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顾课文的学习,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感悟,选择正确的选项。
最能在你感受动态之美的句子是( )。
A.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朝窠里飞去。
B.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C.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2、下面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手疾眼快(迅速)
B.浑黄一体(浑浊)
C.随心所欲(将要)
D.跃跃欲试(跳跃)
3、下面( )不是朱自清的作品。
A、《荷塘月色》 B、《林海》 C、《匆匆》
4、填写诗句。
(1)少年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盛年不重来,_______________。
(3)七夕今宵看碧霄,__________________。
(4)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句子,完成填空。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刻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1)“立刻”可以换成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让我们一下子感受到了母亲的_________,更能突出母亲工作的_________,表达了“我”对母亲的_________之情。
6、组词。
试(___________) 境(____________) 烘(____________) 统(____________)
式(___________) 竟(____________) 拱(____________) 允(____________)
7、闲书推荐屋。
作家季羡林爱看闲书,在这篇文章中,提到了很多闲书。请问这些闲书你看过吗?如果看过,请给大家说说你最爱的闲书,并说说爱看的理由。如果没有看过这些,请你向大家推荐一种你看过的课外书。
课外书名: 作者:
主人公:
推荐理由:
我积累的好词:
我积累的佳句:
(1)
(2)
(3)
8、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歌声 背得________
________地呼喊 ________地写作
9、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选段,按要求答题。
人们摇.地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1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2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1】文中画“ ”的句子,1是对父亲的_______描写,2是对父亲的________描写,朗读这两句话时,要表现出父亲当时那种_____________的心情。
【2】从“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这个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文中的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还写到了其他人的表现,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确知儿子还活着,这位父亲会有什么样的表现?请把你想到的可以用来形容父亲此时此刻心情或表现的四字词语写下来。(至少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父亲了不起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儿子了不起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乐园。
未来的房屋( )像现在这样,一砖一瓦砌起来的,( )在房屋工厂里加工制造的。房屋工人依照住宅大楼的设计要求,用“新世纪混凝土”飞快地轧制成一间间房子。由传递装置把它们送到车间外的空码头,再由建筑专用飞机把它们运到建筑地点。在施工现场上,你再也看不到现在这样繁忙的景象:堆积如山的材料、众多的施工人员、令人头晕目眩的噪音。展现在你眼前的是另一番景象:整个施工现场是那样的宁静,只有几名施工人员或者机器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他们的工作是那样的轻松,就像小朋友们搭立积木一样轻巧简便。施工速度也快得惊人,转眼之间,一座大楼就会平地而起。即使建造一大片现代化的住宅新村,也比现在建造一幢小楼不知要快多少倍呢。
1.给文段加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你再仿写一句。
4.“他们的工作是那样的轻松,就像小朋友们搭立积木一样轻巧简便”,这句话采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
11、课内阅读。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
“妈——”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1】语段选自课文《_________》,作者是著名的小说家____________。
【2】语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填序号)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话题转换
C.表示意思递进
D.表示声音延长
【3】语段中画“ ”的句子是对母亲的______描写,从中我们能读出_______________
