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玉林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妈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常常回响在我的耳边。

    B.花园里经常有孩子们嬉戏玩耍的身影。

    C.大家必须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D.他经常一贯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 2、下列词语用来形容哪一类人?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鹤发童颜   老态龙钟——老人

    B.神采飞扬   天真可爱——儿童

    C.相貌堂堂   亭亭玉立——男子

  • 3、炎帝之少女。读句子,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A.年轻女子

    B.小女儿

  • 4、下面各组作者与国别有误的一组是____

    A. 老舍——中国     ·诺索夫——苏联

    B. 王尔德——英国   安徒生——丹麦

    C. 新美南吉——日本    埃林·彼林——保加利亚

  • 5、下列词语和人物搭配不相符的一项是(   

    A.开天辟地——盘古

    B.腾云驾雾——孙悟空

    C.神机妙算——哪吒

    D.钻木取火——燧人

  • 6、下列词语中,不可以用来表达“人多”的一项是( )。

    A.不可计数

    B.人山人海

    C.人声鼎沸

    D.人迹罕至

  • 7、下面带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菜(jiǒu) 莲(ǒu) 花(ruǐ) 来(lín)

    B.头(yù) 围(fēn) 液(xuè) 愿(nìng)

    C.露(yǚ) 争(jìng) 凶(měng) 色(jué)

    D.样(mó) 稻(suì) 家儿(qiǎo) 罚(chéng)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根据积累完成练习。

    1.诗词名句,言简意丰。白居易的“_______________,半江瑟瑟半江红”为我们描绘了奇特的傍晚江景。“_______________,远近高低各不同”,告诉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就会有不同的见解。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至今思项羽,_______________”歌颂项羽的高贵气节。王昌龄用“_________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表达对清朝名将的怀念。

    2.神话,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从《精卫填海》“女娃游于东海,_______________,故为精卫,_______________,以堙于东海”中,我认识了_______________的精卫。读了“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句诗,我不由得想到神话故事《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秋歌

    郭小川

    秋天来了,大雁叫了;

    睛空里的太阳更红、更娇了!

    谷穗热了,蝉声消了;

    大地上的生活更甜、更好了!

    海岸的青松啊,风卷波涛;

    江南的桂花啊,香满大道。

    草原的骏马啊,长了肥膘;

    东北的青山啊,戴了雪帽。

    啊,秋云、秋水、秋天的明月,

    哪一样不曾印上我们的心血!

    啊,秋花、秋实、秋天的红叶,

    哪一样不曾浸透我们的汗液!

    【1】作者从多个角度来描写秋天,从声音的角度,选取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写;从嗅觉的角度,作者重点写了___________

    【2】从视觉的角度,作者重点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

    【3】从诗歌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课内阅读。

    观潮(节选)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把表现作者观察顺序是从远到近顺序的词语写下来:______________

    【2】第1自然段中表现观潮群众热情之高的两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

    【3】第2自然段,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角度进行观察,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画直线句中“那条白线”指的是:________,“逐渐”一词为什么不可以删掉?_____________________

    【5】想象一下选文画波浪线句中的“浪潮”还可比作什么?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大舞台。

    月亮的自述

    我是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古往今来,地球上的人们还给我起了许多好听的名字,如玉盘、冰镜、蟾宫、婵娟等,这说明人类对我有深厚的感情。

    我比地球小得多,体积只有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与地球离得很远,相距约为384000千米。

    我本身并不发光,但我总能把阳光反射给地球,使地球上的长夜有一个天然光源。

    我这儿没有空气,没有水,因而也没有风、云、雨、雪。声音不能传播,热量无法对流。白天,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中午温度高达127,夜间则降到零下183

    我这儿有山脉、高原、平原、低地和坑穴。我那明亮的部分,就是我的山脉和高原,而黑暗部分则是平原和低地。19697月,阿波罗11宇宙飞船首次载人到我这儿做客。之后,人们发现我这里有近60种矿产,其中有5种在地球上至今还没有被发现。

    中国人特别喜欢我。常有人说:月到中秋分外明,那是因为秋高气爽,地球大气层的透明度特别高,使我反射到地面的阳光更强了。月是故乡明表达了中国游子对故土的思念。

    ——人类宇宙航行的第一站,正翘首盼望着中国的来客!

