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段话的意思是不难理会的”。这句话中“理会”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注意,留心
B.理睬,过问
C.懂得,领会
D.照料,处理
2、下列句式转换后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评委的裁定,我们都尊重。
评委的裁定,我们没有一个人不尊重。
B.这件事难道不是你做的?
这件事是你做的。
C.难道你就不觉得惭愧吗?
你应该觉得惭愧。
D.没有谁不为这个故事而感动。有谁为这个故事而感动?
3、下列对《山居秋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交代了时间、地点。
B.诗中的泉水、青松、翠竹、荷叶等意象,都是高尚情操的写照。
C.这是一首五言绝句,韵脚是秋、流、舟、留。
4、按要求填写名句。
你问我春、夏、秋、冬是什么,我就会告诉你:春,就是高鼎笔下描绘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浪漫(另有描写春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夏,就是杨万里吟诵的“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_”的热闹(另有描写夏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秋,就是杜牧眼中的“____________”的惊艳;冬,就是岑参眼里的“_______________”的纯洁。一年四季就是这样充满着诗情画意。
5、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热情( ) 信任 ( ) 朴实 ( )
6、用“续”和“严”组词,并选词填空。
续:
1. 一会儿,( )又来了几个老乡,碾台又吱吱扭扭地转了起来。
2. 爸爸已经( )加班工作一周了。
3. 明明不理妈妈的呼唤,( )趴在电脑前玩游戏。
严:
4. 毛主席( )地说:“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就影响群众的生活。”
5. 毛主席( )地要求战士们要时刻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7、比一比,组词语。
嗓(______) 糖(______) 嫁(______) 陪(______) 蚕(______)
燥(______) 塘(______) 稼(______) 倍(______) 茧(______)
8、本册书中同学们学习了几首表达作者思念家乡的古诗词,你印象最深的是__________(填作者)写的《____________》,这首诗(词)里最能表达诗人情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学习的“日积月累”里也有类似思乡的诗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3D打印:“自造者”时代已经到来
据外媒2014年3月22日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出资与美国南加州大学合作,最新研发出“轮廓工艺”3D打印技术这种打印技术,有这样几个特点:速度快,24小时内就可打印出232平方米的大宅;成本低,省钱、省力、省料;外形美,波浪形外墙,更美观、环保。
3D打印技术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文中,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
3D打印是什么?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通过分割模型,再传送到打印机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机器人可直接参与3D打印。
3D打印技术可以做出传统工艺无法做出的商品,在珠宝、鞋业、建筑、工程、航天技术、牙科、教育、枪支及其他领域都将会有广泛应用。上文提到的打印房子,就是3D打印技术在建筑业应用的成功案例。
或许哪一天,我们就可以住在自己打印的房子里,吃着自己打印的糖果,穿着自己打印的衣服,开着自己打印的汽车…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将参与今后的制造业,创新型的人才失业率将大大增加
B.“轮廓工艺”3D打印技术成功打印了房子,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唯一标志
C.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打印3D房子,速度快成本低、外形美
D.3D打印技术已在传统工艺行业广泛应用
【2】3D打印正确的流程是( )。
①逐层打印产品 ②设计数字模型 ③分割3D模型 ④传送到打印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
【3】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①3D打印技术将在很多领域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②未来制造业将回流到发展中国家
③由于成本与门槛逐渐降低,个性化产品将更为多样
④回归传统将是制造业发展的王道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0、 儿子的创意
毕淑敏
儿子在家里乱翻我的杂志。突然说:“我准备到日本旅游一次。”因为他经常异想天开,我( )。
他说:“咦,你为什么不表态?难道不觉得我很勇敢吗?”
我说:“是啊是啊,很勇敢。可世上有些事并不单是勇敢就够用。比如这件事吧,还得有钱。”
他很郑重地说:“这上面写着,举办一个有关宗教博物馆建筑的创意征文比赛。金牌获得者,免费到日本观光旅游。”说着,把一本海外刊物递给我。
我看也不看地说:“关于宗教,你懂得多少?关于建筑,你懂得多少?金牌银牌历来都只有一块,多么激烈的争夺。你还是好好做功课吧。”
他毫不气馁地说:“可是我有创意啊,比如这个博物馆里可以点燃藏香,给人一种浓郁的宗教气氛。比如这个博物馆里可以卖斋饭,让参观的人色香味立体地感受宗教。比如这个博物馆里可以播放佛教音乐,您从少林寺带回的药师菩萨曲,听的时候就让人感到很宁静。比如……”
我打断他说:“别比如了,像你这样布置起来,我想起了旧社会的天桥。人家征的是建筑创意,要像悉尼的贝壳状大歌剧院,有独特的风格。我记得你小时候连积木都搭不好,还奢谈什么建筑!”
