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
【1】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
A. 这块玉真的有毛病。
B. 蔺相如故意说璧上有小毛病,将和氏璧要回手中,他太阴险了。
C. 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根本无诚意拿城换璧,就故意说璧上有小毛病,巧妙地将和氏璧要回手中,表现了他的机智。
【2】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 )
A. 廉颇负荆请罪是因为他知错了,蔺相如出来迎接是因为他大度、爱国。
B. 蔺相如出来迎接廉颇是因为自己终于有面子了。
C. 廉颇负荆请罪是因为他想巴结蔺相如。
【3】而一些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数倍。如果你对着一个以超音速移动的人大喊,他是什么都听不见的。因为声音根本就追不上他。( )
A. 那个人耳朵聋,所以听不见。
B. 那个人的移动速度比声速快。
C. 声速比那个人的移动速度快。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间隔(jiàn) 召集(zhāo) 冠军(guàn) 猎物(lèi)
B.剥削(xuē) 榨油(zhà) 便宜(pián) 匣子(xiá)
C.蔓延(màn) 勉强(qiáng) 绰号(chuō) 趴下(pā)
D.侵略(qǐn) 落队(là) 执拗(niù) 抖擞(sǒu)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战士们想出了许多巧妙的方法来对付足智多谋的敌军。
B.鲁迅先生呕心沥血地从事文学创作,撰写了一部部优秀的作品。
C.孩子们得意忘形地参加了“元旦”联欢活动,个个都开心极了。
D.这儿的风景优美,令我迷途知返。
4、词语积累。
(______)精图治 (______)钉截铁 再接再(______) (______)情壮志
玲珑(______)透 一如(______)往 (______)断丝连 满(______)怒火
(1)我软磨硬泡地说了一大堆,嘴皮都快磨破了,可老爸不为所动,还是毫不犹豫、坚决果断地拒绝了我。请你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来形容爸爸说话的态度:_________。我还能用两个课外积累的四字词语形容这样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任选两个四字词语,写出完整通顺的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给出的汉字组成恰当的四字词语填写在句子中的横线上。
1.荆 上次是我做的不对,今天我_________来了,还望你能海涵。
2.半 这些题都很难,尽管老师讲解了半天,我还是_________。
3.面 这个意外的结果不禁让在场的众人_________,都不说话了。
4.相 他们姐妹俩从小失去父母,_________,亲密无间。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唐代诗人林杰在七夕时写下“______,穿尽红丝几万条”的诗句,表达了少女们_______的美好心愿。
2.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两篇民间故事《_______》和《________》,除此之外,我还读过一些民间故事的书,如________________。
7、用“心”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分别填在下面的句子中。
⑴当听到爸爸叫我把鲈鱼放回湖里时,我( )极了,眼泪快要流出来。
⑵我( )做一个有爱心的优秀少先队员。
⑶虽然他家里遇到了天灾,但是他依然( )学习。
⑷做事要有( ),如果中途退却,就不会成功。
8、用“望”组词并填空。
星期天,爸爸带我去_____生病的奶奶。路上,经过润扬大桥,我_____蓝天,白云朵朵,___远处江面,沙鸥点点。来到病房,我_____着奶奶那苍白的面容,心里难过极了。我____奶奶早日康复。
9、课内阅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拍一拍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伏:A.趴,脸朝下,体前屈;B.低下去;
C.隐藏;D.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
①解放军战士潜伏在树丛里。( )
②三伏天里温度最高。( )
③我伏案写作。( )
④河里的波浪时起时伏。( )
【2】“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中的“小家伙”一词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写下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那是一个飘浮着橘黄色光影的美丽黄昏,我从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中抬起酸胀的眼睛,不禁对着一旁修剪茉莉花枝的母亲冲口说:“妈,你说真爱像什么?”
妈妈寻思了一会儿,随手指着那株平淡无奇的茉莉花,说:就像茉莉吧。”
这也叫爱?我差点笑出声来,但看到妈妈一本正经的模样,又赶忙把已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此后不久,在爸爸出差归来的前一个晚上,妈妈得急病住进了医院。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本来我答应你爸爸今天包饺子给他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就直奔医院。此后,他每天都去医院。
一个清新的早晨,我按照爸爸特别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被跳入眼帘的情景惊住了:妈妈睡在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似乎是我惊醒了爸爸,他抬起头,轻轻放下妈妈的手,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到门边,把我拉了出去。
望着爸爸憔悴的脸和布满血丝的眼睛,我不禁心疼地问:“爸,你怎么不在陪床上睡?”
