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使用的说明方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
A.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B.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
C.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D.太阳犹如一个炽热的大火球,发出夺目的亮光。
2、回顾课文,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爱之舟》一文介绍了在“我”梦中出现的逛庙会、住旅店等场景。、
B.《鸟的天堂》这篇文章中作者巴金运用了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等写法。
C.《圆明园的毁灭》写圆明园昔日辉煌是为了表现它被毁的损失不可估量。
D.说明性文章不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而以“说具体、生动”为成功。
3、我有一双慧眼,给黑体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闷热(mèn mēn) 气息奄奄(yǎn yān) 石隙(xì fèng)
恳求(gēn kěn) 凌空飞降(lín líng) 疙瘩(gē dā gē da)
4、解释下列词语
①宽敞 ②锋利
5、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完成________ 拿起________ 回到________ 转到________
看着________ 接过________ 端着________ 拎着________
6、我会填。
众星( )月 应接不( ) 完好无( ) 心( )神怡
难以( )信 ( )调有序 面面相( ) 浮想联( )
7、按课文内容填空。
(1)《白鹭》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落花生》写了“我们”一家人从种花生到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格,也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
(3)《桂花雨》一文,作者借______抒发了对故乡和童年生活的______之情。
8、根据提供的关键字词写出有名的古诗文,工整地写到横线上。
王师 中原 家祭 乃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赏析苑。
黄鹤楼送别(片断)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解释文中标下划线字。
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用“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个词语渲染了离别的气氛。
【3】用“________”画出文中表达“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思的句子。
【4】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李白对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名著片段阅读。
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节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三国演义》)
【1】联系上下文,猜测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上报______国家
(2)下安黎庶______
(3)天人共戮______
【2】读下面的回目,你觉得上面的选段最有可能出自哪一回?( )
A.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B.关云长放水淹七军
C.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D.刘玄德三顾草庐
【3】根据文段内容,概括刘备、关羽、张飞结为兄弟的根本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忆读书(节选)
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中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1】“卷”是一个多音字,在“读万卷书”中,“卷”字的读音是______,它的另一个读音是______,可以组词为______。
【2】在作者眼中,什么样的书才算是好书呢?请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括号中画“√”。
(1)故事情节精彩( ) (2)堆砌词句( ) (3)人物树树如生( )
(4)无病而呻( ) (5)有真情实感( )
【3】选文主要写了( )
A.“我”幼时的读书经历
B.“我”对儿童的期望
C.“我”的亲身体验:要读好书
【4】阅读选文,说说作者从读书中得到了什么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下面片段,完成下列题目。
传统文化是民族内在的灵魂和血脉,是民族的身份证明,①是中华儿女和睦相处、撷手发展的共同家园,是中华民族声声不息的不竭动力。②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几大文明古国之中(百里挑一 绝无仅有 难以想象)的延续至今的国家。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具有坚强的生命力与内在的活力。
【1】第①句中有两处错别字,请你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2】根据语境,第②句所给的三个词语哪一个最符合语境?在你认为正确的下面打“√”。
【3】句子③是一个病句,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最优秀的人是谁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他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于是,他把那位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dé děi)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那位助手赶紧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chuán zhuàn)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这样的人吧!”
