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田埂(gěng) 倾斜(qīng) 触着墙(zhuó)
B.挣扎(zhā) 弯曲(qū) 系上铃铛(xì)
C.闷雷(mèn) 涨潮(zhǎng) 风号浪吼(háo)
D.骤雨(zhòu) 投降(xiáng) 家雀儿(què)
2、高士其是哪国人?(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中国
3、下题中,有一项含有错别字。把它找出来( )
A.河滩
B.照例
C.霸气实足
D.枝折花落
4、近期,小明因学习成绩不好,开始不求上进。我想用“( )”这句名言来开导他。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D.时间就是生命
5、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句子中“顶”的意思是( )
A.迎着
B.支撑
C.表示程度最高
D.最高的部分
6、[词语辨析]填入句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假如我是诗人,我一定会用诗歌______伟大的祖国。
A.赞叹
B.赞美
C.称赞
D.赞扬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扁鹊治病》中扁鹊对蔡桓侯的四次诊断分别是:病在皮肤、病到皮肉、病至肠胃﹑病入骨髓。
B.《繁星》表达了巴金先生热爱星空﹑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
C.《夜间飞行的秘密》一文中蝙蝠和雷达都能发出超声波。
D.要把事情写清楚,除了把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还可以写写自己的感受。
8、读准拼音,写好词语。
wū yán( ) wèi jiè( ) máo róng róng( ) cuī mián qǔ( )
méng lóng( ) jǐng jiè( ) gǎo zhǐ( ) wú néng wéi lì( )
9、课内阅读。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萝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的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1】全诗使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诗歌充满了天真活泼、烂漫清新的情调。
【2】诗歌分为四个部分,描写了花牛的四种不同的动作情态,表现这四种情态的动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哪个词语最能表现诗歌中花牛的情态( )
A.忙碌
B.悠闲
C.勤劳
D.调皮
【4】下面对“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这句诗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句诗表现了花牛的疲倦,即使太阳快落山了也不想起身回家。
B.这句诗意在说明花牛喜欢做白日梦,整天都不切实际地幻想。
C.这句诗表现了花牛的悠闲,无忧无虑地睡觉,一点儿也不在乎时间。
D.这句诗说明时间过得很快,花牛没睡多久天就快黑了。
【5】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诗歌第二节表现出的画面。
_____________
10、阅读
哥伦布是16世纪意大利伟大的航海家,他常常带领船队在大西洋上乘风破浪,远航探险。
那时,航海生活不光非常艰苦,而且充满危险。船员们在船上只能吃到黑面包和咸鱼。最可怕的是在航海期间很容易得一种怪病,病人先是感到浑身无力,走不动路,接着就会全身出血,然后慢慢地死去。船员们都把这种怪病叫做“海上凶神”。
【1】第一段交代了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是( ),地点是( ),人物是( )。
【2】第二段中的描写说明了航海生活不仅(______),而且(______)。
【3】哥伦布是16世纪意大利伟大的航海家。(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文后各题
味道是怎么来的
“味道”是如何被感知的
①人的舌头大约有8000个味蕾,每个味蕾大约由100个味觉受体细胞组成。味蕾主要分布在舌头的前半部分、后部和两侧。科学家曾认为不同位置的味蕾负责感受不同的味道,后来却发现每个味蕾都能感受到不同的味道。味蕾中的味觉受体细胞感受到食物中味道的刺激后,一般会产生神经信号,这种信号传到大脑中,由大脑辨别食物的味道。这就是味觉产生的过程。
②当然,唾液也是影响味道感知的一大因素。食物溶解在唾液里后,化学物质才能被味蕾上的接收器感知。
感冒时为什么吃饭不香
③如果舌头能尝到的味道只有酸、甜、苦、咸、鲜这几种,那我们感受到的千千万万种味道是怎么来的呢?其实,这里面还有鼻子的功劳。我们每个人大概有384种不同的嗅觉细胞。鼻子闻到的味道占我们感受到的味道的80%~90%,这大大丰富了我们的味觉感受。如果你感冒了,就会发现吃饭不香,这是因为鼻子被堵住了。
【1】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味蕾主要分布在舌头的前半部分、后部和两侧。( )
(2)我们感受到的味道不仅有舌头尝到的,还有鼻子闻到的。( )
(3)感冒后只有嗅觉,没有味觉,所以吃饭不香。( )
【2】根据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梳理人们吃东西时味觉产生的过程,把示意图补充完整。(填序号)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A.味觉受体细胞产生神经信号
B.信号传到大脑中
C.味觉受体细胞感受到刺激
【3】这篇短文中多次出现“大约”“大概”这样的词,是因为( )。
A.没想好用什么词
B.不确定,对情况不了解
C.这样写可以使语言更科学、严谨
12、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在朝着阳光的提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绝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选文按照从外到里的顺序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请选一选。
外部:________、隐蔽、________
内部:________、干燥、________
A.向阳 B.简朴 C.卫生 D.平坦
【2】加点词语“半掩”的意思是________,这个词准确地写出了门洞________的特点。我体会到作者观察时________。
【3】作者把蟋蟀的住宅称为“伟大的工程”,你觉得夸张吗?想一想,完成填空。
________。因为蟋蟀的住宅选址________,外部和内部设计优良。可是用来建造住宅的工具是那样________,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样的住宅,简直是个________。
【4】读完选文,我想用关联词语“虽然……但是……表达自己对蟋蟀的敬佩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终于到了星期六,到了下午,到了我们班演出的那个时刻。
我套上老虎皮,戴上老虎头罩,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忽然背后有人轻轻推了我一把。我知道推我的是老师,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呜啊呜直叫。只听见台下一阵哄堂大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我已经明白,我笨拙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
我总算一直演到了躺下来死掉。到底怎么演完的,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只记得耳边的笑声一阵阵接连不断。等到幕布拉下,我站起来脱下头罩,满头满脸都是汗水。
【1】根据提示,将下列词语填在合适的横线上。
哄堂大笑 爬上场 脸上一阵热 啊呜直叫 窝囊
描写“我”表演的词语:_______________
描写观众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我”表演时心情的词语:_____________
【2】“我”第一次登台演出,只记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的什么也不记得了。“我”为什么会这样?