爸爸边打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
爸爸去买早点,我悄悄溜进病房,把一大束茉莉花松松散散地插进瓶里,一股清香顿时弥漫开来。我开心地想:妈妈在这花香中欣然睁开双眼该多有诗意啊,转念又笑自己简直已是不可救药的“耍”浪漫。笑着回头,却触到妈妈一双含笑的眸子:“映儿,来帮我揉揉胳膊和腿。”
“妈,你怎么啦?”我好生奇怪。
“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
就这么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却使我静静地流下泪来。泪模糊了我的眼睛,朦胧中,那茉莉花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缕缕幽香,袅袅娜娜地钻入我的心灵深处。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早晨 ( )的眸子 ( )的茉莉
【2】第五段爸爸的行为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段中“我”为什么差点笑出声来?
11、群文阅读
刘姥姥进大观园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使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
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风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曲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刘姥姥拿起著来,只觉不听使,又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得一个儿!”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贾母笑的眼泪出来,只忍不住,琥珀在后捶着。贾母笑道:“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的!快别信他的话了。”
那刘姥姥正夸鸡蛋小巧,凤姐儿笑道 :“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罢,冷了就不好吃了。”刘姥姥便伸筷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了闹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仲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忙放下筷子,要亲自去捡,早有地下的人捡出去了。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个响声儿就没了!”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雪云外,跳出一个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皂布直裰,挎一口戒刀,提着禅杖,抢起来打两个公人。林冲方
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弹不得。林冲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侯吩咐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鲁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
后,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得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见这两个撮鸟带你入店里去,洒家也在那店里歇。夜间听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赚了你脚,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里人多,恐妨救了。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们倒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林冲劝道:“既然师兄救了我,你休害他两个性命。”鲁智深喝道:“你这两个撮鸟,洒家不看兄弟面时,把你这两个都剁做肉酱!且看兄弟面皮,饶你两个性命。”就那里插了戒刀,喝道:“你这两个撮鸟,快搀兄弟,都跟洒家来。”提了禅杖先走。两个公人那里敢回话,只叫:“林教头救俺两个!”依前背上包裏,提了水火棍,扶着林冲,又替他拕了包裹,一同跟出林子来。
行得三四里路程,见一座小小酒店在村口。深、冲、超、霸四人在村酒店中坐下,唤酒保买五七斤肉,打两角酒来吃,回些面来打饼。酒保一面整治,把酒来筛。两个公人道:“不敢拜问师父在那个寺里住持?”智深笑道:“你两个撮鸟问俺住处做甚么?莫不去教高俅做甚么奈何洒家?别人怕他,俺不怕他。洒家若撞着那厮,教他吃三百禅杖!”两个公人那里敢再开ロ,吃了些酒肉,收拾了行李,还了酒钱,出离了村店。林冲问道:“师兄,今投那里去?”鲁智深道:
【1】以上两篇选文分别选自中国四大名著_____(人名)的《_____》和依据民间传说的故事编纂的第一部歌颂农民斗争的长篇小说______(人名)的《_____》
【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
贾母笑道:“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快别信他的话了。(_________)
满碗里同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_________)
【3】下列选项中,对本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史湘云性格率直,最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最先喷茶。
