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夕阳西下,当你站在江边会想起哪位诗人代表作里的哪句诗( )
A.李白《望庐山瀑布》里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李清照《夏日绝句》里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C.范仲淹《江上渔者》里的“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D.白居易《暮江吟》里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2、牛郎和织女一年只能在什么时候相会一次?( )
A.三月二十日
B.六月一日
C.七月七日
D.九月九日
3、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尝与诸小儿游。( )
A.品尝 B.曾经
【2】诸儿竞走取之( )
A.比赛跑步 B.争着跑过去
【3】答曰( )A.读 B.称作
【4】取之,信然( )
A.相信 B.的确如此
4、一锺定音(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簇拥(cù chùcù) 停泊(bó pō)
操纵 (zhòng zòng) 剽悍(biāo piāo)
散场 (sàn sǎn) 笼罩(zhào zào)
5、《一百条裙子》中,老师在圣诞晚会结束后送给大家的一份意外的礼物是( )
A.佩琪的糖果
B.彩色本子
C.旺达的信
D.玛蒂埃的手工
6、下列不是老舍作品的是 ………………………………………………( )
A.《猫》 B.《白鹅》
C.《骆驼祥子》 D.《母鸡》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观潮》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记叙的。
C.《王戎不取道旁李》中的王戎聪慧,善于推理。
D.《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女娲补天》都是我国著名的神话故事。
8、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 宁可……也不……
要么……要么…… 一边……一边…… 不管……都……
1.我( )知道这件事情,( )并不了解事情的全过程。
2.( )你去,( )他去,总得有一个人去。
3.他( )牺牲自己,( )暴露党的组织。
4.同学们( )走着,( )谈论着。
5.( )风浪再大,我( )要把你送过河去。
6.王老师( )关心我们的学习,( )关心我们的身体。
9、阅读与欣赏。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①雪白菜花②稀。
日长③篱落④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⑤飞。
(注释)①麦花:指麦子扬花,一般在农历四五月间。②菜花:指油菜花。③日长:白天渐渐变长。④篱落:用竹子或树枝编成的遮挡物。⑤蛱蝶:蝴蝶的一种。
【1】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写的季节应该是(______________)
【2】下列哪个选项中的景物没有在诗中出现?( )
A.白菜花 黄莺鸟 B.杏子 蜻蜓 C.麦花 油菜花 D.蝴蝶 篱笆的影子
【3】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的是田园景色。 B.诗中写了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有花有果。有形有色,色彩鲜丽。
C.第三句写农民劳动的情况,田地里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D.最后一句以蜻蜓、蝴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以动衬静。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崂山的瀑布
①崂山不高,不如泰山那样雄伟,华山那样险竣,黄山那样秀丽,恒山那样秀美。却有其独特的风采。沿着山路盘旋而上,左边是山,右边就是海,人在山海之中,立即感到心胸开阔,静气怡神。
②海的宽阔让人自愧不如,而山中也有一景让海望山兴叹,那就是瀑布。
③从山脚台阶而上,首先看到山中奔腾的溪水,再往上走,水渐渐地宽阔了,在一个低注处蓄成了一个小潭,前边一道白练隐约可见,隆隆的水声传入耳际,这便是“龙潭瀑”了。
④“龙潭瀑”很壮观,高几十米,宽六七米,上窄下宽,像一把微微打开的玉扇倒悬在山石之上。虽称不上“飞流直下三千尺”,但也从空中直泻而下,像是哪个法力无边的仙人向人间挥洒着玉液琼浆,捧一口喝下去,顿觉爬山时的倦意和满身的暑期全消,清凉直透心脾,唇边留下一股淡淡的清香,真正的玉液琼浆还会比这崂山的水好多少呢?
⑤瀑布流下的水形成一个不大的小潭——龙潭。潭水清澈透明,潭底的每一块碎石都历历在目、清水倒映出了天、云、山瀑,这是一幅大自然在水面作出的画,阳光又给这幅美妙绝伦的画镶上金色的边框,使人不得不叹息:谁能在这水面上作画呢?大自然是不能企及能工巧匠。
【1】文中提到我国五岳中的泰山、华山、黄山、恒山,它们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飞流直下三千尺”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瀑布的诗句,我知道这句诗的后一是________。
【3】这篇短文写的是崂山的龙潭瀑,主要抓住了龙潭瀑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来写的。
【4】第④自然段中的“玉扇”、“玉液琼浆”分别比喻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我觉得作者写的很美,令我感受深刻的是:________
11、藤的力量
①一棵树孤独地站立在悬崖顶上,苍劲的虬(qiú)枝向人们展示着强大的生命力,纵横交错的皱纹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一丛嫩绿的藤从悬崖的缝隙中长出来,缠着树,慢慢地向上爬。
批注:
②树骄傲地站在崖顶上,挺直了身子,高高地昂着头,对藤不理不睬。藤有一个愿望——爬上树,望尽远处的风景。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它不顾云的嘲笑,不怕雨淋,不管风吹,默默地向上攀登。
③藤绕着树,不断地向上爬。骄傲的树对藤不屑(xiè)一顾,傲慢地说:“你对我来说就是一种负担,你干嘛缠着我不放呢?你就不能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吗?我还没见过像你这么无耻的人!”
