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盘古开天地》《普罗米修斯》和《女娲补天》都是中国神话故事。
B.《爬山虎的脚》以植物为观察对象,描写了事物的特点和变化。
C.《走月亮》描写了阿妈牵着“我”的手在云南洱海畔的月光下散步的场景。
D.《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
2、花落谁家
感动 感激 感念
(1)我被姐姐、姐夫一家人的真情所( )。
(2)我深深( )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3)我对刘老师充满( )之情。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六一”儿童节前,学校组织了一次游泳比赛,我获得了一等奖,同学们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
B.妈妈买回了苹果、香蕉、西红柿等水果。
C.十二岁的雨来使尽气力,才把缸挪回到原地。
D.老师告诉我们,好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勤学苦练有很大的关系。
4、选择有错别字的一项( )
A.干燥
B.穿带
C.爆炸
D.奋不顾身
5、下列词语填入横线最合适的一项是(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正所谓____________。
A.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B.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C.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D.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周恩来先是目睹中华不振,然后耳闻中华不振,最后才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B.梅兰芳为了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将胡须剃得干干净净。
C.“短小精悍”可以用来形容文章.言论等简短有力。
D.蔡桓侯的病一开始是在皮肉之间,然后发展到肠胃里,最后深入骨髓,只能等死。
7、“无缘无故”中的“故”的意思是( )
A.事故
B.原因
C.原来的
D.朋友
8、默写《舟夜书所见》。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选一选。(填序号)
(1)“可怜九月初三夜”中“可怜”的意思是_______
a.使人爱怜 b.可爱 c.可惜
(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恶瑟瑟半江红”是从哪个方面来描写景物的?_______
a.视觉 b.听觉 c.触觉
【2】填一填。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这两句诗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把露水比作______,把___________比作弯弯的弓。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喜欢雾
我喜欢那使世界呈现出朦胧之美的雾。我赞美雾之神那种象征派诗人一般的笔法。有人说过:落雾的时候,世界整个地变成了一间白色的屋子,而这屋子既没有门,也没有窗,你既无从进来,也无从出去,只有在那一片白色的氤氲中,和自己的影子捉迷藏。这真是一种有趣味的说法。
古今诗人吟咏雾的词句很多,宋代的词人秦观曾写过那样的句子:“雾失楼台,月迷津渡。”这八个字已在纸上展现那一片微茫的境界。
美国一位现代诗人桑德堡也曾写过:“雾来了,附在小猫的足上。”他的想象的确非常丰富,还有什么比猫更能表现出那轻而且软、落地无声的雾呢。
在雾中,一个富丽堂皇的世界是隐去了,我们徘徊雾中,正如读到一首意境高远、含蓄深厚的诗,其妙处,原只可以意会。当你隔着一片浓雾,忽然听到
你熟悉的那条小河的潺潺水音,那份喜悦,却不是在阳光朗照时所能体会得到的。
我喜欢雾霭烟横的晨昏,一如我喜欢晓阴翳日的微雨天气,薄雾与轻阴笼罩下的世界,虽然是那样的迷离恍惚,使人有无处不凄凉之感,但是霏雾弄晴的光景,不是已予人无限的希望吗?
浓雾微阴之后,必能看到更灿烂的阳光。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朦胧——(__________) 熟悉——(__________)
恍惚——(__________) 含蓄——(__________)
【2】按要求摘抄句子。
(1)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一个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雾来了,附在小猫的足上”写出了雾什么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份喜悦,却不是在阳光朗照时所能体会得到的。”与这句话句意不同的一项是( )。
A. 那份喜悦,是在阳光朗照时所能体会得到的
B. 那份喜悦,的确不是在阳光朗照时所能体会得到的
C. 那份喜悦,是在阳光朗照时所体会不到的
D. 那份喜悦,不是在阳光朗照时所能体会得到的
11、快乐阅读。
爱因斯坦的镜子
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十分贪玩的孩子。他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母亲的再三告诫对他来说如同耳边风。直到16岁那年的秋天,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到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
“昨天,”爱因斯坦的父亲说,“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去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扫烟囱只有踩着里边的钢筋梯才能上去。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他后面。后来,钻出烟囱,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你杰克大叔的后背、脸上全都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竞连一点烟灰都没有。”
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笑着说:“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净呢,于是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为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
爱因斯坦听了,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父亲笑完了,郑重地对他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作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作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
爱因斯坦从此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们。他时时用自己作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了他生命的熠熠光辉。
1.爱因斯坦不再贪玩的原因是( )
A.他被父亲揍了一顿。
B.从父亲讲的故事中,他受到了教育。
C.由于母亲的再三告诫。
2.为什么爱因斯坦最终能“映出他熠熠生辉的人生”?
