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书写全正确的一组是( )
A.修想 尖利 暖阳阳 齐头并进
B.至令 指望 黑乎乎腾云驾雾
C.石级 河床 笑呵呵无可奈何
D.昏乱 由其 眼睁睁 随偶而安
2、下列短语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改进错误
B.发挥作用
C.抛出泥土
D.丰富知识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意思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儿亡(wú)赖(小儿子顽皮、淘气)
B.树栖(xī)恐龙(在树上居住的恐龙)
C.隐(ying)形战机(人眼看不见的战斗机)
D.杂兴(xīng)(随兴而写的诗)
4、对于本文中三首诗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暮江吟》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B.这三首诗都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C.《雪梅》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雪梅争春的情趣,表达了诗人对雪梅的喜爱之情。
5、下列词语搭配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改善——生活 条件 关系
B.发扬——精神 传统 作用
C.交流——经验 思想 意见
D.保存——实力 信息 记录
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一簇(cù) 油漆(qī)
B.臀(diàn)部 登陆(rù)
C.浙(zhè)江 蜿蜒(wān yán)
D.哺乳(rǔ) 系(jì)绳子
7、下列可以用“人不可貌相”来形容的是( )
A.元元外貌不出众,棋艺却超群。
B.状状人长得帅,学习成绩也好。
C.成成特别会踢足球。
D.菲菲天天帮妈妈做家务。
8、填空。
(1)诗词的意味无穷。在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到有花有果,有色有彩的江南初夏风光,“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__”;我们可以感受作者高洁而又乐观的品格,“待到山花烂漫时,________”;我们可以体会美好的乡村生活,“________,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________。”
(2)“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__。”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________》,其中“急走”的意思是________,“追”的意思是________,这两个词十分贴切地表现出了儿童的天真活泼。
(3)“________是绿的,________是绿的,________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这句诗描写了________季到处都是绿色,世界充满了绿色。
(4)“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作者________先生用这样的描述写出了猫________的特点。
(5)“说新闻”要说明新闻的________,把新闻讲清楚,不要随意更改内容,最后还可以说说自己对这则新闻的________。
9、阅读理解。
友谊
泥泞中 干渴时
一只扶持的手 一杯清凉的水
岔道口 倦怠时
一个引导的箭头 一声惊蛰的春雷
挫折时 纯洁的友谊
一句温暖的话 高山上的白雪
迷惑时 生命的蜜和盐
一个肯定的回答 森林中的松柏
【1】这首诗釆用比喻的手法来写友谊。在第一节中,作者将友谊比喻成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说当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碰到困难时,友谊会给我们_________、_________。在第二节中,作者将友谊比喻为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说当我们遇到挫折和困惑时,友谊能__________________。在第三节中,作者将友谊比喻为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说当我们烦躁消沉时,友谊能__________________。在第四节中,“高山上的白雪”是写友谊的_________,“生命中的蜜和盐”写的是友谊的_________,“森林中的松柏”写的是友谊的_________。
【2】你认为真正的友谊是什么?仿照第一节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_________________
①清晨,我早早吃过饭,便急急忙忙地赶到学校,因为这个星期我当值日生,我和同学王丽负责检查学校的卫生状况。
②我俩从一个班级到另一个班级,依次认认真真地看地面、门窗、黑板是否干净,看课桌椅是否摆放整齐。检查的结果令人十分满意,记分簿上,每个班都打上了鲜红的“优”。最后,我们来到了办公室。办公室里,凝神思考的校长似乎没有发现我们的到来,他的手上正捏着一支烟,地上还有一个没有熄灭的烟蒂在冒着缕缕青烟。我内心一阵慌乱,是“说”还是“不说”,我犹豫不决。说真的,校长为了我们学校各方面工作搞上去,早来晚归,废寝忘食,吃了很多苦。如今,学校建设得像花园;教职工意气风发,劲头十足;我们这些“丑小鸭”一个个变成“小天鹅”,哪一样不包含着校长的心血啊!这不,他又在思考着学校的什么大事呢。我看看站在身旁的王丽,她正歪着头对我笑,好像在说:“校长乱丢烟蒂,你敢说吗?”我想到值日生的职责,便鼓起勇气,走到校长面前,说了声“校长您早”,接着又结结巴巴地轻声说:“校长,这烟蒂是您丢的吧?”一边问,一边弯腰去捡烟蒂,不料,校长已经把它拾起来了。我抬头看了他一眼,只见他脸红红的,好像做了错事的小学生,认真对我说:“谢谢你提醒了我……”
③我心慌意乱地走出办公宣,王丽一个劲儿地说:“你真是个称职的值日生可她不知道当时我的心里有多乱。
④早操结束后,校长开始讲话了,我心里紧张极了,头埋得低低的,不敢正视校长。操场上回荡着校长洪钟一样的声音:“今天,我要向全体师生作自我批评……”什么?校长作自我批评?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要表扬咱们的值日生,她提醒了我……”我蓦(mò)然地抬起头来,看到校长的神情是那么严肃、那么认真,我的眼睛湿润了。
【1】给短文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题目( )
A.校长的烟蒂
B.我的学校
C.我当值日生
D.我做错了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2自然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用文中的重点词句填空。
短文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细致生动:提出批评前,“我”内心________;提出批评时,“我”_______地问;提出批评后,“我”________地走出办公室;校长早操讲话时,“我”的心里__________。
【4】关于短文写作目的,最确切的描述是( )
A.赞扬一位治校有方的校长勇于接受批评、改正错误的优秀品质。
B.赞扬校长治校有方。
