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诗句中表示“莫负好时光”的是( )
A.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B.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C.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D.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即使(jì) B.仍然(réng) C.洞穴(xuè)
3、小明的“水仙”观察日记中有一句这样描写:“我觉得它们一点儿也不好看,球茎像大蒜,叶子像韭菜,还没有一点儿香味。”这一句话最有可能是描写图片( )
A.
B.
C.
D.
4、下列关于《题西林壁》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题西林壁》是宋代诗人苏轼写的。
B.诗的前两句是游山所感,后两句是游山所见。
C.“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只缘身在此山中”。
D.这首诗道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当人没有跳出局部从整体观察时,就很难认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
5、《雪梅》中有“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诗句。这两句诗对我们个人成长的启示是( )
①要看到梅与雪的差异。
②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③要扬长避短,自强不息。
④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及他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句俗语让你想到了下面哪句话( )
A.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B.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C. 豆角开花藤牵藤,朋友相处心连心。 D.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7、“缣”字最可能的意思是( )
A.绳子
B.谦虚
C.嫌弃
D.细丝
8、国学小课堂。
夏日的田野,成熟的梅子、杏子压弯了枝头,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远处的荞麦一片雪白,旁边还开着稀稀落落的油菜花。看到这幅景象,我不禁吟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
9、阅读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这首诗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写的。全诗主要从________和________(感官)的角度,描写了________季________(时间)江边的景色。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麻雀
无论是乡村还是城镇,几乎到处都有麻雀的踪迹。麻雀常被人们认为是害鸟,甚至被骂为“老家贼”,其实,这是人们对它的误解。
麻雀虽然在播种时或农作物成熟时糟蹋粮食,但在其他季节,则是消灭害虫和杂草的能手。特别是在育雏期,麻雀更是大量捕捉害虫来哺养幼雀。这里有两个例子很能说明麻雀的功过:十八世纪,普鲁士国王曾因麻雀啄食他喜欢吃的桃子,悬赏在全国消灭麻雀。由于麻雀被捕得所剩无几,结果毛虫成灾。十九世纪时,美国波士顿的毛虫给庄稼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人们为了消灭毛虫,从欧洲引进麻雀专门对付毛虫,使庄稼摆脱了虫患。为此,人们在当地建起了一座“麻雀纪念碑”。
【1】麻雀一般在什么时候糟蹋粮食( )
A.育雏期。
B.一年四季。
C.其他季节。
D.播种时或农作物成熟时。
【2】短文列举了两个例子是为了说明( )
A.人们喜欢麻雀。
B.麻雀喜欢糟蹋粮食。
C.麻雀能捕捉害虫。
D.人们建“麻雀纪念碑”的原因。
【3】“无论是乡村还是城镇,几乎到处都有麻雀的踪迹。”句中的“几乎”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看到有人在捕杀麻雀,你会如何劝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一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
【1】在文中的“□”里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文中有一个表示人很多、很拥挤的词语是________。请再写出两个表示人很多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
