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管理 唯一 麻雀 严历
B.迎接 胸怀 幕色 赞叹
C.新娘 取亲 茂盛 担忧
D.拔河 既然 人烟 漂浮
2、哪一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 )
A.挑山工朴素的话语中包蕴着深刻的哲理,让我心悦诚服。
B.巨人终于明白春天姗姗来迟的原因,他拆除围墙,让花园重新成为乐园。
C.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又一次书写了“九天揽月”的传奇,
D.我成功地赶上了公交车,顺利到达了学校,此刻的我心急如焚。
3、下列词语中有错字的一项是( )
A.即使 系着 绳子 归根到底
B.证明 研究 驾使 呼风唤雨
C.震动 余波 跃出 漫天卷地
D.填上 庄稼 风俗 风号浪吼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继光是抗美援朝特级英雄,英勇无畏,不怕牺牲。
B.《巨人的花园》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
C.“最喜小儿亡赖”抒发了王昌龄对农村平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D.“悬梁刺股”“程门立雪”都是与古人读书求学故事有关的成语。
5、《乡村的瓦》中“瓦松”为“我”治好了什么病?( )
A.感冒
B.牙疼
C.恶性疟疾
6、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做一只人云亦云的应声虫。
B.他看起来很凶狠,其实只是一只铁公鸡。
C.妈妈是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一天到晚忙个不停。
D.他是这个集体中的领头羊,总能带领团队走向胜利,我们都很佩服他。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僵##dot##硬 苍蝇 吟诵 营地
B.驻扎 住房 注目 拄着
C.小区 曲线 弯曲 扭曲
D.思考 湿润 丝线 斯文
8、补充句子。
(1)好问则裕,________。——《尚书》
(2)博学之,________,________,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3)为学患无疑,________。——陆游
9、课外阅读。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亮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给下列画线词语注音。
缥_________缈 _________ 闲_______游
【2】“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中“定然”一词能否改为“可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看”,这是对谁说?为什么不说“我看”?它跟下面哪两个字相呼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写黑夜,是为了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天上的街市》一诗表现主题的方法是( )
A.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
B.运用民间故事曲折反映现实生活
C.用象征手法
D.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民间故事作素材进行丰富想象
10、阅读理解
我有一个愿望,就是能为祖国做出一点贡献,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也好。正好,我们学校参加了“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捐款活动,于是我就悄悄攒起钱来。
攒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得有决心!一天,放学后我去商店买橡皮。刚进门,便不由自主向食品柜台走去。这时,那位认识我的售货员阿姨向我招呼道:“今天可有你爱吃的巧克力豆呢!”我没说话。那巧克力豆好象也笑着开口说:“我好吃极了……。”我的手不由地伸进兜里掏钱,但是我想到我的愿望,立刻又把手缩回来。我望了望那诱人的巧克力豆,抱 歉地对售货员笑了笑,高兴地离开了柜台。
几天后的一个上午,学校举行隆重的捐款仪式,当我把积攒的钱全部交给老师的时候,会场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能为祖国作出一点贡献的愿望实现了,虽然这点贡献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却表达了我的一点心愿。为此,我感到无比的骄傲。
【1】第二自然段分成两层用‖表示,写出分层的根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自然段的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几个词的词意:
微不足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积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骄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抱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选择正确的中心意思,括号内画“√”
A.说明攒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得有决心。( )
B.表现了“我”从小愿为祖国做贡献的好思想。( )
C.表现了“我”高兴的心情。( )
【5】用直线画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填空:
作者用自己______________的一件事说明了_______________的道理,表达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愿。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乡村月夜
①乡村的夜宁静、安详,流动的夜风和虫鸣蛙唱是动人的天籁,演绎着和谐的夜曲。
②月亮悄然爬上了山岗,月光如水般倾泻,月色笼罩着整个乡村,巍巍青山披着皎洁的月光,显得格外宁静。一轮圆月悬在空中,无声无息地把光辉洒在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它像一朵饱含浓香的玫瑰,纵情地开在夜空,乡村便沐浴在这玫瑰般的夜色中。
③月光从空中泻下,泻在农舍上,有些像迷路的小孩在林中穿梭,穿过树叶缝隙,发出细雨般沙沙的声响,如花菊般星星点点地洒在院里。
④月似乎有些疲倦了,便轻轻地脱下薄纱,晾在树梢。 一切都朦胧起来,但并不昏暗。 隐约可见,村里的一个小男孩推开虚掩的柴门,左顾右盼,羞羞答答,沿着石头小路向河边的树林走去。
⑤小男孩享受着月夜的美好,而田里的青蛙却不会老老实实地欣赏乡村夜景,它们是耐不住寂寞的,不时鼓着腮帮子叫一两声,生怕惊醒瞌睡的人似的,像羞答答的孩子,又立刻捂住了嘴,真是可爱极了!
