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通判泉州”中的“出”,指的是京官外调。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有“予出官二年”
B.庠序,指的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有“谨庠序之教”一说。
C.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学,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而非教育行政机构。
D.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
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这是杨树浦福临路东洋纱厂的工房。长方形的,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___________。
A.这狭长的两块是被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划成的
B.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将它划成狭长的两块
C.被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划成狭长的两块
D.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使它划成狭长的两块
3、下图是巴西的一种由政府和公益组织联合构建的垃圾处理模式——“赛普利”(再生资源利用协会CEMPRE)模式。对“赛普利”模式的构建和运作流程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政府提供场地,企业提供培训,非政府组织提供设备,共同组建拾荒者合作社。
B.拾荒者合作社、资源化回收企业等机构与拾荒者签订劳务合同,保证垃圾能够回收。
C.居民将垃圾分类,其中湿垃圾缴纳一定费用,政府负责收集提供给资源化回收企业。
D.干垃圾交拾荒者合作社,由他们分类收集后,提供给资源化回收企业进行最后处理。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全媒体时代,研究人员如果长期纠缠于那些具体而微的问题,试图“螺壳里做道场”,就难以取得高质量的成果。
②这部书的结论虽然惊世骇俗,但材料扎实,总体方法上也基本是沿用胡适的考据路数,是值得认真对待的学术著作。
③吴杰从军30多年,入选航天员队伍20余年,他始终坚守航天使命,追逐飞天梦想,却又一次次与飞天梦失之交臂。
④随意质疑救人者的专业能力与救人方式,既会挫伤救人者的积极性,也会让其他人因为救人之外的风险而投鼠忌器。
⑤父母要一言九鼎,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孩子感受到“言必信,行必果”的做事风格,懂得“言而有信”的道理。
⑨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样的所谓“成功”案例给了投机分子信心,以致在社会上蔚然成风,影响了一些人的判断和行事。
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①⑤⑥ D. ②④④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汽车驶入黄山脚下,已经凌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黄山之行开始了。
①从北门左侧小径直下松谷景区,竹林苍翠挺拔,山路潮湿,映着青苔
②不时能听到鸟的啁啾声,从林子的深处清幽传来
③山中是寂静的,凉飕飕的风在窗外夹杂着草香、木香,在夜色中随着闪亮的灯光弥漫着
④行走在谷中,边走边用竹拐敲着石阶,嗒嗒声和着流水潺潺声
⑤不时可以看到黑色、灰色的峭壁的身影,远处的山的轮廓
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久已沉寂的心终于兴奋起来
A.①③⑤②④⑥ B.③⑤①②④⑥
C.①②④③⑤⑥ D.③②①⑤④⑥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我愿做一棵树
李国华
村庄西边那棵大柏树枯了,上了年纪的老人说,那是因为这棵古柏树偷听了村里太多太多的故事。
说到这棵古树,记忆的闸门总也关不住,似有凶猛的洪水不停地在撞击。我的家乡下竹中村史载已有1700年的历史,往上推算一下就到了东晋时期,我脑子里时常闪着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他描绘的最佳幸福生活。我多么祈盼那粒桃花源的种子在故乡的泥土里长成参天大树。
有树的地方就有绿,绿色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永恒体现。听奶奶说,树,是家乡曾经的骄傲。这个骄傲却在两次疯狂的砍伐中逝去了。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我们家乡也曾有一番桃源美景。那时,你顺着村前的溪水行走三四百步,也有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中间还有梨树和李子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穿过桃林,呈现在眼前的也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村庄东西南北各有一条路,路的两边是田,田的两边是山,山的两坡全被松树、杉树、香樟树包裹着。一山连着一山,一峰接着一峰,一沟环着一沟,放眼望去满坡堆着烟雨,尽是满眼的绿。奶奶讲,不知什么时候老虎也迷恋上了这里的美景。那会儿村里谁家孩子夜晚啼哭,大人们常说:“你再哭,等下老虎来了。”这的确不是吓唬人的,村里的伍叔公就在村后头打死了一只老虎。伍叔公是个拳师,很有招式,七八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伢子很难拢他的身。那天傍晚,伍叔公从后山那片松树林下来,走在半路突然听到一丝异样的声音。凭着自己的功夫,他知道这是一只野兽。伍叔公警觉地回头观望,这一望不打紧,把他惊出了一身冷汗,不远处站着一只吊睛白额虎。第二天,政府给他颁了块“打虎英雄”的匾。奶奶说,四乡八镇的高音喇叭那几天连着响个不停,直喊得圈栏里的猪失了眠,捣鼓得村里村外无人不晓得“伍叔公打虎”,那架势,犹似当年武松打虎威镇阳谷县。
很快,伍叔公的故事成了传说。不仅老虎没有了藏身栖息的美景,而且树上的飞鸟也无处做窝了。1958年,村民们疯狂砍树,不管大树小树,见树就砍,全部抛进了炼钢铁的火炉里,全村只有几蔸大古树是幸免者,后来这几棵树成了村里的“风水树”。长在村西的这几蔸大古柏,树腰粗,当时村民想把它锯掉去炼钢铁,结果锯子没那么长,锯不了。于是,叫黑牛哥拿斧头去砍,斧头下去却把黑牛两手的虎口震裂了,只绷出一小片木屑,树口还往外流着水。村里上了年纪的长辈说,这树成精了,吓得黑牛甩下斧头屁股一转,走了。许多年后,我在这棵树下站了很久。我想,树的生命难道只是枝、是叶?人的生命难道只是肉、是血?
