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经过老师的一番教育,他发生了呼风唤雨的变化。
B.五公里的野外拉练一结束,大家累得横七竖八的躺在草地上。
C.真是出乎意料。今天居然下雨了,美妙的野餐计划泡汤了。
D.飞机起飞或降落时,乘客往往有一种腾云驾雾的感觉。
2、下面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既能增长知识,又能丰富情感。
B.眼前的一切使我回忆起了许多往事。
C.我只用了整整一天左右的时间就读完了《装在口袋里的爸爸》这本书。
D.彩虹就像一座七彩的桥高挂在天边。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哪一项?( )
A.架驶 研究
B.萤屏 豌豆
C.僵硬 世记
D.即使 既然
4、“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正如用斗量不出海水到底有多少一样,光凭外貌也无法全面地评判一个人的好坏。
B.这句话启示我们不能以貌取人,要看其内在的本质。
C.我们看一个人时绝对不能看其外貌,因为人的外貌具有欺骗性。
5、选词填空。
料到 预想
1.我早就( )你会完成任务。
2.考试成绩比我( )的要好一些。
猛烈 剧烈
3.冬天,寒风( )地刮着。
4.饭后不要做( )运动,对身体不好。
6、下列词语,可以用来形容王亚平迈出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的是( )
A.破天荒
B.碰钉子
C.开绿灯
D.敲边鼓
7、下列加点多音字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归还(huán) 宁(níng)可
B.哄(hǒng)笑 即(jí)使
C.纪(jì)昌 要(yāo)求
D.家雀(qiǎo)儿 弯曲(qū)
8、查字典填空。
1.“渐”字应查____部,共有____画,它的形近字有____、____。
2.“精疲力jié”的“jié”不知道怎么写,可以用____查字法查。
3.“撑”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部,再查___画。“撑”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支着,支持;②用篙使船前进;③使张开;④饱胀到容不下的程度。在“撑在天和地之间”中应选第___种解释;在“撑伞”一词中应选第___中解释,我还会用剩下的两个解释组词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望洞庭
________________,
潭面无风镜未磨。
________________,
白银盘里一青螺。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
【3】“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后两句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镜未磨”三个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
B. 诗中描写了夏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
C.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
D. 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里的青螺。
【6】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先说说,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选自《爬山虎的脚》
【1】小敏同学喜欢用表格记录自己的阅读收获。比如,在阅读上面的语段时,她是这样记录的(见下表),让我们也来和她一起完成吧。
我学到的观察方法 | 我是从以下词语中体会到的(每项至少写出两个词语) |
观察时要做到细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要连续观察一段时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生活中你连续观察过什么事物或什么现象呢?在你的观察过程中,它有怎样的变化呢?试着仿照上面的语段,写一个小片段吧。(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天窗(节选)
①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籍!
②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1】读第①段,用“ ”画出本段最关键的语句。
【2】孩子们从天窗看到、想象到了什么?读第②段,试着填一填。
看到了什么 | 想象到了什么 | 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
一粒星 | 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 | 从数量上 |
一朵云 | ____ | 从____、形态上 |
一条黑影 | ____ | 从动物的____上,都是夜间活动 |
【3】孩子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从“无”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请仿照文中的句式,写一写孩子们透过天窗还“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北风呼啸,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____,想象到____。
12、阅读理解。
从萤火虫到人工冷光
自从人类发明了电灯,生活变得方便、丰富多了。但电灯只能将电能的很少一部分转变成可见光,其余大部分都以热能的形式浪费掉了,而且电灯的热射线对人眼有害。那么,有没有只发光不发热的光源呢?人类又把目光投向了大自然。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生物都能发光,如细菌、真菌、蠕虫、软体动物、甲壳动物、昆虫和鱼类等,而且这些动物发出的光都不产生热,所以又被称为“冷光”。
在众多的发光动物中,萤火虫是其中的一类。萤火虫约有1500种,它们发出的冷光的颜色有黄绿色、橙色,光的亮度也各不相同。科学家研究发现,萤火虫的发光器位于腹部。这个发光器由发光层、透明层和反射层三部分组成。萤火虫发出的冷光( )具有很高的发光效率,( )一般都很柔和,很适合人类的眼睛,光的强度也比较高。因此,生物光是一种人类理想的光。
早在40年代,人们根据对萤火虫的研究,创造了日光灯,使人类的照明光源发生了很大变化。近年来,科学家先是从萤火虫的发光器中分离出了纯荧光素,后来又分离出了荧光酶,接着,又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了荧光素。由荧光素、荧光酶、ATP(三磷酸腺苷)和水混合而成的生物光源,可在充满爆炸性瓦斯的矿井中当闪光灯。( )这种光没有电源,不会产生磁场,( )工人可以在这种生物光源的照明下,做清除磁性水雷等工作。
现在,人们已能用掺和某些化学物质的方法得到类似生物光的冷光,作为安全照明用。
【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到文中括号里。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不仅……而且……
【2】萤火虫的发光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3】有个成语讲的是古人借萤火虫照明读书的故事,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像这类与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有关的成语,我还能再写一个______________。
【4】本文主要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短文,把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再想想应该怎样解决呢?
