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阿盟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诗句中表示“莫负好时光”的是(       

    A.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B.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C.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D.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使( B.然(réng C.xuè

  • 3、小明的“水仙”观察日记中有一句这样描写:“我觉得它们一点儿也不好看,球茎像大蒜,叶子像韭菜,还没有一点儿香味。”这一句话最有可能是描写图片( )

    A.

    B.

    C.

    D.

  • 4、下列关于《题西林壁》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题西林壁》是宋代诗人苏轼写的。

    B.诗的前两句是游山所感,后两句是游山所见。

    C.“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只缘身在此山中”。

    D.这首诗道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当人没有跳出局部从整体观察时,就很难认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

  • 5、《雪梅》中有“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诗句。这两句诗对我们个人成长的启示是( )

    ①要看到梅与雪的差异。

    ②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③要扬长避短,自强不息。

    ④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及他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6、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句俗语让你想到了下面哪句话(

    A.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B.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C. 豆角开花藤牵藤,朋友相处心连心。   D.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 7、“缣”字最可能的意思是( )

    A.绳子

    B.谦虚

    C.嫌弃

    D.细丝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国学小课堂。

    夏日的田野,成熟的梅子、杏子压弯了枝头,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远处的荞麦一片雪白,旁边还开着稀稀落落的油菜花。看到这幅景象,我不禁吟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这首诗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写的。全诗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感官)的角度,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时间)江边的景色。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阅读。

    麻雀

    无论是乡村还是城镇,几乎到处都有麻雀的踪迹。麻雀常被人们认为是害鸟,甚至被骂为“老家贼”,其实,这是人们对它的误解。

    麻雀虽然在播种时或农作物成熟时糟蹋粮食,但在其他季节,则是消灭害虫和杂草的能手。特别是在育雏期,麻雀更是大量捕捉害虫来哺养幼雀。这里有两个例子很能说明麻雀的功过:十八世纪,普鲁士国王曾因麻雀啄食他喜欢吃的桃子,悬赏在全国消灭麻雀。由于麻雀被捕得所剩无几,结果毛虫成灾。十九世纪时,美国波士顿的毛虫给庄稼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人们为了消灭毛虫,从欧洲引进麻雀专门对付毛虫,使庄稼摆脱了虫患。为此,人们在当地建起了一座“麻雀纪念碑”。

    【1】麻雀一般在什么时候糟蹋粮食(  )

    A.育雏期。

    B.一年四季。

    C.其他季节。

    D.播种时或农作物成熟时。

    【2】短文列举了两个例子是为了说明(  )

    A.人们喜欢麻雀。

    B.麻雀喜欢糟蹋粮食。

    C.麻雀能捕捉害虫。

    D.人们建“麻雀纪念碑”的原因。

    【3】“无论是乡村还是城镇,几乎到处都有麻雀的踪迹。”句中的“几乎”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看到有人在捕杀麻雀,你会如何劝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内阅读

      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一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

    1在文中的“□”里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文中有一个表示人很多、很拥挤的词语是________。请再写出两个表示人很多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

    3林则徐为什么要邀请外国商人来虎门寨观看销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各地闻讯赶来的人们此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展开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短文

    阅读《奇妙的国际联网》的第三自然段,完成练习

    国际联网上的容非常丰富,各、各信息无所不有。人可以在、听音、看影;可以和天南海北的朋友聊天、游;可以在家里听老,或者在查阅资料,国内请教可以在家里上班、开会;甚至可以足不出户逛上商,用付款,商店把西送到家中……

    1一自然段的中心句,句在文中起什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自然段的第二句话运 的方法,具体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国际联网和人息息相从哪些方面看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

    ①这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我和哥哥第一次见到苹果,我俩眼巴巴地望着那鲜红的苹果,闻着那诱人的香气,一口一口地咽(yàn   )着口水。太婆看在眼中,悄悄地塞(sāi   )给我们一人一个,示意我们到外面吃去。

