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其根本。
B.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约:订立盟约。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组:束缚捆绑。
D.函梁君臣之首 函:用木匣装。
2、下列对联与所吟人物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①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②力挽山河,浩气贯日月,空余英雄心一颗。名垂宇宙,文光冲斗牛,剩下悲壮词千篇。
③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④殉社稷,只江北孤城,剩水残山,尚留得风中劲草。葬衣冠,有淮南抔土,冰心铁骨,好伴取岭上梅花。
A. 白居易 辛弃疾 陶渊明 史可法
B. 苏轼 陆游 李白 文天祥
C. 白居易 陆游 李白 史可法
D. 苏轼 辛弃疾 陶渊明 文天祥
3、根据试题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
某招考职位规定:凡通过英语专业八级、参加过支教活动的英语专业应届毕业生均有资格报考该职位。张华是北京某名牌大学英语专业的一名应届毕业生,却没有资格报考该职位。
由此一定可以推出的是?
A. 张华没有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
B. 张华没参加过支教活动
C. 如果张华通过了英语专业八级考试,那么他没有参加过支教活动
D. 如果张华参加过支教活动,那么他通过了英语专业八级考试
4、对下列各组一词多义的解释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盛:①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
②请其矢,盛以锦囊(装)
③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旺盛)
④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强盛)
B.困:①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围困)
②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
③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困厄)
④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困难)
C.微:①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微小的事)
②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稍微)
③从数骑出,微行人古寺(为隐藏身份而改装)
④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
D.其: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表示祈使语气)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语气词)
③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他)
④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大概,表示揣测语气)
5、下列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人物是
A. 韩愈 B. 欧阳修 C. 苏轼 D. 王勃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写在舞台边上(节选)
黄裳
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艺术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与特征。它是整个伟大的中国艺术传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是歌、舞并重的综合舞台艺术。它以“唱、做、念、打”为主,辅之以“圓场”为代表的舞台调度手法和独特的服装、道具、切末、脸谱、锣鼓、丝竹伴奏等艺术手段经过近千年戏曲艺人的辛勤创造、积累,从广泛的生活、艺术领域中吸取营养,形成了一种具有非凡表现现实生活能力的诱人艺术力量,至今仍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不妨以艺术大师齐白石的作品作些比较。齐白石是“大写意”派的代表画家,他笔下的花草山水无不以简练而浑成的笔法写出。但在用写意方法勾勒出的花瓣,叶片中间,往往栖息着蜻蜓、蟋蟀、纺织娘……这样细小的昆虫,这是用工笔画出的,笔法的细致,往往使观者可以看到那透明翅翼中间纤细的纹路。无论是粗笔或细笔,画家给观众提供的是同样生动的,洋溢着生之活力的形象,而两者又是统一的。
在中国传统的戏曲舞台上,我们几乎可以看到同样或类似的情形。戏曲艺术家仿佛是一位非常精明的鉴赏家,他在五光十色、无比丰富的生活中,能发现哪些是重要的就抓住不放,哪些是次要的可以略去。从这样的原则出发所形成的一系列表现方法与手段,是与中国传统绘画的“文人画”流派的萌芽、发展、繁荣几乎是同步的。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也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