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意思,最合适的一项是( )
A.“我”演大老虎。
B.“我”第一次登台演出,演的是大老虎。
C.“我”演大老虎,把大老虎演得很窝囊。
【4】“窝囊”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你认为“我”演的老虎窝囊吗?请结合课文内容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两棵树
哥哥从山上移来了一棵树,栽种在自家大门的左侧,人称哥哥树;弟弟也从山上移来了一棵树,种在了自家大门的右侧,人称弟弟树。
两棵移栽的树隔门相望,十分快活,很快就成了知心好友。谈到高兴时,弟弟树抖抖自己那硕大的树冠,得意地对哥哥树说:“我看你也太老实了,怎么能容忍你的主人把你糟蹋成这个样子?那么大的树冠竟让他砍去了将近一半,多可惜!你不痛吗?”“有点痛。不过,我倒是担心你……”哥哥树眼望着它那青枝绿叶的树冠担心地说。
不等哥哥树把话说完,弟弟树就打断它的话说道:“你剩下的这一半树冠的叶子也不完整啊,有的叶片被剪去了三分之一,有的叶子却只为你留下了半片,多难看。”“是难看,不过你……”哥哥树仍想表示一下自己的担心。
“不过什么!”弟弟树对哥哥树的态度有几分不耐烦了,竟再一次打断哥哥树的话说:“我想,最要紧的应该是努力保持咱们自己体形的完美,你怎么能不为此而奋斗呢?”哥哥树不便再说什么,但它依然关注地、目不转睛地望着弟弟树,目光中流露出一种极度的不安。
时隔不久,弟弟树发出了低沉的阵阵叹息声,哥哥树关心地问弟弟树:“你怎么啦?”“我很不舒服。太阳晒得我头晕眼花,好像全身都已干枯。”“这可能是因为灼热的太阳把你身上的水分蒸发得太多,弄得你身上缺水了。”哥哥树心急地说,“赶快用你的根吸水,水分充足了,可能会好受些。”“我试过了。但是,我们刚移过来不久,根子还没有完全扎好。它已经做了最大的努力,却仍解脱不了我的困境。看来我快不行了,马上就要倒下去了。”弟弟树悲观了,它完全失去了刚开始时的那股神气。哥哥树马上安慰道:“不会的,你要坚强些,要坚持住,咱们慢慢想办法。”
哥哥树不断地鼓励弟弟树。弟弟树对哥哥树的表现颇为不理解:“你难道没有我这种感觉吗?” “我还好,没有你那样难过。”哥哥树轻松地说。
“为什么同时移栽过来树,我难过的要死,你却没有这么难熬,这太不公平了。”弟弟树愤愤地说。“可能是因为你的枝叶过多,水分蒸发得太快。”哥哥树说。“可是,我过去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呀。”弟弟树表示很奇怪。
“移栽的过程中难免要碰断一些根,单靠剩下的根吸水,就会供不应求了。”哥哥树肯定地说。“那,你在移栽中就能保全自己所有的根吗?”弟弟树仍在愤愤不平。“你不是早就看见了,我的叶子被砍掉了一半吗?这就是为了使水分蒸发得少一些、慢一些。”哥哥树说,“这样,根吸收的水分与叶子蒸发的水分能够达到平衡,也就不觉得难熬了呀。”
“那……”弟弟树无言以对,它低下头,无奈地说,“那可怎么办呢?”
正在弟弟树感到无计可施的时候,太阳突然被云彩遮住,天阴下来了,不一会儿,就下起了淋淋沥沥的小雨。润物细无声的小雨,使弟弟树舒了长长的一口气,觉得浑身舒服。它忘记了刚才的一切痛苦和不适,又神气地手舞足蹈起来。
【1】请把文中的四字词语积累在下面,各抄写两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完短文,哥哥树和弟弟树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文中词语。
树冠:_______________
极度:_______________
无言以对:_____________
无计可施:_____________
手舞足蹈:_____________
【4】请在文中找出表现弟弟树神态变化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通过哥哥树和弟弟树的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例:妈妈一走,我就把屋里所有的灯都打开,然后钻进被窝,蒙上头,大气都不敢喘。(我能仿照句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伤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我能仿照例句将下列句子改成设问句。)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一段话。(2处错别字,1处标点符号,1处语病)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通过观看“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专题片,我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个个鲜活的镜头,一幕幕感人的瞬间,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戴领人民在黑暗中寻找光明,浴血奋战的光辉厉史。我看了以后,不禁忍不住下定决心:努力学习,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语句。
①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全体师生、老师、同学们一起植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一处错字,三处语病)
去年夏天,参加了草原探险活动。那天,我陵晨出发,几公里路刚走了就病倒了,只能返回大本营。在回来的路上,我忍不住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
________________
19、快乐习作。
在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中,你和同学们参加了哪些活动,了解了大自然的哪些启示?赶快拿起笔,记录下来吧。注意语句通顺,内容完整,不少于3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