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晋城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小红打算为客人介绍大佛寺的景观。她的做法欠妥的一项是:(       

    A.她运用了以下方法搜集资料:到图书馆查找大佛寺的历史资料、通过在网络上搜索关键词“大佛寺”收集资料、还询问了身边了解大佛寺的长者。

    B.她按照游览的顺序,列出了讲解的提纲。

    C.为了让客人听得更明白,她将整理的资料变成了自己的话。

    D.游览的过程中,尽管客人对“海潮音”这个景点不太感兴趣,她还是按照准备的资料进行了详细讲解。

  •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你们的)翁 干将发(磨刀石) 随意春芳(尽)

    B.王孙(诗人自己)自可留 不拘一(方格) 纵有(横竖都有)千古

    C.几时(停止) (风雪声)碎乡心梦不成 题临安(旅店)

  • 3、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反映了人民对封建暴政的(   

    A.痛恨

    B.喜欢

    C.赞美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看拼音,写词语。

    lí mínɡ fēn fù huī huánɡ qīn lüè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línɡ lónɡ xiāo huǐ jìnɡ kuànɡ lǎn duò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5、古诗词积累与运用。

    1.有的同学读书方法不对劲,花了好长时间一段话还是不会背,后来拿朱熹的读书方法去试试,不一会儿就会背了,你知道朱熹的读书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老年人本来就很孤独,子女为了孝顺长辈给他买吃的,买穿的,买喝的,还给一笔钱,礼节很周到,不一会儿,子女就要走,老人说:“__________________。”

    3.颜真卿是一位大书法家,文学造诣也很高。他写的一句话,让我们懂得有从小要勤奋读书,别等到后悔时才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4.大作家宋帆说得好“___________________。”不管是“发明创造新点子”,还是“用另一只眼睛看数字”,观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基本活动,是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

    5.《灞上秋居》是唐代诗人马戴创作的一首五律,是马戴的代表作。其中“______________。”这句写出诗人在他乡看到落叶的情景,孤独酸楚的心情。

  • 6、按课文内容填空。

    (1)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

    (2)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______

    (3)“_____,南望王师______。”这首诗选自______代诗人______写的《________》,“王师”的意思是________,诗的前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咸菜烧豆腐——____________ 隔着门缝吹喇叭——______________

    (5)“人闲______________。”选自_______代诗人______的《_______》。

  • 7、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 )   山( )   ( )   ( )

    ( )不过   ( )   ( )   ( )

  • 8、学习了汉字的演变过程,请在方格内写出汉字的楷体。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新时空。

    嫦娥奔月(片断)

      这件事不知怎么被(   )蒙知道了,他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八月十五这天清晨,后羿要带弟子出门去,逢蒙(   )装生病,留了下来。到了晚上,逢蒙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地闯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逢蒙周旋。逢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就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眼看就要搜到百宝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

    1给文中的标下划线的字注音。

    2的解释有:①病,身体不舒适;②恨;③陕,迅速,猛烈;④疼痛。

    选文中疾步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

    3画线句子描写的是嫦娥的(   )。

    A. 语言   B. 动作   C. 心理活动

    4这件事指的是(   )

    A. 嫦娥经常接济穷苦的乡亲们。

    B. 后羿要带弟子出门,只有嫦娥一人在家。

    C. 西王母赐给后羿仙药。

    D.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

    5我从假装生病”“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感受到了逢蒙的奸诈贪婪、凶狠残忍。

    6画出下面句子中的动词,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眼看就要搜到百宝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仔细读课文根据“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这句话回答问题

    (1)三贯通”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中“贯通”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这句话是季老针对苗苗偏科而说的(  )

    这句话告诉我们21世纪需要的人才是会三种本领的人(  )

    21世纪的人才是一种综合型人才是适应世纪发展需要的人才(  )

     

  • 11、课外阅读

    母爱呼唤奇迹

    “拨开天空的乌云,像蓝丝绒一样美丽,我为你翻山越岭,却无心看风景。爱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你知道我只会用行动表示。”《爱就一个字》这首歌在《出彩中国人》的舞台上,曾被一个名叫刘甲君的警察演绎出了一个特别的版本,没有灿烂的高音,也没有撕心裂肺的呼喊,甚至还有些不在调上,但却感动了众人,引起全场跟唱。谁又能想到,这位站在舞台上唱歌的警察,曾经差一点儿在工作中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11年前,在警察岗位上坚守工作的刘甲君,被闯红灯的公交车撞到,头骨被撞成粉碎性骨折。当时连医生都说活下来的可能性不大,要家属准备后事。但刘甲君的母亲王桂风坚决不同意给孩子准备后事,强烈要求医生再为孩子做次手术,她说:“哪怕我儿子只有一口气,我也要让他躺在我旁边。”