⑥风呢?轻轻地吹拂,叫醒了河边的柳树,它们被柔美的月光灌得微醉,摆动着纤细柔软的腰肢,翩翩起舞。于是,宁静的乡村又热闹起来,鱼儿也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静静地倾听。
⑦夜深了,月亮犹如夜的眼睛,凝望着乡村,一幅空灵的画,映在它明亮的眸子里。
【1】短文主要写了乡村月夜怎样的特点?请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在描写月亮时,运用了比喻、____的修辞手法,把月亮比作____、____等,生动形象。
【3】用“ ”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短文第②自然段主要是对乡村月夜的静态描写。
B.“月光从空中泻下,泻在农舍上,有些像迷路的小孩在林中穿梭,穿过树叶缝隙,发出细雨般沙沙的声响,如花菊般星星点点地洒在院里。”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田里的青蛙虽不会老老实实地欣赏乡村夜景,却令作者十分喜爱。
D.短文通过优美华丽的语言和细腻入微的描写,展现了乡村月夜的宁静与柔美,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和平鸽
我家隔壁张阿姨家养了两只鸽子,雪白的羽毛就像披着一件雪白的风衣。它们有一双圆圆的眼睛,红色的眼球闪闪发光,就像两颗晶莹的红宝石。
眼球的周围还镶嵌(qiàn qiān)着一圈黄色的金边,大大的鼻包,尖尖的嘴,红色的脚趾,看起来十分美丽。
这两只鸽子是一对亲热的伙伴,它们一起生活,一起玩耍,一起飞行,整天形影不离。
有一次,有一只鸽子不知怎样走了,另一只鸽子伤心极了。它不吃东西,不停地在笼子里转来转去,总是“咕咕咕”地叫个不停。每当我一走近它的面前,它就吓得扑闪躲藏(zàng cáng),翅膀拍打在笼上飞出“啪啪”的响声,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咕咕”声,好像对我抗(kāng kàng)议,叫我不要伤害它。
鸽子很爱清洁,经常洗脸、洗澡。洗澡的时候真有趣,它先把头伸进水里,然后把头一昂,身子一抖,全身撒满了水珠。有时还用它尖尖的小嘴梳(shū shuō)理羽毛。日子一长鸽子就和我熟了,渐渐鸽子成了我的好朋友。我去看它,它也不躲避我,甚至还飞到我的头上、手上、肩膀上。有时它也很淘气,把装水的碗弄倒,弄得满地都是水。
鸽子是和平的象征。它飞向亚洲,飞向非洲,飞向世界各国,把中国小朋友热爱和平的心愿带给世界各国的小朋友。
我热爱和平,我喜欢鸽子。
【1】选择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读音,打“√”。
【2】写反义词。
淘气——(______) 雪白——(______)
和平——(______) 形影不离——(______)
【3】用“ ”画出描写和平鸽外表的句子。
【4】用“﹏﹏﹏”画出文章中的一句比喻句。
【5】作者由看到的和平鸽,联想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牛和鹅(节选)
①有一次,我们放学回家,走过池塘边,看见有四只大白鹅在靠近岸边的水里游。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这时,有一个顽皮的孩子故意要引它们来,就“吁哩哩哩”地叫了一声。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嘎嘎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好像在它们眼里根本没有我们人似【sì shì】的。
②孩子们惊呼起来,急急逃跑,鹅追得更快了。我吓得腿也软了,更跑不快。这时,带头的那只老公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嘎嘎,它赶上了我,嘎嘎,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jīng jīn】,拉住我不放。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可以叫些什么,当时我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1】请用“√”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结合课文的内容,填空。
文中写了“我们”一些列的动作,如“不说话、_____、悄悄地走去”等说明了_____。“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属于对“我”的_____描写,突出了“我”当时的心情是_____。
【3】文中划线的句子主要描写鹅的动作,从中你体会鹅在“我”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是怎样的?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文后题目。