在这场运动中青山已逝,没有了绿,整个村庄曾经拥有的蓬勃生机与活力连同那些铁炉灰飞烟灭,风光不再。树没了,好比解开了村庄的衣扣,露出了一截干瘪的躯体,多少有些荒凉。没有了树,鸟的巢也空了。也许,空巢注定是飞鸟的宿命,还有村庄的宿命。几声鸦鸣,更把夜色染沉,奶奶说村庄里所有的鸟都瘦了。鸟看不见自己的心事,只因为它飞在空中。没有落脚歇息的地方,风去了哪儿呢?
经过二十多年不断植树造林,到了1983年,村里的荒山又披上了绿装。这时村里的田分了,山林也分了,牛羊和农具也分了,能变现的事都让村民兴奋。穷怕了的村民,再次失去理智,又一次疯狂,疯狂砍树,一夜之间树一棵一棵地轰然倒下。山空了,村子空了,在我的记忆中,乡亲们砍下了树,种下了风,收获了暴风雨。那一年村里的大人吃了亏,老人吃了亏,妇女也吃了亏,就是小孩没有吃亏。老天爷说,小孩子还不懂事,大人怎么就糊涂了呢?值得庆幸的是,村西那几棵“风水树”再一次逃过一劫。
又一个二十年过去了,村边四周的山依然杂草丛生,零星点点地站着几棵树,多少让人揪心。今天,当我听到村西那棵古柏树枯了,心情极为难过,我知道它的心思。树没了,我愿是一棵树……
(选自《散文选刊》)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大柏树枯了”开头,以“古柏树枯了”结尾,首尾照应,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B. 文章第三段借奶奶之口详细描述家乡的环境和相关传说,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与热爱。
C. 文章第四段叙述村里人砍古柏树时发生的一些怪事,渲染了恐惧的氛围,为下文作者的议论作铺垫。
D. 文章恰当运用拟人、比喻、对比等多种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
【2】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3】文章以“树没了,我愿是一棵树……”结尾,作者这样处理有哪些意图?请从情感、结构、主题三个方面任选两个方面,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洵在《六国论》中敏锐地指出了对抗秦国的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举会让对方寝食难安。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想当年,刘裕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而他的儿子刘义隆草率北伐的结果却是:“ 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_______”,描写沙漠冰封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士大夫之族在择师中存在的思想误区。
(3)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一句,曲折地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开山劈岭、征服自然的雄伟气概;而“_______”一句则描述了突破疏导险阻、秦蜀两地相连的情况。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到自己有时被老师批评的那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他的态度是“色愈恭,礼愈至,________________。”
(2)有人常用“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来掩饰自己的错误,对此我们可以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反驳。
(3)《离骚》中写屈原忧愁失意,走投无路,十分迷茫困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_______,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________。(《论语。子路》)
(2)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诗经。氓》)
(3)曲终收拨当心画,_________。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4)七十者衣帛食肉,_________,然而不王者,_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_________?一川烟草,__________,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客人吹箫为自己伴奏,其中侧面表现箫声极富感染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蕴含着理趣,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3)范仲淹词《渔家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又包含功业未就、无法归家的无奈。
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闺怨
