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脸郏 丰硕 规矩折除
B.柔嫩 调谴 譬如侍侯
C.额角 发楞 劫难凌晨
D.病灶 慰藉 藤萝窟窿
2、课文链接
(1)本单元的文化主题是“生命离不开绿色”,它都向我们介绍了《 》、《 》、《 》、《 》、《 》 5篇课文。其中17课的作者是 ,20课的作者是 。
(2)《形形色色的植物》中说植物世界是一个 的世界,还是一个 的世界。
(3)楷书的风格有 、 、 、 等。
3、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探索奥秘 平整土地 B.享受美食 虚度光阴
C.灌溉庄稼 追寻信念 D.担任错误 改变生活
4、《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是 ( )
A.米·伊林
B.李四光
C.高士其
D.贾兰坡
5、下列句子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是( )
这幅画上许多________的竹笋破土而出,那幅画上一朵朵菊花像一个个色彩________的绣球,无不________逼真。
A.鲜嫩 鲜活 鲜艳
B.鲜嫩 鲜艳 鲜活
C.鲜活 鲜嫩 鲜艳
D.鲜活 鲜艳 鲜嫩
6、读下面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按照 空隙 齐头并进 呼风换雨
B.茂盛 疲劳 山崩地裂 随遇而安
C.著名 顾意 精疲力竭 奔流不息
7、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封锁(suǒ) 慎重(shèn) 求饶(ráo) 心脏(zàng)
B.触角(zhù) 撤换(chè) 纪念(liàn) 逐渐(zhú)
C.创造(zào) 角色(jiǎo) 重叠(zhóng) 痕迹(hén)
8、我会拼,我会写。
guī fàn zào rè róng qiè huáng hūn dì ɡuó zhǔ yì
( ) ( ) ( ) ( ) ( )
dēng hónɡ jiǔ lǜ zhèn xīng zhōnɡ huá rè nào fēi fán
( ) ( ) ( )
fēng hé rì lì yào wǔ yáng wēi dé yì yáng yang kè tīng
( ) ( ) ( ) ( )
9、课内精彩阅读。
雪梅
[宋]卢钱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降:_________ 骚人:________
评章:__________________
【2】“梅”和“雪”争春的结果是什么?用“_____”画出相关诗句。
【3】请你写出前两句古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借雪与梅的争春,告诫我们( )
A.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要善于捕捉事物的优点。
B.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C.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
【5】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梅花的古诗?请写出两句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lán)褛(lǚ)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压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1)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2分)
耀武扬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惩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周恩来要背着大伯去租界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画出选段中表现巡警耀武扬威的词句。(2分)
(4)“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你理解“中华不振”的含义了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三棵银杏树
我家屋后有一片空地,十丈见方,前边和右边沿着河,左边是人家的墙。三棵银杏树站在那里。一棵靠着右边,把影子投到河里。两棵在中央,像两个亲密的朋友,手牵着手,肩并着肩。
三棵银杏树有多大的年纪了,没有人知道。父亲说,他小时候,树就这么高这么大了,经过了三十年的岁月,似乎还是这么高这么大。
三棵树的主干都很直,支干也是直的多,偶然有几支屈曲得很古怪,像画上画的。每年冬天,赤裸的支干上生出无数小粒。这些小粒渐渐长大,最后像牛的奶头。 到了春天,绿叶从奶头似的地方伸展出来。我们欢喜地说:“银杏树又穿上新衣裳了!”空地上有了这广大的绿荫,成了最好的游戏场所,我们在那里赛跑,唱歌,扮演戏剧。经过的船常常停泊在右边那一棵的绿荫下面,摇船的歇口气吸一管烟,或者煮一锅饭,这时候,一缕缕烟就袅袅地升起来了。
银杏树的花太小了,很容易被人忽略。去年秋天,我一边拾银杏果,一边问父亲:“银杏树为什么不开花?”父亲笑着说:“不开花哪儿来的果?待来春留心看吧。”今年春天,我看见了银杏树的花了,那是很可爱的白里带点儿淡黄的小花。
说起银杏果,不由得想起“烫手啰,热白果”的叫卖声来。白果是银杏果的核,炒熟了,剥掉壳,去了衣,就是绿玉一般的一颗仁。( )不甜,( )有一种特别的清味,我们都喜欢吃。
秋风阵阵地吹,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等到黄叶落尽,三棵老树又赤裸裸的了。屈曲得很古怪的支干上偶然有一两只鹰停在那里,好久好久不动一动,衬着天空的背景,正像一幅古画。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弯曲——(_________) 忽视——(________)
【3】短文按照_________的顺序,从银杏树的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这三个方面来写,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对短文提出了几个问题,请给问题分分类。
A.针对文章内容 B.针对文章写法 C.联系生活经验
(1)文章大量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
(2)三棵银杏树到底有多大的年纪了? (______)
(3)生活中,白果还可以怎么吃? (______)
12、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金奎叔帮我穿上鞋,拾起书包,用大手摸摸我的头,说:“鹅有什么可怕的!看把你吓成这样。
我说:“因为鹅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哇!”
金奎叔说:“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摔到池塘里去。记着,霖哥儿,下次可别怕它们。”
我记住金奎叔的话,从此不再怕鹅了。有什么可怕的!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怕它干吗?果然,我不怕它,它也不敢咬我,碰到了,只是嘎嘎叫几声,扇几下翅膀,就摇摇摆摆走开了。
看到牛,我也不再无缘无故欺负它了,我觉得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大,可我们平白地去欺负它干吗?
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
【1】字典中对“故”的解释有:①意外的事情;②缘故,原因;③故意,存心;④原来的,从前的,旧的;⑤朋友,友情;⑥死(指人)。
文中“无缘无故”一词中“故”的意思是______。(填序号)
【2】小天读完文段,对“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作了一条批注:这句话告诉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这是从( )的角度作的批注。
A.记录体会
B.提出疑问
C.点评写法
D.探讨启示
【3】小玉读完文段,作出了一个疑问类批注:作者为什么一直记得金奎叔的话?请帮她解答这个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选一个句子,摘抄在下面,并从点评写法的角度作批注。
我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批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靠自己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说:“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问:“毛虫姐姐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说:“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又问:“可是蚯蚓弟弟也没有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为什么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说:“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会保护我们,大地也不会保护我们。”
蜗牛妈妈安慰他说:“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1】为什么蜗牛要背着重重的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毛虫姐姐和蚯蚓弟弟为什么不用背着重重的壳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五十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出来了。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的,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经历了这场巨大的灾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1.阅读完这四个自然段,我们可以用“ ”这样一个词语来概括阿曼达的品质。
2.画浪纹线的话对儿子产生了什么影响?
3.怎样理解“了不起的父子”?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翻译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改为陈述句和设问句)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火神悄悄地对普罗米修斯说:“只要你向宙斯承认错误,归还火种,我一定请求他饶恕你。”(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洪水中的人们被女娲救上来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我写作业时,遇到了一个难题,想来想去反复思考,总是找不到解题思路。老师忽然想起了我说的联系生活来理解,赶紧震作精神,动起笔来。居然,我很快找到了门道,难题解决了。
_______
17、修改病句。
1.刚上第一节课,老师就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好感。
___________________
2.她那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被我感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
3.周末,我打算准备去图书馆看书。
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创建文明城市,正在积极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三处病句,一个错别字,一处标点符号)
小明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厉,上课专心至志,作业基本上全部按时完成,他陆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芳草地。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请你从熟悉的小动物中选择一种,以“有趣的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把题目补充完整,写出小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发生的有趣故事,并表达出真情实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