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照样子,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语。
(做)手工 (美丽)的公园 (大声)地叫
(_____)雪仗 (______)的祖国 (______)地说
(_____)黑板 (______)的鸽子 (______)地找
(_____)桌子 (______)的马路 (______)地看
2、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说明了这个问题。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夜宿山寺》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 ,他有_____之称。这首诗运用________的手法把山寺的________和夜晚的________写得十分逼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2.《敕勒歌》是_____民歌,诗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草原壮阔、一望无际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 ,而诗中的点睛之笔“_____”则描绘出一幅殷实富足、其乐融融的景象。
4、用合适的词语填空。
_____的眼睛 _____的眼睛 _____的眼睛
_____的头发 _____的头发 _____的头发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台湾最大的湖叫_____;黄山的石头千奇百怪;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______,那里出产葡萄。
2.“白日依山尽,_________。”这两句诗出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
6、拼一拼,写一写。
gāo lóu huáng sè zhào míng
7、“奶”共五笔,第五笔是“横折折折钩”。( )
8、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火红的凤凰花开了,朱德同志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
【2】“寒风刺骨、鹅毛大雪、冰天雪地”都是描写冬天的词语。( )
【3】“危楼高百尺”意思是:一座危险的楼,有一百尺那么高。( )
9、我会根据课外阅读来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夏天的三种快乐》讲述的三种快乐分别是:真正的发现,战胜自己,带给别人快乐。( )
【2】《七色花》讲述了珍妮用七色花实现了六个愿望。( )
【3】《神笔马良》讲述了苦孩子马良用神笔帮助穷苦百姓,惩治坏人的故事。( )
10、选择正确的说法,在后面画上“√”错的打“×”。
1.小熊和松鼠吵架了,过了几天,小熊折了纸船,借纸船与松鼠和解了。(____)
2.1961年的泼水节,周总理参加了,这让傣族人民感到很快乐、难忘和幸福。(____)
3.《敕勒歌》描绘的是北方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____)
11、短文阅读我会做,多读几遍我就会。
斑鸠不会做巢。天晚了,它找不着住的地方,只好去请别的鸟帮忙,给它一个巢。斑鸠飞到一个屋檐下面,找到燕子哥哥;又飞到一棵高大的榆树上,看见黄莺姐姐;然后飞到田野里瞧见百灵姑娘;最后飞到小河边,看见了在那里钓鱼的翠鸟妹妹。不管碰到谁,斑鸠都向它们提一个请求:替它做一个巢。但大家都表示:得自己动手做,只要好好学,一定能学会。可是斑鸠只是摇摇头,不肯听从大家的劝告。它飞过来又飞过去。就这样,斑鸠只好一直飞啊飞,想找一个已经做好的巢,却总是找不到。从此以后,它便成了一只永远都没有巢的鸟。
【1】天晚了,斑鸠找不到住的地方,分别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帮忙做巢。
【2】这些鸟不愿替斑鸠做一个巢得原因是( )
A.这些鸟不愿意帮助有困难的斑鸠,没有助人为乐的思想。
B.这些鸟懂得:只要好好学,一定能学会本领。
【3】斑鸠成了一只没有巢的鸟,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本文以后,你明白的道理是( )
A.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只要好好学,一定能学会。
B.自己不会的事,可以找别人帮做。
12、快乐阅读
花树
山里有棵大树,每年都开满了花,大家来到树下玩耍,心里好快活。
一年春天,别的树都发芽了,可这棵大树枯枯的,原来它死了。“啊!怎么办啊?”小兔、小鸟、小甲虫们都伤心地哭了起来。
“我有办法了。”小松鼠取出一包种子,和大家一起种到了树下。几天过去了,种子发芽了,长叶了,它们伸出长长的茎绕着大树爬了上去。又过了些日子,树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喇叭花。哈,都来吧,小动物们来到花树下开起了联欢会,不论是谁,对准一个小喇叭一唱,整个花树都会响起美妙的歌声。
【1】读短文填空。
五颜六色的____________ 美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茎 ____________地哭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
(1)“花树”是说这棵树自己开了一树的花。_______
(2)“大家都来树下玩耍”中的“大家”指的是同学们。_______
【3】一棵大树枯萎了,可是它又变成了一棵花树,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受伤的小鸟
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鸟。看着它可怜的样子,便把它捡回了家。这只小鸟长着一张又长又尖的嘴巴,头上有一小撮(cuō)红色的毛,背上、尾巴上的羽毛是黑色的,腹(fù)部的羽毛是灰色的,可好看了!
妈妈下班回来看见了小鸟,高兴地告诉我说:“这是一只啄木鸟。它能够捕食树洞里的害虫,人们称它‘树医生’。”我听了,心想:“原来是一只益鸟啊!等我把它的伤养好后,一定送它回大自然,让它继续给树治病。”
【1】这篇短文有( )个自然段。
【2】用“ ” 画出文章表示颜色的词语。
【3】受伤的小鸟是一只( ),人们称它( ),它给( )治病。
【4】照样子,写词语。
又长又尖 又____又_____ 又____又____
【5】如果你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鸟,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王国
大蜻蜓
晚饭后,我和姐姐正在门口乘凉。忽然飞来一只大蜻蜓,落在一棵小树上。我悄悄地跑去,把它捉住。大蜻蜓真漂亮!它的两只眼珠像小玻璃球,亮晶晶的,一对红翅膀不住地扇着。我真喜欢它,就拿着玩起来。姐姐看见了,大声喊:“快把它放了,它是益虫!”我听了姐姐的话,想到益虫的好处,就把它放了。
【1】我会查字典。
“想”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处”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
【2】大蜻蜓的外形是怎样的?用“ ” 在文中画出来。
【3】“我”非常喜欢大蜻蜓,为什么又把它放了?
__________
【4】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美丽—( ① ) 喜爱—( ② )
【5】请你写出两种你知道的益虫: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青蛙与小草
一只大鹅不小心踩了青蛙一脚,青蛙感到受了很大的污辱,他仰面躺在绿毯似的草地上,气得鼓起了肚子。
小草对青蛙说:“你只不过被鹅不小心踩了一下,值得这么个样儿吗?该原谅别人的地方就应当原谅别人。”
“让我原谅鹅?办不到!”青蛙眼瞪得溜圆,说:“我一定想个妙法儿报复一下鹅,叫他知道我青蛙是不好惹的!”
小草摇摇头,说:“你这就不对了,还是别把这事儿往心里放吧。”
“你说得倒轻巧!”青蛙更生气了,“要是你遇到类似的我这样的事儿,怕就不会是你现在这个样子了吧?”
小草笑了:“你现在不是把我们压倒一片吗?难道我们没有原谅你吗?”
“……“青蛙说不上话来。
【1】青蛙因为什么而生气?
__________________
【2】青蛙最后为什么说不上话了?
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我们没有原谅你吗?”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我们原谅了你。 B. 我们没有原谅你。
【4】听了小草的话,青蛙心里会怎样想呢?它还会找机会去报复大鹅吗?
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用带点的词仿写句子)
一边……一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用带点的词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改写句了。
例:大家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
他那根扁担就被大家藏了起来。
同学们把那只小鸟放飞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提示填空。
火红的枫叶像______________。
弯弯的月亮挂在空中,像________________。
18、看图,照样子写一写。
例:像鸟窝
像_______________
像_______________
像_______________
19、课文难忘的泼水节整体梳理。(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特别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泼水节上人们会敲什么乐器,除了泼水还有哪些习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泼水节上为什么人民要向周总理泼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话。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