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台湾南投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6题,共 130分)
  • 1、下列古籍记载中所蕴含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抱朴子》记载:“丹砂(HgS)烧之成水银”

    B.《天工开物》记载:“侯潮一过,明日天晴,半日晒出盐霜”

    C.《淮南万毕术》记载:“曾青(CuSO4)得铁,则化为铜”

    D.《周礼》记载:“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主要成分CaCO3)

  • 2、原子序数为94的钚(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45

    B.核电荷数为239

    C.质子数为94

    D.核外电子数为94

  • 3、下列变化主要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小苏打制汽水

    B.氢氧化钠制叶脉书签

    C.溶洞的形成

    D.医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 4、下列有关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大约占90%

    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

    C.氧气是重要的资源,燃料燃烧、炼钢、航空航天都离不开氧气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铝元素,元素符号为AL

  • 5、如图是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的火炬“薪火”,下列有关火炬的设计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火炬主体材料采用1070铝合金旋压成型工艺

    B.火炬的主要燃料是生物质燃气,清洁安全可靠

    C.火炬表面经过阳极氧化处理,抗腐蚀性极佳

    D.火炬传递路径经过精心设计,精彩纷呈,展现独特魅力

  • 6、以下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点燃木炭烧烤食物

    燃烧放热

    B

    用铅笔芯作电极

    石墨具有导电性

    C

    使用煤炉烧水时,用扇子往炉中扇风

    使空气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气

    D

    用活性炭自制简易净水器过滤水

    活性炭具有还原性

    A.A

    B.B

    C.C

    D.D

  • 7、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A.家用天然气泄露,应先开灯检查情况

    B.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隔绝氧气而灭火

    D.为了提高水的利用率,农业上可将喷灌或滴灌改为大水漫灌

  • 8、现有X、Y、Z三种金属,将它们分别放入稀H2SO4中,只有X无氢气放出。将Y投入Z的盐溶液中,Y的表面没有发生变化。则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A.X>Y>Z

    B.Z>Y>X

    C.X>Z>Y

    D.Y>Z>X

  • 9、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的叙述中,与氢气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将收集氢气的试管移近火焰,氢气安静的燃烧

    B.试管中能收集到氢气,说明氢气难溶于水

    C.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收集氢气后试管口应向下放置

    D.产生的氢气无色、无味

  • 10、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隔变大

    B.闻到校园的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氢气有可燃性,氧气有助燃性——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D.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分子数目变多

  • 11、下列对化学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A.能量观: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常伴随着能量变化

    B.微粒观: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C.守恒观:4g氢气和32g氧气反应,可生成36g水

    D.分类观:根据组成元素的不同,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 1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CH4+2O2CO2+2H2O

    B.C+Fe2O3Fe+CO2

    C.Zn+H2SO4=ZnSO4+H2

    D.NaOH+HNO3=NaNO3+H2O

  • 13、光子芯片的材料以第二代半导体InP、GaAs为主,传输速度比电子芯片快1000倍。铟元素(In)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铟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铟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8

    C.铟原子的中子数为49

    D.铟原子的核外电子分5层排布

  • 14、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

    A.图A向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B.图B相同质量的炭粉在足量的氧气和空气中燃烧

    C.图C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制氧气

    D.图D向一定量的石灰石中逐滴滴加稀盐酸

  • 15、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16、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加热液体

    C.熄灭酒精灯

    D.添加酒精

  • 17、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夹持仪器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酒精灯,再通入纯净的一氧化碳

    B.反应过程中可观察到,a处固体由黑色逐渐变为红色,b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实验结束时,应该在停止加热之后,继续通一氧化碳,直到玻璃管冷却

    D.一氧化碳有毒,可用水吸收尾气中的一氧化碳,防止其污染空气

  • 18、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2C——2个碳元素

    B.Fe2+——1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C.O2——2个氧原子

    D.2CO——2个一氧化碳分子

  • 1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表面发红,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生成水蒸气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将燃烧的蜡烛吹灭,烛芯处飘出大量白雾

  • 20、全部由原子团构成的物质是

    A.

    B.

    C.

    D.

  • 21、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分离的实验方案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N2中是否含有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观察现象

    B

    鉴别Ca(OH)2溶液和NaOH溶液

    分别在溶液中通入CO2气体,观察现象

    C

    除去CaCl2溶液中的盐酸

    加入过量的CaCO3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D

    提纯含有少量NaCl的KNO3固体

    加水溶解,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 2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蒸馏水、二氧化碳、空气

    B.氮气、氯酸钾、空气

    C.氧气、氯化钠溶液、石油

    D.氧气、氧化钙、海水

  • 2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

    B.点燃酒精灯

    C.加热液体

    D.称量固体

  • 24、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向两份足量且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分别加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

    B.向两份等浓度、等质量的稀盐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至过量

    C.密闭容器中燃烧一定量红磷

    D.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制生石灰

    A.A

    B.B

    C.C

    D.D

  • 25、下列化学常识正确的是

    A.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B.人体中最多的物质是氧元素

    C.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

    D.CO、SO2、NO2属于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

  • 26、紫薯中含有被誉为“抗癌大王”的硒元素.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中子数为44,则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0

    B.34

    C.44

    D.78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7、1926年我因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破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侯氏制碱法以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t1°C时,NaCl的溶解度______Na2CO3的溶解度(填“大于”“等于”“小于”之一);

