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拼音小关卡。请在正确读音上打“√”。
弦(xián xuán ) 澡(zăo zhăo ) 烘(hòng hōng ) 橙(chéng dèng )
2、老师总结发言时,鼓励同学们与书为友,和经典同行。她说:“( )”
A.不怨天,不尤人。
B.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C.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下列句中所填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此时太阳炙烤着大地,( )人们不得不寻找阴凉的地方居住。
A.虽然……但……
B.不但……而且……
C.因为……所以……
D.尽管……但……
4、滨州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如果有人在公共场合乱丢垃圾,你见到后该如何劝阻?下列说法合适的一项是( )
A.喂!不准丢垃圾,这是不文明的行为。
B.你再乱丢垃圾,罚款十元。
C.请做一个文明市民,不准乱丢垃圾!
D.您好!让我们为创建文明城助力,让垃圾回到自己家吧,谢谢!
5、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宁可(nìng) 要挟(yāo) 将领(jiàng)
B.钉子(dīng) 败露(lòu) 角色(jiǎo)
C.相框(xiàng) 哄骗(hōng) 心脏(zàng)
D.送还(huán) 薄弱(báo) 投降(xiáng)
6、给下列词语选择合适的解释。(填序号)(10分)
怜:①爱 ②怜悯
(1)大家都很可怜这个没娘的孩子。( )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举:①全 ②往上托,向上抬 ③提出 ④推选
(3)举例说明( ) (4)选举代表( )
(5)举世闻名( ) (6)举手回答( )
残:①不完整;残缺②剩余的;将尽的③伤害;毁坏④凶恶
(7)许多革命志士被敌人残酷的杀害了。( )
(8)残冬褪尽,春色宜人,正是郊游的最佳时节( )
(9)张勇身残志不残,勇敢地闯出一条致富路,真叫人敬佩。( )
(10)奸臣们残害忠良,真令人气愤。( )
7、“唯戎不动”中“唯”的意思是( )
A.唯一
B.只有
8、这个单元故事里的人物“皮巧根、小泽征尔、布鲁斯”都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请选择一个进行评价。
选择( )进行评价: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水乡行 沙白
水乡的路,水云铺;进庄出庄,一把撸。
渔网作门帘,挂满树;走近才见,几户人家住。
榴火白红,柳线舞:家家门前,锁一副。
要找人,稻花深处;一步步,踏停蛙鼓……
蝉声住,水上起幕雾;儿童解揽送客,一手好橹。
【1】这首诗描写的是江南水乡____________(季节)的景色,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词语可以看出。
【2】根据诗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儿童解揽送客”中可以看出水乡儿童自信、傲慢。
B.“柳线舞”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C.“榴火自红,柳线舞:家家门前,锁一副”说明生活在水乡的人很少。
D.从全诗看,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田园风景画,优美、宁静,让人流连忘返。
【3】读了这首诗,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_______
10、 郑板桥
①郑板桥是清朝的一位著名书画家。小时候,他聪明好学,但家里很穷,夜里读书没钱买灯油,他经常到附近一个古庙里,借着佛灯读书。后来他考中了进士,当了县令。
②郑板桥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号称“诗书画三绝”。
③他的诗大都来自现实,来自生活,言之有物,读起来妙趣横生。
④他写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乱石铺路,但是给人一种特殊的美感,自成一家,这就是他的“板桥体”。如今还有不少人在模仿他的书法呢!
⑤郑板桥的画也闻名于世。他特别喜欢画兰、竹、石。他认为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年常青,石头万古不移,是值得歌颂的。
⑥郑板桥同情穷人。他在淮县当县令时,那里闹灾荒,他私自开仓救济老百姓,为此,他被罢了官。从那以后,他回到家乡以卖画为生。可他有个怪脾气,一些财主、官吏依仗财势叫他画,他却偏不画。郑板桥卖字画所得的钱,大多数给了穷人。他身背一个长口袋,把卖画的银子放在里面,一路散发给穷苦百姓,走到家银子也散发光了。
⑦郑板桥活到七十三岁。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1】“绝”在字典中的意思有:A.断;B.极,极端的,最;C.独特的,少有的,没有人能赶上的;D.一定的,肯定的。在“诗书画三绝”这个词中,应选(______)
【2】“板桥体”是指郑板桥的___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3】郑板桥“诗书画三绝”,请从文中选择恰当的四字词语填空,
(____)的诗 (____) 的字 (____)的画
(____)的兰花 (____)的竹子 (____)的石头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郑板桥同情老百姓的两件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⑦自然段说“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你认为郑板桥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财富”?如果你可以和郑板桥对话,你最想和他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为家父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有人干脆这样回答。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1】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这里的“抱负和胸怀”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这位同学就是少年__________。通过同学们和他的回答可以看出,其他人读书是为了________,而他读书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4】魏校长为什么要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片;你想象到这雨 这风 这雷 这电 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 你想象它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1】在文中缺少标点的地方补充合适的标点符号。
【2】仿写句子,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风”或“雷”。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片……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联系上下文,想象“猛厉地扫荡”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透过小小的天窗看风雨,“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这么十倍百倍”,原因是( )