十几岁的儿子好脾气,不理睬我的挖苦。自语道:“在地面挖一个巨大的深坑,就要100米吧,然后把这个博物馆盖在底下……”
我说:“噢,那不成了地下宫殿?”
儿子不理我,遐想着说:“博物馆和大地粗糙的岩石泥土间要留有空隙,再用透明的建筑材料砌成外墙,这样参观的人们时时刻刻会感到土地的存在,产生一种神秘感。从底下向阳光明媚的地面攀升,会有人的自豪感。地面部分设计成螺旋状的飞梯,象征着人类将向宇宙探索……”他在空中比画了一个上大下小的图形。
我不客气地打断他:“挖到地下那么深的地方,会有矿泉水涌出来,积成一个火山口样的湖泊。你想过没有?再说什么样的建筑材料可以长久地保持你所要求的透明度?还有你设计的飞梯,空中的螺旋状,多么危险!反正我是不敢上这种喇叭形梯子的。还有……”
儿子摆摆手说:“妈妈,您说的问题都是问题。不过那是工程师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关我的创意。妈妈,您知道什么是创意吗?那就是最富于创造性的意见啊。”
我叹了一口气说:“好了,随你瞎想好了。不过我要提醒你一句,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我以为最好的创意莫过于一个好成绩了。”
儿子在电脑上完成了他的创意。付邮之前,我说:“可以让我看看你的完成稿吗?”
他翻了我一眼说:“您是评委吗?”
我只好一笑了之。
很长时间过去了,在我们几乎将这事淡忘的时候,儿子收到了一个写着他的名字并称他为“先生”的大信封。
他看了一眼地址,是那家征文发起部门寄来的。儿子对我说:“妈妈,猜猜信里有什么?”
我说:“一封感谢信。所有的投稿者都会得到的答案。”
儿子说:“我猜是一张飞往东京的机票。”
我们拆开信,里面是一张请柬,邀请儿子到海外参加发奖仪式。
儿子苦恼地说:“现在赶去也来不及了。再说他们也没说清我是不是获奖者。”
我说:“还不死心啊?邀请你参加发奖仪式,已是天大的面子。我想,这同我们这儿的电视剧友情出演一样,烘托气氛,以壮声威,是助兴之举。”
儿子思忖着说:“妈,您说这发奖会不会像奥斯卡奖一样,给所有可能获奖的人都发请柬,到时候再突然宣布谁是真正的得主?”
我说:“一个建筑奖恐怕不会像电影奖那样张扬。别想那么多了,重要的在于你已参与。”
儿子皱起眉头说:“参与固然重要,得奖也很重要。”
我说:“对于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做作业。”
当我们把这件事完全忘记的时候,接到了征文举办部门的第二封信。信中说,我的儿子没能去参加那天隆重的发奖仪式,他们深感遗憾。儿子得了创意银牌奖,奖牌及奖金他们设法转来。
儿子放学回来,还没摘书包,我就把信给他。
他看了一眼,然后淡淡地说:“银牌啊?我想我是该得金牌的。一定是他们觉得我年岁小,一个人到日本去不方便,商量了一下就说,算了,给他个银牌吧。”
我( )。停了一会儿才问他:“你为什么这么想到日本去呢?”
他立刻来了精神,( )地说:“日本的游戏机最好玩了,我去了就可以买一台回来玩啊。”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 )里。
置之不理 兴致勃勃 瞠目结舌。
【2】联系选文语境,读读下面的语句,说说分别读出了儿子怎样的个性特点∘
(1)儿子尚未参加创意比赛,就对妈妈说:“我准备到日本旅游一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儿子)自语道:”在地面挖一个巨大的深坑,就要100米吧,然后把这个博物馆盖在底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自然段中儿子说“难道不觉得我很勇敢吗?”儿子说自己很“勇敢”,从全文来看,他的“勇敢”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写出其中两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按要求答题。
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吗?”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然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吗。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 )能体会到文章的情感,( )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2】文中和“豁然开朗”意思相反的词语是______。
【3】文中“煮书”的“煮”具体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______的名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尽量引用文中的词句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和下面例句的修辞不同的两句是( )
例句:既然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
A.书只能读,怎么不可以煮呢?
B.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吗?