【4】语段中“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中的“烤”字能否换成“照”?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段中“我的母亲”反复出现了三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将相和(节选)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的门客们可看不顺眼了,对蔺相如说:“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 ),连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选文中有两个问句,第1个是___________句,第2个是___________句。请将第2个问句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一个成语概括画“ ”的句子,并将其填入文中括号内。
【3】用“﹏﹏﹏”画出“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中“往回赶”的原因。
【4】读了这个语段,你认为廉颇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蔺相如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好读书
①因为你心灵饥渴,所以要读书。
②读书是为了获取知识,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前辈们用智慧探寻大自然的奥秘,以文字作了永久的记录,便有了科学书;他们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探求规律,便有了历史书;他们思考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便有了哲学书;他们用生动的形象表达人类的故事,便有了文学书。
③读书,自然不能只局限于课本,走出课本读书,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那才是真正惬意的事情。读书要有选择,只要有阅读兴趣,适合自己的年龄层次和品味的书,我们都可以找出来读。但读书并非一味看热闹,也不能因贪多而走马观花,囫囵吞枣。既然看了,就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一旦真正读懂了一本或几本书,你就能真正体味到读书的欢愉和乐此不疲,你的修养、素质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④试想,在暖春的艳阳下,鸟儿鸣叫,百花飘香,你领略着自然的神奇,体味着人生的哲理,聆听着一位智慧老人的谆谆教导;在凉秋的灯下,万籁俱寂,你坐在桌前读书﹐无数鲜活的形象走到你面前,与你交谈……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⑤读书诱发了人的思绪,使想象超越时空;读书丰富了人的思想,如接触大智慧的老人;读书开拓了人的精神世界,使人生更加美丽。
⑥书给予人们的实在太多,谁可不读书?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乐此不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潜移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给予人们的实在太多,谁可不读书?”不改变句子的意思,给句子换一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④段主要设想了在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情境下读书,我们还可以设想在夏季或者冬季阅读的场景,请你任选一个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书的好处有很多,请你模仿画横线的句子再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爬起来再摔
一个人刚开始练摔跤,他一次次地被人摔倒在地,教练喊着:“爬起来,再摔!爬起来,再摔!”直到这个人不再轻易地被人摔倒,教练才露出了笑容:“你学会摔跤了,找比你更强的对手摔吧。”
一个刚刚学走路的孩子,父母看到他一次次地摔倒,只能在一旁心疼地看着,因为父母知道,他必须自己爬起来,才能真正学会走路,否则,他就得永远靠别人扶着走。
这下我们都明白了,这个世上有许多事是必须自己做的。摔倒了必须自己再爬起来。摔倒了 靠别人扶起来就永远没有自己走路的能力 摔倒了 索性不起来了 就得永远趴在地上 因为害怕摔跤害怕走路害怕做事的人 一生就被困在了一所特殊的监狱中
一切有出息的人,一切生活幸福的人,都是摔倒了自己爬起来的人。而有大出息的人,得到大幸福的人,都是摔倒了能爬起来,而且还有能力有信心去找更强的对手去摔的人。摔倒了会受伤,摔伤了会很痛苦,可经历这种痛苦后得到比痛苦多得多的幸福、快乐和满足。
爬起来,再摔!人生还有比这更好的生存方式和得到幸福、成功、辉煌的方法吗?我想过去不会有,现在不会有,将来也不会有的。
【1】给第3自然段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2】说说作者在此文中要阐明的主要观点。
一个人想要有更好的生存方式,想得到幸福、获得成功,就必须_____。
【3】“爬起来,再摔!”一句中“爬”和“摔”的含义是什么?_____
【4】“爬起来,再摔!”这句话用一句名言来解释,是_____。
15、阅读经纬线。(14分)
光头诺言
“你能不能赶紧叫你的宝贝女儿吃饭?”我听到妻子喊叫,急忙奔过去。辛杜眼里涌满泪水,在她面前摆着满满一碗酸乳酪( )饭。
辛杜刚满8岁,特别讨厌酸乳酪饭。
我端起饭碗: “宝贝,就吃几小口好不好?”
辛杜态度稍稍缓和了些。“好吧,爸爸。我要把这碗饭都吃下去,你得……”辛杜停顿了一下,“要是我把这碗饭全吃下去,不管要什么,你都能给我吗?”
“我保证。”
我把手扣在女儿的小手上,协议达成了。
辛杜缓慢地吃完了那一整碗饭。
痛苦的煎熬( )结束了,辛杜走到我身边,睁大双眼,目光中满是期待。
“爸爸,我想把头发剃光。”这就是她的要求!
“辛杜,不能要别的吗?看你剃成光头,我们都会很难过的。”
“不,别的我什么都不要。”辛杜斩钉截铁地说。
“辛杜,你难道不能想想我们的感受吗?”我试着劝她。
“爸爸,我吃下那碗酸乳酪饭有多费劲,你都看到了。”辛杜流着眼泪, “你向我保证过,不管我要什么,你都会给的。你不是说人不管怎样都要遵守诺言吗?”