A.天窗小,压缩了外面的世界。
B.天窗是有限的,但看不见的世界却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C.因为风雨猛烈,“我”感到害怕。
【5】朗读画“ ”线句子,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
A.语气越来越急促。
B.语气轻快。
C.语气平缓。
13、课外阅读
还有一个苹果
一场突然而至的沙尘暴,让一位独自穿行大漠的旅者迷失了方向,更可怕的是装干粮的水和背包都不见了,翻遍所有的衣裳,他只找到一个泛青的苹果。
“哦,我还有一个苹果。”他惊喜地喊道。
他攥着那个苹果,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大漠里寻找出路。整整一个昼夜过去了,他仍末走出空阔的沙漠,饥饿、干渴、疲惫却一起拥了上来。望着茫茫无际的沙海,有好几次他都觉得自己快要支撑不住了,可是看一眼手里的苹果,他抿抿干裂的嘴唇,徒然又添了些许力量。
顶着炎炎烈日,他又继续艰难地跋涉。已数不清摔了多少跟头了,只是每一次他都挣扎着爬起来,踉跄(liàng qiàng)着一点点往前挪,在心中他不停地默念着:“我还有一个苹果,我还有一个苹果……”
三天以后,他终于走出了大漠。那个他始终未咬过一口的青苹果,已干巴得不成样子,他还宝贝似的擎在手中,久久地凝视着。
在敬佩旅行者之时,我不禁惊讶: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苹果,竟然有着如此神奇的力量。是的,在生命的旅程中,我们常常会遭遇各种挫折和失败,会身陷某些意料之外的困境。
这时,不要轻易地说自己什么都没了,其实只要心头不熄灭一个坚定的信念,努力地去找,总会找到帮助自己度过难关的“那一个苹果”,握紧它,就没有穿不过去的风雨,涉不过的险途。
【1】按课文内容填空。
迷失方向的旅者,靠(_____)个苹果,用了(_____)天时间,终于走出大漠。
【2】旅者在大漠里遇到了哪些困难?请找出2个这样的句子用“ ”画出来,并分别用①②标注。
【3】“他攥着那个苹果,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大漠里寻找出路。”在这句话中,“攥”可不可以换成“拿”或“握”,为什么?在最恰当的选项后面打“√”。
A.可以换。因为都是表示拿草果的动作。( )
B.可以换。因为“攥”和“握”是动词,但“拿”不是。( )
C.不可以换。因为“攥”指用手紧紧抓住,说明风太大会把苹果吹掉。( )
D.不可以换。“攥”指用手紧紧抓着,握住或抓稳某物。因为迷失了方向的旅者,这唯一的苹果是旅者走出沙漠、生存下来的希望。( )
【4】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一个苹果”用了引号。这“一个苹果”指的是( )。
A.一个泛青的苹果
B.干巴得不成样子的苹果
C.面对挫折和失败时的坚定信念
D.微不足道的苹果
【5】抓住起因、经过、结果,补充完成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位独自穿行大漠的旅者,突遇一场沙尘暴,既迷失方向又丢失了装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我们懂得,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没有穿不过去的风雨,涉不过的险途。
14、课外阅读。
鲁迅小时候
鲁迅小时候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他的记忆力很好。人家念二三十遍才记得熟的东西,他读两三遍就能背。他这样能背,老师就让他比别人多背一些,甚至曾经让他一本书一本书地背。他还是背出来了。当然,鲁迅读书( )凭自己的聪明伶俐,( )依靠自己的勤奋。
鲁迅小时候也很喜欢玩耍。他怎样玩呢?第一,他喜欢种花。为了种花,他还专门买了一本讲怎样种花的书——《花镜》来看。他还专门在各种花旁插上竹签,写明花的名称,弄得津津有味。第二,他喜欢描画。那时候没开设美术课,他就自己买了一些很薄的纸,贴在绣像小说上,把书上的人物、房屋等描下来,再订成一本一本的小册子。这对他之后在南京矿路学堂学画图有很大的帮助。
鲁迅小时候的学习和玩耍,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那就是,读书和学习就该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不动脑筋;休息和玩耍时,不要呆头呆脑,要玩得有趣,有益。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仿写词语。
津津有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呆头呆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三心二意——(_____________)聪明伶俐——(______________)
【4】找出短文第一、二自然段的中心句,并用“——”在文中画出来。
【5】短文主要讲了鲁迅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方面,并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学要____________________,玩要__________________。
15、“小明把作业都写完了,就拿父母的手机玩儿。”你提醒他说……(用两种不同的语气来表达)
A: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面书信中的有三处格式错误和一处病句,请找出并在右边方框里正确地誊写书信。
17、修改病句。
(1)千年前的黄河流域,土地茂盛,森林肥沃。
________________
(2)听了老师的话,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_____________
(3)广场上挤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人。
____________
(4)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近几个月来,我市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创建文明城市”。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人们的素质普遍全部得到了提高。城市周围的环境也得到了改变,街道更加整洁了,道路更加宽阔平坦了,树木花草增多了。上级领导到我市检查后,都给予了充足的肯定。如今,我市的面貌真是改头换面了。
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的病句。
①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人们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的样子和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文。
你种过树、花或者蔬菜吗?以“观察日记×则”为题,把你连续观察到的情况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注意使用正确的日记格式,可以按所写事物变化的顺序写,适当抒发自己的心情、感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