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几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镜匣 胆怯 应接不暇
B.燥声 崩踏 金碧辉煌
C.恩惠 爱慕 震天动地
D.杀菌 稀罕 完璧归赵
2、汉字“耙”的意思最有可能与( )有关
A.农具
B.把柄
C.丰富
D.禾苗
3、下列句子中,“明白”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我拿起一本《水浒传》,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
A.生活中,我们只有多观察,多探索,才能明白大自然的奥秘,才能有所收获。
B.这道数学题张老师讲得十分明白,大家都懂了。
C.李阳是个明白人,我不用多说他就知道。
D.同学们如果对班干有意见就明白提出来,不要在后面议论。
4、按注音写词语。
zhāo pai | gǔ lì | duàn liàn | qī líng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shū lǐ | diàn wū | yòu huò | jué zé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5、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阳光透出来了,照得 。
(2)树枝像 ,绿得尤其可爱。
6、补充上下句
1.读书有三到,谓
2、江南几度梅花发,
3、滴水能把石穿透,
4、宝剑锋从磨砺出,
5、 ,非宁静无以致远。
6、 ,朋友笃诚信。
7、 ,下笔如有神。
8、 ,游子久不至。
7、读拼音,写词语。
1.dù jì______和zì sī______是错误的心理,chĭ xiào ______和huái yí______是与朋友相处的大忌,qī zhà______和损害他人míng yù______是fàn cuò______的行为。
2.尽管我们的wài mào______可能平凡,但我们做人绝不pīng yōng______,zì zūn______自爱,ài zēng______分明,讲究lĭ yí______,爱惜róng yù______,就会成为大家的băng yàng______。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____________!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____________,应该是____________。”两个“第一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2)“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我”在心里一遍一遍对自己说:“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深秋书简
北京城最值得流连的秋天景色,依我看不在香山山里而在山外,在燕山山脉逶迤而西的沿山一带。这时候乘坐汽车在八达岭以北的公路上行驶,车窗外就呈现出不断变换画面的自然景观。①绕过一道山梁是一幅印象派油画,再绕过一道山梁又是一幅印象派油画。色彩从四而八方聚拢来,个个都活蹦乱跳,都有生命。②黄的黄得彻底,红的红得透明,绿的绿得苍郁,就连天上的白云也卷曲如鸡毛,在瓦蓝瓦蓝的天空中飘荡。坐在车里的人们不由得兴奋起来,带着淡淡的伤感:“好个秋天呀,怎么如此仓促,还没把你看够就要走了呢?
公路两旁的白杨树已经老了,虽然树叶开始脱落,有的已经老得不成样子,枝丫毕露,依然昂首向天。③这白杨树生性倔强,就连它掉在地上的叶片也不甘心就此零落成泥,倘若有人踩上去,那金黄色的看似绵绵的绒毯定会发出抗议的叫喊。
蓝天、白云,近处的白杨、远山的红树、山坳里的油松以及不知名的杂树乱草,车子真好像驶进印象派画家的油画里来了。色彩是如此调和画面是如此丰满,汽车的发动机醉意朦胧地哼着,人们都不说话,好像也醉了,好像这一切山、石、林、树、人,以及钢铁制成的车身,都有了生命,都在表现,都在使自己成为这些风景画中不可缺少的宝贵组成部分。
【1】北京城最值得流连的秋色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①②③句各自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是静态描写还是动态描写?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动态描写 E.静态描写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3】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为什么第二自然段还要重点写公路两旁的白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内容分析,下面正确的两项是(_____)
A.本文描绘的是京郊山野的秋色,更是作者对秋色、对生命的感悟。
B.第二自然段写白杨树,作者将它们人格化,表达了对杨树顽强生命的赞美。
C.第三自然段点明北京的秋天的特征是蓝天、白云、白杨。
D.本文的主旨是表达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
10、阅读理解。
白蛇传说(节选)
白娘子和许仙在镇江开了个保和堂药店,两人恩思爱爱,日子过得甜甜蜜蜜。
一天,许仙愁眉苦脸地跟白娘子说:“外面闹瘟疫,急等药用,可店里的药不多了,怎么办?”白娘子想了想,说:“我倒认识草药,我明天就到山上采药去,好解救百姓。”
第二天,白娘子天还没亮就来到了百草山,历尽艰辛终于采到了许多草药。回来后,白娘子就在保和堂药店的门口支起了大缸,熬起了草药。白娘子将熬好的汤药免费发给生病的百姓喝,救了很多人的性命。百姓们纷纷感谢白娘子的恩德。
哪晓得,这件事触犯了金山寺的长老法海和尚的利益。为什么呢?本来百姓有病,总跑到全山寺找法海和尚画个符、念个咒,弄点什么“灵丹妙药”,少不得要给香钱的。不想如今有了病,都往保和堂跑了,香钱收不到了,他能不恨吗?