    ②我们拿着苹果,来到院子外的一堵矮墙边。哥哥看着苹果,眼睛乐成了两个弯弯的小月牙。我呢,不时的把苹果凑近鼻子,一边闻,一边连声说:“好香,好香!”哥哥说:“咱们别吃,等晚上爸爸回来,你和妈妈分着吃,我和爸爸分着吃。”我咽了咽口水,连声说:“好好好。”

    ③不知什么时候,妈妈已经站在我们身后。妈妈笑盈盈地看着我们,说:“这苹果是姑父给你们太婆带来的。太婆已经80岁了,身体又有病,咱们有了好吃的,应该给她留着。”我和哥哥没有反对,忙把苹果放到妈妈手里。妈妈看了看手里的苹果,又看了看我和哥哥,好一阵之后,她才摸了摸我们的头,转身走进屋里。

    ④过了好一会儿,我和哥哥走进屋里。太婆看到我们,擦擦眼睛对妈妈说:“两个孩子长这么大还没吃过苹果,你就让他们俩一人吃一个吧。”妈妈笑着说:“奶奶,他们以后吃苹果的机会多着呢,您就别老想着他们了。”太婆擦了擦眼睛说:“孩子,难得你的这一片孝心,可你不让他俩尝尝,我吃着也没啥味儿呀。”妈妈给我们使了个眼色,我和哥哥忙拎着书包走出屋子。

    ⑤那天,吃罢晚饭,妈妈在我和哥哥的手里放了几片苹果皮,笑盈盈地说:“吃吧,孩子。”我捏起一片苹果皮放到嘴里,慢慢嚼着,立刻,嘴里都是苹果的香、苹果的甜。

    ⑥正在细细品味的时候,哥哥叫了起来:“苹果皮是苦的。”

    ⑦“苹果皮苦?”妈妈有些惊奇地看着哥哥。

    ⑧哥哥把苹果皮递到妈妈面前,妈妈忙捏起一片放到嘴里嚼了嚼,忽然笑了起来,轻轻地拍了拍哥哥脑门说:“你这小鬼头啊!”我也连忙捏一片苹果皮放到妈妈嘴里。

    ⑨妈妈把我和哥哥搂在怀里,一边嚼,一边高兴地说:“真甜真香啊!”

    【1】用“/”画去第①段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按照阅读提示,把握文章大意,然后填空。

    本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先写太婆塞给“我”和哥哥一人一个苹果,再写“我”和哥哥___________,然后写妈妈___________,最后写“我们”____________

    【3】读一读第③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揣摩妈妈的心理活动,她可能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哥哥要说苹果皮是苦的?(       

    A.苹果皮坏掉了。

    B.哥哥想让妈妈吃一块苹果皮。

    C.苹果皮苦涩难吃。

    【5】妈妈说:“真甜真香啊!”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对妈妈的语言描写。

    B.这句话写出了苹果皮的味道好。

    C.苹果皮里饱含着儿子对母亲的浓浓的爱。

    D.这是妈妈说的反话。

    【6】如果让你为这个故事取一个题目,你会写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文章,完成小题。

    《西游记》里的生物高科技

    01克隆出来的对手

    六耳猕猴变出的孙悟空,不光外表完全一致,竟然连孙悟空多姿多彩的前半生经历都了如指掌,这就奇了——一般来说,假冒者毕竟是假冒者,总有破绽,但在请求多路神仙辨别时,悟空拿出一条条昔日证据,六耳都能应对自如。而且,他怎么可能对孙悟空如此了解呢?即使是涉及不可为外人道的隐私,他也会知道,这是为什么呢?经过深入思考,我得出一个答案:如来佛祖那帮人,早就看孙悟空太狂妄,觉得很不顺眼,所以掌握了克隆技术,克隆了一个一模一样的“他”专门来 (   ) 的!

