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湛江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选项中都是形声字的一项是(   )

    A.笋  踱  舀  衫 B.蝴  蚂  饥  袄

    C.痕  嚷  睁  天 D.颗  指  管  冬

  • 2、下列汉字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嫌弃 挽手 火剑 汛期

    B.恩惠 平衡 浩瀚 嗜好

    C.炸油 谐调 属于 发誓

    D.糕饼 战袍 拒决 缠着

  • 3、下面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句是(     

    A.《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描写了威尼斯夜晚的样子,体现了威尼斯的活力。

    B.《军神》一文,通过对刘伯承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他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

    C.《景阳冈》一文是按照“喝酒、上冈、打虎、下冈”的顺序来写的。

    D.《手指》一文语言风趣幽默,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五根手指的特点和作用。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写出下面的同音字。

    (1) lián ( )洁   (  )接 ( )系   (   )蓬

      ( )刀   (  )漪 可(  )  窗(  )

    (2) zhà 爆( )   (  )菜 ( )栏   (   )骗

     叱( )   (  )蜢    

     

     

     

  • 5、把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 心旷____________ 点点____________

    应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面____________

  • 6、解释。

    (1)不知处:     (2)振:  

    (3)林樾:     (4)樾:  

    (5)意欲:     (6)隐者:  

    (7)童子:     (8)言:  

     

  • 7、看拼音,将词语工整,规范地写在字格里。

    wǎn zhuǎn   shǎng cì   jí   cù   xì nì zhān  yǎng

                 

    qiáo cuì xī  gài   kāng kǎi   shǔ míng nà hǎn

                 

  • 8、填入江河名。

    ①白日依山尽,________入海流。

    ②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________天际流。

    ________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外阅读。

    沿着红军走的路

    1935年春天,红四方面军连续打了几个胜仗。苍溪县儿童团的红小鬼们,高兴得不得了,到处宣传前方胜利的喜讯。

    儿童团员们到乡下宣传了半个多月,等他们回来时,红军大部队已经开走了。大家急得直躁脚,十几张嘴你一言,我一语,但都拿不定主意。后来,还是年纪稍大的何连英想出了一个办法:“咱们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追赶大部队。”大家都赞成这个主意

    ①四月的川北,春意盎然。路边地里,油菜花散发着芳香,豌豆苗已长得很高。若在平日,他们一定会去捕捉那花丛中飞来飞去的蝴蝶,摘那甜滋滋的豌豆苗吃,可今日,一个个心急如焚,只顾赶路。

    天渐渐黑下来,“红小鬼”们又饿又累,实在走不动了。这时,不知谁嚷了一声:“前面有住家!”走近一看,原来是座大庙。睡在庙里总比蹲原野里好,于是他们壮着胆子往里走。

    ②神庙,白天就很吓人,天黑了愈发显得阴森可怕。黑影里,耸立着一尊尊龇牙咧嘴的神像。四大天王、四大金刚、十八罗汉,个个凶神恶煞。儿童团员们一个紧挨一个,靠着墙根,整整坐了一夜。第二天天没亮,儿童团员们一个个都饿醒了。这儿是荒山孤庙,到哪儿去找吃的呢?罗坤发现神龛上供着五个干得裂了口子的馒头。同伴们听说找到了吃的,一下子围了上来。大家一边嚼着干馒头,一边说着俏皮话。有人说:“我们吃了供品,菩萨怪罪下来怎么办呀?”说完,调皮地吐了一下舌头。不知是谁马上接过话茬:“不会的。菩萨看我们心诚,坐了一夜,这是给我们的奖赏!”话音刚落,大伙儿发出一阵清脆的笑声,古庙也充满了生气。

    就这样,他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机警地躲过了野兽的袭击,顽强地战胜了病痛的折磨,历时三个月,行程一千多千米,终于赶上了红军大部队。红军战士见到孩子们,都很高兴。妇女部长何连芝就像慈母见到了失散的儿女,把他们一个个搂在怀里,说:“你们从小就这么有志气,有毅力,不愧是革命的好后代,是党教育出来的英雄少年!

