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霎时(shà) 大堤 (tī) 镀金 (dù)
B.叶柄(bǐn) 睡眠 (mián) 鸟巢(cháo)
C.坠(zhuì)落 怀抱 (huái) 芦苇(wěi)
D.水稻 (dào) 倘若(shàng) 屹立(qì)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清澈 祖宗 尤可耐何 山崩地裂
B.实际 敬佩 齐头并进 悄无声息
C.博斗 摸糊 呼风唤雨 崔头丧气
D.紧密 壁柴 摇头晃恼 疑惑不解
3、下列诗句中描写田园风光的一项是( )
A.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B.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C.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D.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是第( )项。
A.鸟巢(cháo)
B.系铃铛(xì)
C.荧屏(yín)
D.胳膊(bé)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弯曲(qū) 堤(tī)岸 积蓄(xù)
B.宁(níng)可 愤(fèn)怒 逊(xùn)色
C.照相(xiàng) 倾(qīng)斜 溺(nì)水
D.避(bì)雨 灌溉(kài) 旋(xuàn)风
6、《乌丢丢的奇遇》的作者是儿童文学作家( )
A.杨红樱
B.孙幼军
C.郑春华
D.金波
7、选出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故为精卫( )
A.因此
B.以前的,旧的
8、积累与运用
(1)水乡的田园是多么美呀!清爽舒心的茅舍,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这正是辛弃疾笔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真实写照。
(2)夏日的田野是一幅天然的油画:成熟的梅子、杏子压弯了枝头,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远处的荞麦一片雪白,旁边还开着稀稀落落的油菜花,爷爷忍不住吟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
(3)看到郊外闲院热烈开放的一树树娇美的桃花,我想到了杜甫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中体现梅花傲寒开放的俏丽身姿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体现梅花乐于奉献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但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1】找出表现生活条件、科技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诗句画上横线。
【2】读诗句,回答问题。
(1)“破旧的茅屋”指的是( ),“温热的土炕”代表( )。“老牛破车”指的是( ),“顶天立地的脊梁”指的是( )。
A.过去贫穷的生活条件。
B.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
C.亲密的军民关系。
D.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延安精神。
(2)“永远告别”与“________”,“毫不犹豫地丢掉”与“________”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了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要______,但延安的精神要________。
【3】对于是否应该发扬延安精神,四(1)班的元元对此有不同看法,请你加入讨论吧。
元元:时代在进步,我们要抛弃一些陈旧的、落伍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建设国家。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神圣的跪拜
①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到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蹬长靴的老猎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捕获猎物卖来的钱,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的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
②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
③有一天早晨,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喝一杯酥油茶,突然瞅见几步之遥的对面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大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食。
④沉睡一夜的他立即来了一股劲,转身回帐篷拿来了猎枪。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大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两行长泪从它的眼中流了出来。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地松了一下。但他毕竟是个老猎手了,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上。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⑤次日,老猎手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藏羚羊进行了开膛扒皮。藏羚羊的腹腔在刀刃下打开了,老猎手吃惊地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形,自然是死了。
⑥这时候老人全明白了——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当天,老人没有出猎,他在山坡上挖了一个大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的孩子一起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猎枪……
⑥从此,老猎人消失在藏北草原上,没人知道他的下落。
【1】仔细读③——⑥小节,理出事情发展顺序。
______藏羚羊→______藏羚羊→(开宰)藏羚羊→______藏羚羊
【2】“这时候老人全明白了……”老猎手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猎人为什么会在草原上消失呢?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牧鹅散记
白鹅常常三三两两地在水塘中闲游,有的喜欢站在塘边洗自己洁白的羽毛。碧水映白鹅,红掌泛清波,如能入画,就是一幅安静的乡村小景。
初春孵鹅季节,为了观察每只母鹅的情况,我们用紫药水在鹅头上写上号码,每个窝也用粉笔编上相应号数。
每一个窝里,我们一般放十六个蛋。每天“放风”的时候,我们查一遍窝,有时会发现一件怪事:有的窝,多了一个蛋,有的窝,又少一个蛋。幸亏每个窝都立有“鹅事档案”,每个蛋上也都有编号,一查就知道哪个窝的母鹅作了案。
鹅蛋圆滚滚的,各个窝之间,都用三四层砖隔开了,它们怎么偷蛋呢?