于是,法海使坏让许仙骗白娘子喝下了雄黄酒,结果白娘子在睡梦中现出了原形,许仙被吓得昏死过去了。白娘子醒来后,一看许仙昏死过去了,哭得死去活来。
白娘子对地的妹妹小青说:“如今要救许郎的性命,只有到昆仓山上取仙草,就是不晓得能不能回来,拜托妹妹照应许,若我七天不回来,恐怕就是死在那里了。”
能起死回生的灵芝仙草是天上仙药,有鹿二童专门把守,再加上昆仑山险峻陡峭,高不可攀,哪能轻易摘到啊!白娘子不顺自身安危,越过了九十九座山,跨过了九十九条河,终于从昆仑山盗来灵芝仙草救活了许仙。
俗话说:“菩萨面,蝎子心。”许仙病刚好,法海又花言巧语把他骗上金山寺,将他藏在宝座的背后。这下可急坏了白娘子。
白娘子和小青来到金山寺找法海要人。白娘子一见法海,客客气气地说:“长老,我和许仙是结发夫妻。如今我已怀孕六月,家中无人照料,请放他回家。”可法海非但不答应,还指着白娘子骂道:“你这个尊富,本是深山一妖精,怎好和许仙成婚?这里是佛门净地,怎容你胡闹?阿弥陀佛!”
白娘子肺都要气炸了,对着东、西、南、北各拜了一拜,说道:“各路龙王师兄,想我白素贞和许仙真心相爱,不料法海一直从中挑拔,现又成通许仙修行。今天不为别事,只求夫妻团聚,请各位师兄帮忙!”说完对四方恭恭撤敬磕了四个响头,运起法来。
一时间,乌云制,狂风四起,白浪天,江水直涨:东海的水、南海的水、西海的水、北海的水,一齐往这儿涌来。四海的水汇聚到一起,一浪高过一浪,如同山呼海啸,向着金山北海的水,一齐往这儿涌来。四海的水汇聚到一起,一浪高过一浪,如同山呼海啸,向看金山寺涌卷而来。白浪滔滔的江面上,东边跳着一排排担大的虾,起来有丈把高;西边曲尾伸头的是一队队圆桌大的鱼精怪,都碰到全山寺门边儿了:南边有手舞刀剑的蚌精站在一个个磨盘大的蚌壳上:北边有一团团的螃蟹横着身子直往金山寺上爬。
白娘子、小青和众水族最终还是没能敌住法海的法力,白娘子被法海镇压在杭州西湖的雷峰塔下,小青则回到雁荡山中修炼功夫,发誓三年过后再来报仇。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文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提到的关于白娘子的三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法海处处针对白娘子的原因是( )
A.白娘子免费治病断了他的香钱
B.白娘子和凡人许仙结为了恩爱夫妻
C.白娘子邀请四海龙王帮忙
D.白娘子比法海法力高强
【3】下列关于文中画“”的部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了水势非常浩大
B.表现了白娘子对法海的恨
C.表现了众水族非常勇猛
D.表现众水族齐心协力帮助白娘子
【4】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法海是如何“花言巧语”将许仙骗上金山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选择一位,结合具体的事例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同一个名字
①20年前,我被派驻新泽西州。我的工作对象是一些波多黎各移民。他们跑到美国来打工,为制作蔬菜罐头摘番茄、收青菜。他们携家带口,(幻想 梦想)着有朝一日挣足了钱,回波多黎各老家盖上一所房子。
②那一年是我来这个教区的头一年,可沃尔特•詹森却是最后一年了。他在罐头公司干了40年,即将退休。过去的25年,他一直在工厂做领班。他(热爱 爱戴)和他一道工作的人们,大家也同样(热爱 爱戴)他。