中国戏曲舞台上“上下场”、“圆场”等一系列舞台调度方法,是一种非常经济、简洁、聪明的方法。它摆脱了空间与时间的束缚,使演员获得了极大的自由。人物在马背上奔驰,在道路上躜行,穿过深宅曲院、进入密室、绣房,这些难以在通常话剧舞台上再现的困难课题,在这里几乎都不成为问题。但遇宣泄、刻画人物内心,展现人物之间尖锐激烈斗争的机会,就决不放过。必以狮子搏兔的全力,调动一切手段,加以再现。演员所使用的手段,比姊妹艺术丰富。面部的表情,衣衫的转折、抛掷,繁复身段的运用,歌声的变幻,念白的抑扬……无一不被用来作为揭露人物内心的武器。大胆的省略与精微的刻画在构思细密的节奏中成为一种高度谐和的统一体。观众得到的是同时呈现的“视听之娱”。一切都在同时间、地点完成。
艺术家的表演,有时夸张便夸张到极处,细腻也细腻到极处。导演设计有时竟会使人联想到现代艺术形式一一电影的手法。近景、特写的使用是如此的频繁与自如,使观众不能不惊异。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家所获得的是远远超过一切姊妹艺术的可羡慕的“自由”但这“自由”又是受着自身的制约的。一步不能脱离生法,也不能离开本身的“程式”。
程式是死的又是活的;程式是艺术家创造、积累起来的,也是在杨弃、提炼的过程中固定下来的。发展不会停止,程式的变化、丰富过程也永远不会停止。
中国古典戏曲表现的多半是历史题材或传说、神话故事。但并不因此而使其艺术魅力有所削弱。这首先是固为,现实主义的生命力是强大的,创作者借用了古代的衣冠,但处 理题材、刻画人物的依据却是当前的现实。今天舞台上保留下来的许多传统戏,在其创作的当时,正是那时的现代剧。因为现实针对性强与艺术上的成功,被保留下来了,直到今天。今天戏曲舞台上通行的服饰,正是明代(约十四到十七世纪)的衣冠,这是因为戏曲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飞跃的发展,而当时也正是现代剧产生得最多的时期。
中国古典戏曲总是以完整的、有头有尾的故事出现的。由于演出习惯的变更与观众欣赏的集中,人们往往更加重视整出戏中尤为精彩的许多段落。人们都希望在一次演出的组 合中能看到题材、风格表演各不相同的许多单折戏。这样做更易于满足观众中间不同的要 求并使演出更丰富而精炼,异彩纷呈。
一九八四年二月六日
【1】下列对“中国戏曲艺术”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本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 中国戏曲艺术具存强烈的民族风格与特征,经过近千年的创造与积累,具有非凡的表现现实生活的能力,其中京剧最具代表性。
B. 戏曲舞台上,精微地刻画人物内心,展现人物之间尖锐激烈的斗争,与齐白石用工笔画出叶片中间柄息的细小昆虫,情形类似。
C. 中国戏曲舞台上,空间与时间的大胆省略与人物内心的精微刻画高度谐和统一,观众得到的是同时呈现的“视听之娱”。
D. 古代戏曲在创作时,也是那个时代的现代剧。创作者借用了现代的衣冠,表现当时的生活,现实针对性强的古代戏曲得以保留,至今仍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2】下列理解和推理,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A. 中国戏曲的一系列表现方法与手段与中国传统绘画的“文人画”流派的萌芽、发展、繁荣基本同步,明代是中国戏曲产生得最多的时期,这一时期,“文人画”创作数量到达巅峰。
B. 程式是艺术家创造、积累起来的,也是在扬弃、提炼的过程中固定下来的。“程式”制约戏曲演员的自由,程式缓慢地发展也限制了中国戏曲的发展。
C. 中国古典戏曲表现的多半是历史题材或传说、神话故事,创作者借用了古代的衣冠,但处理题材、刻画人物的依据却是当前的现实,所以,现实主义的生命力强大,
D. 中国古典戏曲总是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在一次演出中安排题树、风格表演各不相同的许多单折戏,更易于满足观众的不同的要求并使演出更丰富而精炼,异彩纷呈。
【3】不能表现“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家所获得的远远超过一切姊妹艺术的可羡慕的‘自由’”的一项是()
A. “上下场”、“圆场”等舞台调度方法,可以使人物自由地走于道路,进入庭院。
B. 刻画人物内心时,中择戏曲演员所使用的手段,比姊妹艺术丰富。
C. 时空转化难以在通常的话剧舞台上再现,而中国戏曲摆脱了时空束缚。
D. 近景、特写的使用是如此的频繁与自如,与现代电影手法接近。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黄昏之景,但景中使用了暖色调。
(2)庄周在《逍遥游》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么,人就无所依凭了。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时光流逝从不停歇,因此苏东坡在《赤壁赋》里以“__________,__________”劝解同游者从事物易变的角度看万事万物没有一刻不在变动,不必为天地变迁与时空变幻而感伤。
(2)对秦朝的灭亡原因,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是“__________”;而杜牧在《阿房宫赋》则认为是秦不爱六国百姓,并假设“__________”就可以世世代代为君。
(3)在诗人眼里,“云”没有尘俗之气,闲静平淡,成为人们超脱尘累、追求闲适自然的心性外化的介质,如“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⑴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正如《论语》中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劝学》中以“木、金”为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强调学习能够改变人的本性。
