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嫦娥》这首诗的作者是李商隐,诗的后两句与其说是对嫦娥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不如说是主人公寂寞的心灵独白。
B.《暮江吟》前两句诗人描写了傍晚夕阳斜射下的江面呈现出的两种不同的景象,一面萧瑟,一面艳丽。
C.《鹿柴》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以“人语响”反衬山中的空寂。
D.《雪梅》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既有情趣又有理趣。
2、下面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角色(jiǎo)
B.花蕾(léi)
C.倾斜(qīn)
D.家雀(qiǎo)
3、下列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灌溉 无可奈何
B.翻身 重整棋鼓
C.砸锅 无原无故
4、最后,紫岚为了保护媚媚的幼崽不被天敌( )杀害,最终与其同归于尽。
A.金雕
B.豹子
C.猎人
D.大白狗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
A.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B.大约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C.河神娶媳妇的原因主要是百姓封建迷信造成的。
D.只有留心观察生活的人,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6、选择下列加点字的正确意思,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1】故为精卫。( )
A.因此。
B.所以。
C.过去。
【2】不教胡马度阴山。( )
A.指导。
B.令,使。
C.宗教。
【3】只缘身在此山中。( )
A.因为。
B.原因。
C.缘分。
【4】取之,信然。( )
A.消息。
B.的确。
C.信任。
【5】在中国戏剧脸谱中代表正直的是( )
A.白脸
B.红脸
C.黑脸
7、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鹅老爷偶然早归”中的“偶然”可以换成“突然”,句子意思不变。
B.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是因为母鸡十分凶猛,我很怕它。
C. “这只白鹅在整片河湾里最引人注目。”与“在整片河湾里这只白鹅最引人注目。”的意思相同。
D.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这副对联写出了寺庙住持对苏东坡两种不同的态度,讽刺了住持势利的嘴脸。
8、想一想,你能准确地给词语找朋友吗?试试吧!
近义词:
思索(______) 推测(_____) 疲劳(_______)
夸奖(______) 抱怨(______) 淘气(______)
反义词:
成功(______) 复杂(______) 迟钝(______)
抽象(______) 冷淡(______) 懒惰(______)
9、读古诗,完成练习。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1)找出诗中的两组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2)这首古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所作。诗中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说理的诗句是________。
(3)诗人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面目”呢?
10、课外阅读。
花瓣飘香
①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
②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下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③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④“为什么只摘花瓣呢?”我轻轻地问。
⑤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⑥“摘花瓣做什么呀?”
⑦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些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⑧“你爸爸呢?”
⑨“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的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⑩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⑪第二天早晨,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
【1】结合短文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
不知所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小女孩摘带露水的花瓣是因为自己喜欢。( )
②小女孩摘花瓣想寄给在南沙当解放军的爸爸。( )
③小女孩摘花瓣想让生病的妈妈早日好起来。( )
④小女孩摘花瓣是为了不想让生病的妈妈生气。( )
【3】根据短文内容和提示填空。
这篇文章写了__________(时间),一个__________(人物)为了让自己生病的妈妈_______(起因),在__________(地点)摘下_________________(经过),想让_______________(结果)的故事。
【4】文中“小女孩的眼眶里闪动着泪花”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主要通过对小女孩的________描写,表现了她______________。
【6】文章的结尾“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其中“一盆送给了小女孩”是因为_______________,“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画家齐白石
①抗日战争时期,一贯横行霸道的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强硬邀请国画大师齐白石赴宴作画。
②齐白石来到宴会上,环顾满堂宾客,略为思索,铺纸挥洒。转眼之间,一只水墨螃蟹跃然纸上。众人赞不绝口,宣铁吾喜形于色。不料,齐白石笔锋轻轻一挥,在画上题了一行字——“横行到几时”,后书“铁吾将军”,然后仰头拂袖而去。
③一个汉奸求画,齐白石画了一个涂着白鼻子,头戴乌纱帽的不倒翁,还题了一首诗: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你忽然来打破,浑身何处有心肝?
④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北平。齐白石为了不受敌人利用,坚持闭门不出,并在门口贴出告示,上书:“中外官长要买白石之画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亲驾到门,从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
⑤齐白石还嫌不够,又画了一幅画来表明自己的心迹。
⑥画面很特殊,一般人画翠鸟时,都让它站在石头或荷茎上,窥伺着水面上的鱼儿;齐白石却一反常态,不去画水面上的鱼,而画深水中的虾,并在画上题字:“从来画翠鸟者必画鱼,余独画虾,虾不浮,翠鸟奈何?”
⑦齐白石闭门谢客,自喻为虾,并把做官的汉奸与日本人比作翠鸟,意义深藏,发人深思。
【1】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出词语,填在括号里。
(1)内心的喜悦流露在脸上。( )
(2)完全异于平常的状况、态度等。( )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第1、2自然段中,齐白石给特务头子宣铁吾画螃蟹,并题字“横行到几时”,是为了讽刺他____。
(2)第3自然段中,齐白石用诗句反问“浑身何处有心肝?”讽刺汉奸________________。
(3)第4-7自然段主要写齐白石为了不接待汉奸和日本人,不仅_________,还_________。
【3】从文中的这三件事可以看出齐白石是一个________的画家。
1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第一张月票(节选)
晓征8岁那年,我们家从市中心搬到了远离学校的郊区。晓征原来就读的学校一下子变得离家很远,要不要转学呢?毕竟半年多前,晓征上学还要大人送,后来因为离学校近,才渐渐地能自己去上学。
“真的给她买一张月票,让这么小的一个女孩子,天天背着书包,坐十多站公共汽车进城上学?”妻子说到这儿,望着我不再吭声。对此,我也很犹豫,但是我想听听晓征的想法。
“我行。”晓征( )地说,“先让妈妈每天早上带我过马路,上车,托售票员阿姨照顾我。放学的时候,我自己就行了……”
我和妻子没再说什么。只是开始几天,妻子送晓征上车,我接她下车。
促使我们在是否转学这个问题上拿定主意的,是晓征自己。晓征同班集体、同老师的感情,她那种要求增强独立行动能力的愿望,都使我们备受鼓舞。我们悄悄地分析了一下,觉得晓征心比较细,性格又比较开朗,我们应当放手让孩子试一下。我们给她买了一张学生月票,每天早晨定时送她到车站。
“爸爸,妈妈,”记得第一天放学回来,晓征得意地把那张月票在我们眼前晃了晃,( )地说:“这是我们班里的第一张月票,第一张!”