    【1】文中“心急如焚”一词写出了小红军们当时________的心情,形容这种心情的四字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2】儿童团的小红军们因_________而掉队;他们采用“________”追寻的办法赶上了大部队。

    【3】小红军们沿途遇到了许多困难,他们是怎么克服的?根据下面提示,填写表格。

    遇到的困难

    克服困难的办法

    疲劳

    _______

    饥饿

    _______

    恐惧

    _______

    【4】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属于_____描写,第①处衬托了小红军们_____的心情,第②处的作用是__________

    【5】结尾中“这样”指什么?为什么称儿童团的小红军是“英雄少年”?

    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家就是岛,岛就是家》,完成习题。

    20世纪80年代初,开山岛由解放军驻守。1985年部队撒出后,交给地方武装部门管理,成立了开山岛民兵哨所。当地武装部先后派过4批10多个民兵上岛守护,最长的待了13天,最短的刚上岛就离开。1986年7月,灌云县人武部政委找到了26岁的王继才,让他担任起守岛重任,王继才一口答应下来,瞒着家人上了岛。

    独自上岛的王继才发现没有水、没有电、没有树,甚至连飞鸟都不在这儿做窝。孤独绝望的王继才只好喝酒抽烟排遣寂寞,而上岛之前他从不抽烟喝酒。不到一个月,带来的一箱酒和两箱烟就用光了,熬不住的王继才就把海草割下烘干包在报纸里抽。直到第48天,才得知丈夫守岛的妻子王仕花赶来岛上看望,眼前的丈夫胡子拉碴、满身臭气,王仕花眼泪夺眶而出,拉着丈夫要回去,而王继才平静却坚定地说:“你回去吧,我决定留下!你不守我不守,谁守?”望着妻子乘坐的渔船徐徐离开,孤身一人的王继才坐在岛上放声大哭。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20多天后,妻子王仕花辞去了村小学教师的工作,将两岁大的女儿托付给婆婆,毅然上岛与丈夫并肩守岛。

    岛上夏天特别湿热,冬天异常寒冷。天热的时候夫妻俩只好睡到房顶上,天冷的时候他们不得不搬进山洞里。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夫妻俩都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和湿疹。医生告诉他们,只有离岛才能根治。但为了守岛,夫妻俩不得不放弃治疗,病发时常常在夜里疼醒,只能互相敲打止疼。

    台风来时,船只无法出海,小岛就成了与世隔绝的孤岛,断粮断水的日子每年都会遇到。

    一两回,有时候柴火没了,他们只能啃食生米。一次,连续刮了17天台风,岛上的粮食吃完了,只剩下半桶救命水。无奈之下,夫妻俩就将背包栓在腰间,互相拉着,顶着狂风,在礁石上捡海螺充饥。等救援人员上岛时,夫妻两人已经3天没吃一口饭。

    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苦从没动摇过王继才夫妇坚守孤岛的决心。升旗、巡岛、护航标、写日志……每天早上天亮后,夫妻俩便开始一天里的第一次巡岛,在哨所观察室用高倍望远镜扫视海面,观察岛上自动测风仪、测量仪是否正常,晚上?点,夫妻俩再巡岛一遍,一天的工作结束后,他们就记录下当天的守岛日志。32年来的每一天,夫妻俩就是这样重复着,从没有中断过。

    【1】开山岛留不住哨兵的原因,描述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没有水,没有电。

    B.没有树,连飞鸟都不在这儿做窝。

    C.种不出粮食,吃饭困难。

    D.孤独寂寞。

    【2】画“ ”的句子中“平静却坚定”与“放声大哭”,看似矛盾,实际别有深意,对这句话理解最正确的是哪一项(          

    A.深知艰难,仍坚定守岛的决心。

    B.态度坚决,但不忍夫妻分离。

    C.表面坚强,内心是有所动摇的。

    D.承受着压力,不愿让妻子知道。

    【3】对于王继才夫妇所面临的困难,描述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A.岛上环境恶劣

    B.巡岛工作繁重

    C.身患疾病得不到根治

    D.生活条件艰苦

    【4】王继才夫妇坚守开山岛30多年,最重要的原因是哪一项(        

    A.夫妻俩相互鼓励支持。

    B.喜爱岛上平淡宁静的生活。

    C.职责所在,哨兵的任务就是守岛。

    D.对祖国的热爱,守护边防安全的责任感。

    【5】文中画“﹏﹏﹏”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这样的好处是:___________