B.众人发怔是因为觉得刘姥姥说的话不合时宜。
C.林黛玉身体娇弱,所以一笑便“岔了气。”
D.宝玉是贾母的心肝宝贝,一向在贾母面前撒娇,自然会“滚到贾母怀里”。
【4】众人为什么“先还发怔”?后来又为什么“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
【5】从选段中可以看出刘姥姥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
【6】联系上下文,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使用了大量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来刻画鲁智深。
B.鲁智深为人直爽、豪放,却也有几分机智。
C.作者不写鲁智深的外形,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方法写鲁智深出场相救的情节,引
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D.选文中鲁智深的出场写得颇为精彩,用“飞”“跳”“喝”三字来描摩形象,使人印象深刻。
【7】从“却被客店里人多,恐妨救了”这句话中可看出鲁智深的什么性格?像这样的描写文中还有几处,请找出一处并进行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待两个公差,鲁智深要一禅杖打死,林冲却叫“师兄,不可下手”,两种不同的做法反映了两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语段阅读。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选段中“理所当然”的意思是( )
A.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B.自己认为的就是对的。
【2】人们把什么看成“理所当然”的事?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中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事例,突出了乡亲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品质。
【4】走搭石时见到的情景当然不止这两个,还会有哪些情景呢?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1】第1自然段描写的是白鹭_________图,第2自然段描写的是白鹭_________图。
【2】白鹭的嗜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中不足”的意思是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文中的“不足”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三个自然段,白鹭给我留下的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月影
夜航的轮船前面,月影在平滑的水面上嬉戏。它忽而泛着银色的光波,忽而闪着绿色的磷光,忽而左右扩展,忽而如游虫蜿蜒,忽而像一只蝌蚪在跳跃,忽而像一只伶俐的蜥蜴在奔窜。
我焦急地等待,我相信,轮船马上就会追上这活泼的月影,制服它,用船头劈开它……
但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过了一小时又一小时,远方月亮在水面上的反光却一直向前奔跑,在轮船的前头奔跑,在紧张工作的机器前头轻快地奔跑。
这夜景与生活是多么相似啊 你不是总觉得眼看就会捕捉住生活的真谛 理解并揭示它永恒的奥秘吗
【1】给短文的最后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嬉戏: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真谛: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自然段中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它们在文中各起什么作用。
【4】找出文中描写“月影”动态的词抄写在横线上。
【5】这篇文章说明了什么道理?
15、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①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②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③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单选题。
(1)以下属于静态描写的句子是( )
A.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
B.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C.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
(2)以下没有具体表现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的是( )
A.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B.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C.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3)以下与第①自然段划线句子运用同样写法的句子是( )
A.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
B.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C.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
【2】第③自然段加点部分的意思可以用一个词来表示,这个词是:_______