“好的,好的。我一定(竭 揭)尽全力地去寻找,决不辜负你的栽培和信任。”助手很温顺尊敬地说。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都被苏格拉底一一(否定 谢绝)了。有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地回到苏格拉底病床前时,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怎么能成为我的传承者呢?”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恳切地说,“哪怕找遍城乡各地,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发掘出来,举荐给您。”苏格拉底又笑了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前,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搁、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尊重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
【1】从文中的括号中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词,打“√”。
【2】读文中画“_______”的句子,完成填空。
“风烛”也就是__________,“残年”指的是残余的岁月。“风烛残年”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这句话中,第一个“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此时,苏格拉底心里的感受是( )。(只填标号)
A.对助手的表现非常满意
B.对助手的表现有点失望
C.希望助手能尽快地找遍各地
【4】读完本文,你肯定有所思考。假如苏格拉底和他的助手都还健在,让你和他们对话,你会说些什么?请试着写一写。
对苏格拉底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助手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慕田峪观云海
暮春的一天,一位朋友约我去慕田峪长城看桃花,我却意外地看到了像黄山那样的云海。几年前我游黄山时,那“倏来倏去的云,扑朔迷离的雾,绮丽多彩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曾使我激动不已,久久难忘。
那天凌晨,小雨刚刚扫过慕田峪,空气中弥散着新鲜的潮意。我与朋友沿着登城步道拾级而上,阵阵雾气迎面扑来,愈往高,雾愈浓。雾气中依稀伴着清馨的花香,沁人心脾。我们登上了长城,凭高远眺。方圆几公里的范围内,聚集着一片茫茫的白云。周围的群山时隐时现,远远望去,宛如一个个小岛出没在波涛滚滚的白浪之间。远处的云雾洁白如雪;近处的云雾似阵阵清烟缠绕在山腰之中。而飘忽不定的山风,一会儿把连在一起的云撕开,一会儿又把几块云衔在一起,一会儿又把云塑成了各种难以名状的造型……真是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
我们就像置身于缥缈虚幻的仙境里。云雾中不断传来游人的说笑,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我被这奇妙的景观陶醉了,心潮就像那云海一样起伏不定,感触万千:那云雾缭绕的山峰多么像黄山俊秀的倩影,那挺拔苍劲的古松又多么像黄山的迎客松……我忽然想到,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该有多少黄山,该有多少云海奇景啊!正因为慕田峪一带群山环抱,草木苍翠,风微沙少,气候湿润,雨雪天后,才容易出现云雾。像今天这样壮观的景象真不多见。
我们正谈着,一大片白云慢慢飘来,把我们前面的山坡遮盖了,而连绵起伏的长城恰似一条巨龙,昂首翘尾,穿云破雾,伏在这茫茫云海上,大有奔腾欲飞之势。烽火台上,一缕青云正徐徐升起,一眼望去,真像是当年御敌报警的“狼烟”。
一阵轻风袭来,云雾渐渐淡了,对面的山峰在一线蓝天的映衬下,格外俊秀。白色的云团在山腰浮动,墨绿色的山峦远近高低,层层叠叠,融在蓝天白云之中,构成了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我指着对面的山峰问朋友那是什么地方。他说,那个地方叫苇店。据说,当年修筑长城的壮举感动了二郎神,他在夜间挑了两块巨石赶来相助。刚走到苇店时,鸡叫了,二郎神不愿露其真身,放下石头埋好扁担就回去了。后来,那里就留下了两块巨石,当地人叫“一担石”。人们还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上苇店,下苇店,中间藏着金扁担。”人们说,谁若是能找到金扁担,谁就能过上好日子。
这时,一束阳光透过云层,射到大地上,天晴了。阳光照着风景如画的旅游区,照着长城内外一排排红砖青瓦的农家新房,照着蜿蜒如带的柏油公路,照着一望无际的肥沃农田。
阳光下,山显得更青了,云显得更白了。
【1】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话。
A.形容雾有浓有淡,有重有轻,模糊了人的视线,使景色辨认不清。______
B.指雾中的花香浸入五脏六腑,使人感到舒适。____
C.形容云千姿百态,人的眼睛看不过来。____
【2】从文中找出概括写黄山景色的语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
【3】用原文回答慕田峪山雾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在正确答案下面画横线。