我不懂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
我解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6】对短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电灯既发光又发热,而人工冷光则只发光不发热。
B.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生物都能发光,如细菌、蠕虫、软体动物、甲壳动物、昆虫和鱼类等。
C.电灯的光是安全照明光,它的热射线不会损伤人眼。
D.冷光可以做安全照明用。
【7】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茶乡
竹村坐落在杭州市郊的青龙山脚下。它三面环山,一面靠水。每当春暖花开时节,山间那蜿蜒曲折的溪水便潺潺地流入村前的青龙河中。
村后,漫山遍野都郁郁葱葱,苍翠欲滴。那高大挺拔的是青竹,那纤巧细嫩的是茶树,相互掩映,(编织 组合)成翡翠的绿衫。∥
春天,茶农家家户户起早贪黑地摘春茶。姑娘们身背茶篓,迎着朝霞,踏着晨露,巡回在茶树旁。她们那灵巧的双手不停地上下飞舞,时而如小鸡啄米,时而如彩蝶翩跹(piān xiān),时而又如钢琴家熟练地演奏贝多芬的《田国交响曲》。一大捧一大捧鲜嫩的茶叶装进了背篓。她们那五彩的衣裳(映衬 点缀)着明丽柔和的绿色海洋,引得小蜜蜂看花了眼,忙着追逐那不断晃动着的花朵儿。
大阳升上头顶,露珠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隐没了身子。背篓快满了,只听见此起彼伏的山歌在山坡(回荡 飞舞)。小鸟争先恐后,像开赛歌会似的在枝头叽叽喳喳。空气中(散发 弥漫)着早茶的清香,沁人心脾,使人陶醉。
落日的余晖映红了天空,小鸟归巢了,晩霞也回家了。村里家家户户的烟囱冒出缕缕轻烟。崎岖的山路上晃动着姑娘们的衣衫,小扁担吱嘠吱地响着,把一担担冒尖的新茶挑下山来,焙(bei)制成驰名中外的龙井。∥
每当我品尝这甘醇晶莹的碧茶时,心中便涌起阵阵乡思……
【1】用“√”画出括号中正确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沁人心脾:__________
(2)驰名中外: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文中作者品尝到了________的龙井茶。同时,我们能品味出作者__________的情感。
(2)文中第3~5自然段为文章的第二部分,是按______顺序描写的。
(3)“小蜜蜂忙着追逐那不断晃动的花朵儿”一句中,“花朵儿”指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
【5】当作者品味着一杯新茶时,他一定会浮想联翩。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他会联想到什么呢?
他会联想到_____________,他还会联想到______________。
14、精彩赏析阁。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老年人边听边点头,笑呵呵地捋着胡须;青年人兴奋地挥着拳头,赞不绝口;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虎门滩去看哪!”
这段话分别写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这三个年龄段的人,老年人的神态是:____________,年轻人的动作是:____________,孩子们的语言是: 。从这些人的神态、动作、语言中,你觉得他们的心理是: 。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女娲用这些石浆把天上的大窟窿修补好。(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巍峨的巨人,撑在天和地之间。(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普罗米修斯坚定地回答:“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蝴蝶的家到底究竟在哪里呢?(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一处错字,三处语病)
去年夏天,参加了草原探险活动。那天,我陵晨出发,几公里路刚走了就病倒了,只能返回大本营。在回来的路上,我忍不住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这段话共有四处错误,请修改。
看电视和广播可以增长知识,跟着《走进大自然》这个节目,我看到了草原上五颜六色的鲜花开满了,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飞翔。这样的美景,怎能不令人不向往呢?
_________
19、习作乐园。
同学们,你与你喜爱的动物之间一定发生过令人感动或有趣的故事吧!请以“我与 之间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习作,注意要写出真情实感。
(横线上填写你喜爱的动物的名称或昵称)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