③沃尔特告诉我,当地有一项热闹的传统活动——“回乡之旅”。每年12月,本教区的2000个波多黎各家庭总要聚会一次,每家拿出5美元,放到一个罐子里,再用一张纸条写上自家的姓名。然后,大家选出一个人蒙上眼睛,从那些纸条里抽出一张。被抽中的家庭就可以用这笔钱回波多黎各探亲,快快活活地过上两个星期。
④ 你来参加我们的活动吧 沃尔特向我提议 我会把你介绍给大家
⑤时至今日,我还记得白铁皮屋顶上飘舞的彩带,仿佛还能闻到意大利面食的香气,仿佛还能听到那动听的乐曲。墙上贴着波多黎各的旅游招贴画,人们围着我和沃尔特,兴奋地指给我看他们的故乡。我不由得(惊叹 惊讶),那真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
⑥下午3点,钱都凑齐了。在抽出幸运家庭之前,主持人叫着沃尔特的名字,当众送给他一块匾,(表彰 表扬)他在这里的辛勤工作,感谢他多年来给予大家的关怀和友爱。热烈鼓掌后,大家请我来抽出那个(幸运 幸福)的家庭。
⑦我被蒙上双眼,被人领到一只大鼓旁。我把手伸进去,抓到一大把纸条,最后只留一张在手里。
⑧我取下眼罩,大声念道:“沃尔特•詹森!”
⑨欢呼声震耳欲聋。人们簇拥着沃尔特,向他道喜,同他热烈拥抱。
⑩喧闹还在继续。我漫不经心地又把手伸进那只鼓里,抓出一把纸条。只见每张纸条上都以不同的笔迹写着同一个名字——沃尔特•詹森。
【1】用“/”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给文中第④段加上标点。
【3】沃尔特•詹森是怎样对待工友的?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你对“只见每张纸条上都以不同的笔迹写着同一个名字——沃尔特•詹森。”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用“只见每张纸条上都以不同的笔迹写着同一个名字——沃尔特•詹森。”这句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
骆驼耐饥耐渴、性情温顺、不畏风沙、善走沙漠,是沙漠地区必不可少的交通运输工具,被世界公认为“沙漠之舟”。
骆驼有单峰、双峰两种。我国所产的骆驼是双峰驼,身高2米,重约450公斤,寿命可达35—40岁。骆驼原为野生,四千多年前被驯化,现野生骆驼在世界上几乎已绝迹,仅在我国内蒙西部、新疆戈壁和甘肃北部人迹稀少的地方还能发现,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沙漠环境恶劣、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很大,水源、植物稀少。骆驼长期在沙漠生活,身体机能具有一系列的适应能力。它的眼有两排又长又浓的睫毛,耳壳内有密生的耳毛,鼻孔内有挡风瓣膜,可以阻拦风沙的侵袭。它的足底有约0.5厘米厚的肉垫,可耐受沙漠70—80℃的高温或冬季的严寒,骆驼全身披有约10厘米长的褐色绒毛,冬天可以用来抗寒,夏季在绒毛与皮肤间形成降温的间隙,能防止高温辐射热。 骆驼有惊人的耐力,在气温50℃、失水达体重的30%时,还能20天不饮水;它还能负重200公斤以每天75公里的速度连行4天。骆驼的驼蜂是用来储存脂肪的,最多时能盛50公斤脂肪,约占体重的1/5。骆驼的胃和肌肉能贮存一定量的水,它的胃一次可贮水近百公斤。因而,在一时找不到食物和水的情况下,它可以动用贮存的脂肪和水维持生命。另外,骆驼的嗅觉特别灵敏,能在3里内辨察和感觉到远处的水源,在茫茫的沙漠里,这个本领可谓至关重要。
野骆驼生活于极端干旱的戈壁滩和沙漠之中,那里人迹渺无,动植物极其稀少。由于无水,天敌也无法生存。自卫能力不强的野骆驼,为了避开天敌的侵害,凭着独特的生理机能,选择了不毛之地栖居,生息繁衍后代。初生的小骆驼很快就能站起行走,随其父母漫步沙漠。