轮到我拍板了:“我们的诺言必须遵守。” “你疯了吗?”妻子不可思议地喊道。“假如我们食言,她永远都学不会遵守诺言。辛杜,你的愿望会满足的。”
剃光了头发的辛杜显露出圆圆的脸庞,双眼看上去大而美丽。
星期一早晨,我送她到了学校。就在这时,一个男孩从一辆车上下来,喊着:“辛杜,等等我。”看到男孩光秃秃的脑袋,我一怔。大概现在流行这个吧。我想。
“先生,您的女儿真了不起!”一位女士说道,“那个男孩是我儿子哈里希。他得了白血病。”
“哈里希因为化疗,头发全掉光了。他怕遭到同学们无心却残酷的嘲弄,不肯回学校。辛杜来看他,向他保证,她会摆平大家的嘲弄。可我怎么也没想到,她会为了我儿子牺牲自己的漂亮长发。先生,您有这么一个心灵高尚的女儿,真有福啊。”
我呆呆地站在那里,不禁流下了眼泪。
(1)请你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
协议—— 不可思议——
(3)文中“痛苦的煎熬”指的是 。(1分)
(4)辛杜为什么要剃光头?(2分)
(5)读一读,你认为文中的“诺言”分别指的是什么?(6分)
16、阅读与理解。
____________
兰帕德这一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作家。从小学到大学,兰帕德的作文一直是全班最好的,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读给同学们听。有的时候他的作文出现在班级的黑(板 版)报上和校报上,甚至有两篇发表在全国知名(刊 刑)物上。兰帕德相信,只要他努力,三十岁前他就可以成为一位全国知名的作家。有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梦想写出经世不朽的作品。遗(憾 撼)的是后来他突然迷上了买彩票,一天到晩对着一大堆数字研究来研究去,最终把写作给耽误了。
兰帕德也曾深切地(奥 懊)悔过。那是在他五十二岁那年,他的一个中学时代的同学,一个曾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经常把他的作文当范文读的同学,有一天把他自己写的第十三本书送给兰帕德。兰帕德忏悔道:“那一刻,我懊悔极了,我痛恨自己为什么没有去写作。”
可忏悔过后,兰帕德并没有实际行动,他只是一次又一次地自责。八十四岁那年,兰帕德感到自己快不行了,他让家里人请来全城最有名的牧师,他向上帝做了最后的忏悔。
【1】给短文加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首的横线上。
【2】用“______”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字。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愿望——( )知名——( )佩服——( )
【4】想象一下,兰帕德会向上帝做出怎样的忏悔?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①偶尔看见人家阳台上五彩缤纷,煞是艳羡,激起我养花的兴致。我从朋友家里陆续弄了一些花草来,海棠、月季、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但到底很难始终不渝。我才意识到,养花并非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
②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
③不论阴暗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而挺拔,每一根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空气。
④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是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强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是这样易于生活该有多好啊。对于它的存在,我却不再关心。
⑤许久后的黄昏,我倚着阳台望远,无意瞥见了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⑥不是吗,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是那绿色的掌面吧,竞皱皱巴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我越看越觉得它丑……我真不知道,它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困难一百倍。这可怕的东西!
⑦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有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以后,竟发生了奇迹。
⑧久雨后的清晨,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感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射的太阳吗?我定睛一看,什么,是花?
⑨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金黄色,十二片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⑩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想起过去曾无所顾忌地痛笑过它的丑陋,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而感到惭愧。
⑪可以想像,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有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的花卉之后,我们还能欣赏仙人掌美丽的金色花。
⑫它并非只是一朵宁静亮丽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
⑬美 , 一旦与顽强结合,就能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后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
【2】根据第④—⑥段内容,分别概括出开花前的仙人掌和海棠、月季、文竹一类花草的特点。文中交代海棠、月季、文竹,有何作用?
(1)开花前的仙人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棠、月季、文竹一类花草: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段中表明养花种草仅是“我”一时心血来潮,而并非一贯喜好的词是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用适当的词语概括出“我”对仙人掌的感情所经历的变化。
_________——( 厌恶 )——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是一篇状物寓理的散文,作者通过对金色花的描写,要揭示怎样的一个道理?(用文中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第⑩段中“我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感到惭愧”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才发现养花并非闲情逸致,而是勤快人的事。
B.“我”曾无所顾忌的讥笑过仙人掌的丑陋。
C.“我”在仙人掌开花前,对它的存在不关心。
D.“我”只看到了外在的美艳,而忽略了内在的精神。
18、阅读
《让王爷下轿 》
一次,王爷出门,坐的是八抬大轿,跟的是前后随从、卫士,开道锣,助威鼓,人喊马叫,真是威风凛凛,神气十足,没想到半路遇上了巴拉根仓。 “谁这样大胆,看着王爷还不闪在路旁跪下!”王爷气得吹胡子瞪眼,粗声粗气地喊。“报告王爷!”随从把巴拉根仓抓到轿前说,“这就是那天不怕地不怕的巴拉根仓。”
“是,我叫巴拉根仓。”巴拉根仓不慌不忙说,“小民没认出是王爷大驾。”
“哈哈……,你就是巴拉根仓?”王爷说,“听说你最能用谎话骗人,是吗?”