原来,鹅群里也有马大哈和机灵鬼。马大哈孵蛋不那么经心,老有一两个蛋露在身子外边。马大哈旁边碰上机灵鬼,就可能发生偷蛋的事。机灵鬼看见蛋就眼红,它先伸过头去跟马大哈闹着玩儿,碰碰头,碰碰露在外边的蛋,看对方不注意,它就“动手”了:用长长的脖子和嘴,小心地、慢慢地拨动露在外面的那个蛋。它先把蛋钩出邻居的窝外,然后拨到隔墙一端一个只有七八厘米宽的共用的平台上,再从平台钩到自己窝里。这个过程差不多得花半个小时,而且从来没有发现哪个蛋被碰破。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三字俗语。
(1)指粗心大意的人。(_________)
(2)指聪明灵活的人。(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让人想起了一首唐诗,你能写出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鹅事档案”指什么?鹅是怎样偷蛋的?请你用自己的话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听 潮
不晓得过了多少时候,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它恼怒似的激起波浪的兴奋,渐渐向我们脚下的岩石掀过来,发出汩汩的声音,像是谁在海底吐着气,海面的银光跟着晃动起来,银龙样的。接着我们脚下的岩石上就像铃、铙钹、钟鼓在奏鸣,而且声音愈响愈大。
没有风。海自己醒了,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抹着眼睛。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岩石也仿佛渐渐战栗,发出抵抗的嗥叫,击碎了海的鳞甲,片片飞散。
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袭击过来,猛烈地冲向岸边,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又拨剌着岩石的壁垒。音响就越大了。
1.通读全文,说说大海经历了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子“它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中的三个加点词语能互换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写海的时候,通篇把它当作人来写,这种写法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外文段,然后答题。
___________
①清晨,我在院子里玩儿,碰到邻居家的老爷爷,爷爷问我:“长大当什么?”我说:“当大富翁。”爷爷又问:“为什么要当富翁?”我回答:“自己过得好,想要什么就可以买什么。”爸爸没说话,吃完早饭就带我去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②一下车,我看到正面墙上,镌刻着邓小平爷爷亲笔题写的馆名,门柱上镶嵌着江泽民总书记写的“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铜牌。走进广场,中间是一座名为“倒下的三十万人”的抽象雕塑,东南角放飞着一群和平鸽,广场北侧是一组遇难者头颅、手臂等组成的大型雕塑。
③陈列室旁边有个母亲的雕像,她的右手紧紧地握着拳头,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像喷着烈火;嘴巴张着,好像在痛苦地呼唤着她的孩子。万人坑里埋着1937年12月中旬被日本鬼子杀害同胞的累累白骨,有的头颅上中了子弹,有的身上捅了刺刀,还有的肩膀上被钉了钉子……壁画上,日本鬼子的机枪疯狂地扫射着,一位妈妈死了,她的孩子爬在她身上哭喊:“妈妈,你快起来呀!”一件血迹斑斑、弹痕累累的破棉衣,好像还在流血呢……
④看了这些,爸爸说:“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会受制于人,你有什么感想?”我回答:“我明白了爸爸说的道理,我要为国读书,发奋学习,让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等长大了,先当科学家,搞发明创造;再当富翁,把财富投入国防,让老百姓过上安稳的好日子。”爸爸夸我说得好。他说:“不管长大干什么,心中要有国家,不能光想着自己。”
【1】请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并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②段中,作者描写广场的顺序是:_____ → ____ → _____。
【3】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第④自然段划线句“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会受制于人”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秸秆焚烧 危害家园
【材料一】
秸秆焚烧的危害
引发交通事故 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降低,直接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影响人身安全。
引发火灾 秸秆焚烧,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导致“火烧连营”,一旦引发麦田大火,往往很难控制,造成经济损失。尤其是在山林附近,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破坏土壤结构 秸秆焚烧也入地三分,地表中的微生物被烧死,腐殖质、有机质被矿化,田间焚烧秸秆破坏了这套生物系统的平衡,改变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加重了土壤板结,破坏了地力,加剧了干旱,农作物的生长因而受到影响。
伤害人体健康 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
【材料二】
市政府召开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推进会(高邮新闻)
5月31日下午,高邮市政府召开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推进会。大会指出,秸秆禁烧、禁抛是底线,综合利用是方向,要坚持严防死守、严抓善管、标本兼治,全面加强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离田综合利用工作,确保全市大气质量改善目标顺利实现。
马舟副市长要求,要抓好禁烧、禁抛工作,落实主体责任,以网格为单位加强巡查抽查;要抓好还田归土工作,推广技术应用,提升耕地地力,确保顺利完成夏收秸秆还田总面积65万亩任务;要抓好离田利用工作,运用市场化思维,吃透上级政策,用好扶持资金,积极推动秸秆“五化”利用,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1】从上述材料中,我知道了秸秆焚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等危害。
【2】高邮市政府提出“______是底线,______是方向”的治理主张。作为高邮人,除了积极响应马市长建议外,你还可以从哪些方面为秸秆禁烧出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
1.你们这一老一少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步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回头转身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通过这件事,使我明白了一些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即使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本小说很美丽,很感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课铃响了,大家紧迫地跑进教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八国联军侵略我国的时候,烧毁并洗劫了北京西郊的圆明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我们必须做到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写作题
每个人都有过喜、怒、哀、乐的体验,请你选择你生活中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写出自己的心情。注意做到语句通顺,重点突出,有真情实感。题目可以是《我从没有这样高兴(伤心、愤怒、自责、懊悔……)过》,也可自拟。不少于2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