1、根据对内容的理解,给段文添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人迹渺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毛之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简短的话概括一下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身体机能,主要表现在哪四个方面?(各用四个字概括)
(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
5、 根据段文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误打“×” )。
(1)把骆驼称作“沙漠之舟”,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方法。 ( )
(2)第二段是围绕着“骆驼长期在沙漠生活,身体机能具有一系列的适应能力。”这句话来写的,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和分类别三种说明方法。 ( )
(3)骆驼能利用驼峰贮存水,利用胃和肌肉贮存脂肪,所以能够耐饥耐渴。 ( )
(4)画线的句子在朗读时要读出一种极为“惊叹”的语气。 ( )
13、阅读短文。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用“﹏﹏﹏”画出文中评价圆明园历史地位和文化艺术价值的句子。
【2】文中画“ ”的句子揭露了侵略者破坏圆明园的两大罪行:一是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
【3】从“凡是”“统统”“掠走”“毁掉”这些词语中你读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圆明园的毁灭在世界文化史上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
(2)这个事件是英法联军侵略我国的罪证。( )
(3)这个事件揭露了帝国主义者野蛮的强盗本性。( )
【5】朗读文段时,我们应该带着( )的感情。
A.感伤、无奈
B.悲壮、痛惜
C.仇恨、厌恶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朝霞和日出
天亮了,东方天际露出了鱼肚白颜色。渐渐地,鱼肚白变成淡红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的红晕一样。接着,它又由淡红慢慢地变成深红,再由深红变成金黄的颜色。这时候,周围的白云,仿佛图上了缤纷的色彩。啊,多么艳丽的朝霞!我真希望自己是一个画家,把清晨这一美丽的景色描绘出来。
我爬上山顶凝望那遥远的天际,彩云在不断地变化:一会儿好像金苹果,一会儿又好像紫葡萄,一会儿仿佛又变成蓝宝石、珍珠、彩玉……瑰丽无比的朝霞,变化莫测。
没有多久,火球般的红日,从东方的地平线上缓缓升起来了。霎时,远近的树木,地上的花草,青青的山,绿绿的水,都披上了晨曦,充满了朝气。尤其那些草木枝叶上的露珠,像镶了边的金刚钻一般,晶莹闪耀,好看极了。我第一次登山,真没有想到,日出景色,竟是这样的美丽!
原野的清风徐徐地吹拂着,我尽量地呼吸清晨的新鲜空气,尽情地欣赏着清晨的美景,不由喃喃地自语:“大自然啊,你多么美丽!”