    【6】有人说,题目“家就是岛,岛就是国”不够精练,换成“坚守”更好,你赞同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

    公园的一角

    我们踏着石级登上半山腰,迎面是圆形的喷水池,池中有一座假山。

    假山上有崎岖小路,有悬崖峭壁,有精致的楼阁和小巧玲珑的凉亭。假山上还有四个小喷水管,欢乐地喷着水花。秋风阵阵,水花随风飘洒而下,迷迷蒙蒙,像是给假山罩上一层薄薄的轻纱,景色迷人,就像仙境一般。

    池中各色各样的金鱼鼓着一双双大眼睛,自由自在,有时潜入水草中,有时浮游到水面上,好像在听我们快乐的歌声。池中的水竹倒映水中,和蓝天白云的倒影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围绕着喷水池种满了奇花异草,凤尾花扬起脸蛋,它的脸颊似火一样红,像是在热情地欢迎我们;鞭炮花像节目的礼花,在祝贺我们祖国繁荣昌盛,发达兴旺。

    在喷水池的四周,有许多高大的树木:榕树、木棉、银槐等。这些绿树、红花映衬着假山喷泉,真是美丽极了。

    1在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的词语。

    崎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玲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第三自然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答问题: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给自己一些挑战(10分)

    20年前,我在英格兰北部的布莱克浦的一个天主教学校读书。七年级时,我们每周都会上一个小时的演讲课,上课的是一个体态肥胖的老头,我们都叫他普里斯特利先生。他当时肩负着一项艰巨的任务,就是转变我们平淡、无起伏的北方口音,教我们用清晰的发音去说标准的皇室英语。一天,他走到我身边对我说:斯朗,我想推荐你去参加一个演讲比赛。”“为什么是我呢?我咕哝道。因为我认为你行。他答道。

    事情就这么定了。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我不得不学着去背诵一首诗:《努力,努力,加入这场比赛吧》。为了增加现场演讲的经验,我不得不在全班同学的面前练习,这让我感到很尴尬,特别是当亲爱的普里斯特利老先生对我说表现不错,但你要注意停顿,要投入感情的时候,一个11岁的男孩子是不愿意去表达感情的。

    比赛时,我发挥出了我最好的水平,但有些选手比我表现得更精彩、更有经验,奖项都落入了他们手里。星期一上学时,空手而归的我沮丧地把我没有赢得比赛的消息告诉了普里斯特先生和全班同学。从那之后到现在,我变得争强好胜了,因为那次演讲对我来说是一次失败。那一年之后,普里斯特先生就再也没教过我们了,而我那时竟没有对他为我安排了那次比赛说上一句感激的话。

    现在,我经常到世界各地做关于领导才能及创新思想的专题演讲,我的听众不乏大公司的高级主管与总裁。我(   )能做到这些,部分原因就(   )普里斯特先生给了我那次第一次表现自我、挑战自我的机会。他让我去做了我之前从没做过的事,并让我学会了如何去做。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2分)

    难堪——( )   丧气——( )

    (2)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3)文中让“我”感到很尴尬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当“空手而归的我沮丧地把我没有赢得比赛的消息告诉了普里斯特利先生和全班同学以后,他们会有怎样的表现?请你发挥想象,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次比赛后,“我”对普里斯特利先生怀有一种怎样的情感?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