当然,那也是她拥有的第一张月票。那小小的硬卡,仿佛在那一刻被赋予了某种象征意味。
初中二年级暑假,晓征被推荐参加赴嵩山的夏令营。北京营员从北京站出发,到郑州集合。那是个闷热的黄昏。晓征自己打点好了行装,把携带的物品,特别是公物和书籍,都一一记录在一张小卡片上。准备停当,吃过晚饭,却来了一场大雨。等雨小了些,晓征就要走,但不让我们送,说连电车站也不必去。我没有说话,只帮她把背包提到楼门口,目送着她的背影消失在风雨中。
从嵩山夏令营发回的第一封信里,晓征写道:……冒雨赶到北京站,很多营员都到了。细一看,送行的要比登程的还多一些。因为有的营员是由爸爸、妈妈或是妈妈、舅舅……送来的。只有我,差不多是年龄最小的了,是自己背着背包到车站的。我们的带队老师使劲拍了拍我的头……”
我和妻子看了信,心里不只是欣慰。
【1】想象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或神态,把短文括号里的提示语补充完整。
【2】读读“妻子”和“晓征”对于是否转学这件事中有关她们语言描写的句子,概括出她们此时的想法。
妻子:__________ 晓征:__________
【3】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本文叙述的关于晓征的两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我们班里的第一张月票,第一张!”这张小小的月票意味着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和妻子看了信,心里不只是欣慰。”心里不只是欣慰,还有什么?( )(多选)
A.难过,孩子没有说想念父母的话。
B.自豪,对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感到满意。
C.高兴,为孩子长大了、自立了感到高兴。
D.自责,为当时没有送孩子感到内疚。
13、课外阅读。
猫
猫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也能看清东西,再狡猾的老鼠也躲不过猫的眼睛。它的耳朵很灵活,能够随意转向声音的来处,只要有声音,哪怕是极细小的声音,它也能及时辨出。猫的脚趾上有锋利的爪,这就是猫能在平地上疾走如飞,还能沿壁上房,爬树跳墙,追捕老鼠的重要原因。猫的脚上有一块软而厚的肉垫儿,因而走路时没有声响,可以悄悄地、出其不意地逮住老鼠。猫的胡须很粗,感觉灵敏,能测量出各种洞口的大小。
由于猫善于捕捉老鼠,所以大家都很喜欢猫。猫捕捉老鼠时,是不大叫的。捕鼠时,猫先伏在地上,盯住老鼠准备进击,等老鼠靠近的时候就猛扑上去,咬死老鼠,并把它作为一顿美餐。有时,它正吃得得意,什么声音打扰了它,猫就会把猎物叼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再吃。当老鼠逃进洞时,猫会很有耐心地伏在远处,注视着洞口。狡猾的老鼠经过试探之后,就大胆地再次出洞,猫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下逮住老鼠。猫的这种捕鼠的本领是令人惊叹的。
【1】根据短文填空。
猫有一双______________的眼睛,有一对____________的耳朵,有_____________的爪子,还有感觉灵敏的胡须。
【2】仔细阅读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依次写出猫捕鼠的动作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是指_______________,我能用这个成语写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此文,你觉得猫捕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非连续性文本
仔细观察下面一张火车时刻表,完成练习。
1.这是由_________ 到 ___________ 的火车票查询图。
2.周末,小姚同学的妈妈早上要去看望家住徐州的外婆,她打算下午到外婆家。请你替小姚妈妈定一张硬卧票。妈妈应乘坐 ________ 列车,出发时间为__________ ,到达时间_________,票价_________ 。
15、照例子,在下面选一个词语,联系实际生活,写一个与这个词语有关的场景。
打头阵 挑大梁 占上风 破天荒 栽跟头 敲边鼓 开绿灯
例:我找小琴借《三国演义》,却碰钉子了,因为我上次借书没有及时还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我们必须做到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的病句。
只要他参加,定能夺回一个好名次。李小杰是我心中的自满。虽然面对学校的征文比赛,但是全区的讲故事比赛。
_______
18、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我们几个分工和作,有的洒水,有的搬桌椅和门窗。不一会儿。教室被我们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了。
19、习作指导。
方位顺序描写
方位顺序描写就是对建筑物、小物品、场面、自然风景、人文景观等按一定的方位顺序进行描写,如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由表及里、由中间到四周、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等顺序。这样才显得有条不紊,清楚明白。
仿照例子,用方位顺序描写的方法写写你的学校吧!
[例]天安门广场位于首都北京的中心,它是世界上最宽广、最壮观的城市广场。
广场北端是天安门。天安门红墙黄瓦,雕梁画栋,显得雄伟壮丽。天安门前是金水河,河上横跨着五座汉白玉石桥,这就是金水桥。金水桥两旁有一对汉白玉华表,上面雕刻着蟠龙花纹,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挺拔。
我们的学校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园的_________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