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敏准备在书房里挂上勉励自己勤奋读书的名言,你会为她推荐( )
A.人无信不立。
B.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2、选择正确的词义。
靠:a. 接近,挨近 b. 依靠 c. 信赖
①我们的船渐渐靠岸了。________
②数不清的条石,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________
③他做事很可靠.你不必担心。________
自然:a. 自由发展 b. 不拘束 c. 理所当然
④他的表情有些不自然。________
⑤我的病不用吃药,过两天自然就会好了。________
⑥站在长城上,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与“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表达方式不一致的一项是( )
A.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B.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
C.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的题目。
B.词牌名的词是格式的名称,这些格式称为词谱,同时也是曲调名。
C.词牌通常有固定的平仄。
D.词牌名只有“清平乐”一种。
5、下列关于“提问”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要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
B. 可以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入。
C. 要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D. 问老师,弄不好会挨批评,问同学,感觉很丢面子……还是尽量少问为妙。
6、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特殊________(shū chū) 处________于(chǔ chù)
差________异(chā chà) 比较________(jiǎo jiào)
7、下列选项中全是反义词的一项是( )
A.危险—安全 急忙—悠闲
B.绝望—无望 紧张—放松
C.锋利—尖锐 汲取—吸取
D.猛烈—剧烈 珍藏—收藏
8、看拼音,写词语。
zāi shù rèn pínɡ mánɡ lù xún ɡuī dǎo jǔ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uǎn zé shèn zhònɡ bó zi luàn kǎn làn fá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què (__________)定 喜(_________)
xù继(_________) (__________)着胡子
9、读古诗《送元二使安西》从诗文中你还看到了什么景物?怎样的柳?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描绘吗?
10、课 文 在 线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依赖( ) 幻想( ) 大概( )
(2) 概括这段话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举现代科学实例来说明“千里眼”“顺风耳”。
千里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顺风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上百万年”与“最近的一百年”作对比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读了选段,你想说点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曾国藩设计巧劝弟
曾国藩有个弟弟叫曾国荃,他是湘军的主要将领之一,因善于挖壕围城,有“曾铁”之称。比哥哥小了整整13岁的曾国荃,曾经在为人处世方面表现得十分傲慢,不知得罪了多少人。为此,曾国藩也曾劝过弟弟多次,他却不以为然,依旧我行我素。
有一天,兄弟两人出去散步,看到有一男一女在空地上骑着马练习射箭。男的射出一支箭,女的立刻就能接住,来来回回多次,两人没有一次失手,围观的人就开始为他们喝彩。曾国荟见状,不以为然地说:“不过是些雕虫小技罢了!有什么可炫耀的!”曾国藩却摇摇头说:“不要小觑(qù,泛指看)别人!也许他们还有更过人的本领吧!”
这时,只见这对男女把箭收了起来,转身取来两双竹筷,还有一升左右的黄豆,他们隔出几丈远的距离,面对面站好,男的用竹筷夹豆扔给女的,女的用竹筷把豆子接回来,两人轻松地扔着,黄豆全扔光了,没有一粒掉在地上。这下,曾国荃不由对他们刮目相看,他忍不住走上前去,问他们是做什么的,如何练就了这一身特殊的本领。
男的笑着说:“我们家几代人都是做豆腐的,经常玩扔豆子的游戏,这算不上什么本领,我们家从七十岁的老人到六岁的小孩子,都会玩啊。”说完,兄妹两人转身走了。曾国荃目瞪口呆,默默地在原地站了好久才离开。
其实,这次散步时的偶遇,是曾国藩精心安排的,目的就是让曾国荃懂得人不可貌相,民间自有高手,为人一定要保持谦逊。他果然没有辜负哥哥的良苦用心,从此以后,待人接物都谦虚了很多。后来,曾国荃不仅在战场上英勇无比,还先后担任陕西、山西巡抚,这个曾经因为一粒黄豆对别人甘拜下风的大将,终于也成就了自己人生的辉煌。
【1】曾国荃对于“马上射箭”表演的态度是( ),而对于“扔豆子”游戏的态度是( )
A.尊敬 B.谦逊 C.轻视 D.惊叹
【2】曾国藩巧劝弟弟,你觉得巧在( )
A.多次劝说,孜孜不倦
B.责备教训,不时提醒
C.利用事实,间接警醒
D.分析利弊,时时告诫
【3】曾国藩安排散步“偶遇”的目的是什么?请用“______”在文中画出。
【4】通读文章,请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照样子简要写一写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曾国荃傲慢,曾国藩多次劝说无效→经过:_________→结果:_________
【5】“曾国荃目瞪口呆默默地在原地站了好久才离开。”此时,他在想什么呢?请你联系上下文,写一写此时曾国荃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
【6】读完全文,你觉得曾国藩是一位什么样的人?请你结合文本信息举例说明。
_________
12、课文理解。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蟋蟀的住宅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很卫生。
【2】蟋蟀是靠(______)来挖掘的,所以它的挖掘工具是那样简单。
【3】作者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七月的天山
七月,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事情是骑马去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抛到了后面,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使你感到秋天般的凉爽。蔚蓝的天空衬着矗立着的巨大的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雪白的绸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色的暗花。融化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上飞泻下来,闪耀着银光。那白雪皑皑的群峰脚下,是连绵不断的翠绿的原始森林。林中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开的巨伞。夕阳西下,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在苍翠的苔藓上留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小山坡上,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两岸,到处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光彩夺目。马行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碰到满怀的你最喜爱的鲜花。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呢?
