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鹭》一文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B.《落花生》告诉我们做人不仅要做讲体面的人,还要做对别人有好处的人。
C.《桂花雨》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
D.《蝉》这首诗借助对蝉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高洁清远的品行和志趣的赞赏。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蔺相如足智多谋,秦王只好完璧归赵。
B.如今正值盛世,举国上下政通人和,五湖四海安居乐业,这一切都要感谢共产党。
C.战争捣毁了孩子们的家园,令他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D.掌握正确的方法就能使我们的阅读事倍功半。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白鹭》一文主要描写了白鹭钓鱼图、白鹭望哨图、白鹭低飞图,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B.《桂花雨》一文通过回忆“摇花乐”和“桂花雨”,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C.《少年中国说(节选)》一文诉说了一百多年前中国的状况,激励中国少年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D.《冀中的地道战》一文介绍了冀中地道战出现的原因及作用、地道的式样及特点。
4、开心词典(看拼音,写词语)。(13分)
5、填空。
1.对于读书的方法,朱熹曾说:“读书有三到,即______、_____、____。”
2.《太阳》是一篇 _________,文中采用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太阳___、___、____的特点,而且和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3.圆明园由圆明园、绘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既是园林艺术的______,也是建筑艺术的_________。
4.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暗示了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诗句“家家乞巧望秋月,______________”表达了少女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诗句“问渠哪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道尽了持续学习的重要性。
6、积累运用填空。
1.《山居秋暝》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他的诗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_________。”诗中写明月泉水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2.这学期我积累了不少名言警句,如岳飞所说的关于珍惜时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也有一句跟这意思相近,这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而不厌,海人不倦”出自《________》,这是一部________家经典之作,记录了______________。
4.与“牛郎织女”这个传说有关的一个传统节日是______,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生活中,总有许多话会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当我学习遇到不懂的知识时,我会对自己说“____________,_________”,切忌不懂装懂。当我把没吃完的馒头扔进垃圾箱,朋友会劝诫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相和》一文是根据______写的《________》中的故事改编的,文中“完璧归赵”的故事主人公是_______,“负荆请罪”的故事主人公是______。
7、形近字组词
玻________ 偏________
波________ 遍________
8、积累运用
1.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
2.“四岁让梨”讲的是_____________的故事,“七步成诗”讲的是_____________的故事。
9、阅读分析
“数”说雷电(节选)
雷电是大自然神秘而壮观的现象之一,很早就被人类观测到并记录下来。《周易》中记录了发生在公元前1078年的一次球形雷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雷电记录。我们所说的雷电,( )包括内电,( )包括雷声。关于雷电的一些数字是非常有趣的。
通常情况下,雷电多是在人们没有防备的一瞬间发生并完成的,难怪古代典籍对雷电有这样的描述:“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从当代科学的角度来说,真正称得上“快”的是闪电,而非雷。雷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为340米/秒。闪电的速度则远非这个量级。很多人认为, 闪电的速度就是光速,也就是3×108米/秒;但实际上,它的移动速度受到空气电导率等很多因素的影响,与光速有着本质的区别。可以确定的是,闪电的速度远低于光速,同时又远高于雷声的速度,美国能源部给出的闪电速度为1.5×108米/秒,大致为光速的一半。