3.在现实生活中,你的镜子是谁?从你的镜子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12、课内阅读。
①我弯下身子向前爬,老师在一旁不断地提示:“向前爬,(在 再)向前爬,快站起来,你没看见他们吗?向他们扑过去!唉,你怎么不叫哇?嗓门要大。别忘了你不是猫,你是一只老虎。”
②我还以为扮老虎是最容易不过的了,不用说话,不用露脸,没想到也这么难。
③看来老师对我的演技并不满意,她倒没说什么。那位演哥哥的小朋友话可多了。他说我这只老虎太窝囊,连豁虎跳也不会,只会在地上爬。还说他从没见过不会豁虎跳的老虎。随他说去吧,我这个配角虽然配不上他,可是老师没撤换我,他也只好将就。
④终于到了星期六,到了下午,到了我们班演出的那个时刻。
⑤我套上老虎皮,(带 戴)上老虎头罩,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忽然背后有人轻轻推了我一把。我知道推我的是老师,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呜啊呜直叫。只听见台下一阵(轰 哄)堂大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我已经明白,我笨(拙 咄)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
⑥我总算一直演到了躺下来死掉。到底怎么演完的,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只记得耳边的笑声接连不断。等到幕布拉下,我站起来脱下头罩,满头满脸都是汗珠。
⑦老师倒没说什么。那位演哥哥的小朋友唉声叹气地对我说:“你一出场就豁几个虎跳,那就强多了。”我没回答他,可是心里想:是啊,要是我会豁虎跳,这场戏就不至于砸锅了。
【1】在文章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语打“√”。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①窝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⑤段描写了“我”表演老虎的过程,运用了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描写。
【4】你会如何开导自认为表演“砸锅”的“我”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踏 浪
“……海上的浪花儿开呀,我才到海边来;原来么你也爱浪花,才到海边来……”哼着《踏浪》小曲,赤脚走在细软的银沙上,探手与浪涛争夺那美丽的贝壳,真是其乐无穷!
大海的胸怀有多宽广,光看她送到沙滩上的“礼物”就可见一斑。
贝壳有大有小,有好有残:银白的、乌黑的、五彩的,虎纹的、环纹的、放射纹的、斑点的,宝塔状的、眼珠状的、提壶状的、玛瑙似的……还有鹿角似的珊瑚枝、鸟蛋似的小石珠。总之,使你眼花缭乱,爱不释手。
我正欣赏着一簇翡翠般的海藻,突然,前面的伙伴欢叫起来。过去一看,原来她们拾到“一间屋”——螺里住着个寄居蟹!这鬼家伙看见这么多“不速之客”,慌忙用双螯堵住了“家门”。我赶紧穿起鞋子——划破脚可不是好玩的,又扑到更深的海里去摸,去捞,或钻到岩缝里去探,去掏。结果,“屋子”没有到手,倒是赚了身湿漉漉的“海味”!
听人说海水既咸又苦且涩,我张开嘴去接岩石边溅起的银珠:唔,咸是咸点,可并不苦涩嘛。看来,凡事都不能过分。大口大口地灌进去,怎么能不苦涩?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词语。
①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 )
②指没有邀请突然而来的客人。( )
(2)“总之,使你眼花缭乱,爱不释手。”这句话中的“眼花缭乱”说明贝壳、珊瑚枝和小石珠________________;“爱不释手”说明作者对这些东西的________。(2分)
(3)大海送到沙滩上的“礼物”有__________的________,有__________的________,有________的________,还有______的寄居蟹。踏浪的收获可真不小。
(4)本文作者写作详略得当,说说文中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搭石》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过前面的人突然止步,后面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桥,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给下列加横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俗语( sú shú ) 相背而行( bēi bèi ) 落脚( luò là )
人影绰绰(zhuō chuò ) 理所当然( yán rán ) 联结( jiē jié )
2、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经常( ) 大概( ) 情景( ) 假如( )
3、 缩句。
一排排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4、用“ ”文中的一句俗语,并说说它的意思。
“搭石”要“紧走”的原因是
5、文中划 的句子写得美吗?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6、第二段通过描写走搭石的两种情景来反映乡亲们的感情,这两种情景分别是 和 。
7、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一张小小的邮票,联结着 ,也联结着 。
8、生活中有许多平凡的小事,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请你也写一写平凡事物中的“美”。
15、读例句,按要求仿写句子。
(1)例:我往台下一看。哎呀!不看不要紧,这一看,心慌的厉害,腿直打哆嗦,接着脑子一片空白,昏了过去。
要求:用动作描写表现“我”的快乐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只有八岁的孩子,不知所措地放声大哭起来。凄厉痛苦的哭喊声,在空谷回荡,惊动了路过此地的霹雳大仙。(请你长话短说,简要复述这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我们要节减外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华吃完饭后,没收拾餐具就走了,还说反正餐厅阿姨会来收拾,你提醒他说……(用加强自己语气的方式进行劝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这段话。
去年署假,我有机会加入夏令营活动。夏令营活动真是五彩缤纷,有画画、唱歌、朗诵、做军事游戏等……多么喜欢夏令营活动啊!
17、修改病句。
1.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称为“天下奇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足球是人们关爱的一个热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要珍惜时光这个道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寒假就要到了,假期一定会有同学跟家人一起去旅行。如果有同学想让你推荐旅行的目的地你会推荐什么地方?请你把推荐理由及吸引人的地方写清楚。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