“不敢,小人是最爱说实话的人。”巴拉根仓说。
“都说你最有本事,今天你能把我从轿子里骗下来吗?”王爷自以为难住了巴拉根仓,得意地大笑起来。
“不敢,不敢,我怎么能把王爷赶下轿呢!如果王爷下了轿,我倒有办法马上请你上轿。”
“真的吗?”
“凭小人这点智慧来说 ,这点小事并不难办到。”
王爷心里想:我偏不上轿看你怎么办。便答应说:“好,好。”说着从轿里跳下来。
巴拉根仓等王爷两脚一落地,笑着说:“聪明的王爷,这不是把你骗下轿了吗!”
王爷被巴拉根仓耍得张口结舌,直瞪着那双臃肿的眼睛,一句话没说就又钻进轿子。
“看!聪明的王爷,我不仅让你下了轿,还让你一句话没说又上了轿!”
随从们见王爷气得嘴歪眼斜,都偷偷笑起来。
“真是个骗子!快抬轿走!”王爷大怒说。
轿子刚抬起来,巴拉根仓喊道:“站住!”
王爷以为巴拉根仓又出什么鬼点子,忙叫轿子停下 。巴拉根仓哈哈大笑说:“谢谢王爷按着巴拉根仓的话又把轿停了下来!”巴拉根仓说着催马赶路去了。
【1】本文讲述了巴拉根仓骗王爷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表现了他_______。
【2】本文主要通过什么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_______
【3】读完这个故事,你最想对故事中的人物说什么?
_______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兔子的导师
兔子坐在山洞的洞口打字,跑来一只狐狸。
狐狸跳到他的面前:“我要吃了你!”兔子说:“别忙,等我把学士论文打完!”
狐狸很奇怪:“什么学士论文?”兔子一本正经地说:“我的论文题目是《兔子为什么比狐狸更强大》。”
狐狸大笑起来:“这太可笑了,你怎么会比我强大?”
兔子仍然一本正经地说:“不信你跟我来,我证明给你看。”他把狐狸领进山洞,狐狸再也没有出来。
兔子继续在洞口打字。一只狼跳到他的面前:“我要吃了你!”兔子说:“别忙,让我把学士论文打完!题目是《兔子为什么比狼更强大》。”
狼大笑起来:“你怎么敢说比我强大?”
“真的,我可以证明!”兔子领着狼走进山洞,狼再也没有出来。
兔子继续在洞口把他的论文打完,然后拿着论文走进山洞,交给一头打着饱嗝的狮子。
论文的标题是什么并不重要,论文的内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兔子的导师是谁。
(1)描写兔子说话时神态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这个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面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山( )_______( )_______ 文( )_______( )_______
仑( )_______( )_______ 巴( )_______( )_______
(3)兔子写论文时,曾经有两个题目,这两个题目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兔子把狐狸和狼先后领进了山洞,为什么他们都没有出来?从文中哪句话中可以表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画一画描写狐狸和狼神态、语言的句子,说一说他们为什么有那样可悲的下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兔子的导师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变换句式。
(1) 一个年过50的残疾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淳朴、强烈的爱与追求。
缩写:。
(2) 后来我考入历史学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反问句:。
(3) 已经三十年没有见到刘老师了,倘使他还健在,一定是退休了。
双重否定:。
21、按要求进行句段练习。
(1)“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请你用上例句的写法写一写“母亲做的蛋炒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句子从不同事物的表现描述“太阳的光很亮”。请仿照句子写一写“过年时,大家的忙碌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这句话写出了在紧急的时刻,“大家”关于时间很慢的内心体验。请你仿照例子写下去。
这是我第一次上台演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我承认父亲的看法是对的。(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许多作家都有自己喜爱的事物:郭沫若笔下的白鹭、冯骥才眼中的珍珠鸟、许地山心中的落花生……请选择你喜欢的一种事物写一篇文章,写时要运用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把喜爱之情融入字里行间,做到感情真实,表达清楚。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