【3】林则徐为什么要邀请外国商人来虎门寨观看销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各地闻讯赶来的人们此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展开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短文
阅读《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的第三自然段,完成练习。
国际互联网上的内容非常丰富,各种知识、各类信息无所不有。人们可以在网上读新闻、听音乐、看电影;可以和天南海北的朋友聊天、游戏;可以在家里听老师上课,或者在网上查阅资料,并向国内外专家请教;还可以在家里上班、开会;甚至可以足不出户逛“网上商场”,用“电子钱包”付款,让商店把东西送到家中……
【1】写出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这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自然段的第二句话运用 的方法,具体介绍了 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国际互联网和人们息息相关,从哪些方面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①这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我和哥哥第一次见到苹果,我俩眼巴巴地望着那鲜红的苹果,闻着那诱人的香气,一口一口地咽(yàn yè)着口水。太婆看在眼中,悄悄地塞(sāi sè)给我们一人一个,示意我们到外面吃去。
②我们拿着苹果,来到院子外的一堵矮墙边。哥哥看着苹果,眼睛乐成了两个弯弯的小月牙。我呢,不时的把苹果凑近鼻子,一边闻,一边连声说:“好香,好香!”哥哥说:“咱们别吃,等晚上爸爸回来,你和妈妈分着吃,我和爸爸分着吃。”我咽了咽口水,连声说:“好好好。”
③不知什么时候,妈妈已经站在我们身后。妈妈笑盈盈地看着我们,说:“这苹果是姑父给你们太婆带来的。太婆已经80岁了,身体又有病,咱们有了好吃的,应该给她留着。”我和哥哥没有反对,忙把苹果放到妈妈手里。妈妈看了看手里的苹果,又看了看我和哥哥,好一阵之后,她才摸了摸我们的头,转身走进屋里。
④过了好一会儿,我和哥哥走进屋里。太婆看到我们,擦擦眼睛对妈妈说:“两个孩子长这么大还没吃过苹果,你就让他们俩一人吃一个吧。”妈妈笑着说:“奶奶,他们以后吃苹果的机会多着呢,您就别老想着他们了。”太婆擦了擦眼睛说:“孩子,难得你的这一片孝心,可你不让他俩尝尝,我吃着也没啥味儿呀。”妈妈给我们使了个眼色,我和哥哥忙拎着书包走出屋子。
⑤那天,吃罢晚饭,妈妈在我和哥哥的手里放了几片苹果皮,笑盈盈地说:“吃吧,孩子。”我捏起一片苹果皮放到嘴里,慢慢嚼着,立刻,嘴里都是苹果的香、苹果的甜。
⑥正在细细品味的时候,哥哥叫了起来:“苹果皮是苦的。”
⑦“苹果皮苦?”妈妈有些惊奇地看着哥哥。
⑧哥哥把苹果皮递到妈妈面前,妈妈忙捏起一片放到嘴里嚼了嚼,忽然笑了起来,轻轻地拍了拍哥哥脑门说:“你这小鬼头啊!”我也连忙捏一片苹果皮放到妈妈嘴里。
⑨妈妈把我和哥哥搂在怀里,一边嚼,一边高兴地说:“真甜真香啊!”
【1】用“/”画去第①段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按照阅读提示,把握文章大意,然后填空。
本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先写太婆塞给“我”和哥哥一人一个苹果,再写“我”和哥哥___________,然后写妈妈___________,最后写“我们”____________。
【3】读一读第③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揣摩妈妈的心理活动,她可能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哥哥要说苹果皮是苦的?( )
A.苹果皮坏掉了。
B.哥哥想让妈妈吃一块苹果皮。
C.苹果皮苦涩难吃。
【5】妈妈说:“真甜真香啊!”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对妈妈的语言描写。
B.这句话写出了苹果皮的味道好。
C.苹果皮里饱含着儿子对母亲的浓浓的爱。
D.这是妈妈说的反话。
【6】如果让你为这个故事取一个题目,你会写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文章,完成小题。
《西游记》里的生物高科技
01克隆出来的对手
①六耳猕猴变出的孙悟空,不光外表完全一致,竟然连孙悟空多姿多彩的前半生经历都了如指掌,这就奇了——一般来说,假冒者毕竟是假冒者,总有破绽,但在请求多路神仙辨别时,悟空拿出一条条昔日证据,六耳都能应对自如。而且,他怎么可能对孙悟空如此了解呢?即使是涉及不可为外人道的隐私,他也会知道,这是为什么呢?经过深入思考,我得出一个答案:如来佛祖那帮人,早就看孙悟空太狂妄,觉得很不顺眼,所以掌握了克隆技术,克隆了一个一模一样的“他”专门来 ( ) 的!