C.肚子里词多了,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D.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
【6】短文中爷爷把书籍比作人类的“精神食粮”,除此之外,关于书籍的比喻你知道的还有哪些?请写出你知道的有关书籍的两个比喻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篇短文,对你今后的语文学习有什么重要的启发?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写一写阅读后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
母亲的珠宝
在几百年前的罗马城,两个孩子正在清晨的阳光下快乐地玩耍,他们的母亲康妮黎亚走过来对他们说:“亲爱的孩子,今天有一位富有的朋友要来我们家做客,她还会向我们展示她的珠宝。”
下午,那个富有的朋友来了,金环在她的手臂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手指上的戒指闪闪发光,脖子上挂着金项链,发髻上的珍珠饰品折射出柔和的光。
兄弟俩羡慕地看着客人,又看看自己的母亲。母亲只穿了一件朴素的外套,身上没有任何珍贵的饰品。但是她和善的笑容却照亮了她的脸庞,远胜于任何宝石的光芒。她金棕色的头发编成了一条长长的辫子盘绕在头上,像一顶皇冠。
□你们想看看我其他的珠宝吗□富有的女人问□
她的仆人拿来一只盒子并放在桌子上。这位女士打开盒子,里头有成堆的像血一样红的红宝石,像天一样蓝的蓝宝石,像海一样碧绿的翡翠,像阳光一样耀眼的钻石。
这对兄弟呆呆的看着这些珠宝:“要是我们的母亲能够拥有这些东西该多好啊!”
客人炫耀完自己的珠宝之后,自满而有怜悯地说:“告诉我,康尼黎亚,你真的这么穷吗?什么珠宝都没有吗?”
康尼黎亚坦然地笑道:“不,我当然有珠宝,我的珠宝比拟的更贵重。”
客人睁大眼睛□是吗□快拿来让我看看吧□
母亲拉过两个男孩儿,特贝瑞斯和卡尔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母亲当时脸上骄傲的表情以及深深的爱意。数年后,他们成为罗马伟大的政治家,但他们仍然常常忆起当年的这一幕。
【1】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的光芒 (__________)的饰品
(__________)的翡翠 (__________)的外套
【2】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3】用“____”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
【4】短文第2.3自然段对人物进行了什么描写?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母亲的珠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解放自己的空间
教育家陶行知多次告诫青少年:不要把自己关在笼子里,要学会“解放自己的空间”,努力到自然,到社会中去扩大眼界,取得丰富的学问。“解放自己的空间”,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利用课余时间,博览群书。在掌握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多读一些课外书,会使课内的知识学得更好,更活。鲁迅曾经多次号召广大青年:可以多看看本分以外的书,比如学理科的,可以看看文学书;学文科的可以看看科学方面的书。他还认为:“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青少年时期,精力旺盛,多读书储存下丰富的知识,则可终身受益不尽。
参加课外活动小组,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课外积极参加兴趣小组活动,不断培养自己的特长爱好,以后可以把自己的爱好,特长发展成自己的职业和事业。科学家达尔文从小有收集标本的爱好,这一爱好后来发展为专长,使他成了举世闻名的生物学家。
走出校门,开阔视野,开辟学习的新天地。同学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去读社会这本无字巨著。参观工厂、农村,观看画展、科技展览,可以获取书本上得不到的知识;调查访问,接触和参与社会实践,可以丰富阅历,增长才干;游览自然景观、名胜古迹,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解放自己的空间”,可以使我们变得更聪明、更有实力。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孤陋寡闻——( ) 默默无——( )
【2】“解放自己的空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他还认为:“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这句话中,“他”是指____________。“采过许多花”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酿出蜜”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叮在一处”就是________________。
(2)“无字巨著”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在与一位高尚的人谈话。”根据你自己的读书体会,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2、3、4自然段中,第一句话与各段后面的内容是____________关系。
14、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姐姐说:“花生的味道很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采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热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1】父亲对“我们”的希望是什么?请用“”在文段中把父亲的原话画出来。
【2】画“”的句子中,父亲把花生和、、相对比,说明花生没有美丽的外表,却具有、、的品质。
【3】作者在父亲的启发下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人要____________,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父亲的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不喜欢桃子、石榴、苹果,认为它们的果实没有花生的果实好吃。
B.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C.父亲认为花生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美丽的外表露在外面,即使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的确可贵。
【5】你身边有哪些像花生这样的人?你该如何向他们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四季之风(节选)
①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②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③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1】从选文中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具体美在哪里?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①自然段运用到描写方法是(动态描写/静态描写)(在正确的方法上打“√”),我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词语发现的。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说“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在选文②或③自然段中用直线画出一处动态描写的句子,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照选文,用几句话写一写校园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景致。要抓住校园中最美的时间段,用上动态描写,不少于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垃圾食品是指被认为不健康的食品,是提供超过人体需要,变成多余成分的食品。主要包括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工肉类食品、汽水可乐类饮料、方便类食品。