①而飘忽不定的山风,一会儿把连在一起的云撕开,一会儿又把几块云衔在一起,一会儿又把云塑成了各种难以名状的造型……(动态描写 静态描写)
②阳光下,山显得更青了,云显得更白了。(动态描写 静态描写)
【6】文中引用神话故事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秘密
①盖尔出生了,爸爸妈妈既喜悦又担心,因为盖尔左手的小拇指边上长了根小小的第六指。
②转眼间,盖尔三岁了,父母把他送到幼儿园。晚上他从幼儿园回来,一进门就急切地喊:“迪克说我是怪物!为什么我比其他小朋友多一根手指头?”说完大哭起来。大家沉默了,盖尔的伤心令爷爷感到不安。突然,爷爷的目光掠过钢琴架上的一尊泥塑手雕——大拇指压在手掌心里。
③爷爷会心一笑,抱起盖尔放在膝盖上:“宝贝你看,爷爷右手的大拇指是一个小懒虫。从你出生那天起,它就开始睡觉了,到现在都不肯起来。”爷爷边说边伸出右手,把大拇指压在掌心,然后掌心朝下,并把盖尔的左手掌心朝上,当两只手靠在一起的时候,正好十个手指,不多也不少。“哦,我知道了,爷爷的大拇指偷懒不听话,所以我就替您长了一个手指,是这样吗?”天真的盖尔自豪地笑了。小小的他觉得这第六根手指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帮助爷爷。
④爷爷迅速地把这件事告诉了家人和朋友,也告诉了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的父母,并请他们一起保守这个秘密。小朋友们再也不嘲笑盖尔了,还佩服他小小年纪就能帮助大人。
⑤从此以后,只要见到盖尔,爷爷右手的大拇指就会压进掌心。时间一长,这根指头就麻麻地痛,得用左手帮忙才能慢慢舒展开。久而久之,爷爷竟然习以为常。时时刻刻藏起右手大拇指,也习惯了用四根指头吃饭。不熟悉的人还真以为爷爷的手原本就是这样的。盖尔自从听了爷爷的故事后,对第六指特别关爱,冬天,还特意涂上一层厚厚的防裂霜。他觉得这是爱爷爷的一种表现。
⑥五年后,爸爸妈妈要带盖尔到医院切除多余的第六指。盖尔把手藏在背后,急切地喊:“这是我帮爷爷长的手指,怎么能切除呢?除非爷爷的大拇指醒过来!”
⑦可是,爷爷的手指五年来一直压在掌心,已经变形萎缩,不可能重新扳直了。当爷爷知道盖尔拒绝切除的原因后,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他找来纱布把大拇指缠住,然后告诉盖尔自己的手指动了手术很快就能伸直,盖尔的第六根手指可以完成使命了。盖尔这才听话地去做手术,成功切除了多余的那根手指。而爷爷的大拇指虽然用纱布缠了许久,却始终没有舒展开。
⑧爷爷去世后,父母将大拇指的真相告诉了盖尔。那一刻,盖尔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因为沉睡的大拇指给了他完整的人生。
【1】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自然段中“久而久之,爷爷竟然习以为常。”这句话中的“习以为常”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两次写到“盖尔急切地喊”,你从中分别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短文内容回答,为什么说“沉睡的大拇指给了盖尔完整的人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爷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短文内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
陌生人的承诺
①多年前,作家王跃文去北方的一个城市出差。有天趁着空闲,他去了旅馆旁边的一个农贸市场。在那里他碰到一个卖新鲜羊肉的小贩,想到父亲爱吃羊肉,便买了十斤,分装在两个大塑料袋里。
②付过钱后王跃文才猛然想到,自己现在身处他乡,一时半会儿还回不了家。当时快递业还没有现在这样发达,如果将羊肉从邮局邮寄回家,寄到半路可能就会坏掉。无奈之下,王跃文决定去当地火车站碰碰运气,看看是否有人能帮他将羊肉捎回去。
③到了火车站,面对匆匆穿梭的人流,王跃文一时半会不知该找谁帮忙。最终,在通往家乡那个省的候车厅里,他找到了一个年约五旬、面相憨厚的男子,温婉地提出想让对方将羊肉捎到家乡火车站东南角的一个报刊亭,届时会有人去拿。中年男子听后,哈哈大笑说:“你就不怕我将东西全拿走了,这么信任我?”王跃文也没想那么多就回答:“那有什么害怕的,就当我孝敬您了。”中年男子开玩笑地说:“好,我不会全拿的,只提一个塑料袋就可以。”话音刚落,旅客进站的时间到了,中年男子和王跃文道了声“再见”,便提上那十斤羊肉,头也不回地向检票口走去。
④回到旅馆,王跃文查看了一下火车到达的时间,已经过了一个多小时了,也没见家里人打电话来,他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谁知又过了半个小时,母亲打来电话告诉他,说让人捎的两大袋羊肉全都收到了,对方还一个劲地表达歉意,说火车晚点了近两个小时,不然早该送到了。听了母亲的话,想起中年男子那爽朗的笑声,王跃文有种想哭的冲动。
⑤时至今日,王跃文也不知道那位中年男子的姓名,但对方的诚实守信让他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这种温暖将会永生相伴,历久弥香。
【1】(填空)根据下面句子意思,在文中找对应的词语写下来。
(1)温和柔顺,婉约有度。(______________)
(2)因为某件事情内心感到失落和失望。(______________)