C.赞扬“我”忠于职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D.赞扬校长治校有方、有错就改,以及“我”忠于职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5】“我蓦(mò)然地抬起头来,看到校长的神情是那么严肃、那么认真,我的眼睛湿润了。”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
竹子是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竹子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材料又是造纸原料;竹皮可以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竹子是特殊的,它具有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到今,它和松、梅被誉为“岁寒三友”,历来竟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硬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 酷暑它不怕,秋风吹不落。秋去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艰难,不怕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给这篇短文加题目。
【2】“岁寒三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历四时而常茂”,“四时”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息息相关”的“息”意思是(______),“自强不息”的“息”意思是(______)。
呼吸时,进出的气 ②消息 ③停止 ④休息 ⑤利息
【5】文章最后一句“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中“这种精神”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 )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1】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入括号内。
爬 拉 触 贴 变 巴
【2】这一段主要围绕“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写的。
【3】“爬山虎的脚指”的是__________,作者将它比喻成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写爬山虎的脚“一脚一脚地往上爬”,“一脚一脚”能否改为“一步一步”?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以前,我只(就是说 仅仅是)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①这就是爬山虎的脚。②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③茎上长叶柄(bǐn bǐng)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④爬山虎的脚长在茎(jīn jīn)上。
爬山虎的脚触(cù chù)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zháo zhe)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花费 费用)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1】文中的括号里给出了加横线字的不同含义,请联系句子用“√”选出正确的解释。
【2】我会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3】我能写近义词。
痕迹( ) 牢固( )逐渐( )
【4】我能写反义词。
弯曲( ) 仔细( )萎谢( )
【5】“能”字有几种解释:①有能力的;②能力,才能;③能够。下列句子应各选哪种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 )
(2)小红的爸爸是一位种田能手。( )
(3)我们应该多方学习,掌握多种技能。( )
【6】第一自然段中①~~ ④句的顺序混乱了,请按照一定的顺序正确排列,正确的顺序是( )--( )--( )--( )。(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4、阅读课文语段,回答下列问题。
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为家父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有人干脆这样回答。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据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ニ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晴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1】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文中的”此生”指____,“有志者”的意思是____,“效”的意思是____,“有志者当效此生”的意思是_____。
【2】要怎样朗读魏校长所说“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
A. 魏校长受到感染,要读出佩服和赞叹的语气。
B. 魏校长吃惊,要读出惊讶和疑惑的语气。
【3】本文除了写“此生”的回答外,为什么还具体写了其他同学的回答?这是采用了什么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翻译下列句子。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6、修改病句。
一个学期已经即将结束了。在这学期里,我们班同学经长阅读《小学生语文学习》《中国少年报》和《少年文艺》等报刊杂志。大量的课外阅读,使我们增长了写作水平。我们班还被评为“读书活动先进集体”,这多么值得我们自满啊!放假后,我要连续读书,多读名人名著,为提高阅读水平和知识而更加努力。
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地球上的恐龙大约一定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昆明湖岸边裁着无数数不清的倒垂杨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下午下了一天的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观众们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舞台上精彩表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快乐习作。
无论是林间的小道,还是水泥大道,都发生过许许多多令人难忘的事。请以“放学路上”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