    (2)t°C时,50g水中加入10gNa2CO3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t1℃时,将不同质量的碳酸钠饱和溶液和氯化钠饱和溶液均升温至t2℃,此时所得碳酸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等于”“小于”“无法判断”之一)。

    (4)若Na2CO3中混有少量NaCl,欲提纯Na2CO3晶体,宜采用的方法是______(项 “蒸发结晶”、“降温结晶”之一)。

    (5)欲除去某氯化钠样品中的可溶性杂质(杂质为CaCl2、Na2SO4),取该样品加适量水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两种溶液,a.稍过量的BaCl2溶液。b.稍过量的Na2CO3溶液。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沉淀,过滤去除沉淀后,再加适量的稀盐酸,常温下,将溶液的pH调为7,然后蒸发结晶,得到精制氯化钠。上述加入a、b两种溶液的先后顺序应该是______(选填"a→b"、“b→a”之一)。

  • 28、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序号):

    ①氮气 ②二氧化碳 ③活性炭 ④二氧化硫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

    (2)可用于消除水中异味的是______

    (3)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_____

    (4)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_____

  • 29、请按要求完成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化学式)。

    (2)食品工业中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_____(名称)。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俗称)。

    (4)农业上改良酸性土壤常用_____(俗称)。

    (5)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在其表面生成_____(化学式)。

  • 30、铜、铁、铝及其合金是常用的金属材料。

    (1)用铜作导线是利用其有良好的_______性,用青铜(铜锡合金)制机器零件不易变形,是因为青铜的硬度比纯铜的_______(填“大”或“小”)。

    (2)铁与______接触易生锈。

    (3)工业上用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31、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

    A.稀盐酸            B.熟石灰             C.生石灰            D.氯化钠

    ①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②撒在公路上用于消除积雪的是_________

    ③可用于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__

    ④用于金属除锈的是_________

    (2)学习酸碱反应时,很多同学对其产生探究兴趣。

    ①甲同学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并振荡,试管壁发烫,于是他得出酸碱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推理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

    ②乙同学为了验证甲同学的结论,将实验加以改进:将稀硫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氢氧化钠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是_________(填“减小”、“不变”或“增大”):B到C的过程中,烧杯内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

    ③丙同学想通过实验确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程度,可加入_________。(填序号),对上图C点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检验。

    A.氯化钡溶液                      B.氧化铜                    C.碳酸钠溶液                  D.锌粉

  • 32、某工厂欲从只含有CuSO4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并得到工业原料硫酸亚铁,其工业流程如图:

    【查阅资料】FeSO4•7H2O受热易分解.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在操作b中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流程中固体的成分_____________(写名称),写出加入适量的B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 33、实验小组研究盐酸、氢氧化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1)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___,溶液变为无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___

    (2)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出现。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___

    (3)实验后某试管中只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由此推断,原试管所得无色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

  • 34、根据下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 点表示在t1bc两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_____c(填“=”)。

    2)将 t1 abc 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____

  • 35、已知有下列物质:①海水;②二氧化锰;③石灰水;④清新的空气;⑤镁条;⑥液态氧;⑦酒精;⑧高锰酸钾;⑨蒸馏水。用有关物质的序号填写下列空格:

    上述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纯净物中只含游离态氧元素的是_____

  • 36、小芳从废电池中回收有关物质进行探究,请你参与研究。

    1)按物质分类:她将右下图电池中各物质分类,其中属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可回收的金属材料是_________

    2)氯化铵的提纯:氯化铵中混有二氧化锰等难溶物,提纯的实验步骤:溶解、______ 、蒸发等。

    氯化铵化学式是_________N的化合价是_______

    3)提取二氧化锰:除去二氧化锰中的碳粉,可用_________的方法。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 10分)
  • 37、如图是硫粉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1)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旺,火焰呈_____色,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_____有关。

    (2)铁丝上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铁丝绕成螺旋状的作用是_____

    (3)实验甲中水的作用是_____,实验乙中水的作用是_____

  • 38、实验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烧杯______(填“A”或“B”)中的水先变红。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

    2)实验2: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_______(填序号,下同)中的铁钉有明显的锈蚀。对比试管_______中现象,可以得出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3)实验3:利用该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天平平衡;将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碳酸钠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天平指针___________(填“ 向左偏转”、“指向中间”或“向右偏转”)。该反应 ___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4)实验4:实验进行一段时间,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右边导气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39、物质的变化常伴随能量变化。

    (1)能量的变化常表现为温度的改变。稀释浓硫酸时,溶液的温度_____

    (2)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请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 40、小组同学在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时,一同学不慎碰倒装满氧气的集气瓶,迅速扶起后,瓶中混入空气的氧气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对此,同学们往另一集气瓶中装入半瓶水,再用排水法收集半瓶的氧气,发现瓶中的混合气体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用上图装置收集“半瓶氧气”,其中最合理的是______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等______时再收集气体以保证收集气体纯净。如何判断集气瓶中气体已收集满?______

    (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张强同学的实验中,集气瓶内的氧气约占总体积的______

    (4)关于使用带火星木条进行的相关实验,由张强同学的计算结果和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______。

    A.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不一定是纯净的氧气

    B.只要达到一定浓度,氧气就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若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该气体中一定没有氧气

    D.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中,氧气体积分数一定大于21%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0
题数 40

类型 中考真题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探究题
四、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