    在医生的全力抢救下,刘甲君保住了生命,却陷入了昏迷,成了植物人。之后是母亲在床前没日没夜地陪伴,以及无微不至地照顾。王桂风自己本就体弱多病,瘦弱的她,不到50公斤。每天夜里帮刘甲君换尿布是件很头疼的事情,换一次就得花费十几分钟的时间,每晚都得三次以上。因为夜里要照顾孩子,王桂风常常睡不好,有的时候甚至连续几夜不睡觉,可她说,因为自己是妈妈,所以没有权力放弃。

    半年后,儿子奇迹般地苏醒,但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这位母亲又重新教儿子说话,教儿子唱歌,教儿子走路。常年帮儿子按摩的双手起了老茧,青丝渐渐变成了白发,但未能减少的是对儿子康复的信心。母爱的力量,总是这么的无穷又无尽。

    来到《出彩中国人》的舞台,刘甲君用一首《爱就一个字》感恩母亲所有的付出,在节目中,当评委们问到“你的梦想是什么?”刘甲君没有任何迟疑地说道“重返工作岗位”,并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爱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让你幸福是我一生在乎的事。”母亲为了儿子可以倾其所有,不顾任何艰难险阻。而作为人民警察的刘甲君则在自己的岗位上践行着人民警察为人民的诺言,这样两个伟大的人,都是新时代人民的榜样。

    【1】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的意思。

    撕心裂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微不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年帮儿子按摩的双手起了老茧,青丝渐渐变成了白发,但未能减少的是对儿子康复的信心。”从这处细节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出彩中国人》是出彩人的大舞台,文中的母亲和儿子都是伟大的人,他们的伟大表现在哪里?

    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短文,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唇亡齿寒

    春秋时,晋国旁边有两个小国,那就是虢国和虞国。晋国想要举兵攻打虢国,但是大军必须经过虞国。

    晋献公于是就以美玉和名马为礼物,送给虞国国君虞公,请求借道让晋军攻打虢国。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谏虞公不要答应,但是虞公贪图美玉和名马,还是答应了晋献公的请求,同意借道。

    宫之奇劝谏虞公说:“虢国正是虞国的依靠!虢国和虞国两国就好像嘴唇和牙齿一样,嘴唇没有了,牙齿又怎么能够自保?虢国一旦灭亡,虞国必然就会随着灭亡。晋国的军队不可以招致,强盗寇贼不可以忽视,这种错误一次都已过分,又怎么可以再次去犯呢?谚语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说的就是虞国和虢国啊!您怎么就不明白?请您千万不要借道让晋军征伐虢国。”

    虞公依然不肯接受这一劝谏。

    宫之奇眼见无法说服虞公,只得带着全家老小,逃亡到了曹国。这样,晋献公在虞公的“帮助”下,轻而易举地灭掉了虢国。

    晋军得胜归来,借口整顿兵马,驻扎在虞国,然后发动突然袭击,一下子又灭掉了虞国。

    目光短浅的虞公只看见眼前的利益,却看不到虢国的存亡与虞国有着密切的联系,最终成了晋国的俘虏。

    (故事改编自《左传·僖公五年》)

    【1】“唇亡齿寒”这个成语的表面意思是____________。常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宫之奇在劝谏虞公时,是怎样比喻虢国和虞国两国的关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宫之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具体事例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哪些历史故事呢?举出几个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小小练笔场。

    信赖拉近了小珍珠鸟和冯骥才之间的距离。你看,图片中的小朋友和大树也很亲近”。

    满分5 manfen5.com

    (1) 你觉得这种亲近可取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果你就在现场,看到这种情景,你想对这些小朋友说些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认真读下面的句子,结合有关课文,完成问题。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1】用“○”标出“我”摇桂花时的动作。

    【2】句子末尾的两个感叹号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之情和____________之情。

    【3】上面的文字写了_____________一件事,从中我们学到了抒情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 15、阅读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生只为一事来

    ①故宫博物院里有一群人,他们是古书画的“医生”,每天和珍贵的古书画打交道,通过“望闻问切”,让珍贵的古代书画作品的生命得以延续。他们就是我国顶级书画修复师,修复着我国的珍贵文物。五十九岁的单(shàn)嘉玖在故宫修复书画,已经工作了三十八年。经她手修复的古画有近两百件,每件古画的修复需要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周期。