    1月亮的别称有 等。

    2人类是用________首次登上月球的,时间是___________

    3白天,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中午温度高达127℃,夜间则降到零下183℃。句子中的数字说明______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19697月,阿波罗11宇宙飞船首次载人到我这儿做客。

    首次的意思是 的意思是 到我这儿做客的意思是   ,这句话告诉我们

    5月是故乡明是人们借月亮来表达自己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6——人类宇宙航行的第一站,正翘首盼望着中国的来客!

    句中的破折号起   的作用,翘首的意思是   ,全句的意思是

  • 12、课内阅读。    

    有一个豆荚,里面有五粒豌豆。豆荚和豌豆都是绿的,豌豆就以为整个世界都是绿的。豆荚在生长,豌豆也在生长。豌豆按照它们在家庭里的地位,坐成一排。太阳在外边照着,把豆荚晒得暖洋洋的。这里既温暖,又舒适;白天明亮,夜间黑暗。豌豆坐在那儿越长越大,它们想,我们得做点儿事情啊。

    “难道我们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吗?”它们中的一个问,“老这样坐下去,我恐怕会变得僵硬起来。我似乎觉得外面发生了一些事情——我有这种预感!”

     许多天过去了。豆荚变黄了,这几粒豌豆也变黄了。“整个世界都变黄啦!”它们说。

    忽然,它们觉得豆荚震动了一下。豆荚被摘下,跟许多别的丰满的豆荚在一起,溜到一个口袋里去了。

    “我们不久就要被打开了!”豌豆们说。于是它们就等待这件事情的到来。

    “我倒想要知道,我们之中谁会走得最远!”最小的一粒豆说,“是的,事情马上就要揭晓了。”

     啪!豆荚裂开来了。那五粒豆子全都躺在一个孩子的手中。这个孩子紧紧地捏着它们,说可以当作玩具枪的子弹用。他马上把第一粒豆子装进去,把它射了出去。

    “现在我要飞向广大的世界里去了!如果你能捉住我,就请你来吧!”第一粒豌豆说完就飞走了

     “我,”第二粒说,“我将直接飞进太阳里去。这才像一-粒豌豆呢,而且与我的身份非常相称!”于是,它也飞走了。

    “我们到了哪儿,,就在哪儿住下来,”其余的两粒说,“不过,我们还得向前滚。”在没有被装进玩具枪之前,它们从小孩的手中滑落到地上,打起滚来。但这两粒豆最终还是被装进玩具枪里去了。它们说:“我们才会射得最远呢!”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最后的那一粒说。它被射到空中,落到顶楼窗子下面的一块旧板子上,正好钻进一个长满了青苔的裂缝里。青苔把它裹起来,它躺在那儿真可以说成了一个囚犯。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这粒豆说。

    【1】从语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寒冷——______ 柔软——______ 黑暗——______

    【2】读一读,说一说这几粒豆都要到哪里去:

    第一粒豌豆: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粒豌豆: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四粒豌豆:____________

    第五粒豌豆: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五粒豌豆的命运各不相同,如果是你的话,你愿意做哪粒豌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

    蝙蝠和雷达(节选)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清晰——( )               奥秘——( )

    【2】“终于”一词说明:_______

    【3】选文中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指的是什么?请写出来。

    _______

    【4】根据选文内容连线。

    声音                  雷达

    嘴巴                 无线电波

    耳朵                  荧光屏        

    【5】科学家受到蝙蝠的启示发明了雷达,这就是仿生学。我还知道人们从______身上受到启发,发明了______;从______身上受到启发,发明了______

  • 14、对比阅读课文片段。

    片段一: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又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片段二:浪淘沙(其七)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1】从片段一中的“__________”这个词语可以看出,作者是按照__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

    【2】片段一从潮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并巧妙地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3】片段一与片段二中潮来时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中的“水墙”指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在《浪淘沙(其七)》中能体现水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关于转述事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转述事情,要记录关键词。

    B.记要点的时候,可以随便记录。

    C.转述时不要遗漏主要信息。

    D.转述时要注意人称的转换。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1个错别字,3个病句)

    我非常喜欢酷爱书法。无论是刚劲有力的大字,还是清秀玲珑的小楷,我对它们都有特殊的感情。炼笔挥毫已成为必不可少我生命中的内容。家里人都希望我能在这方面有所成就,我绝不会辜负他们的失望。

  • 17、修改病句。

    我们必须做到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下面是王婷习作中的一段话,其中有四处错误,请修改。

    读了西门豹治邺、王戎不取道旁李、还有刘备三顾茅庐……使我感受到这些历史人物故事,生动有趣,给人智慧与启迪,历经千百年仍然广为流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习作。

    题目:       的启示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语句通顺, 表意明确。③字数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