【3】威尼斯的小艇有什么特点?读第①自然段,用关键词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认真阅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伞
①那年,我回到东北创作一部小说。四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我正写得如醉如痴,电话响了。是妈妈打来的。她说:“我就在你楼下,下雪了,我来给你送伞。今天早点回家吃饭吧。”②没有比写到亢奋处遭受打扰更让人不快的了。我懊恼地说:“雪有什么可怕的!我用不着伞,你回去吧。”妈妈说:“我看雪中还夹着雨,怕把你淋湿,你就下来吧!”我终于忍耐不住了,冲着电话吼道:“你也是,来之前怎么不打个电话,问问我需不需要伞!我不要伞,你回去吧!”③我挂断了电话。听筒里的声音消逝的一瞬,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了最不可饶恕的错误!我跑到阳台,看见飞雪中的妈妈撑着一把天蓝色的伞,微弓着背,缓缓地朝回走。她的腋下夹着一把绿伞,那是为我准备的啊!我想喊住她,但羞愧使我张不开口,只是默默地看着她渐行渐远。④也许是太沉浸在小说中了,我竟然对春雪的降临毫无知觉。从地上的积雪看得出来,它来了有一两个小时了。确如妈妈所言,雪中夹杂着丝丝细雨,好像残冬流下的一行行清泪。做母亲的,怕的就是这样的泪会淋湿她的女儿啊!而我却粗暴地践踏了这份慈爱!⑤雪停了。黄昏了。我回到妈妈那里。做了错事的孩子最怕回家,我觉得心慌气短。妈妈分明哭过,她的眼睛红肿着。我向她道歉,说我错了,请她不要伤心了。她背过身去,又抹眼泪了。⑥晚餐桌上,妈妈用一句数落原谅了我。她说:“以后你再写东西时,我可不去惹你!”⑦我鼻子一酸,眼前又闪现出她夹着伞缓缓离去的背影。我明白,妈妈就是那把伞,阴郁了自己,给了我晴朗。
材料二:
某小学为了了解学生和父母的亲密程度,便对五年级的458名同学进行了一次问老调查。下表罗列了其中两个问题的统计数据。
问题1:父母记得你的生日吗? | 问题2:你记得父母的生日吗? | ||
选项 | 比例 | 选项 | 比例 |
记得很清楚 | 89.08% | 记得很清楚 | 35.58% |
有时会出错 | 6.77% | 只记得其中一人 | 28.49% |
记不住 | 3.28% | 两人的都记不清楚 | 20.62% |
不知道他们是否记得 | 0.87% | 从来没有记过父母的生日 | 15.31% |
材料三:
107岁的妈妈去参加别人的婚礼,桌上摆着喜糖,老人拿了没吃,而是放在口袋里。到家后,她从兜里掏出一颗,递给身旁84岁的女儿。女儿接过糖,脸瞬间笑成了一朵花。这个简单的举动,让众多网友鼻子一酸…… |
【1】以上阅读材料表达的共同看法是( )
A.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孩子却不知道爱父母。
B.父母和孩子都应该互相关爱。
C.父母对孩子的爱,往往会超过孩子对父母的爱。
【2】读了材料三后,你觉得最恰当的评论是( )
A.两位老奶奶都好幸福。
B.不管孩子长多大,在父母眼里永远都是小孩。
C.牙都没了,还给她糖,纯属多余。
【3】细细品味,三份材料传递出怎样的父母之爱?选择合适的词语填一填。
慈爱 宽容 无私
材料一:____________ 材料二:___________
材料三:____________
【4】细读材料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场景,并写写原因。
场景: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
【5】材料一的结尾说:妈妈就是那把伞,阴郁了自己,给了我晴朗。那么材料二、三中的父母是什么呢?仿照着写一写。
材料二:父母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百岁的妈妈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大本营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壁,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往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1】这段话节选自课文《 》,文章主要通过完璧归赵、 、 这三个小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的过程。
【2】汉字英雄。
璧:形声字;从玉,辟声;本义,平而圆,中心有孔的玉。
① “璧”的音序是 ,部首是 。
②了解汉字渊源,知晓汉字意义,做汉字英雄!读下面这段话,对号入座。(写序号)
A.完璧归赵 B.珠联璧合 C.白璧无瑕 D.双剑合璧
极品璧玉,质地通透、细腻圆润,人们喜欢用它来赞美一切美好事物、完美事件: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人们会用——( );好人成对、好事成双,人们会说——( );优秀精英精诚合作,打遍天下无敌手,人们称之为——( );价值连城的和氏璧险落贼手,蔺相如随机应变、略施小计,完好无损地送回了赵国,这就是——( ),后来人们就用它来比喻物归原主。
18、《读书再读书》(节选)。
一位巴格达商人走在山路上,突然,有个陌生的声音对他说:“捡几块石头吧,明天,你会既高兴又懊悔。”商人捡了几块石头继续赶路。天亮了,他掏出石头,发现它们都变成了宝石!商人无比高兴,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却很懊悔。高兴的是,石头变成了宝石;懊悔的是,捡得太少了。
亲爱的小读者,读书也如此。我们今天读的书,明天就会变作宝贵的财富,当我们长大成人,总会懊悔自己读得太少。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读书?因为:
读书使我们视野开阔。我没有去过非洲,没有到过南极大陆,但我却领略过非洲大陆的美丽风情,为南极洲的圣洁天地深深陶醉,这是因为读书让我身临其境。
读书使我们情趣高雅。初春,当我在晨光中吟诵泰戈尔的《金色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哈哈地在风中摇摆,妈妈,你会认识我么?”我感觉有花瓣儿正悄悄地在我心中开放,开潜入我的气息。
读书使我们美丽。书一本一本地读,时光一年一年地溜走,蓦然抬头,那份书卷气已从内心悄然映在脸上。是啊,还有什么比书卷气更让人赏心悦目的呢?
