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最合适的位置是( )
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
①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②不但不爱,并且嫌恶它,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③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④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⑤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⑤之间
2、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锋利的牙齿 庞大的动物
B.绝望地尖叫 慢慢地走近
C.强大的力量 伟大的母爱
D.发明情况 发出声音
3、《潘多拉的匣子》:潘多拉打开匣子后,只有一样东西还未来得及跑出去,那就是( )
A.疾病
B.幸福
C.希望
D.贪婪
4、下面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
B.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C.这位同学是谁呢?他就是周恩来,后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
D.冰尜儿能毫无怨言地让你抽打,在冰面上旋转、舞蹈。
5、哪一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 )
A.花蕾(lěi) 薄(bó)雾 哄(hōng)堂大笑
B.开凿(záo) 荧(yín)屏 蔡桓(huán)侯
C.青苔(tāi) 浑浊(zhuó) 重新合拢(lǒng)
D.角(jiǎo)色 弯曲(qū) 回避(bì)
6、中国第一部药学著作《本草经》的作者是( )
A.李时珍 B.扁鹊 C.炎帝 D.张仲景
7、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
A.笨拙(zhuó)
B.声誉(yù)
C.土炕(kànɡ)
D.叶柄(bǐnɡ)
8、课外古诗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淡妆浓抹总相宜。
2.毕竟西湖六月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了蚕桑又插田。
4.不要人夸颜色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飞燕倚新妆。
9、阅读乐园。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这首诗和《_____________》都是写庐山的秀丽景色。
2.描写庐山瀑布气势宏大,好像从天上落人人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
3.李白是唐朝最伟大的诗人,他被人们称为“________________”。你还知道他的哪一首诗?将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0、片段阅读
那条白色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 )江面。在近些,只见白浪( ),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 )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将上面文段补充完整。
【2】用“ ”画出文段中的比喻句,该句的本体是 ,喻体是 。
【3】这段话从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来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4】用“﹏﹏”画出文段中运用夸张修辞手法的句子。作者这样描写的好处是 。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这一修辞手法的是( )
A.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B.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5】作者是按照_________的观察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从“向我们移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地方可以看出来。
1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走月亮(节选)
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
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
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在坡头那片月光下的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是啊,它旁边,是它浇灌过的稻田。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春天,我们种的油菜开花了,我在田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收了油菜,栽上水稻。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哦,阿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说学校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采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一个古老的传说;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的走着,走着。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平平整整——_______ 轻飘飘——_______
【2】怎样理解下面的句子。
(1)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课文内容写出你对“走月亮”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选文中描写了月光下的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明明是“我和阿妈走月亮”,为什么作者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填上走着,走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神奇的纳米技术
①纳米是1米的十亿分之一。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便诞生了以0.1~100纳米这样的尺寸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科学。纳米科学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示示了一个可见的原子、分子世界,它的最终目是直接以原子和分子来构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
②从20世纪90年代起納米科技得到迅速发展,新名词、新概念不断涌现,像纳米电子学、纳米材料学、纳米生物学等等。科学家预言,纳米时代的到来不会太久,它在未来的应用将远远超过计算机工业,并成为未来信息时代的核心。正如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所说的那样,纳米将会带来一次技术革命,从而将引起21世纪又一次产业革命。
③科学家为我们勾勒了一幅若干年后的蓝图:纳米电子学将使量子元件代替微电子器件,巨型计算机装入口袋里;通过纳米化,易碎的陶瓷可以变成韧(rèn)性的,成为一种重要材料;世界上还将出现1微米以下机器甚至机器人;纳米技术还能给药物的传输提供新的方式和途径,对基因进行定点等。
④以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微米科技,曾经并且正在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微米更深入观世界的纳米将使人类进一步掌握物质的规律,掌握改造微观世界的武器。
⑤目前,纳米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光学、医学、半导体、通信等多个领域,一年的营业额可达500亿美元。有预测说,未来几年,纳米技术的市场容量将达到1440美元。于细微外见的神奇,见微知著的纳米科技将彻底改变目前的产业结构,并且孕育着巨大的商机。
【1】纳米是一个_____单位,纳米科技是在 ____________这样一个前提下诞生的。
【2】第①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除了说明纳米科技的最终目标外,同时还揭示了纳米科技的一个重要特点,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具体突出纳米科技神奇的是第_____自然段。
【4】第③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第⑤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旨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外阅读。
弯弯的小路
骄阳似火。近中午了,可赶集的人还似一股股潮水,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弯弯的小路上,形成一条奔流的人河。在人流中,一个小姑娘正推着满满一车杏子摇摇晃晃地走着。路窄,人挤。突然,“呼啦”一声,黄澄澄、水灵灵的甜杏儿在地上滚动起来。
呀!无数只脚就要踩到杏子,怎么办?这时,一个洪钟似的喊声压倒吵嚷声:“大家别动!”