一提到雷声,人们也许马上就能想到“震耳欲聋”“惊天动地”等词语,雷声是自然界产生的最大的声音之一。
那么 ,雷声到底有多大呢?雷声最高可以达到 120分贝。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当声音达到70分贝时,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很吵的,而且开始损害听力神经;而100~120分贝,比一列火车从身边呼啸而过的声音还要大,正常人如果在这样高分贝的空间内待1分钟左右, 就会暂时性失聪。所以,用“震耳欲聋”来形容雷声,实不为过。
【1】下列对雷声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雷声最高可以达到210分贝。
B.当声音达到70分贝时,人们可以承受,对身体没有损害。
C.正常人可以在100至120分贝的空间内待1分钟,没有任何问题。
D.人们通常用“震耳欲聋”来形容雷声。
【2】判断题。
(1)雷电是大自然神秘而壮观的现象之一。______
(2)闪电的速度就是光速。______
(3) 因为雷电的速度快,所以多是在人们没有防备的一瞬间发生并完成。______
【3】在文章括号中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关联词造句。
【4】文章主要是从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介绍了雷电这一大自然神秘而壮观的现象。
【5】文中说“一提到雷声,人们也许马上就能想到“震耳欲聋”“惊天动地等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雷声的成语呢? 把它们写下来吧。(至少2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快乐阅读。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地 球 颂
我登上月球十分强烈的感受,就是对地球越来越喜爱了。据我所知,金星永远被炽热的气体窒息住了,火星周围笼罩着一层冰冷的二氧化碳,都是不讨人喜欢的星球。而地球对我们却非常合适。地球不仅有值得夸耀的、冷热宜人的气温变化,而且有美妙的大气层,氧的含量恰到好处。
地球的一大优点,是它有一个斜轴。这个轴造成了一年四季的交替变化,使我们的生活免于单调,毛衣之后穿泳装,绿叶之后赏红叶。
我们也很幸运,地球旋转的速度刚好合适。我热烈赞成一天有24小时,因为这跟我们睡眠的习惯配合得恰到好处。你想一想,地球如果转得跟土星一样快,每10小时自转一次,情形又会怎么样?那你就要不断上床、起床了。
有些人批评过地球的重力,说它太强,从一米高的地方跌下来,就能摔断腿。不过,也有一个优点足以相抵:房子不会轻易被风吹走。应当承认,重力是很有价值的稳定力。
千秋万世,运转不停,这是地球的另一个优点。只要妥善维护,地球总可以做我们永世的乐土,虽然这个乐土不能全无风波,优点却不容抹杀。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太空人安德期上校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他说 我觉得大家应该同心协力 维护这个微小 美丽而脆弱的星球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或反义词。
近义词:保护( ) 渺小( ) 炫耀( )
反义词:否认( ) 讨厌( ) 冰冷( )
【2】地球有什么优点?在文中用“______”画出来。
【3】给缺少标点的地方补充标点符号。
11、课内阅读。
松鼠(节选)
语段一: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语段二:
松鼠体形细长,体长17~26厘米。尾长15~21厘米,体重300~400克。
【1】阅读上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的填空。
(1)上面两个语段内容是相同的,都在说明__________。但两个语段的语言风格却不同:语段一________________,语段二________________。
(2)语段一的描述主要突出了松鼠外形____________的特点;语段二运用了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写出了松鼠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请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语言风格,介绍一种动物、植物或事物的外形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大象的乡愁
①大象伏兰特来自印度,是一家马戏团的明星演员。它既温和又敬业,但辗转各地多年后,有一天它却 wú yuan wú gù“发疯”了,给马戏团和观众带来不小的wēi xié和 má fan。
②当地警察要求马戏团老板处死它,老板无(耐 奈)地答应了。临刑前,一位(戴 带)礼帽的小个子先生匆匆赶来,他(竟然 果然)要求老板给他两分钟时间治好大象,并自愿立下生死文书。老板同意后,这位先生径直进入铁笼。他(竟然 果然)只用两分钟就治好了这头“疯"象。马戏团的明星伏兰特得救了!观众们 。小个子先生感慨地对老板说:“大象伏兰特没有发疯,只是思念故乡想回家了。它从小就在印度长大,所以我用印度语同它谈了一会儿心……“