    ②一幅古代字画的修复过程非常复杂,所谓“洗揭补全”,步步都是学问,一招一式都要看功力。单嘉玖就经过了艰苦的训练。第一天上班,孙师傅就把一沓纸往桌上一搁,上面放把马蹄刀,让单嘉玖把纸上的草棍、煤渣等刮掉,让纸张变得干净。单嘉玖潜心苦练,常常忘记吃饭。这一刮就是三个月。练完了刮,再练刷——用鬃(zōng)刷在旧高丽纸上刷,不能刷破纸,不能刷出褶子,学会保持好合适的力度。这一练又是几个月。

    ③基础手法熟练以后,尝试练习洗画,揭画。单嘉玖洗画需要用毛笔蘸着特制药水去除旧画上的霉斑,再用开水烫洗,清水收尾去污。这一练又是足足四五个月。最难的是揭画心,要把完全浸湿的古画附着画心的那层托心纸一点点搓下来分离,需要特别小心翼翼。有时失败多了,单嘉玖就会喃喃自语,出神地望着古画,思考揭画的技巧,一有想法就会反复练习,苦练的两年时间里,日日如此。

    ④整整磨练了三年,单嘉玖才算出师,才能碰文物。

    ⑤单嘉玖也曾修复过一件明代的绢本《双鹤群禽图》,这件绢本的主要问题是画面上有许多虫蛀破洞。

    ⑥本来面对密集的小洞,可以用整幅绢托在画作后面,把所有的洞一次性补上。但是百年以后,托补的这片整绢也会老化,就会和古人的画作粘连在一起而无法分离,后人就再也没办法修复这张画了。为了古画生命更长地延续,单嘉玖选择一个洞一个洞地单个织补,从揭到修,她埋头补了四个多月,才将几百个小洞一一补好。

    ⑦还有一年单嘉玖就退休了,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将传统的书画修复技艺完整地传给下一代,将完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六百年。

    【注释】①鬃(zōng)刷:用马或猪等颈上的硬毛做成的刷子。

    ②高丽纸:是一种传统的纸张,主要以棉、茧为原料,质地坚韧,主要用于书画。

    ③紫禁城:北京故宫的旧称。

    (1)文章标题《一生只为一事来》中,“一事”指的是    

    A.修复古代珍贵书画

    B.修缮故宫博物院

    C.修复《双鹤群禽图》

    D.练习“洗揭补全”

    (2)按照文章叙述顺序,单嘉玖练习基本功包括“刮→刷→____→揭”,横线上应填入的是    

    A.补

    B.蘸

    C.洗

    D.搓

    (3)文中详细讲述了单嘉玖磨练了三年出师的过程,围绕“磨练”进行叙述的自然段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4)修复《双鹤群禽图》时,单嘉玖选择一个洞一个洞单个织补,这么做的原因不包括    

    A.更长地延续古画寿命

    B.托补的整幅绢会老化

    C.避免后人无法再次修复

    D.为她节省时间且省事

    (5)同学们读后分享了自己的阅读体会,其中不恰当的是    

    A.小亮:三十八年修复近两百件古画,效率太低了。

    B.小轩:修复文物真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C.小乐:顶级书画修复师,既要坚守初心,又要传承技艺。

    D.小雪:文中借助数字描写,突出了单嘉玖对修复技术的苦练。

    (6)单嘉玖的事迹在中央广播电视台系列报道《大国工匠》中播出。结合短文内容,你认为“大国工匠”指的是    

    A.泛指普通劳动者

    B.对技术工人的一种称呼

    C.专指民间手艺人

    D.技艺高、有担当、能传承的劳动者

  •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1“我”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要“我”把鲈鱼放回湖里的说话态度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无人知道的情况下,父亲为什么要“我”把钓到的鱼放回湖里?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语段阅读

    小时候,靠爸爸的每月几十元工资养活一家人,生活( )据,吃饺子只有( )到逢年过节。即使不逢年节破天荒包上一回饺子,妈妈也总是要包上两种馅儿;一种素的,一种肉的。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儿的饺子。我和弟弟常常捣乱,把饺子弄混,让妈妈只好混在一起煮。妈妈不生气,用手捅捅我和弟弟的小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子。”我和弟弟好奇地看,妈妈把饺子边儿用手指轻轻一捏一捏,捏出一圈( )状的花边,就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 )是好看。花边饺子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乐趣,我们却不知道妈妈是耍了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儿的饺子都捏上了花边,让我和弟弟连看带玩儿地吞进肚里,自己和爸爸吃那些素馅儿饺子。

    【1】这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加点字注音。

    【3】画出比喻句。

    【4】解释词语;

    (1)破天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拮据:_________________

    【5】从对人物动作、语言等生动地描写可以看出妈妈_____________以及感人至深的_______

  • 18、阅读。

    毽子里的铜钱

    每回闻到巷子里飘来烤山薯的香味,我就会想起几十年前家乡那位卖烤山薯的老人,想起他一双黑漆漆的手和手心里两枚亮晶晶的铜钱。

    那时,我大约十岁吧。有一天,我在院子里踢毽子,卖烤山薯的来了。

    闻到那股子香喷喷的味道,我好想吃啊!身上没有钱,我却伸着脖子问:“老伯伯,几个铜板一个?”

