 美国人
14、如下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 中国手工业纺织技术较弱
C. 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D. 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15、如表的数据变化说明( )
近代中国翻译日本书籍情况表
时间 | 哲学、宗教 | 自然、应用科学 | 社会科学 | 历史、地理 | 文学、艺术 | 合计 | 年平均数 |
1895年前 | 1 | 4 | 1 | 2 | 3 | 11 |
|
1896〜1911年 | 38 | 172 | 366 | 238 | 136 | 950 | 63.33 |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A.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B.百日维新,成果丰硕
C.中国对日本一无所知
D.学习日本,救亡图存
16、在“强国追梦”演讲活动中,有同学说“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 )
A.沙俄入侵东北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7、如果请你担任历史记录片《1908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拍摄当时的北京东交民巷时,不该设计的场景是( )
A.许多外国公使在散步
B.大量北京居民在准备晚餐
C.某国使馆在举办舞会
D.有外国军队在军事操练
18、作家莫言获诺贝尔奖的小说《蛙》有以下描写:“1962年秋季,高密东北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慷慨奉献的本性。那年的地瓜,平均亩产超过了万斤。”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
A.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大跃进”运动使粮食产量极大提高
D.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19、阅读书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要了解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期间的历史信息,下列书籍中最适合的是
A.《北伐战争史》 B.《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十二讲》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0、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的新年贺词,回顾历史,1949年10月1日,实现的奋斗目标主要体现在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C.中国独立自主,中国人站起来了
D.西藏和平解放,各族人民实现团结
21、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______会师;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确立了“______、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22、______是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党的好干部”是______。
23、【艰辛探索·曲折前进】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巨大成就。1965年9月17日我国首先完成了________,这项科技成就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24、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上的基本特征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由此可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性事件是1956年底_______的基本完成。
25、1895年,有人题联于京师城门:“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三军败绩”后签订的条约是________。1901年,清王朝已成为“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中最能印证这一说法的内容是_________。
26、1949年, 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1951年 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27、1945年,加速胜利的主要因素:(1)德国在欧洲战场败局已定,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2)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3)美国向日本的_______、长崎投掷两颗原子弹。(4)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______。
28、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________,创建人是________。
29、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它规定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4年,《____》颁布,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3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1949年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_____》确定的。
31、殊途同归。挽救国家民族危亡面前,社会各阶层目标相同只差方法不同而已。根据下列提示,回答问题。
【科技救国】
(1)地主阶级洋务派为实现“自强”而创办的军事工业一例。
(2)清末,辞高官、弃厚禄走上“实业救国”之路的“状元实业家”是谁?
【制度尝试】
(3)资产阶级维新派依靠光绪皇帝而进行的改革是哪一次?
(4)终结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革命是什么?
【思想引领】
(5)新文化运动标举的两大口号是什么?
(6)新文化运动后期,哪一思想理论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学以致用】
(7)通过以上内容的探究,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32、探究题。纵观国共关系的发展史(1924—1949年),国共关系呈现“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某历史兴趣小组从以下角度对这段历史展开了探究:
(两次合作)
(1)从1924年到1949年,国共两党有过两次合作,请分别指出两次合作各取得什么成果?
(两次分裂)
(2)两次合作破裂的标志都是蒋介石发起的军事行动,请问第二次合作破裂的标志是什么?这次合作破裂,带来了什么后果?(从祖国统一角度作答)
(新的合作)
(3)你认为国共两党在21世纪应该怎样开展新的“国共合作”?
33、请简述中共一大召开的内容及意义。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二: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三: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使中国逐步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二,“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为什么“黑暗依旧”?
(3)材料二所述的“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分别指什么?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道路中的两个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历史事件。
(5)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至少写出两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