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怒江州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面各项中,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的情况,谁又敢掉以轻心呢?

    B.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的情况,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C.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的情况,谁不敢掉以轻心呢?

    D.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的情况,没有人敢掉以轻心。

  • 2、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可九月初三夜(怜悯)

    B.与诸小儿游(尝试)

    C.为精卫(故乡)

    D.不胡马度阴山(令、使)

  • 3、对动物的“家”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狗洞

    B.虎穴      

    C.鸟巢

    D.鱼塘

  • 4、用“/”划去加点字的不正确的读音。(6分)

    液(xuě xuè)     乎(sì shì)

    库(cānɡ chānɡ) 使(jí jì)

    入(qiǎn qián) 确(dì dí)

     

  •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鸡》和《猫》一样,自始至终流露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B.《挑山工》一文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朝着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C.《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一文中,王葆想得到一个宝葫芦是因为宝葫芦能让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 6、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几

    B.可

    C.

    D.气 应

  • 7、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犹如   召待 B.干躁   重叠

    C.严历   结实 D.殷切   辫子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听完《下雪的声音》,你想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的意思是_____的意思是_____。我能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

    2这两句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可以用俗语概括为( )。

    A.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B.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C.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3这两句诗给我们的启发是(

    A. 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他方面

    B. 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 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多方面调查,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分餐制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多地开始推广使用公筷公勺,倡导分餐。同时,疫情的暴发,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分餐”的重要性。一时间,“分餐”再次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

    事实上,倡导分餐制早已有之。早在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就呼吁大家分餐,后来也被很多餐厅采用,但随着疫情好转又销声匿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钟南山再次强调使用公筷及家庭卫生消毒的重要性。因为,很多感染者就是由于参加聚餐这类有密切接触的活动而感染的。

    “合餐”是很多疾病暴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前列,而在疾病的各类传播途径中,唾液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比如,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说,我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群体庞大,“分餐”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有改动)

    【1】以下哪项不属于“分餐”?(  )

    A.使用公筷

    B.使用竹筷

    C.使用专用碗筷

    D.使用公勺

    【2】“……随着疫情好转又销声匿迹”中什么“销声匿迹”了? (  )

    A.分餐

    B.聚餐

    C.合餐

    D.快餐

    【3】“比如,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说,我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群体庞大,‘分餐’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

    A.列数字

    B.举例子

    C.打比方

    D.作比较

    【4】自从疫情期间提倡“分餐”以来,张华也建议家里“分餐”,但爷爷不同意,如果你是张华,你会如何劝说爷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在家用餐时,应如何做到“分餐”?(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微群阅读

    (一)我们一起煮月亮(节选)

    直到一个月以后的一天,我们又一次玩起了捞月亮的游戏。这一次是一个比军停更小的孩子,叫点点,他在最后把手伸进河里捞出了月亮,然后很认真地捧着让我看。我们又一次把月亮放在了那个搪瓷盆子里,生着了火,开始煮了起来。那火在秋天里像一种语言,与盆子里的水交谈。赵四儿的兜里有半块没有吃完的红薯,就问我:“能不能煮月亮的时候,顺便也煮一下这半块红薯?”我答应了他。

    等着那红薯煮熟了以后,我们这些孩子都争着吃。赵四儿让我先尝了一口,那红薯果然很甜,我就说:“甜,有月亮的味道。”于是,接下来,这些孩子们吃过以后就都夸奖。仿佛这块红薯真的有月亮的味道一样。

    (二)童年趣事(节选)

    春天悄悄地到了,百花相继怒放,而歪脖子大枣树似乎还没有睡醒,直到春末夏初,它才开满了芬芳醉人的小黄花,长出了嫩绿的叶子。不知从哪儿来了一群马蜂,在树上筑起一个莲蓬似的巢。大人们说:“千万不要去惹它们,不然会挨蜇的!”我们当然十分害怕,只敢远远地看着它。一天,我们实在忍不住了,大家拿来弹弓,聚集在歪脖树下,装好石子,对准马蜂窝一齐“开火”。果然,一群马蜂嗡嗡地出动了,冲着我们飞来。我们吓得扔掉了弹弓,捂着脑袋没命地跑。我很不走运,被蜇了一下,肿起一个大包,很长时间才好。从此,我再也不敢去惹马蜂了。