【1】从第一节描写朝霞色彩变化的词语是( )
A. 鱼肚白→深红→淡红色→金黄
B. 淡红→深红→金黄
C. 鱼肚白→淡红色→深红→金黄
【2】文中的一组排比句是( )
A. 第一节的最后一句。 B. 第二节的句子。 C. 第三句的第二句。
【3】第三节中,作者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分别是( )
A. 比喻;把彩云比作苹果、紫葡萄及宝石、珍珠、彩玉等。
B. 拟人;把彩云比作苹果、紫葡萄及宝石、珍珠、彩玉等。
C. 比喻;把苹果、紫葡萄及宝石、珍珠、彩玉等比作彩云。
【4】本文按 的顺序,描绘了 。 ( )
A. 事情发展;整个日出的奇妙过程
B. 日出时间;日出时的奇特过程
C. 日出时间;日出时大地万物复苏、充满朝气、生机盎然的特点
【5】作者写朝霞,主要抓住了 和 两个特点来写,侧重于 描写;写日出,主要抓住了 、 、山、水和露珠等事物的描写,侧重于 描写。 ( )
A. 颜色、形状、动态;树木、花草、静态
B. 颜色、形状、静态;树木、花草;动态
C. 颜色、大小、动态;树木、云彩、静态
15、阅读《搭石》片段,回答问题。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 难道)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稳 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tiáo diào)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yàn yàng),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用“√”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词语。
【2】文中画横线句子写的是( )
A.看不见的心灵的美。 B.看得见的具体的美。
【3】用“ ”画出文章中的俗语,请你再写一句生活中常用的俗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所谓谜语,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下过定义:谜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出谜者总是故布疑阵,猜谜者则寻找蛛丝马迹,双方称得上是智力的博弈。灯谜虽说是小制,其中却蕴藏着大智慧。
灯谜因其趣味性强,深受人们欢迎。《清嘉录》中曾描绘过猜谜盛况:“城中有谜之处,远近辐辏,连肩挨背,夜夜汗漫。”北宋王安石便是一位灯谜高手,据说字谜“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便是他的大作。冰心老人直到晚年还津津有味地说起儿时猜过的一则字谜,谜底是繁体字“随”。上有一半,下有一半,中空一半,出去一半,还有一半。她说“随”字很难写,猜了这个字谜,立刻就记住了。1940年,广西桂林开了一家川菜馆,开张那天,店家悬挂一字谜,谜面是个“文”字,猜《红楼梦》中一人名,猜中者奖川菜一桌,谜底原来是“晴雯”,晴天无雨,雯字去雨即成“文”字。此谜的作者就是端木蕻良先生。
灯谜的结构通常分三个部分:谜面、谜目,即猜什么,和谜底。灯谜是文义谜,和一般民间谜语不同,有着严格的制作要求,谜面不能出现闲字,更不能出现重文。比如,春雨绵绵妻独宿?猜一字,谜面首先提示一个春字,雨绵绵,自然无日,妻独宿,自然无夫,去掉日,夫,春字剩下了一。谜面的每一个字都在谜底得到了落实,称得上丝丝入扣,难怪被视为灯谜的经典作品又如以,悬崖收缰为谜面猜一国家名,谜底是:危地马拉。为什么不用悬崖勒马呢,因为谜底已有一个马字,谜面再出现马,便违背了灯谜的规则。
正如诗要讲究诗味一样,谜也要讲究谜味,猜谜的快乐有时并不在一猜就中,而是在反复寻思之后而不可得,一旦揭晓之后豁然开朗。
【1】解释下面词语
(1)津津有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豁然开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短文起一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介绍了灯谜的哪几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你对画线句子中“谜味”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猜灯谜(字谜)。
A.十五天__________________ B.综合门市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梁山伯与祝英台
在梁山上的塾堂,梁山伯结识了女扮男装前来读书的祝英台,两人同室居住,兄弟相称,感情笃深。
一晃三年过去,直至学业完成下山之时,山伯也未察觉出英台的真实身份,并(执意 )要送一送祝贤弟。两人边走边聊,畅叙友情,一路西行,一直送到如今诸城市石桥子镇北的小石桥上,才被英台劝住,这就是有名的十八里相送。
石桥子镇北的小石桥至今犹在,是一座不大的悬砌拱桥,石桥面上磨蹭光滑,仍相当结实,这里距小梁山恰恰十八里整。就在这小石桥上,英台面对相处三年的梁兄,爱恋之情再难自制,于是提出为自家的小九妹作媒许配山伯,并(告诉 叮嘱)山伯定要早日到祝家提亲。见山伯应允后,两人才依依惜别。