    渡河少年

    ①一条清澈的小河,一条泊在岸边的渡船。

    ②我立在船头,一身蓝色的衣服倒映在水里。船身开始晃动,船老大拿着一根竹篙上来了。一个背着书包的圆脸少年站在河埂上朝老人大声问:“老爹,没钱能上船吗?”老人正在弯腰解着缆绳,头也不抬:“没钱坐什么船,笑话!”竹筒一点,小船离岸而去。

    ③孩子像当头挨了一棒,孤零零地立在岸上。离得老远,我看见孩子两眼睁得溜圆,牙帮在不停地挫动,两道小刷子似的眉毛紧紧地蹙在一起。忽然,他把衣裳一脱,连同书包擎在了手中,“哧溜”一下滑进了河里。

    ④秋风秋水,他受得了吗?一股同情的潮水从我心上漫过,想喊,没喊出声。那孩子举着衣服、书包,踩着水,一摇一摇地向河当中游去,黝黑的脸蛋冻得乌青。撑船的老汉愣愣地望着,忽然大叫:“孩子,上船,快上船!”

    ⑤孩子好像没听见。船撑到孩子跟前,孩子使劲把头别过去。

    ⑥“上船吧——别冻坏了。”老人似乎在哀求,“钱一分也不要。”

    ⑦孩子不理他,依然向前划;落满彩霞的河水被孩子的臂膀切割成一块块五彩的锦缎,那手中的花格子衬衣活像五彩的花瓣,黄黄的书包真像花瓣中的花蕊。

    ⑧终于到了对岸,泥鳅一般蹿上了堤埂。阳光在他的脊背上滚动,像一条条刚出网的银鱼在蹦跳。他把衣裳一套,捡起书包,飞也似的跑了。河边的沙滩上,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像一条无限处长的省略号。

    ⑨后来我听说,那孩子考取了对岸的中学,那天是开学的头一天。数年后,少年居然从这条小河游进了大海,成了一名游泳健将。他给撑船老人来过一封信,称他是他的启蒙教练……

    【1】第①——⑧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表达最确切的是( )

    A.少年没钱坐船,在秋水中游到了河对岸。

    B.少年游过河时,对拒绝他坐船的老汉不理睬。

    C.少年没钱坐船,遭老汉拒绝后脱衣服过河,后来,老汉免费让他坐船,他倔强地游到了对岸。

    D.老汉因少年没钱不让他坐船,少年脱衣游过河,老汉看不过去,免费让少年坐船。

    【2】“好一朵开在浪花丛中的奇葩!好一个倔强的少年!”应插在短文第( )自然段最合适。 ( )

    A.④

    B.⑥

    C.⑧

    D.⑨

    【3】第③自然段中“滑进河里”的“滑”用得真好,理解最准切的是( )

    A.“滑”说明少年会游泳。

    B.“滑”说明少年动作很快。

    C.“滑”是写少年在光溜的物体上溜动。

    D.“滑”的意思是在光溜的物体上溜动,说明少年入水的突然,凸显他的倔强。

    【4】少年之所以称“老人”是“启蒙教练”,理解最确切的是( )

    A.老人让他明白了遇到困难要靠自己解决。

    B.老人拒绝帮助他,他很不高兴,写信报复老人。

    C.老人拒绝帮助他,给他每天锻炼的机会,教会他面对困难,勇往直前。

    D.老人拒绝帮助他,他只好每天游泳去上学。

    【5】这个故事蕴含的人生哲理,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生的启蒙教练很重要。

    B.只要有力气,就能解决问题。

    C.遇到困难,要自己独立解决。

    D.面对困难的态度决定你的人生道路。

    【6】你喜欢这个“渡河少年”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

  • 14、做个快乐的读书人——给女儿的一封信(节选)

    (刘墉)