    02基因转变术

    《西游记》里面的神仙妖精大多都会“变”。孙悟空有七十二变、八戒有三十六变,沙僧有一十八变。这种“变”术,就是基因转变技术。孙悟空可以随时变成铁扇公主,变成牛魔王,变成高翠兰,变成瞌睡虫。并且他的操作方式超级简单,要么“摇身一变”,要么抹一下脸,根本不需要借助高精尖仪器。不光神仙会“基因转变术”,妖精大多也会。那白骨精不光能变成一家三口,还能把蛤蟆变成馒头,这还涉及到不同物种的基因呢。可见,谁的科技水平高,谁就法力无边。

    03瞬移技术

    我们都知道,孙悟空跑得非常快,一个筋斗就十万八千里。现在,高铁已经快到匪夷所思的地步了,才四百多公里每小时;飞机也不过是800-1288千米每小时,他孙悟空的速度比火箭升空还快,所以这本领不简单!可这技术是跟菩提祖师学的。这证明了菩提祖师极有可能来自外太空一个科技水平发达的星球。可能他在翻跟头时一不小心翻到了地球,看这山清水秀的地方还挺好玩,就留下来办了个“科学实验培训班”,招收了孙悟空这么一个徒弟作他的接班人。

    【1】语段01中提到的“不顺眼”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

    A.不好看

    B.眼睛不舒服

    C.心中不满

    D.嫉妒

    【2】根据语段01的叙述,对“克隆”最恰当的解释是哪一项? ______

    A.复制

    B.模仿

    C.繁殖

    D.遗传

    【3】根据上下文,推测语段01 中如来佛祖克隆假悟空的目的,选填在文中括号里。

    A.取真悟空的性命

    B.磨磨他的锐气

    C.找个强者揍他一顿

    D.以上都有可能

    【4】根据语段02的描述,《西游记》中掌握“基因转变术”的人物,最不可能的是谁? ______

    A.猪八戒

    B.沙和尚

    C.白龙马

    D.唐三藏

    【5】文中没有详细描写过以下哪一项科学技术? ______

    A.使用高精尖仪器

    B.克隆

    C.基因转变

    D.瞬移

    【6】对“可见,谁的科技水平高,谁就法力无边”理解正确的是哪一项? ______

    A.吴承恩实际上是一名优秀的古代科学家,《西游记》描述是真实发生的;

    B.用现代技术的角度看西游记里的神奇法力,都是优秀科技成果的神奇集合;

    C.现代科学技术完全可以让我们也过上《西游记》里神奇而魔幻的生活。

    D.以上全部选项。

    【7】以下哪一类期刊最有可能转载这篇文章? ______

    A.《生活百科》

    B.《儿童文学》

    C.《我们爱科学》

    D.《人与自然》

    【8】想象一下:你最想拥有哪一项技术,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先看题,再认真听老师读两遍短文,最后做题。

    听力材料:

    在祖国无数的名山胜景中,武夷山可谓独树一帜。一般的山岭,都是有土有石,土石相杂而成的,可武夷山的许多山峰,却只由巨石构成,一石一峰,山就是石,石就是山。大王峰一飞冲天,号称武夷群峰之首。玉女峰像一位修长的丽人,站立在九曲溪畔,风姿绰约。一线天崖顶狭缝宽仅尺许,但有百余丈。置身其间,好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这样的奇峰怪岩,怎不令人神往。

    ①一般的山岭,都是有土有石,土石相杂而成的。武夷山的许多山峰,却由 __________构成,一石一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武夷山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奇峰怪石,令人神往。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修改病句。

    1.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一样,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现。

    _________________

    2.看到这张照片,我不禁忍不住想起了一件往事。

    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古代的钟不是用来报时的,所以是举行仪式的重要乐器。

    _________________

    4.秋天的徐家汇是最美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

  • 17、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不恰当的一处是( )

  • 18、请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1)上课了,都聚精会神地听讲。

    (2)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习作。

    同学们,看到“我的 ”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呢?是可爱的小动物、是喜爱的乐园、还是引以为豪的小发明,从这三个方面中选你最想写的一个方面来写一篇文章。

    写时做到: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2.把想写的内容写清楚;

    3.语句通顺,书写认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