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一组是( )
A.千乘(chéng)
B.笼罩(lǒng)
C.挨着(āi)
D.旗杆(gā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我很喜欢糖果的味道。 《枣核》这个故事读起来真有味道。
B.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 我为中国有国宝大熊猫而感到骄傲。
C.竹片做的书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这种帽子戴起来真方便。
3、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 )
A.可爱
B.喜爱
C.尊敬
4、下列词语都跟身体部位有关的一组是( )
A.张牙舞爪 兴高采烈
B.四面八方 眼疾手快
C.手忙脚乱 面红耳赤
D.披头散发 争先恐后
5、写出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因为胡萝卜先生有着浓密的胡子,必须每天刮胡子。( )
(2)它们对过马路的陌生人叫。( )
(3)这绳子够长了,就是不知道够不够牢固。( )
(4)小狗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些批评。( )
(5)你这只狗可真特别。( )
6、选词填空。
(1)2004年5月8日,刘翔在大阪打破了自己保持的亚洲( )。
(2)回忆录( )了当年的战斗历程。
(3)我有一个美好的( )——长大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4)对于刚参加训练的刘翔来说,世界冠军是他的( )
7、看拼音写词语。
sǎo diào nù qì chuǎnɡ huò fǔ mō
( )( )( )( )
duān xiánɡ nònɡ zānɡ chī fàn cún liánɡ
( )( )( )( )
8、看拼音,写词语。
bǎo guì guān chá shī qì shuì jiào
qiáng bì róng qiú guī zé zhěng jié
9、阅读。
两只蚂蚁
①两只蚂蚁是好朋友,非常不幸,他们误掉入玻璃杯中。
②他们慌张地在玻璃杯底四处触探,想寻找一个缝隙爬出去。不一会儿,他们便发现,这根本不可能。于是,他们开始沿着杯壁向上攀登。看来,这是通向自由的唯一路径。
③然而,玻璃杯壁实在太光滑了,他们刚爬了两步,便重重地跌了下去。揉揉摔疼了的身体,他们爬起来,再次往上攀登。很快,他们又重重地跌到杯底。
④三次、四次、五次……有一次,眼看就快爬到杯口了,可惜,最后一步却失败了,而且,这一次比之前的任何一次摔得都重,比之前的任何一次摔得都疼。
猜想:读到这里,猜猜接下来他们会怎么做呢? |
⑤好半天,他们才缓过劲儿来。一只蚂蚁一边揉着屁股,一边说:“咱们不能再冒险了,会摔得粉身碎骨的!”
⑥“刚才,咱们离胜利不是只差一步了吗?”另一只蚂蚁说。
⑦“你不要白费力气了。”这只蚂蚁说,“我们试了那么多次,都没有成功,认命吧!”
⑧可是,另一只蚂蚁并没有停下来,一次又一次跌落,一次又一次攀登,终于他摸到了杯口的边缘,用最后一点力气,翻过了这道透明的围墙。
⑨隔着玻璃,杯子里的蚂蚁既羡慕又忌妒地问:“快告诉我,你获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⑩杯子外面的蚂蚁回答:“越是困难,越应该有信心。”
【1】从文中找出“成功”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近义词:( ) 反义词:( )
【2】两只蚂蚁是好朋友,他们非常不幸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只蚂蚁通向自由的唯一路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故事的发展,在文中的横线上,写出你的猜想。
【5】杯子外面的蚂蚁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喜欢文中的哪只蚂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用脑想,用心记
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元,他看书看得(持 特)别快,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他读过的书一本又一本,花(费 废)了许多时间和(精 经)力,可是没有留下什么印象.这使他十分苦(脑 恼),疑心自己是不是记忆不好。
有一次,他向著名学者朱熹请教.朱熹询问了他的读书过程后,给了他一番忠告,说:“以后读书不要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重复读上多遍,总比一味往前赶效果好.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
听了朱熹的忠告,陈正元这才明白,他读过的书之所以记不住,不是因为记性不好,而是读书的目的不明确,方法不对头.他把读书多当成了目的,忽视了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匆忙草率地读书,既不能消化书中的内容,又不能有重点地进行记忆,因此读书的效果很差.
陈正元接受了朱熹的忠告,他每读完一段书,就想想这段书讲了些什么,有几个重点,而且留心把重点的内容记住.经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一位有学识的人。
【1】用“\”划去第1自然段括号中不恰当的字。
【2】根据所给关联词,将下面的两句话合成一句。
陈正之读书只图快。 陈正之读书没留下什么印象。
(A)用关联词“因为……所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用关联词“之所以……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陈正之一开始读书没有留下什么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收获?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理解句子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1】找出这段话中三个表示声音的词。
【2】请用“ ”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3】请用“ ”画出文中的设问句。
【4】这段话共有 句。具体描写水下动物发出声音的是第 句。作者具体描写了 种声音。第五句讲有些动物在 、 、 等不同情况下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陶罐和铁罐(节选)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谦虚( ) 懦弱( )
【2】与“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你敢和我相提并论。
B.你不敢和我相提并论!
C.你不敢和我相提并论吗?
