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内脏 心脏 肮脏
B.相信 相片 宰相
C.宁可 宁愿 宁死不屈
D.将领 大将 将来
2、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田埂(gěng) 倾斜(qīng) 触着墙(zhuó)
B.挣扎(zhā) 弯曲(qū) 系上铃铛(xì)
C.闷雷(mèn) 涨潮(zhǎng) 风号浪吼(háo)
D.骤雨(zhòu) 投降(xiáng) 家雀儿(què)
3、关于课文内容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爬山虎的脚》一文中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的叶子、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爬山虎往上爬的过程。
B.《牛和鹅》一文中作者改变对牛和鹅的认识,是因为“我”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
C.精卫面对无边无际的大海毫不畏惧,可见其勇敢。
D.西门豹一心为百姓造福,敢于破除封建迷信,除暴安良,尊重科学
4、下列词语中,感情色彩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
A.拾金不昧
B.奋不顾身
C.言而无信
D.自力更生
5、“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中“尝”的意思是( )。
A.辨别滋味
B.曾经
C.经历
6、下列选项中的汉字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竿 肝 秆
B.骏 峻 俊
C.挺 庭 廷
7、“熟”字在字典的解释有:①食物烧煮到可吃的程度;②植物果实长成;③程度深;④知道,清楚;⑤熟练。下列词语中“熟”字的意思依次为( )
柚子熟了 这条路我熟 晚饭煮熟了 熟能生巧
A.①⑤④③
B.②④①⑤
C.③④①⑤
D.②⑤①③
8、补充四字词语,并选词填空。
奋起直(____) (____)然自得 大刀阔(____)
滚瓜烂(____) (____)古通今 背信(____)义
(1)这篇文章我背了三天,已经背得________了。
(2)军军这种不讲诚信,________的行为受到人们的指责。
(3)李老师知识面广,________,大家都很喜欢上他的课。
9、 浪淘沙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
卷起沙堆似雪堆。
【1】根据意思写出诗中的词语。
(1)指极短的时间。(__________)
(2)江海汇合之处。(__________)
【2】“八月涛声吼地来”是从________(视觉 听觉)方面来描写的,写了_________(涨潮 退潮)时的景象;“头高数丈触山回” 是从________(视觉 听觉)方面来描写的,写了_________(涨潮 退潮)时的景象。
【3】把“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改写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卷起沙堆似雪堆”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你运用这种手法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游乐场。
诸葛亮治蜀
诸葛亮是一个很有治理才能的政治家。
蜀国建立以后,益州地方的大地主、大官僚、地主豪强侵夺百姓,十分专横。诸葛亮下令予以打击,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有人劝诸葛亮说:“我们刚刚占据了益州.应当多行恩德。”诸葛亮说:“只有赏罚分明宽严并用,政治才能清明。”结果,不法官僚、豪强遭到严厉打击,当地有才能的人受到重用,蜀国的局势很快稳定了下来。
对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诸葛亮不许部下随意杀戮和欺辱。他曾打败关中一带举兵反抗的少数民族部落,俘虏了他们的首领孟获。孟获不服,传说诸葛亮释放了他,如此一擒一纵,前后七次,最后孟获表示归附。诸葛亮还鼓励少数民族人民栽桑齐蚕,缫丝织绸。据说他亲自把蜀锦的图案纹样,送给少数民族人民,还让会织锦的士兵,向他们传授织锦技术。故西南少数民族称蜀锦为“诸葛锦”。西南少数民族人民更像尊敬“慈父”一样尊敬诸葛亮。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1)胡作非为,专断强横。 ( )
(2)奖赏有功的人,处罚有过失的人,界限非常清楚。 ( )
(3)重视而且恭敬地对待。 ( )
2.仿照例句,用“只有…一才能……”造一个句子。
例:只有赏罚分明,宽严并用,政治才能清明。
11、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春天的踪迹
(1)下面的句子,作者把花苞当作人来写,请仿照例句再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例:花苞默默无语,咧着小嘴浅浅地笑。
(2)为了寻找春天“我”先后问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回答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第( )小节与第( )小节相互照应,第( )小节写的是春天的景象。
12、阅读《夜间飞行的秘密》选段,完成练习。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实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实验的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1】课文中的三次实验是怎样做的?结果如何?照样子完成下面的表格。
| 过程 | 结果 | 结论 |
第一次 | 把蝙蝠的眼睛蒙上 | 铃铛一个也没响 |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
第二次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第三次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2】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什么?请用“ ”画出来。
【3】根据选段内容,写一写雷达和蝙蝠之间的联系。
雷达的天线相当于蝙蝠的_____________,它发出的无线电波相当于蝙蝠发出的______________,荧光屏相当于蝙蝠的______________。
【4】读了选段内容,在写法上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最后的姿势
①2008年5月12日,和平常一样,谭千秋老师六点多就起床了。他给小女儿洗漱穿戴好,带着她出去散步,然后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
②天空阴沉沉的。
③下午两点多,谭老师在教室上课。这堂课上,他给学生们讲“人生的价值”。“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是为集体着想,是为国家着想……”
④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同学们迅速冲出教室,往操场跑去。
⑤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
⑥但是那短暂的几秒钟,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学生能跑出去?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了!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⑦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砸下来,楼房塌陷了……
⑧13日22点12分,当人们从废墟中搬走压在谭老师身上的最后一块水泥板时,在场的人都被震撼了。“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的深凹下去 ,血肉模糊,身下死死的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眼含热泪的说。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让他永生难忘!