    老人笑呵呵地伸手在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小的烤山薯,往我手里一放说:“给你吃。”

    我十分感激,就慢慢地剥开了皮,万分珍惜地吃起来。

    隔壁的二婶走过来了,她挑了几个大的烤山薯,称一称正好要十个铜板。二婶说:“算九个铜板吧,我手里只有九个。”老人说:“不行啊,我要亏本啦。”

    二婶说:“下回补你就是了。”说完,她就捧着山薯回家了。

    老人愣愣地望着她家那扇门,我呢,愣愣地望着老人。他满脸的皱纹很深很深,很不快乐的样子。我心里说不出的难过,只想代二婶给他一个铜板,但是我真的没有钱。看看手里吃了一半的烤山薯,我结结巴巴地说:“老伯伯,我也没给钱呢。”

    老人笑了,他说:“小孩子嘛,送给你吃的。”

    我越发觉得心里不安,忽然想起毽子里面有两个铜钱。只是两个铜钱呀,怎么抵得过一个铜板呢?但我还是急急忙忙撕开毽子的包布,挖出两枚亮晶晶新的铜钱,递到老人手里说:“老伯伯,给您。”

    他好半天才明白我的意思,马上把铜钱放回我的口袋里,摸摸我的头说:“小姑娘,我怎么会拿你的钱呢?不过你的好心肠,我不会忘记的。”他又在缸里取出一个小山薯对我说:“再给你一个。”

    我摇摇头不肯接。他却把烤山薯塞进我的口袋里,向我笑着摆摆手,提着烘缸走了。望着他微微驼着的脊背,我心里空落落的,好像丢失了什么东西。

    铜钱在口袋里叮叮当当地响着,伸手一摸,它们在烤山薯旁边,也热烘烘的。

    我捏着撕破的毽子,回到书房里,把刚才的事告诉老师。老师仔细地听着,面露微笑。

    我问老师:“二婶是不是应当把欠老伯伯的一个铜板再补给他呢?”

    老师想了想说:“我想,二婶会补给老伯伯的。小君,我倒是很高兴你舍得把毽子里的两枚铜钱剥出来给他。”

    我说:“我那时心里很难过,觉得自己欠了他很多似的。”

    老师说:“不要难过,你有这份心就好了。做小贩的,栉风沐雨,都是非常辛苦的。你长大以后,要格外懂得体谅他们。”

    老师慈祥的声音,这么多年来,时常响在我耳边。卖烤山薯老人满脸的风霜、谦卑的笑容和佝偻的背影,也时常浮现在我眼前。他没有接受我的铜钱,却接受了我的心意。他给我白吃了两个热烘烘的烤山薯,使我永远感到温暖在心中。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入括号中。

    ①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风雨不停。       ( )

    ②背脊向前弯曲。                                               ( )

    【2】请你按照文章的脉络,加入适当的人物,完成下面的填空。

    ( )送山薯—( )买山薯—( )给铜钱—( )送山薯—( )劝导

    【3】下面四个词语是文中描写“我”的心情变化的,请你按先后顺序排列起来。

    ①不安与难过             ②空落落的                    ③高兴与激动             ④温暖

    正确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请你试着分析文中“我”、二婶和老人的形象。

    “我”:_____________二婶:_____________老人:_______________

    【5】对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人担心二婶不给她欠的那一个铜板,小本生意会亏本。

    B.“愣愣地”表现出老人迷茫、担心的心情。

    C.“我”不明白为什么老人对二婶精打细算,对“我”却如此大方。

    D.“愣愣地”反映了“我”害怕老人一会儿跟“我”“算后账”的心情。

    【6】老人接受了“我”的什么心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开心阅读。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短文选自课文《______》。

    【2】第一自然段一个“缠”字写出了作者“我”______的心情,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你读出了______

    【3】说说你对划横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请用一种说明方法将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学校的升旗杆真高。

    ________________

  • 21、微笑,是一缕和煦的阳光,让生活五彩缤纷;(仿写句子)

    微笑,是_______________,让________________

  • 22、用恰当的关联词合并下面两句话。

    花生的味道美。             花生可以榨油。

    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题目:给青藏铁路建设者的一封信

    要求:①注意书信的格式;②结合课文以及自己所了解的有关青藏铁路的资料,写一写你对青藏铁路建设的认识,表达对铁路建设者的赞扬之情。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