[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休洗红①
[唐]李贺
休洗红,洗多红色浅。
卿卿②骋少年,昨日殷桥见。
封侯早归来,莫作弦上箭。
[注]①乐府古题。明末清初曾益:“言红莫洗,洗多则色浅,以比人莫骋,骋则易老。”②卿卿,此处是送别时女子对爱恋男子的称呼。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王诗写主人公在春日经过一番精心打扮之后,登上高楼,乍见青青柳色,便触景生情。
B.王诗抓住少妇心理微妙变化的刹那,作了细致描写,以此来刻画人物形象,耐人寻味。
C.李诗开头两句与《诗经·氓》三四章均采用比兴手法,其借助物象迥异,作用却相同。
D.李诗语言浅近,节奏明快,爱称与送别之语,揭示出了女子对男子的深情,极富意趣。
【2】“封侯”体现了大唐时代人们怎样的普遍心态?两诗分别流露出主人公什么心理?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许孟容,字公范,京兆长安人。擢进士异等,又第明经,调校书郎。辟武宁张建封府。李纳以兵拒境建封遣使谕止前后三辈往皆不听乃使孟容见纳敷引逆顺纳即悔谢为罢兵累迁给事中。京兆上言“好畤①风雹害稼”,帝遣宦人覆视,不实,夺尹以下俸。孟容曰:“府县上事不实,罪应罚。然陛下遣宦者覆视,紊纲纪。宜更择御史一人参验,乃可。”不听。浙东观察使裴肃委判官齐总暴敛以厚献,厌天子所欲。会肃卒,帝擢总自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为衢州刺史。衢,大州也。孟容还制曰:“方用兵处,有不待次而擢者。今衢不他虞,总无功越进超授,群议谓何?且总本判官,今诏书乃言‘权知留后,摄都团练副使’,初无制授,尤不见其可。假令总有可录,宜暴课最,解中外之惑。”会补阙王武陵等亦执争,于是诏中停。贞元十九年夏,大旱,上疏言:“陛下斋居损膳,具牲玉,而天意未答。窃惟天人交感之际,系教令顺民与否。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缗代京兆一岁赋,则京圻无流亡,振灾为福。又应省察流移征防当还未还,役作禁铟当释未释;负逋馈送,当免免之;沉滞郁抑,当伸伸之,以顺人奉天。若是而神弗祐、岁弗稔,未之闻也。”元和初,再迁尚书右丞、京兆尹。神策军自兴元后,日骄恣,府县不能制。军吏李昱贷富人钱八百万,三岁不肯归。孟容遣吏捕诘,与之期使偿,曰:“不如期,且死!”一军尽惊,诉于朝。宪宗诏以昱付军治之,再造使,皆不听。奏曰“不奉诏,臣当诛。然臣职司辇毂,当为陛下抑豪强。钱未尽输,昱不可得。”帝嘉其守正,许之。京师豪右大震。累迁吏部侍郎。盗杀武元衡,孟容白宰相曰:“汉有一汲黯,奸臣寝谋。今朝廷无有过失,而狂贼敢尔,尚谓国有人乎?愿白天子,起裴中承辅政,使主兵柄,索贼党罪人得矣。”后数日,果相度。卒,年七十六,赠太子少保,谥曰宪。孟容方劲有礼学。每所折衷,咸得其正。好提掖士,天下清议上之。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八十七)
(注)①好畤:地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纳以兵拒境/建封遣使谕止前后/三辈往/皆不听/乃使孟容见纳/敷引逆/顺纳即悔谢/为罢兵/
B.李纳以兵拒/境建封遣使谕/前后三辈往/皆不听/乃使孟容见纳/敷引逆/顺纳即悔谢/为罢兵/
C.李纳以兵拒/境建封遣使谕止/前后三裴/往皆不听/乃使孟容见纳/敷引逆顺/纳即悔谢/为罢兵/
D.李纳以兵拒境/建封遣使谕止/前后三辈往/皆不听/乃使孟容见纳/敷引逆顺/纳即悔谢/为罢兵/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经,隋唐时期科举考试的科目之一 ,即以经义考取者为明经。
B.判官,唐宋时期掌管民间和行政诉讼的官吏。
C.还制,指古代谏官规谏、纠正皇帝制书中的违误过失。
D.牲玉,指古代供祭祀用的牲畜和玉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许孟容坚持原则,主张照章办事。皇帝打算提拔齐总担任衢州刺史,他认为齐总没有功劳就越级提拔,不符合管理晋升的制度。
B.许孟容体恤民情,建议皇上节俭。贞元十九年夏,大旱,他建议皇上吃素减膳,拿出户部银两用于赈济灾民,并主张免除部分人的债务。
C.许孟容坚持正义,坚决抑制豪强。军吏李昱向富人借钱三年不还,他派人把李昱捉来限期归还,并进谏说服皇上,最后得到皇上的赞扬。
D.许孟容为人正直,主张任用好官。武元衡被盗贼杀害后,他上书宰相,建议任用像汉代汲黯一样的好官,建议让裴中丞辅政,捉拿贼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沉滞郁抑,当伸伸之,以顺人奉天。若是而神弗祐、岁弗稔,未之闻也。
(2)孟容方劲有礼学,每所折衷,咸得其正。好提掖士,天下清议上之。
【5】古代皇权至上,皇帝违规干政的事屡见不鲜,请概括材料中皇帝违规干政的事。
14、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1)近来,《战狼2》《红海行动》等影片热映,“新四大发明”亮相平昌冬奥会闭幕式,滞留国外机场的中国游客多次高呼“中国”、高唱国歌来“维权”,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引发国人抵制“韩货”的狂潮……这些现象引发了人们对“爱国”这一话题的深入思考。
请以“我所理解的爱国主义”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2)请以“糟糕,我把 丢了”为题,展开想象,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