    ①今天下午,你去上中文课之前,我看见你不断地翻书,一边翻,一边数,然后得意地说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的课外书,一定能得奖了。过去的两个礼拜,爸爸也确实看见你每天才吃完饭,就抱着书看,爸爸还好几次对你说:“刚吃完饭,应该休息休息,让血液去肠胃里工作。如果急着看书,血都跑到脑里去了,会消化不良。而且刚吃饱比较糊涂,读书的效果也不好。”只是不管爸爸怎么说,你都不听,才把书放下几分钟,跟着又拿起来。你读书的样子好像打仗似的,好快好快地翻,读完的时候还大大喘口气:“哇,我又读了一本。”现在,爸爸终于搞懂了。原来你们中文班上有读书比赛,每个礼拜统计,看谁读得多。爸爸不反对这种比赛,它确实鼓励小朋友读不少中文书。只是,爸爸也怀疑你到底能记住多少,又读懂了多少。如果你只是匆匆忙忙地翻过去,既不能咀嚼书里的意思,又不能欣赏美丽的插图,甚至不能享受那些故事,获得读书的乐趣---你读得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②在这儿爸爸要告诉你两句孔子说过的话---孔子说:“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孔子又说 只知道学习 却不进行思索 到头来等于白学 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 则变得疑惑了 在孔子的这两句话里提到了三个词,也就是“学”“习”“思”。“学”是指“学新的东西”;“习”是讲“温习”,也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再温习一下;“思”是讲“思索”,让学到的东西能在脑海里多打几个转,甚至引发一些自己的想法,产生一些自己的创意。现在,爸爸要问你,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的书,算是“学”,是“习”还是“思”?你的答案大概只有“学”吧!

    ③孩子!爸爸不要你拿第一,只希望你做个快乐的读书人: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我希望你每星期只读一两本书,却能在读完之后对我提出很多自己的想法,甚至有一天对我说:“爸爸!你看我也模仿那本书,写了一个小故事,我还画了几个插图呢!”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得意( )       咀嚼( )       温习( )       创意( )

    【2】给文章画线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3】女儿两个礼拜读了大量的课外书是因为(     

    A.她要研究一个很深奥的问题。

    B.她想在读书比赛上得奖。

    C.她很喜欢读书。

    D.她喜欢看书中的插图。

    【4】第①段中作者对女儿读书方式并不赞同,为什么?从文中梳理4点理由。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爸爸不要你拿第一,只希望你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这句话说出了读书的意义之所在。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读书方式与作者观点最相符的一项是(     

    A.咀嚼书里的意思,特别要欣赏美丽的插图。

    B.既可精读,也可浏览,还可像参加读书比赛那样读。

    C.慢慢地读,悠闲地读,重在劳逸结合。

    D.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

    【7】文中讲了孔子关于“学”“习”“思”的两句话,你知道这两句在《论语》中的原话吗?至少写出一句来。

    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

    故乡的水仙

    ①在我的故乡漳州,生长着一种素雅清香的水仙花,每年春天,都是这种鲜花盛开的季节。每到春节,我的书房或客厅总要摆上一盆水仙花,清幽的花香、悠闲的花姿让我忆起许多往事,在品味“一盆水仙满堂春,冰肌玉骨送清香”佳句的同时,对水仙的依恋、喜爱之情也油然而生。

    ②那些天,我早晚守在她的旁边。清晨看她,就有些独斟独酌的意味;白天看她,似乎有些平淡直率;黄昏看她,却过于渺茫迷离;夜晚看她,未免过分幽静。她那翡翠般的碧叶抽生出洁白的花朵,亭亭玉立,不时散发阵阵清香,显得格外高雅,尤其是洁白无瑕的花瓣将黄色的花瓣裹在中间,其姿态是那样娇柔美丽,一阵阵微风吹来,一股诱人的香味,简直使我陶醉。那一簇簇枝叶在微风中颤颤抖动,翩翩起舞,我置身于此情此景,真有一种飘飘欲仙之感。

    ③水仙叶似碧带,花洁如玉,怡情养性,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偏爱。欣赏着千姿百态的水仙花,我不禁想起朱熹的《赋水仙花》:“隆冬凋百卉,江梅厉孤芳。如何蓬艾底,亦有春风香。纷敷翠羽帔,温靘(qìnɡ)白玉相。黄冠表独立,淡然水仙装”。我也认为梅花太“孤芳”自赏,而水仙的高洁却如此淡然、可亲。