⑨“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身上。”获救的同学这样回忆。一位老师说:“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
⑩在学生们眼里,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然而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1】根据文中的画线句,仿写句子。
真正的友谊是什么?是成功时真诚的祝福,是_________,是_________,是___________。
【2】阅读文章第⑥自然段和第⑧自然段,填空。
(1)第⑥自然段中“立即”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动词,可以看出谭老师对学生的无私大爱;从第⑧自然段中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词语,可以看出救援人员对谭老师深深的敬意。
(2)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但描写的方法不同。第⑥自然段是从______直接描写了谭老师的英雄行为;第⑧自然段则通过救援人员的话,从_______烘托谭老师的英雄壮举。
【3】用横线画出文中点明中心的一句话,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4、阅读短文,然后按要求做题。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节选)
终于到了星期六,到了下午,到了我们班演出的那个时刻。
我套上老虎皮,戴上老虎头罩,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忽然背后有人轻轻推了我一把。我知道推我的是老师,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呜啊呜直叫。只听见台下一阵哄堂大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我已经明白,我笨拙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
我总算一直演到了躺下来死掉。到底怎么演完的,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只记得耳边的笑声一阵阵接连不断。等到幕布拉下,我站起来脱下头罩,满头满脸都是汗珠。
老师倒没说什么。那位演哥哥的小朋友唉声叹气地对我说:“你一出场就豁几个虎跳,那就强多了。”我没回答他,可是心里想:是啊,要是我会豁虎跳,这场戏就不至于砸锅了。
后来呢?后来我上动物园总要去看看老虎,想看看老虎是怎么豁虎跳的。可是老虎在笼子里不是打瞌睡,就是垂头丧气地踱来踱去,从没见过它们豁过什么虎跳。
为什么不会豁虎跳就不能扮老虎呢?为什么没豁虎跳会惹起哄堂大笑呢?我至今还不明白。
【1】用一句话总结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下列句子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填序号)
A.疑惑 B.紧张 C.羞愧 D.期待 E.后悔 F.备受煎熬
(1)终于到了星期六,到了下午,到了我们班演出的那个时刻。( )
(2)只听见台下一阵哄堂大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 )
(3)我总算演到了躺下来死掉。( )
(4)到底怎么演完的,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只记得耳边的笑声连接不断。( )
(5)是啊,要是我会豁虎跳,这场戏就不至于砸锅了。( )
(6)为什么不会豁虎跳就不能扮老虎呢?为什么没豁虎跳就会惹起哄堂大笑呢?( )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合理的一项是( )
A.老师没教“我”豁虎跳,所以表演不成功。
B.那位演哥哥的小朋友认为“我”要是学会了豁虎跳,表演就能成功。
C.“我”演出时太紧张了,表演太笨拙,所演的老虎太窝囊,才让台下的观众哄堂大笑。
D.大家哄堂大笑是因为“我”的表演很有趣,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因此不能说“我”的表演不成功。
【4】假如你是文中的“我”的好朋友,在表演结束后,你会对“我”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题文)(1)缩句。
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有一个花钱如流水的儿子。
(2).他躺在床上,把妻子叫来说:“把我们的财产随便给谁都行,就是不要给儿子。”(改为转述句)
(3).爸爸接过金币,扔进火炉里。(仿写含有连续动作的句子)
16、下面这段话中有四处错误,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
月亮渐渐徐徐地升高了,马路上墙外孩子们的欢笑声已经听不见了。悄悄地披了大衣和帽子,走出家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一读,修改病句。
(1)我们养成了饭前便后洗手的好风气。
_____
(2)一年级的小朋友观察了劳动实践基地。
_____
(3)社团活动中,我们参加了篮球、足球、舞蹈等体育活动。
_____
18、学校花坛里五颜六色的鲜花。(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实践。(任选一题)
1.假日因发生有意思的事而让人难忘。请以“有意思的假日”为题,选择合适的事例写一篇习作,注意写清楚事情的过程和自己的感受。
2.给远方的亲人或朋友写一封信,用具体的事情讲一讲你最近的成长变化,注意书信格式。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