    【1】【学会提问】读了选文(一)的题目“我们一起煮月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段意】选文(二)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言积累】两篇选文都写得很生动,这与作者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有关,请在选文(二)中找出一个比喻句或拟人句,并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读文章,完成练习。

    有趣的仿生学

    人们研究生物某些器官的构造和功能原理,从中得到启示并进行模仿,制造出新的仪器、机械,这门科学就叫“仿生学”。

    我国古代杰出的工匠鲁班,在一次上山砍树时,不小心被一棵小草划破了手。他好奇地摘下草叶观察,发现叶子的边有许多锋利的小齿,于是他突发奇想,把铁片磨上细齿用来割断木头,从而发明了常用的伐木工具——锯。锯的发明是鲁班从带齿的叶片中得到的启发,这可能也是我国较早的“仿生学”产物了。

    仿生学不光在生活领域中运用广泛,在军事科学方面更是随处可见。

    青蛙的眼睛非常奇怪,看动的东西很敏锐,静止的东西,它却几乎看不见。只要虫子在飞,无论飞得多快,往哪个方向,它都能分辨清楚,还能判断出什么时候跳起来能把虫子逮住。可是只要虫子停住不飞,它就看不见了。人们依此研究了青蛙的眼睛,制成了“电子蛙眼”,主要用它来监视飞机。飞机在什么方向飞得多高,飞得多快,正向哪个方向飞,“电子蛙眼”都能立刻做出判断。机场上的指挥员凭借“电子蛙眼”,就能更加准确地指挥飞机降落。

    海豚的游速每小时可达100多千米,可以轻而易举地超过现代潜舰的航速。海豚游得快的秘密在哪里?仿生学家对海豚进行了解剖,发现其皮肤的特殊构造是其游得快的主要原因。海豚皮肤外面的表皮薄而富有弹性,里面的真皮像海绵一样有许多凸起,凸起之间充满了液体。这种皮肤能吸收和消除阻碍前进的水流漩涡,使水流从它表面顺利通过,因此海豚游得快。仿生学家模仿海豚的皮肤,用富有弹性的有机材料制成一种多层的潜艇外壳,潜艇穿上这层人造“皮肤”,航行时阻力可减少一半,航速提高了一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仿生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在人们正在研究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有的国家已经制造出会说话、会记忆的机器人,将来还会造出更高级的机器人,让它们帮助人类操纵机器、开发海洋、探索宇宙……

    1什么是仿生学”?   在文中画出来。

    2青蛙的眼睛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5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结构是(   )

    A.—— B.—— C.————

    5读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然后提出一个问题与大家讨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看看我们身边,你会发现,不少小学生戴上了眼镜。请根据“希望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视力情况调查”主题活动中搜集到的相关数据完成练习。

    希望小学学生视力调查统计表(调查人数:2846)

    1请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描述调查表所反映出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生活实际,分析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100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仿照选文,用“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里眼”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选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这部分内容,提出一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口语交际。

    班里组织郊游活动,可是你的父母怕耽误学习时间,不同意你去,你打算怎样说服他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请在修改下面的书信:两处错字,两处格式错误,一处语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活动结束后,有同学写下了自己的收获,其中出现了3处错误,请你帮他修改这段话。

    我们在弥漫着书香的校园中,快乐成长。今天参加了“发现诗词之美,品阅经典之作”的竟赛活动,我体会到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道理,明白了只要勤奋克苦,遨游学海,才能学有所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修改病句。

    1.我的家乡是黑龙江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讨论会上,小刚首先第一个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期天下午,我用了一天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习作与表达

    妈妈温暖的手曾帮我擦去脸庞上的泪痕:爸爸有力的手曾托我在他的肩膀上望远;老师灵巧的手曾教会我许多知识……请你以“__________的一双手”为题,从这无数双让你长大的手中选择一双写一写,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