【2】(简答)请用简洁的话概括第③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答)“听了母亲的话,想起中年男子那爽朗的笑声,王跃文有种想哭的冲动”,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王跃文内心有着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答)文中那位陌生的中年男子是怎样一个人?请你用一句话评价,并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
_________________
①小女孩苏珊,念一年级时,因患肿瘤接受3个月的化疗,原先她那一头美丽的金发,差不多都快掉光了。虽然,她的聪明好学也足以补上被落(luò là)下的功课,然而,每天顶着一颗光秃秃的脑袋去上课,对她来说,却无疑是非常(残酷 冷酷)的事情。
②在苏珊返校上课前( )她的老师热情而郑重地在班上宣布( )从下星期一开始( )我们要学习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 )所有的同学都要戴着自己最喜欢的帽子到学校来( )越新奇越好( )
③星期一到了,离开学校3个月的苏珊第一次回到她所熟悉的教室,但是,她站在教室门口却迟迟没有进去。她担心,她犹豫,因为她戴了一项帽子。
④可是,使她感到意外的是,她的每一个同学都戴着帽子,和他们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她的那顶帽子显得那样普普通通,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一下子,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有什么两样了。她轻松地笑了,笑得那样甜,那样美。而且,以后苏珊常常忘了自己还戴着一顶帽子,而同学们呢?似乎也忘了。
⑤是老师的一颗爱心,帮助小苏珊度过了难关,重新找回了自信和欢乐,这又使人想起另一个动人的故事。孤儿院里的一个男孩有夜尿症。他每次睡觉都会先缩进被子轻轻脱掉睡衣,用身体的热把尿湿的床单一点点焐干,早晨起床后,再把被子摊得平平整整。
⑥那天晚上,他像往常一样钻进被窝,可床单异常干燥、温暖,并散发出一股特别好闻的味道,他甜甜地睡去。第二天起床,起床铃刚刚拉响,孤儿院的老师白瑞得先生推门进来了:“宝贝们,今天的太阳好极了!我们把被子和床单晒到操场上去。”那位男孩和室友们卷起铺盖就往操场上跑。这时,男孩终于明白昨晚被子里的气息源于何处了。他再也不用担心被别人发现自己的小秘密了。因为从这天起,只要不下雨,学校操场上就会被50个孩子的床单严严实实地环绕起来。白瑞得先生竟然会想到用50个孩子的床单去(维护 保护)那个男孩的尊严!男孩动小的心灵被深深感动了,他主动向白瑞得坦白:“老师,最初我不叠被子是因为……”“是因为你没发现,我们心里还种着第二颗太阳。”白瑞得打断他。
⑦多年后,在马赛出现了一家远近闻名的诊所,名叫“第二颗太阳的味道”,它的主人就是那个男孩阿诺。他把儿时白瑞得老师对自己的爱奉献给了别人。
⑧是的,无私的爱是心灵的太阳,她不仅能照亮一个人的人生,同时能温暖整个世界。
(摘自《羊城晚报》)
【1】将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或词语画去。
【2】在第②小节的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3】请你用简洁的话概括文中的两个故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⑥小节“这时,男孩终于明白昨晚被子里的气息源于何处了。他再也不用担心被别人发现自己的小秘密了。”中,“昨晚被子里的气息”源于______________,男孩的“小秘密”是______________。“是因为你没发现,我们心里还种着第二颗太阳。”白瑞得打断他。“第二颗太阳”指的是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一个题目,并写出理由。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松树的风格
松树,自古以来多少人就(歌颂 赞颂)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崇敬 崇高)的品质的象征。我对松树总是怀有(瞻仰 敬仰)之心。
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里,还是在贫瘠的土地上,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落下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暑,随处(健壮 茁壮)地生长起来。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这是我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松树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叶子可以制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更不用说在夏天,用它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树荫下休息;在黑夜,它可以劈为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总之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做到“粉身碎骨”的地步。
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1】读短文,用“√”标出短文括号里合适的词。
【2】联系短文解释下列词语。
无忧无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粉身碎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松树的风格是什么?请在文中用“ ”画出来。