    ④水仙素雅清香,更能表现高尚文雅的气质。不是吗?水仙是朴素的,但又是那么崇高!因为她所求太少太少,只需一盆淡淡的清水足矣,而奉献的却太多太多,尽留清香满人间。那绿叶的葱郁,那花朵的妖媚,那清香的淡雅,不都是水仙给人们留下的无尽享受和无限温馨吗?其实,这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不求索取的品格。“凌波仙子贺春来,一盆玉蕊满堂春。”也许正是如此吧,水仙才那样从容地走进寻常百姓家。

    ⑤有水仙做伴的日子是短暂的,她悠然地倘徉于窗前、书房或客厅。百来天后,分别的一幕也是让我赞叹不已的风景:十几朵小花虽在参差的日子破苞而开,她们相识相知,相依相伴,却在同日同时花谢而落,一如仙子腾云驾雾而去,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隽永的清香和长久的风骨。

    ⑥长相识,永相恋,分别是暂时的,明年再相会。

    【1】以下对词语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油然而生”体现了“我”对水仙花发自内心的喜欢。

    B.“飘飘欲仙”写出了水仙花柔软脆弱的样子。

    C.“亭亭玉立”写出了水仙花细长且挺拔的样子。

    D.“相依相伴”写出了水仙花簇拥开放的样子。

    【2】一天中,水仙花都给了“我”哪些不同的印象?从文中找到相应词语作答。

    (1)清晨:独斟独酌(2)白天:_____________

    (3)黄昏:_________(4)夜晚:____________

    【3】以下不属于水仙特点的是( )

    A.水仙在春季开花

    B.水仙素雅清香,能表现高尚文雅的气质

    C.水仙既淡雅又妩媚

    D.水仙花次第开放,也次第凋谢

    【4】作者笔下的水仙有怎样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

    父亲的礼让

    那一年夏天,我在学校贫困生申请表上签了字。我想减轻父母的忧愁,因为学校有规定,一旦被确定为贫困生,将可免去全年的学杂费,而这些学杂费用,足够我家人一年的生活开支。  

    最后,只有我和嘎子被列为准贫困生,之所以被称为准贫困生,是上面只给了一个名额,所以,我和嘎子之间,只有一个会成为正式的扶助对象。 

    接下来,学校分别派两名老师前往我们两家做调查。我陪老师到家时,已经是中午了,父亲急忙上前迎接,说:今天早上喜雀不停地叫,我就知道有贵客要来,欢迎老师。

    我帮忙招呼老师坐下后,把父亲和母亲拉进里屋,向他们详细说明我的申请以及准贫困生的事。最后,我一本正经地说:只有一个名额,所以,我们必须要抓住。  

    父亲低下头想了想,问我:那嘎子家境如何?” 

    我说:比我强不到那去,他父亲上山打柴   )了腿,靠母亲支撑全家。     

    父亲最后对我说:这个名额我认为归人家,你不能争,我们家境比他强,况且我和你娘

    还能    )钱。     

    好说歹说,父亲骂了我一通,说我年纪轻轻地不学好,我觉得一肚子委屈。 

    父亲到外面招呼和老师说话,转回头对母亲说:娃他娘,今天有贵客,把家里的鸡杀一只。 

    接下来,他乐呵呵地笑着,对老师说:没啥,孩子听话就行,关于学费的问题,我和娃他娘都认为不算啥,我们有能力承担,谢谢校领导的关心。 

    老师吃惊地望着父亲,我站在院子里,感觉眼眶里都是泪水,我真的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决定,这样会损害我的尊严。  

    母亲在院子里抓鸡,几次都没抓住,父亲过来帮忙,院子里鸡飞狗跳的。抓到时,父亲对老师说:家里每年都会养几十只鸡,足够生活开支啦。 

    父亲还破例从井底取出放了几十年的老酒。那天,父亲喝得大醉。当晚我没有回学校,夜里醒来时,我听到父亲的咳嗽声和母亲的哭泣声。 

    直到多年后,做了父亲的我才忽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

    1给带点的字在括号里注音。

    2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谦让---(     承受---(      啜泣---(     突然---(   