02基因转变术
②《西游记》里面的神仙妖精大多都会“变”。孙悟空有七十二变、八戒有三十六变,沙僧有一十八变。这种“变”术,就是基因转变技术。孙悟空可以随时变成铁扇公主,变成牛魔王,变成高翠兰,变成瞌睡虫。并且他的操作方式超级简单,要么“摇身一变”,要么抹一下脸,根本不需要借助高精尖仪器。不光神仙会“基因转变术”,妖精大多也会。那白骨精不光能变成一家三口,还能把蛤蟆变成馒头,这还涉及到不同物种的基因呢。可见,谁的科技水平高,谁就法力无边。
03瞬移技术
③我们都知道,孙悟空跑得非常快,一个筋斗就十万八千里。现在,高铁已经快到匪夷所思的地步了,才四百多公里每小时;飞机也不过是800-1288千米每小时,他孙悟空的速度比火箭升空还快,所以这本领不简单!可这技术是跟菩提祖师学的。这证明了菩提祖师极有可能来自外太空一个科技水平发达的星球。可能他在翻跟头时一不小心翻到了地球,看这山清水秀的地方还挺好玩,就留下来办了个“科学实验培训班”,招收了孙悟空这么一个徒弟作他的接班人。
【1】语段01中提到的“不顺眼”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
A.不好看
B.眼睛不舒服
C.心中不满
D.嫉妒
【2】根据语段01的叙述,对“克隆”最恰当的解释是哪一项? ______
A.复制
B.模仿
C.繁殖
D.遗传
【3】根据上下文,推测语段01 中如来佛祖克隆假悟空的目的,选填在文中括号里。
A.取真悟空的性命
B.磨磨他的锐气
C.找个强者揍他一顿
D.以上都有可能
【4】根据语段02的描述,《西游记》中掌握“基因转变术”的人物,最不可能的是谁? ______
A.猪八戒
B.沙和尚
C.白龙马
D.唐三藏
【5】文中没有详细描写过以下哪一项科学技术? ______
A.使用高精尖仪器
B.克隆
C.基因转变
D.瞬移
【6】对“可见,谁的科技水平高,谁就法力无边”理解正确的是哪一项? ______
A.吴承恩实际上是一名优秀的古代科学家,《西游记》描述是真实发生的;
B.用现代技术的角度看西游记里的神奇法力,都是优秀科技成果的神奇集合;
C.现代科学技术完全可以让我们也过上《西游记》里神奇而魔幻的生活。
D.以上全部选项。
【7】以下哪一类期刊最有可能转载这篇文章? ______
A.《生活百科》
B.《儿童文学》
C.《我们爱科学》
D.《人与自然》
【8】想象一下:你最想拥有哪一项技术,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先看题,再认真听老师读两遍短文,最后做题。
听力材料:
在祖国无数的名山胜景中,武夷山可谓独树一帜。一般的山岭,都是有土有石,土石相杂而成的,可武夷山的许多山峰,却只由巨石构成,一石一峰,山就是石,石就是山。大王峰一飞冲天,号称武夷群峰之首。玉女峰像一位修长的丽人,站立在九曲溪畔,风姿绰约。一线天崖顶狭缝宽仅尺许,但有百余丈。置身其间,好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这样的奇峰怪岩,怎不令人神往。
①一般的山岭,都是有土有石,土石相杂而成的。武夷山的许多山峰,却由 __________构成,一石一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武夷山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奇峰怪石,令人神往。
16、修改病句。
1.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一样,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现。
_________________
2.看到这张照片,我不禁忍不住想起了一件往事。
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古代的钟不是用来报时的,所以是举行仪式的重要乐器。
_________________
4.秋天的徐家汇是最美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
17、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不恰当的一处是( )。
18、请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1)上课了,都聚精会神地听讲。
(2)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19、习作。
同学们,看到“我的 ”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呢?是可爱的小动物、是喜爱的乐园、还是引以为豪的小发明,从这三个方面中选你最想写的一个方面来写一篇文章。
写时做到: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2.把想写的内容写清楚;
3.语句通顺,书写认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