③后来,马戏团老板细看生死文书上的签名,发现这位小个子先生竟是英国一位有名的作家和诗人——190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卜林先生原来,( )吉卜林从小就热爱动物,曾长期同印度象生活在一起,( )了解它们的习性,并学会了用印度语同大象“谈话"。
【1】根据第.节中的拼音写词语。
wú yuán wú gù wēi xié má fan
( ) ( ) ( )
【2】为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处(chǔ chù)死
径(jìng jīng)直
【3】在第③节的括号中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原来,(_________)吉卜林从小就热爱动物,曾长期同印度象生活在一起,(___________)了解它们的习性,并学会了用印度语同大象“谈话”。
【4】联系上下文,圈出第②节括号中合适的字、词。
【5】联系上下文,将第②节“ ” 处补充完整。(要求能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写出不同观众的表现)
马戏团的明星伏兰特得救了!观众们
【6】简答。
文章第②节中这样写道:他(竟然 果然)只用两分钟就治好了这头“疯"象。请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疯”字上加引号?(不少于1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概括第②节节意。(字数不超过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欢乐岛。
古井
我们村东头有一口古井,井里的水清凉可口,村里的人都到这儿取水。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
古井离我们家才十来米远。每天从晨光熹微到暮色降临,取水的人络绎不绝地从我家门前走过,桶儿“叮叮当当”,扁担“吱吱呀呀”,像一支支快乐的乡间小曲。门前的路面总是湿漉漉的,像是刚下过一-场春雨。
我们的邻居是一对年过六旬的夫妇。男的是个老党员,在抗日战争时期腿负过伤,走路一瘸一拐的;女的又矮又瘦,身子很单薄,好像一阵风就能把她吹倒。老两口只有一个女儿,在外地教书。乡亲们见两位老人用水困难,这个帮着挑一担,那个帮着提一桶,老人的水缸总是满满的。两位老人多次表示要给帮助他们挑水的人一些报酬,可是谁也不肯接受。
“日子长着哩,俺们不能总让大家白出力气啊。”老两口带着歉意说。
“古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可它从来没跟人们要过报酬。”乡亲们总是这样劝说两位老人。
多好的古井啊,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
【1】画“~~~~~”的句子中“她”是指____________,“乳汁”是指___________,“儿女”是指____________
【2】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_”画 出文章的中心句。
【4】文中一对年过六旬的夫妇在生活上有什么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井教育乡亲们怎样做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
可改变味觉的神秘果
①神秘果是一种小乔木,高约3-4米,它一年四季结果不断。它的果实并不大,长约2厘米,直径约8毫米。剥去红皮,露出白瓤,中间只有—颗大种子。神秘果树生长在西非热带地区,当地居民常常用它来调节食物的味道,它能使酸面包变得甜而可口,使酸味的棕榈酒和啤酒变甜。吃过酸、辣、苦、咸的食物之后,嚼上几口神秘果,立刻变成甜的味道。
②神秘果实为什么能改变味觉呢?为了揭开神秘果的奥秘,科学家对这种果实进行了详细的化学分析,并分离出了一种能改变食物味道的糖蛋白。这种物质本身并不甜,可是,它的溶液能对舌头上的味蕾感受器发生作用。原来,我们的舌头上有很多味蕾,能分别感觉酸、甜、苦、辣、咸等味。吃了神秘果以后,舌头上的味蕾感受器的功能暂时被那种糖蛋白扰乱了,对酸味敏感的味蕾感受器暂时被麻痹、抑制了,而对甜味敏感的味蕾感受器却兴奋、活跃起来了。所以,我们吃了这种神秘果以后就只能感觉出甜味而感觉不出酸味来。但是,这种糖蛋白的作用并不是永久性的,少则半小时,多至两小时,过了这段时间以后就会失效。
③近来,研究者们正设法从神秘果树的果实中提取一种制剂,供糖尿病患者使用,使患者既能吃上甜食,又不致因为糖分过多而影响健康。
【1】第①自然段中划线的句子,用列数字来说明:( )
A.神秘果是小乔木,四季结果。
B.神秘果树木高度,果实大小。
C.神秘果四季结果,果实不大。
D.神秘果树木不高,果实细长。
【2】下面是同学们对第①自然段中画“﹏﹏﹏”部分的概括,你认为最合适的一项是:( )
A.神秘果树的生长地区和果实味道。
B.神秘果树生长在西非热带地区。
C.西非热带地区的居民用神秘果调节食物味道。
D.神秘果能改变食物的味道。
【3】下面关于神秘果实改变味觉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神秘果中含有改变食物味道的糖蛋白。
B.糖蛋白的甜味对舌头上的味蕾感受器发生作用。
C.神秘果中的溶液扰乱了舌头上的味蕾感受器。
D.吃了神秘果,对甜味敏感的味蕾感受器兴奋、活跃起来了。
【4】这篇短文最想告诉我们的是:( )
A.神秘果可以改变味觉。
B.神秘果改变味觉的奥秘。
C.神秘果改变味觉不是永久性的。
D.科学家从神秘果中提取制剂,供糖尿病患者使用。
15、为下面的话加上标点。
警卫员说 报告主席 为了不影响您工作 我和村长商量了 要他请乡亲们到别处碾去了 毛主席皱了皱眉 把拿起来的香烟又放下了 这怎么行 他严肃地说 这会影响群众吃饭的 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 就影响群众的生活 昨天傍晚我们一起散步 你也看见了 这个村只有两台石碾让乡亲们集中到一个碾子上碾米 就会耽误一半人的正常吃饭