    3从文中找出两个成语,写在下面的括号里,并选择其中一个成语造句。

                 

     

    4为什么父亲把名额让给了嘎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文结尾说直到多年后,做了父亲的我才忽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你知道当初的父亲那么做的理由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杨子荣 向座山雕请示, 迈开大步奔向东北山包。杨子荣 在山头上的一棵树旁,借着晨光向正前方观察,看到几个不密的黑影,向这里射击,从他的观察中更   了自己的判断。

    (1)把句子补充完整。

    (2)这段话表现了杨子荣善于   ,从而做出 的判断。

  • 18、读《肥皂泡》,做题。

    小的时候,游戏的种类很多,其中我最爱玩的是吹肥皂泡。

    下雨的时节,不能到山上海边去玩,母亲就教我们在廊子上吹肥皂泡。她说阴雨时节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易破裂。

    方法是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水,   huò )弄和弄,使它融化,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沾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吹成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轻悠悠地从空中飘游。若用 shàn   shān )子在下面轻轻地 shàn   shān )送,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sǎn   sàn)纷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停着呼吸——不久这光丽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肥皂水落了下来,洒到眼睛里,使大家都忽然低了头,揉出了眼泪。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球儿,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1】用“√”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根据所给词语的意思在原文中找出该词语,写在括号里面。

    ①固体溶解在水里。( )      ②抖动摇晃的样子。( )

    【3】从文中找出下面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散裂——( )             突然——( )  

    反义词:干燥——( )             沉甸甸——( )

    【4】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选择正确的,在括号内打“√”。 

    ①按空间位置变换顺序写。(        

    ②按事情发展(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写。(        

    ③按叙述的内容顺序写。(        

    【5】你最爱玩的是什么游戏?为什么?

    ____

  •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简单道理

    1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可是,他们分道扬镳了。

    2得到鱼的人就地用干柴点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即系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的向海边走去。可当他看到不远处那蔚蓝的海洋时,他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离开了人间。

    3有另外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张泽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议共同去寻找大海。他们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海边。从此,两个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4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能给人意味悠长的启示。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恩赐——_______   意味悠长——___________

    2结合短文,对词语理解有误的是( )

    A. 硕大:高大,肥大。

    B. 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C. 恩赐:指帝王赏赐臣下。

    3文中具体写“一个人只顾眼前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的句子是(   )

    A. 第二自然段第1、2两句。

    B. 第二自然段的第3-5句。

    C. 第四自然段的第1句。

    4“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能给人意味深长的启示。”这个简单的道理是(   )

    A. 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

    B.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

    C. 只有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5下面对短文理解正确的是(   )  (多选)

    A. 文中的长者是一个善良、博学,懂得许多哲学道理的人。

    B. 短文叙述了不同的分别得到鱼竿和鱼之后的不同做法和不同结局。

    C. 文中的“两个饥饿的人”懂得互相团结,互相帮助,最后共同努力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写句子。

    (1)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道德课上,我们互相做了深刻的自我反思。(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这只贝不漂亮。(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看小鸟破壳是有趣的事。(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一个车站”指丰台火车站。简练概括下面语句的主要意思,把握介绍要点。

    丰台站为更好地服务不同类型的旅客,在候车大厅进行了分区设计,设有儿童娱乐区、重点旅客服务区、军人服务区、商务候车区和母婴哺乳室。这一举措大大方便了出行旅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说的话千真万确。”(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社交软件上有丰富的表情包,让我们能体会到发消息者当下的心情。 生活中,你对妈妈什么时候的样子印象最为深刻?是兴奋的样子,是生气的样子,还是感动的样子、难过的样子……请以“妈妈 了”为题写一篇习作,回想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事情的前因后果、经过是怎样的,特别是要把妈妈当时的表现写具体,表现出妈妈的心理活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