当山伯再回山拜别师父时,才从师母那里得知英台即是小九妹,赶忙前往祝家提亲。谁料,祝员外已将英台许配给了马文才。当梁山伯知道祝员外已将英台强行许配马文才后,连英台也不曾见一面即被逐出门外,回家后悔恨交加,相思成疾,终日咳嗽,汤水不进,一病不起,其症就是今天的肺结核。在山伯病入膏肓之时,嘱咐母亲说:“我死后不要到别处葬,就埋在里丈河北岸。”因为他知道,马文才家就在当今安丘市官庄镇的马家庄子村,英台出嫁必经此地,死后也想再见英台一面。
说完后山伯一命归天,年仅十九岁。梁母果然依照儿子的嘱咐,将山伯远葬到现今石桥子镇里丈村北的渠河北岸上。
【1】作“/”划去文中不恰当的词语。
【2】透过“十八里相送”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伯为什么这么年青就去世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发挥想像,当祝英台知道山伯去世的消息后他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作业。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侵略( ) 销毁( ) 笼罩( )
【2】仔细阅读短文,说说加点词语“凡是”“统统”“任意”的意思,你从这三个词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感情,朗读时要读出__________的语气。
【4】一直以来,“要不要重建圆明园”备受社会各界的争议,有人反对也有人赞成你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十一”假期,李强同学报名参加了“大别山”三日游。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吴江 | 10月4日多云 20℃—32℃ | 10月5日阴 18℃—24℃ | 10月6日多云 17℃—25℃ |
大别山 | 10月4日 多云,有降雨 10℃—15℃ | 10月5日 阴,短时降雨 9℃—13℃ | 10月6日 多云转晴 10℃—13℃ |
(材料二)
游览线路:
龙井峡景点——大别山主峰白马尖——大别山庄度假村
游览时间:三天
距离:约30千米
游览方式:徒步穿越
行进路线:
第一天:沿景点道路进入景点入口(9:00)→花潭石→湘妃池→龙井潭瀑布→双石笋→太极谷→(午餐,12:00);太极谷出发(12:00)→金鸡山→龙门跳瀑布(大别山区最高瀑布,瀑高约70米)→鬼门关→老庙湾(16:30扎营,有土房子)。全程约10千米。 |
第二天:老庙湾(7:00)→好汉坡→仙人门→十里长岗→拳打井→多云尖、多云寺(午餐,11:00);多云寺出发(12:00)→白马尖→奇松走廊→金竹峰→银竹峰→大别山庄。可在大别山庄住宿或山庄露营基地露宿,全程约20千米。 |
【1】李强同学此次旅游的出发地是________,目的地是______,在景区的游览方式是_______。
【2】假如你是一位贴心的导游,你会李强在内的旅游团提出哪些明确的建议?请你根据以上材料信息择要写三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22分)
(1)把下列句子换个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4分)
①蜻蜓飞得多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②我愈加怀念它们的主人——我的父亲郑振铎。
(2)院子里遍地都是带霜的黄叶。(缩句)(2分)
(3)风一吹,这顶着霜花的叶子,就刷刷拉拉地飘落下来。(写一个句子,用上至少两个拟声词)(2分)
21、照样子,写句子。(6分)
例:碾台又吱吱扭扭地转了起来。
①小雨又( )地下了起来。
例:电文稿写着大字。 放在枕头上的电文稿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
②花儿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训练。
1.我还看了母亲针线笸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和我们形影不离。
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之所以把“诸”念作“者”,是因为我只学过“者”字。
改为先因后果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忆读书》的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冰心写的。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籍/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
仿写句子: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文。
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其中有太多的快乐记忆,你一定也想珍藏这份记忆,那就赶紧拿出笔来写写吧。(题目自拟)要求:中心明确,叙述完整,详略得当。语言通顺,书写工整。5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