人群立时静下来,接着,一个拄拐棍的老人弯腰去捡杏子,一个抱孩子的妇女弯腰去捡,一个红领巾弯腰去捡,一个小伙子弯下腰……
“完了!”姑娘心头一颤,五年前的情景一幕幕浮现在脑海里: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一个小姑娘挑一担苹果在路上走着。拥挤的人流碰翻了筐子,蜂拥而上的人争抢着果子。吃果子的人嬉笑着散开,姑娘掩面哭泣。这姑娘,正是她自己。
“闺女,别着急。”老人把捡到的杏子放进车里,打断了姑娘的追忆。
“姑姑,给你。”妇女怀中的孩儿用小手捧着杏儿喊。
红领巾踮着脚,努力把捧杏的手伸过来……
姑娘不敢相信自己,她擦去泪花,睁大眼睛:不错,都捡回来了,满满的一车杏子。
这时,一股清凉的风儿轻轻飘来,姑娘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脸上泛起了红晕,似一朵绽放的红彤彤的花,可泪花又蒙住了她的眼……
风儿吹到这弯弯的小路上,吹走了千万人心头的炎热,吹开了姑娘脸上的花……
【1】联系上下文,将下面的词换个说法,使意思不变。
立时______绽 放______
【2】用“_______”画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
【3】文章中两次写到姑娘的泪水。
第一次姑娘“掩面哭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泪花又蒙住了她的眼”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最后一段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雨过后,竹林里,尖尖的竹笋纷纷破土而出,一夜之间,新竹遍地。
竹子是怎样长成的呢?它是一年成材的植物。冬天,竹根在土壤里吸饱了养分,气候转暖开始发芽。春季,是竹子生长的旺期,可这时候,常常因为土壤比较干燥(zào),水分不够,笋芽都藏在土里。等到一场春雨下来,春笋吸足了水分,就破土而出,一天能长一、二尺,有时还能长高一米。春笋成竹,不到一年时间,就能长成竹林。
竹子的作用可大啦!它能做成笛、箩(luó)筐,能制成扁担、竹杠(ɡànɡ)、脚手架,为人民盖房作梁,它默默无言,心甘情愿。它的枝丫扎成扫帚,也能除污(wū)去尘;甚至它的落叶,也要和大地拥抱在一起,腐(fǔ)烂成肥料。它,从根到梢,从竿到叶,把一切都献给了人类。
【1】请选择一个题目写在文章上面的横线上。
(1)竹笋 (2)竹子 (3)竹子的作用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加点的词语。
“破土而出”:指尖尖的竹笋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默无言”:指竹子成材后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竹子长得快的语句。
【4】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别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画出来。
【5】本文主要赞扬了竹子_____________的精神。读了本文,我还想到了有关竹子的成语:_________。
15、我会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灿烂的阳光温暖地照耀着潮湿的大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奋力向顶峰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用加点词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小鸟在枝头叫。(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你能修改下面的病句吗?
(1)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尽管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不但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在各门工课中,语文我最有趣,学得也好。其他工课,如数学、历史、课外活动就显得差了。老师多次对我
进行批评教育,鼓励我认真踏实地学好每门课。听了老师的话,我明确了学习态度,坚决努力学好工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至少修改4处)
《六一》儿童节那天,丽丽穿着蓝衣服,红帽子到学校参加联欢会。会上,她首先第一个表演了精致的节目,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接下来,同学们陆续表演了独奏、舞蹈、合唱和许多节目,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应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题目:记一次游戏
要求:1.把游戏过程写清楚;
2.抓住场面描写烘托人物心情,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3.字迹工整,4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