⑶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坚持理想,九死不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正告南宋统治者,收复失土,刻不容缓,如果北伐大业继续拖延,民心日去,中原就收不回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2)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4)______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5)________________,又重之以修能。(屈原《离骚》)
(6)________________,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7)人而无信,________________。(《论语·为政》)
(8)________________,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12、对《沁园春·长沙》中的语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层林尽染”是说山上一层层的枫树叶经霜变红,像是染过一样。
B. “万类霜天竞自由”是说一切生物都在秋光中争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C.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是说,读书人最讲意气,非常豪爽。挥洒自如,一点都不吝啬。
D.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说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郑本公,朔州卫人。正德九年进士。历御史。武宗不豫,国本未建,本公请慎选宗室亲贤者正位东宫,系天下望。不报。世宗嗣位,及冬而乾清宫成,帝由文华殿入居之。本公上言:“事之可思者有六。是宫八年营构一旦告成陛下居安思危当远群小节燕游以防一朝之患重妃配广继嗣以为万世之计。 慎终如始,兢兢业业,常若天祖之临;求言益切,访政益勤,用防壅蔽之患。持圣心远货色,毋溺于鸩毒;重兴作,惜财力,永鉴于先朝。帝嘉纳之。
逾月帝欲加兴献帝皇号,本公力言不可。嘉靖改元,出按辽东,劾罢副总兵张铭、都指挥周辅。还朝,论救给事中刘最,忤旨切责。二年十月,时享太庙,帝不亲行。本公与同官彭占祺极言遣代非宜,报闻。
明年三月,帝欲考兴献帝,立庙禁中。本公偕同官力争,谓:“陛下潜邸之日则为孝宗之侄,兴献王之子。临御之日,则为孝宗之子,兴献帝之侄。可两言决也。至立庙大内,实为不经……”帝怒,责其朋言乱政,夺俸三月。
其年六月,以席书为礼部尚书,召张璁、萼入京。本公偕同官四十四人连章言:“萼首为乱阶,璁再肆欺罔,黄绾、黄宗明、方献夫、席书连汇接踵。尚书之命,由中而下。行取之旨,已罢再颁。大臣因此被逐,言官由之得罪。虽往日瑾、彬之奸,流祸不若是酷也。”不纳。已,偕廷臣伏阙哭谏。系狱,廷杖还职。当是时,争“大礼”者,诸御史中,本公言最切中。
寻迁通政参议。九年不调,以疾请改南京。乃授大理寺丞,稍迁南京太仆少卿。谢病归。二十年,言官邢如默、贾准等会荐,诏用不赴,卒。
(节选自《明史·郑本公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宫八年/营构一旦告成/陛下居安思危/当远群小/节燕游/以防一朝之患/重妃配/广继嗣/以为万世之计
B.是宫八年营构/一旦告成/陛下居安思危/当远群小节/燕游以防一朝之患/重妃配/广继嗣/以为万世之计
C.是宫八年营构/一旦告成/陛下居安思危/当远群小/节燕游/以防一朝之患/重妃配/广继嗣/以为万世之计
D.是宫八年/营构一旦告成/陛下居安思危/当远群小节/燕游以防一朝之患/重妃配/广继嗣/以为万世之计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祖,是高祖之父,即五世祖。曾祖之父为高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
B.改元,指封建时期同一皇帝在位期间更换年号,也指新皇帝即位时颁布年号。如汉武帝改了十一次年号,唐高宗用过十四个年号。
C.潜邸,又称潜龙邸,指非太子身份继位的皇帝登基之前的住所。皇帝继位后,不能再作为任何人的居所,而是改建为宗教寺庙或祭祀场所。
D.行取,是明制,地方官知县、推官,科目出身三年考满者,经地方高级官员保举和考选,由吏部、都察院协同注拟授职,称为行取。文中指授予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本公尽职尽责。世宗即位,迁入乾清宫居住,他上书的六件值得深入思考的国家大事,得到皇帝嘉奖并被采纳。
B.郑本公敢于直言。他先是反对世宗给其生父兴献帝加皇号;后又反对世宗尊兴献帝为皇考且在宫中建庙祭祀,被责骂并罚俸。
C.郑本公憎恶奸恶。曾与同僚痛劾张璁、桂萼、席书等人,还跪在宫阙下痛哭劝谏,结果被抓进监狱,在朝廷上遭受杖刑,后还任原职。
D.郑本公任通政参议,多年没有调动;后因生病改任南京,先后任大理寺丞、太仆少卿;又因病辞官,后来虽有言官举荐,但皇帝不同意他赴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武宗不豫,国本未建、本公请慎选宗室亲贤者正位东宫,系天下望。
(2)大臣因此被逐,言官由之得罪。虽往日瑾、彬之奸,流祸不若是酷也。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条小鱼问老鱼王:“海是什么?它在哪里?”鱼王说:“海在你里面,也在你外面。你不仅在海里居住,在海里生活,还把生命放在海里。你生于海,终于海,海是你的一切。”
快乐也一样,有时候近在咫尺,我们反而视而不见。假如你对已经拥有的一切感到不满,那么等你拥有更多时,也不一定能够得到快乐。因为获得快乐的关键,不是增加所有,而是降低欲望。一个拥有很多,而欲望不大的人,比一个拥有很多,欲望也更多的人快乐。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受?请以此为内容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得抄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