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中词语与人物搭配不当的是( )
A.梅兰芳——刚正不阿
B.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C.孙悟空——上天入地
D.西门豹——百发百中
2、小琳想在书房挂一幅书法作品,提醒自己心怀危机才能使人发愤,太过安逸只会使人懈怠而走向灭亡,你会推荐她挂( )
A.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B.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C.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D.不怨天,不尤人
3、下列对句子主要意思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两只青鸟扑闪着明亮的眼睛,拍打着油亮的羽毛。
A.青鸟拍打羽毛。
B.青鸟扑闪着眼睛,拍打着羽毛。
C.青鸟扑闪,拍打。
D.青鸟扑闪眼睛。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药学著作。
B.写一件事,只要把它的经过写清楚就可以了。
C.《夏日绝句》的作者是宋代女诗人李清照。
5、下面三句话中,“结实”一词的意思与其他两句不同的是( )
A.临上台前,她把绑腿打得很结实。
B.他身体健壮、结实。
C.小萌结实得像头牛。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振耳欲聋
B.响彻云霄 悄无声息 齐头并进
C.人山人海 鸦鹊无声 浩浩荡荡
D.山崩地裂 窃窃私语 曼天卷地
7、“惨无人道”中“惨”字的意思是( )
A.凶恶,狠毒
B.程度严重,厉害
C.悲惨,凄惨
D.惨重
8、读句子,组词并填入句子中。
念:(______)(______)(______)
(1)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______)之情。
(2)童年的美好时光让我十分(______)。
(3)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留作(______)。
9、课内阅读。
《题西林壁》
, 。
, 。
【1】默写古诗。
【2】这首诗是_____代诗人_______写的。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
【4】这首诗给你带来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课外短文,回答问题。
坐中国船去上海
1919年6月的一天,在重庆朝天门码头,一只木船靠岸了。准备去上海的陈毅和其他几个青年,一一走出船舱,登上码头的最高处,(欣赏 观赏)着祖国的大好河山。
不一会儿,陈毅却皱起了眉头,他的目光掠过河岸,盯着挂着外国旗子的军舰,(气愤 生气)地说:“美丽的祖国,却在外国列强的铁蹄下惨遭蹂(róu)躏(lìn)。”
不几天,联系船票的人回来告诉大家:去上海,有三家轮船公司的船,一家是日本人办的,给乘客赠送一把洋伞;一家是英国人办的,给乘客赠送一条床单;还有一家是中国人办的,大概是赔了本,没有什么送给乘客。
大家在坐船的问题上(讨论 争论)起来。有的主张坐日本人或英国人的船,因为可以得到点洋货。陈毅对大家说:“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欺侮。重庆人民也正在(抵抗 抵制)日货,声援北京爱国青年。在这个时候,我们怎么能为了一点洋货去坐外国船呢?这还有一点民族气节吗?”
大家都觉得陈毅说得句句在理,一致决定坐中国船去上海。
【1】将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用“/”划掉。
【2】陈毅为什么皱起了眉头,请用“﹏﹏﹏”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3】我能给文中画“ ”线的句子换一个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
11、观潮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mèn mēn)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fèi fù),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zú zhú)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tàn chàn)动起来。
1、用“/”划去文中带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2、作者是从( )、( )、( )这三个方面描写潮水的,按照从( )到( )的顺序描写。
3、这两段话运用了很多比喻手法,把潮水的声音比作闷雷滚动和山崩地裂;把白浪比作( )、( )和( )。
12、课外阅读。
法布尔的故事
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我们学的课文《蟋蟀的住宅》就是他写的。
他为了研究昆虫,花费了一生的时间,如醉如痴地观察昆虫的习性。一天,他趴在地上,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死苍蝇,一连看了三四个小时,以致周围挤满了人。有人还骂他是个“怪人”,可他全然不知。又有一次,他爬上果树观看螳螂的活动,看入了迷,直到树下有人叫“抓小偷”,他才从昆虫王国的迷梦中惊醒过来。
还有一天的大清早,他在路上散步,忽然听见蟋蟀的叫声,于是他循着声音来到一块石头旁,轻轻地躺下,观察蟋蟀的活动。几个农夫早晨去摘葡萄就看见了他,到黄昏收工时,看见法布尔还躺在那里呢。他们实在不明白,这个人怎么花了一天的工夫,只看一块石头,简直是中邪了!其实他们不知道,法布尔在观察石头旁的蟋蟀呢。
法布尔活了九十多岁。他把毕生的精力都倾注在昆虫学的研究上,成为19世纪有名的科学家。
【1】从文中找出两组近义词写下来。
( )——( ) ( )——( )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1)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2)把感情、力量等集中到一个目标上。( )
【3】短文是用哪几个小故事说明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_______”一词充分说明了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从这篇短文中,你觉得法布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两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实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实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实验的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灵活—( ) 敏捷—( ) 证实—( )
【2】文段中,“ _________”这一短语说明很久以前人们就在研究蝙蝠飞行的秘密,“ ____________”这一成语说明绳子和铃铛的数量多。
【3】为了弄清楚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问题,科学家们一共做了( )次实验,最终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________
星期天下午,我在邻居王伯伯的花圃里,观察了一盆樱桃椒。
这盆樱桃椒长得十分茂盛!远远望去,绿叶丛中,似乎有红宝石在闪烁,真是惹人喜爱。走近细看,樱桃椒又是一番姿态。看,樱桃椒的茎笔直粗壮,枝叶向四周撑开着,犹如一把绿色的小伞。有些枝条已偷偷地伸出花盆,平卧在盆沿上;有的枝条刚劲挺拔,直向蓝天伸延。樱桃椒的叶子窄而长,绿油油的在阳光下发光。在绿叶丛中,盛开着一朵朵洁白的小花,仿佛是天空中的星星,洁白的花瓣跟梅花有点相似。王伯伯说:“深秋季节,这红色的果实形如樱桃,所以大家叫它樱桃椒。”
看着看着,我不由自主地说:“樱桃椒,樱桃椒,你真美啊!”
【1】给短文加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走近细看时,是从樱桃椒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果实等方面进行观察的。它们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洁白、形如樱桃。
【3】远看樱桃椒是什么样子的?
______________
【4】作者有什么具体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翻译下列句子。
(1)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语句。
①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全体师生、老师、同学们一起植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列病句改写完整
1.嘹亮的国歌声在体育场内。_______________
2.一阵大雨下了一天一夜。_____________
3.一张神秘的画卷展览在我们面前。_______________
18、改病句。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巍峨的高山是美的,幽深的峡谷也是美的……只要善于观察,我们就能发现许多美丽的景色。选择一处你最喜欢的景物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写出景物特点,语句通顺,不要写错别字,300字以上。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