④藤不好意思地回答:“借助别人的力量往上攀,这是我们这个家族成员的天性。我们和树结下了不解之缘,请不要嫌弃我。”
⑤树轻蔑地朝藤吐了一口唾沫,再也不搭理藤了。树用茂密的枝叶遮挡住阳光,还用庞大的根系将岩石中少得可怜的水和养分吸收了。藤轻轻地擦掉脸上的唾沫,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顽强地生活着。
⑥有一天,狂风大作,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突然,一道闪电击中了树干。伴随着“咔嚓”一声巨响,这棵高傲的树被雷电拦腰劈成两半。危险来临时,藤不计前嫌,紧紧地缠绕住树的上半截。如果没有藤的缠绕,这棵树被劈断的上半截就会掉下悬崖,摔得粉身碎骨。
⑦树的上半截望着藤,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它不好意思地说:“现在我成了你的负担。”
⑧藤紧紧地握住树的手,安慰道:“别这么说啊,我都不好意思了,我会尽我最大的力量帮助你的。”
⑨在藤的帮助下,树的上半截和藤紧紧地贴在一起,藤将水分和养料无私地输送给树。有了藤的细心照料,树的上半截得以生存下来。
⑩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树获得了新生。它的下半截长出了新的枝叶,恢复了昔日的样子。它的上半截长出了根,扎进了悬崖,长得很茂盛。
⑪望着这两棵树,藤露出了微笑。
【1】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到相应的四字词语填在横线里。
①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______
②不计较以前的仇怨和过错。____
【2】读读第②小节,选择一个角度进行批注,写在横线里。
【3】在文中找出表现树对待藤感情态度变化的词语,填在下面横线里。
不理不睬→_______→轻蔑→_______
【4】第④小节中的“不好意思”表示 (填序号)
A.藤的谦虚、无私
B.藤对树的悔恨
C.藤的难为情
【5】有人说:“藤,是弱小的,也是强大的。”请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藤弱小在哪里?强大在哪里?________
12、课内阅读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这位同学是谁呢?他就是周恩来,后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
【1】文中画线句子是对周恩来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描写,从这几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文可知,课文中其他同学的读书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周恩来的志向是把个人的学习与________________联系起来。这样对比着写,我们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你会怎样回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老牛
可爱的故乡的许多景物,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特别是我家那头瘦骨嶙峋的老牛,更使我不能忘怀。
它有牛的耐性与沉静,许多年来任重务劳,没有一点怨言,后来它老了,衰(shuāi cuī)弱了。
我父亲看着它从一只小小的牛犊长到壮大,转到老弱,知道它一生辛苦,就不在把工作交给它了,让它安逸(yì miǎn)地度过它的余年。
老牛过了一段安逸的生活以后,突然病倒了。它一天比一天瘦弱。一天,它好像比往常精神一些,走出门去。老牛走到河边喝了些水,站了一会儿,它破例地不往回走,却走到近旁的田里。它站在麦田边,静静地看着,像望着熟人似的。忽然,它站不稳了,全身摇晃,呻吟一声,就倒在地上。
那曾经出过力的老牛,那不说话的朋友,就这么死了。我们在田边,在它从前工作过并休息过的田边,埋葬了它。
而今,我每次回家乡去,总不忘去看看老牛的坟。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划“√”。
【2】从第三自然段中,我们知道老牛的“一生”是指_____、_____、_____。
【3】“余年”的意思是____。“让它安逸地度过它的余年”,表达了作者一家_____的思想感情。
【4】读了这篇文章,你想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我要做好孩子》
金铃又越过一条横街,发现了一扇带栅栏的铁门。她双手抓住栅栏,扒在铁门上往里看。这是一幢很古旧的带花园的楼房,楼不大,尖尖的顶,圆圆的木格窗户,屋顶还伸出一根细细的烟囱,就像童话书上画出来的房子。最好看的是花园,初夏时节,小小的花园里花草蓬勃。紫红色的玫瑰花,火焰一样跳动的串串红,淡粉色娇滴滴的凤仙花,探头探脑的菖蒲,躲在草丛中窃窃娇笑的蝴蝶兰。再顺着墙角看过去,天哪,那一棵大哥哥一样倚在墙角不动的,不正是一棵桑树吗?瞧它的叶子肥肥的、圆圆的,叶片间已经结出了绿色的桑果,活像小伙子脸上长出来的鼓鼓的青春痘。
【1】那一棵大哥哥一样倚在墙角不动的,不正是一棵桑树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__句,把____________________比作成___ __,从中我感受到了桑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描写了金铃在____________________(干什么),她这么做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正是在这个花园里,金玲认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应教她数学,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_ _,金铃做到了,我觉得金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孩子。
【5】你觉得金铃是不是一个好孩子?为什么?任选一个章节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天上掉下来的小妹妹 B.猫和鼠,你喜欢哪个 C.老师病了 D.最后一个儿童节 E.真的获奖了
我选择的章节是__________。我觉得金铃______一个好孩子。(是/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洪水中的人们被女娲救上来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息变成了风和云。(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风吹雨淋的痛苦。(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不管天气十分炎热,大家还是坚持锻炼身体。
___________
2.已经把连长交给我的任务顺利实行了。
___________
3.经过教育,“FxG”的受害者擦亮了眼睛,增高了认识。
___________
4.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要发生事故。
___________
5.上课时,小华的眼睛不转眼地注视着老师。
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我的家乡是黑龙江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讨论会上,小刚首先第一个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期天下午,我用了一天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
清晨,我来到海边,吸一口崭新的空气,向远处跳望。那无边无际、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海,真让人心旷神怡啊!
_________________
19、真情流露与表达
题目:假如我是________
提示:你最喜欢神话或童话故事中的哪个人物?假如你是他(她),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一写。注意:语句通顺,条理清晰,想象合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