【5】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松树的生命力极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冬日的野油菜花
①冬日的早晨,寒风吹彻山野,万物沉睡。太阳好像怕冷似地极不情愿地从东山探出头来。山腰上雾气绕,迟迟不肯散去。山脚下,洁白的霜覆盖在枯黄的草叶上,脚踩上去,沙沙作响,寒气逼人。小沟里的水也像被这寒气镇住似地,不再哗哗流淌,只是慢慢地流,嘴里不断哈出热气来,好像在说:“冷死我了,冷死我了。”
②小路两边,极不起眼的野油菜花,静静地绽放,将山野点缀得色彩纷呈。它们不似人工种植的油菜花那样肥肥硕硕,而是瘦瘦的,寒风吹过,柔弱的枝干上顶着一朵黄色的小花,娇怯如少女的双眸,虽然渺小柔弱,却从不自卑,只是静静地吮吸着属于自己的一份阳光和雨露,绝世独立,应时而开,不为别人,只是尽情释放出自己生命的色彩,让人油然而生起一种怜爱之情。这傲霜的精灵,没有树高,不似兰香,却星罗棋布一般,这里一株,那里一棵,跟你捉迷藏似的,分外逗人喜爱,别有一番风韵。
③山坡上,贫瘠的地块里,是野油菜花争相竞美的大舞台,大地被它描绘得绚烂多彩。寒风吹过,花儿们肆无忌惮地笑着闹着,阵阵淡雅的香味迎面扑来,沁人心脾。没有人给它施肥,没有人给它浇水,它们却开得那么欢,开得那么艳,丝毫没有凋败的迹象。无意苦争春,只是傲寒开。在大片凋枯的草木之中,它们在静默中传递着欣欣向荣的信息和色彩,在沉静中尽情释放出生机,就像寒冷冬日里的一缕明亮的阳光,给人带来无限温暖的希望:既然冬天已经来临,那么春天将不再遥远。
④看着这些盛开的野油菜花,不由得想起母亲用野油菜做的一道美味佳肴。每每想来,口角噙香。把经霜的野油菜花采摘回来洗干净,在露天下露上几晚,腌成腌菜,月余后的腌菜掏出来,拌上辣椒油、花椒、完等佐料,加上熏肉,吃起来辣得舒心,麻得快意,苦中微甜,吃着这道菜,心里想着: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不经过冰霜的寒冻,又怎会有野油菜腌菜花的苦香?
⑤冬日的早晨,山野草叶枯黄,霜色洁白,我寻到了野油菜花顽强不屈、怡然自得、超凡脱俗的生命真谛:无论什么时候,生命自始至终都是顽强的,即便是在最恶劣的环境下,也要绽放出自己的美丽。
【1】通读选文后,可确定全文的写法是_____________。结合选文内容回答作者为什么赞美野油菜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星罗棋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肆无忌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①段主要运用的是动态描写还是静态描写?这样写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选文第⑤段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选文与下面一则链接材料相比较,说说它们在表达和读后收获上有什么不同。
链接材料:野油菜为十字花科,又名塘葛菜、芥菜、大芥等,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它外观与平时人们吃的油菜相似,只是叶片比较单薄,叶片长圆形或倒卵形,长约20厘米。野油菜花为较深的黄色,长角果线形,花瓣中脉突起,顶端有稍扁的喙。种子球形,紫褐色或黄色。野油菜喜冷凉、抗害力较强,一般生长在气候相对湿润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安徽、河南、四川等地。它是一种能供人类食用的绿色蔬菜,营养价值也很高,人对身体有诸多好处。
文章 | 表达方面 | 读后收获 |
《冬日的野油菜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链接材料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句型转换。)
1、少先队员怎么能怕困难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不能影响老师的工作。(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我能为下面的句子做瘦身运动
例: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
松鼠是小动物。
①雪白的浪花一次又一次地涌上沙滩。
②天上数不清的星星闪耀着迷人的光辉。
③松鼠的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
22、按要求写句子。
1.强烈的地震无情地毁灭了他的家园。 (缩句)
2.面对危急情况,哈尔威船长下达了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就开枪打死他的命令。 (改成双重否定句)
3.仿照下列比喻句的句式,以“时间”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时间好比
时间如同
23、习作表达。
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这是多么美妙啊的事情啊!同学们!在你阅读书籍的过程中,有哪些难以忘记的故事呢,赶快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吧。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文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