【3】我们学习了《陶罐和铁罐》,知道故事最后的结局是______________,于是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____________。
【4】你喜欢陶罐还是铁罐,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美文选读
日月潭
日月潭在台湾的中部,四周被群山环绕着,中央有一个美丽的小岛——光华岛,因为岛的北面像日,南面像月,所以人们便称它为日月潭。
简直是人间仙境。那儿( )环境宁静,( )景色宜人。( )在早晨、黄昏、晴天或雨天,她( )非常迷人。黎明时,湖面的轻烟还没有散去,隐隐约约地还看得到天边的晨星和远山的几点灯光。这时候,清风吹来,顿时使人清醒了许多。日落的时候,潭水荡漾着美丽的霞光,像害羞的小姑娘的脸,多么好看。在艳阳高照的当儿,整个日月潭的美景,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使人突然胸襟开朗起来。蒙蒙细雨的时候,她好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周围的景物都那么朦胧,满了神秘感。
日月潭永远是那么清新,那么美丽,难怪它是台湾岛上的一颗明珠了。
【1】第二自然段一共有(_______)句。
【2】第二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中心句。
【3】从提供的关联词语中选择合适的填入文中括号里。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无论……都…… 虽然……但是……
【4】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近义词。
清楚——( ) 立刻——( ) 安静——( )
【5】短文从 _____、 _____、 _____、_____的不同时间,写出了日月潭不同的美丽面貌。
【6】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人们叫它日月潭。( )
A. 日月潭简直是人间仙境一样。
B. 日月潭在台湾的中部,四周被群山环绕着。
C. 岛的北面像日,南面像月。
【7】选出描写日月潭早晨的景象的句子和写出傍晚景象的句子。( )
A. 在艳阳高照的当儿,整个日月潭的美景,都清晰的展现在眼前,使人胸襟顿时开朗起来。蒙蒙细雨的时候,它又好像披上一层薄薄的轻纱,周围的景物都那么朦胧,充满了神秘感。
B. 黎明时,湖面的轻烟还没有散去,隐隐约约地还看得到天边的晨星和远处的几点光。
C. 日月潭在台湾的中部,四周被群山环绕着,中央有一个美丽的小岛——光华岛。
14、读下面短文,然后答题。
漂亮的语言和漂亮的事情
田野里有一所小小的房子。建造这所房子是为了在阴雨天人们可以来这里避雨和取暖。
在一个夏日里,天空布满了乌云,下起了雨。这时三个小男孩还在树林里。他们及时地赶到小屋里避雨,看着瓢泼大雨怎样从天上倾注而下。
突然他们看到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朝着小屋子跑来。他们不认识他,这个孩子是邻村的。他全身都湿透了,冷得发抖。
先跑来避雨的孩子中一个最大的孩子,穿着干衣服坐在那里说:“你多么倒霉 啊!挨雨浇了,我很可怜你……”
第二个男孩也说了一些漂亮的、同情的话:“在这样的天气里,陷在旷野中大概是很可怕的。我很同情你,小孩……”
第三个孩子没说一句话。他默默地脱下自己的衬衣,把它给了正冷得发抖的小男孩。
美丽的不是漂亮的语言,美丽的是漂亮的事情。
【1】下面对短文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那个10岁左右淋雨的男孩不是三个先避雨孩子的朋友。
B.瓢泼大雨、倾注而下都是指雨下得很大。
C.第三个孩子把衣服给了淋雨的男孩,很倒霉。
【2】在短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修建( ) 同情( )
【3】(多选)田野里建造的一所小小的房子,目的是为了让路人可以来这( )
A.避雨
B.观赏
C.住宿
D.取暖
【4】大雨中跑来了一个怎样的小男孩? 用“ ”把文中那段话画出来。
【5】简要回答。面对前来躲雨的小男孩,原先避雨的孩子有哪些表现?
最大的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个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最欣赏的是谁?请说明理由。
我最欣赏_____________,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7】文中最后一句“美丽的不是漂亮的语言,美丽的是漂亮的事情”,你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人类的很多发明来自于对动物的观察和启发。人看见蝙蝠能在夜间飞行,就发明了雷达。看见鸟儿在高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就发明了飞机。海豚(tún)是游泳能手,潜水(艇、挺)就是照它的模样造的。鸽子的眼睛能分(辩、辨)飞来的是敌人还是朋友,人造的监控器也能监(视、试)飞机和导弹。狗鼻子最好使,人就造出了电子鼻,能检(查、察)出地下煤气管道是不是漏气。……
【1】画去括号中错误的字 。
【2】选择下面带点字在词语中的正确读音。
模(mó mú)样 导弹(dàn tán)
【3】这段共____句话,是围绕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4】短文中写了哪几项有趣的发明?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方方在读故事书的时候遇到了一些不理解的词语,她向李老师请教。听了李老师的建议,你认为方方是怎么请教的呢?
方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老师:你遇到了什么问题呢?
方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老师:如果你手边有字典的话可以查字典,帮助你理解它的意思。
方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老师:有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猜一猜,也可以理解它的意思。如果不影响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你可以略过,以后再找机会学习也不会耽误阅读的。
方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
1.狐狸说:“哎呀!原来是这样!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改为提示语在后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明_________是班上的尖子生,__________是个运动健将。(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学了这几篇童话,深受教育。(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
4.仿写有新鲜感的句子。
例: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哨。
晶莹的雨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简答。
《安徒生童话》中,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使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日记
星期一 11月29日 阴
早上起床时,发现牙齿更松了。我想把它拨掉。可左摇右摇牙齿就是不掉。哎,怎么办呢。我
感觉特别难过。
20、下面的这则日记有两处错误,请你试着我出来并改正。
我和奶奶去买菜
晴 9月28日 星期日
今天天气晴朗,奶奶让我陪她去买菜。我们买了豆角、西红柿、土豆,菜是我帮奶奶提回来的,奶奶夸我是个好孩子。我真高兴。
雯雯
21、习作世界(25分)
(1)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可以谈一谈它的样子、习性等方面。
(2)生活学习中,你一定有不少好同学、好朋友,你们之间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选择其中的一件写下来吧!(20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