【1】本文作者抓住了典型事物来描绘天山的美丽景色,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景物。
【2】短文画“____”的句子是________句,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夏日的天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小街的故事》,按要求作答。
小街的故事
清晨,小街上异常忙碌,人来人往,像畅流的小溪。
忽然,两辆自行车撞在一起,两个小伙子争吵起来,互不相让。他们像一块大石头横在小街中,“小溪”流动缓慢了,渐渐停止了。“喂!快走啊!”一个小伙子猛按车铃,厉声喊道。“急死人了!”一个姑娘急得满脸通红,直跺红皮鞋。“唉!小街太窄了!”一个中年人长叹一声。有几个干脆调转车头,绕道而走。
人越聚越多,这时,从人群中走出一个老大爷,头发斑白,神情安详,嗓音洪亮:“大清早就吵架,不怕一天不顺当?快走吧!”他态度温和地劝开正要打架的两个小伙子,站在小街当中高声喊道:“东去的,右边走!前边的,别停住,快点走!”
人群开始缓缓移动,渐渐加快,一会儿,小街又畅通无阻。街上,又响起了小溪的欢歌。
【1】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 他们像一块大石头横在小街中。
B. 清晨,小街上异常忙碌,人来人往,像畅流的小溪。
C. 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D. 一个姑娘急得满脸通红,直跺红皮鞋。
【2】本文的写作特点是( )。
A. 借景抒情 B. 夹叙夹议 C. 首尾呼应 D. 逻辑清晰
【3】文中解决矛盾的关键人物是( )。
A. 姑娘 B. 中年人 C. 老大爷 D. 小伙子
【4】小街不畅通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来畅通无阻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句子训练场。
(1)小麻雀被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保护着。(换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谁又能怎么样呢?(换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现代科技。(仿写设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细的溪水流着青草和野花的香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巡警不但没有帮助她,而且还训斥她不懂规矩。(用加点的关联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刚刚和强强是好朋友,他经常到他家去玩。
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从不舍得买价格珍贵的衣服。
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祖国》这首歌的词作者是乔羽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吃完饭,我的手渐渐温和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1个错别字,3个病句)
我非常喜欢酷爱书法。无论是刚劲有力的大字,还是清秀玲珑的小楷,我对它们都有特殊的感情。炼笔挥毫已成为必不可少我生命中的内容。家里人都希望我能在这方面有所成就,我绝不会辜负他们的失望。
18、修改下面这段话。
王葆原先可是个顽皮又调皮的小男孩,连洗个脚,都一会儿怕汤,一会儿怕冷的。不过,即使奶奶给他讲宝葫芦的故事,他就能立马坐立不安地听起来。据说得到宝葫芦就能得到幸幅,所以,总想着能有个宝葫芦。
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两题任选一题:
一.想要深人了解一种事物,就必须要有耐心、细致地观察。观察你周边的事物,可以是你在花盆中种下的一粒种子发芽的过程,也可以是家中养的宠物,自选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以写日记的形式记录;③体现出自己的观察方式④语句通顺。
二.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得到了一种特异功能,能够变成世界上任何人或事物,你最想去体验谁的生活?请以“我好想变成 ”为题,想象自己有趣的经历,写下来。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