读书使我们思想深邃。它帮助我们在别人的思想上建立自己的思想,当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已经把别人的智慧“偷”过来装在自己的头脑中,多好!我们本来天生只有一个头脑,是读书让我们又多了一个头脑。
更为重要的是,读书能使我们多活几度生命。不读书的人,只有一次生命,他充其量只能过一辈子。读书,使我们拥有丰富的人生:过去,现在和将来。
读书真让人受益无穷,所以,亲爱的小读者,请你从看电视、看卡通漫画、玩游戏机的时间中务必抽出时间来读书。别忘了,“书是奇迹”,如果你也想让自己的生命发生奇迹的话,那就去读书再读书——为了明天不致懊悔,让我们快快来捡宝石噢。
【1】在作者看来,商人捡石头和读书的相似之处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写出“读书让我们又多了一个头脑”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读书的好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们思想深邃、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读书还有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段“读书真让人受益无穷”,起__________________作用,之后,作者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务必抽出时间来读书”的建议。
【5】文章开头和结尾在写方法上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19、阅读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奇特的家书
10多年前,我在一所民族学院读书。班上除了少数几个汉族学生外,大部分同学都是少数民族,来自偏远贫困的山区。也许是家乡偏僻的缘故,他们几乎都很少与家人通电话,信件往来倒是很常见。
作为班长,我的一项工作就是每天午休前站在讲台上发信。我留意过,“多吉”这个名字从我口中吐出的次数最多,每周必有。多吉是布依族,来自贵州黔南自治州。那些信正是从黔南寄来的,估计就是家书了。
那一日,我又在讲台上分发信件,多吉听到名字后喜滋滋地上讲台来取信。大概是信封边沿破损了,我的手刚抬起,里面的“信”飘了出来——竟是一片树叶,只见那片叶子在空中翻转几个来回,缓缓地落到了地面上。
大家惊异地看着多吉,他的脸腾地一下红了。
“……我爹不在了,只有娘,但她是个瞎子。我家就我一个儿子,娘很想我,我也想娘,我用勤工俭学的钱,给她准备了上百个写好了地址的空白信封。我对娘说,如果她平安,就寄一片桉树叶给我。我收到信后,又将桉树叶寄回去,但不是一片,而是两片。干枯的桉树叶在水中浸泡湿润后,两片合在一起,娘就能吹出很清脆的声音。我娘说,那样的话,她就知道我平安了。她还说,桉树叶发出的声音像我呼喊她的声音……”
一时间,教室里寂静无比。我听到几个小女生抽起了鼻子。
那天,我第一次真切理解了这个词语——大爱无言。
【1】填空。
多吉与母亲的家书奇特之处是:娘给多吉的信是________,表示__________;而多吉给娘的信是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
【2】读下面的句子,写出句中加点字所蕴含的感情。
那一日,我又在讲台上分发信件,多吉听到名字后喜滋滋地上讲台来取信。
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家惊异地看着多吉,他的脸腾地一下红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多吉为娘准备了上百个写好了地址的空白信封?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第二自然段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文章,你有哪些感悟?想一想,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6分)
(1)用恰当的关联词语链接下面两个句子。
我们很穷。 穷并不是我们的过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句子。
例:小马虎做事情怎么这么粗心呢?
小马虎做事不能这样粗心。
看着孩子们一个个像残兵败将,我怎么能不生气呢?
例: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3)大人们往往还会给孩子讲一些有关月亮的故事。(缩句)
(4)把句子补充完整。
① 真是其乐无穷。
②树妈妈 。
21、把下列直述句转为转述句后,用行楷体字规范抄写在空格中。
曹操说:“江上雾大,我们看不清楚,不能轻易出动。”
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鲸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
改为比喻句:
(2)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犯罪嫌疑人。
缩句:
(3)这种新型的“吃音玻璃”是消除噪音的能手。
缩句:
(4)因为噪音难以对付,人们还是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
修改病句:
(5)变色玻璃不会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的深浅,还能调节室内的光线。
修改病句:
(6)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
仿写句子:
(7)须鲸把许多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齐吸进嘴里。
改为“被”字句:
(8)松鼠的窝很舒适。松鼠的窝很安全。
用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9)这件东西让人很感兴趣。
改为反问句:
(10)小明对我说:“我也要像小红一样勤奋学习。”
改为转述句:
23、习作。
元旦早晨,我连蹦带跳来到学校。校园里已是热闹非凡,布置一新。各班都在为下午的庆祝活动排练节目。我来到自己的教室却呆住了,只见班主任李老师紧皱着眉,同学们都用焦急的目光望着她。发生了什么事呢?……
提示:李老师为什么紧皱着眉?同学们的表现怎么样?庆祝活动到底进行了吗?
要求:1.根据上面的内容,以“在元旦节那天”为题目,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篇记叙文,注意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字数不少于400个。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