照样子,再写几个形容人刻苦学习、工作的成语。
夜以继日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毛主席还有很多爱民的动人故事,请向大家介绍一下伟大领袖毛主席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文章,完成题目。
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一百六十吨重。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十吨重的鲸,约十八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选自语文教材《鲸》人民教育出版社)
【1】文段介绍了鲸的( )
A.嘴巴
B.体积
C.长度
D.大小
【2】文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可多选)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举例子 D.作比较
【3】图里的是广州塔,它有什么鲜明的特征?请结合资料,运用两种以上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它的特征。【资料】广州塔建筑总高度600米,外框筒由钢柱和钢椭圆环交叉构成,最小处直径只有30多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理解
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时,身边放一本字典。要知道,字典就是无声的老师,遇到“拦路虎”,便去请教它。如果是自己的书,还可以在书页的空白处记下生字的读音和意思。要是你一时读得高兴,想一口气读下去,也可以先用铅笔把生字圈下来,待读完一个段落,再回过头来一个一个地从字典中去查找。
【1】引号的作用有:①表示引用;②表示特定的称谓和需要着重指出;③表示讽刺或否定。文中“拦路虎”一词用引号的作用是(______)。(填写序号)
【2】文中把________比作无声的老师,其实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对本段文字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学习的好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知道哪些查字典的方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即使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做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作者将威尼斯的小艇先后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了小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文中画“ ”的句子中有一处错误,请找出来并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文回顾站。
1.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如果 , ?
2.在屋子里的时候, ;走在街上的时候, 。人人为我, 。
3.学习课文后,我们可以知道各国的风情不同,如德国人种花是 ;威尼斯是 ;泰国被称为“ ”;非洲是 。
20、说明文以“_________________”为成功。——叶圣陶
运用不同的说明方法,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星期天,我们一家去郊外游玩,走到半路,我突然指着眼前的树激动地喊道:“快看,这棵树真高啊!”
妈妈回答:“是呀,这棵树大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爸爸摸摸我的头,笑着说:“的确是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妹妹歪着脑袋,拉了拉我的衣角:“哥哥,这棵树远远望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广场汇集了队伍。(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青在操场上找到了丢失的钢笔。(分别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杰悄悄地告诉小力说:“这件事情是我和小民一起做的。”(改为间接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马上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要过问。(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病人对沃克医生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例句写出了景物的静态之美。请你仿照例句,写写“刚刚结束营业的游乐园”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题目:感谢你,____________
提示:自从你上小学以来,有许多人给过你帮助和关爱,你要感谢的人有父母,有老师,还有同学……请你先把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再通过一件具体的事写出你感谢他(她)的原因。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