________
①我10岁那年,母亲得了一种病,发作起来头痛欲裂。但母亲还是咬着牙坚持五更天就起来磨豆浆、生炉子,然后挑着担子上街赶早市。因为要维持一家六口的温饱,要供我们姐弟四人上学,仅靠父亲那份微薄的工薪(xīn)显然是不行的。凌晨,我在熟悉的石磨声中醒来,看到母亲头上勒着毛巾,嘴里咬着衣襟,忍着头痛,奋力牵引沉重的石磨,就偷偷地哭泣。我恨自己太小,太没出息,连自己母亲的病痛也解救不了。
②偶然地听到对门李四妈说,吃出壳前已长羽毛的麻雀能治头痛,我就牢牢记在心里。当时,正是春寒料峭时节,自然不会有什么麻雀蛋。眼巴巴地盼呀盼,盼到草绿了,花开了。
③一天放学后,我扛上一大一小两张凳子,迂(yū)回到如松大爹的老屋后,垒起凳子爬上去,踮起脚掏麻雀蛋。刚掏到第二片瓦,就忍不住惊喜地叫起来,在一团软乎乎的乱草和羽毛中,有3只雀蛋!这时,估计如松大爹在屋里听到响动了吧,他大声斥骂:“哪家的小猴子,想拆房子啊!”我吓得腿一软,从两张垒起的凳子上直跌下来。万幸的是,后脑勺上虽多了个大包,3只雀蛋却丝毫无损。等如松大爹绕到屋后,我早就溜没影了。
④当天晚上,外公带着表妹来了。晚饭后,我一头钻到床上,扯了块破棉絮(xù),将 3只粉红色花生米般大小的蛋捂在里面,弓着身子呵护着它们,早早睡了。
⑤清早一睁眼,我被戳(chuō)了一刀似的叫了起来。原来小表妹和我一起睡觉,一个翻身把蛋都压碎了。我撕心裂肺、如遭雷劈般扑在床上大哭起来。那凄厉悲凉得像狼嚎似的声音吓得全家都跑了过来。母亲惊慌地问长问短,以为我中了邪(xié)或得了什么病,还将沾满豆浆沫的手贴上我额头试体温。
⑥我软软地倒在母亲怀里泣不成声:“小丫头,……臭丫头,把蛋……压碎了!”家人如释重负。
⑦外公忙说:“乖乖别哭,我叫大舅明年多掏点给你玩!”
⑧我觉得更委屈了,拍着枕头哭着说:“不是我要玩,是等它长出毛来给妈吃的。李四妈说吃了不头痛。不是玩的,不是……”妈妈、姐姐一听都哭了。姐姐的泪滴在我脸上,凉凉的。
⑨妈妈搂着我,轻轻地揉着我头上的包,心痛地说:“乖乖隆的冬,我说哪块来的这么大个瘤(liú)!有你这片孝心,妈的病不吃雀蛋也能好,有你这样懂事的儿子,一定好……”
⑩后来,母亲的头果然不痛了。父亲说是天气暖和了的原因,母亲却固执地认定, 。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把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内容补全。
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文,想一想,句子“家人如释重负”中的“重负”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4】默读短文,思考:故事中有哪些人物?谁是主要人物?讲了这个主要人物的一个什么故事?用一句简短的话(不超过15个字)在横线上写出故事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
【5】故事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请以文中的两个内容说明为什么你认为“我”是这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
15、用动作描写来表现下面词语。
生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这段话。(提示:1个错标点、2个错别字、3个病句)
周六下午,李华和程星在一起看电视节目。演员们精致的表演,使他们不禁忍不住笑起来。他俩边看边谈抡,程星说,“不讲城信的人,是种极坏的作风。”李华听了,不住地点头。
________________
17、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误。
(1)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严格尊守交通规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摆满了柜台上各式各样的商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兴高采烈地观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的病句。
①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人们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的样子和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从下列作文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习作)。
题目一:放学路上
写一件你放学路上遇到过印象深刻的事情,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题目二:我喜欢_______
在横线上填写你喜欢的人或事物,也可以是一个地方,写清喜欢的原因。
提示与要求:书写端正整洁,不得照搬别人的文章,习作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不少于3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