材料二:记者就饮食习惯问题对某班50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项目 | 购买食品时首先考虑的因素 | 常喝的饮料类型 | |||||
营养价值 | 包装好看 | 味道好 | 纯净水 | 果汁 | 汽水可乐 | 白开水 | |
人数比例 | 72% | 8% | 20% | 25% | 30% | 40% | 5% |
【1】什么是垃圾食品?用一句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我们要远离“洋快餐”,可多吃传统小吃如油条、烧饼等。( )
②从调查数据看,小学生在购买食品和饮料时几乎不存在问题( )
③从调查数据看,多数小学生在买食品时首要考虑的不是味道好。( )
【3】看到小学生“常喝的饮料类型”数据后,你有什么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黄昏的海岛,阳光仍很明媚。从龟巢到海边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拦,成百上千的幼龟结队而出,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它们可以饱餐一顿了。
天啊我听见同伴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这时,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鸫、海鸥、鲣鱼的口中之食。我们的向导赶紧摘下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多只幼龟,放进帽子,向海边奔去。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我和同伴们低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地走。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1】“无遮无拦”的“拦”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无( )无( ) 无( )无( )。
【2】从片段中找出四字词语:形容声音大的词是(___________),形容数量多的词是(___________),请从所填的词语中选择一个来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救”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个故事中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回顾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
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屹立——( ) 眺望——( )
2.短文中表示“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的成语是 。这个成语在短文中表现出了五位壮士在 时毫无惧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请你用这个成语写一句话。
3.面对包围过来的敌人,五位壮士脸上却露出胜利的喜悦,这是因为( )
A.五位壮士为完成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而高兴,虽面对死亡,却视死如归
B.五位壮士有把握打退敌人的进攻,顺利地摆脱困境,这是充满信心的笑容
4.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在括号中打“√”或“×”)
(1)画线句子中的加点词语都是描写动作的,透露出战士态度的坚定和脚步的从容,表现的是他们无畏的精神和悲壮的情怀。( )
(2)五位壮士喊出的是亿万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表达了中华民族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 )
(3)把枪支砸碎了,是觉得以后用不上了。( )
5.这段话主要描写的是五位壮士完成任务后 ,表现了他们热爱祖国和人民,不怕 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1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蜗牛
事情发生在春天。
蜗牛妈妈对孩子说:“你到小树林里去玩玩吧,树叶儿发芽了。”
小蜗牛爬得很慢很慢,好久才爬回来。他说:“妈妈,小树林里的小树长满了叶子,碧绿碧绿的,地上还长着许多草莓呢。”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采几只草莓回来。”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他说:“妈妈,小树林里的草莓没有了,地上却长出了蘑菇,树叶儿全变黄了。”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秋天了!快去采几只蘑菇回来。”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他说:“妈妈,小树林里的蘑菇已经没有了,地上盖着雪,树叶儿也全掉光了。”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冬天了!唉,你就躲在家里过冬吧。”
【1】蜗牛妈妈第一次叫小蜗牛到树林里( )
A.看树叶发芽
B.采草莓
C.采蘑菇
【2】第三次妈妈叫小蜗牛去采蘑菇,小蜗牛看到( )
A.很多蘑菇
B.树叶发芽
C.树叶掉了,地上有很多雪
【3】你能告诉蜗牛妈妈,小蜗牛为什么没有完成她交给的任务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照样子,给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例:楚王尊重晏子。
楚王怎能不尊重晏子呢?
楚王不能不尊重晏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得信守自己的诺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完成句段练习。
(1)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体操运动员在高低杠上的动作真灵巧,就像猴子在树林中攀缘、穿行。(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枝头,桃花美极了!它的花瓣呈椭圆形,薄薄的,粉粉嫩嫩的;十来根长短不一的花蕊静静地散发着芬芳。忽然,一阵微风吹来,_________________。(接着对其进行动态描写)
(4)修改病句(1处错别字、1处标点、2处语病)。
得知学校图书馆新买了许多书藉,我高兴极了。从那以后,我经常去看书。读了这些书,我的作文水平有了显著的改善。为此,妈妈奖励我一本“西游记”,还说它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纳兰性德身在万里之遥的边关,怎能不思念故乡?(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
23、书面表达
回忆一下,你的爸爸妈妈为你做过的什么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把这件事写下来,写出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