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 ”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清平乐(yuè lè) 卧剥(bāo bō) 鸡笼(lóng lǒng)
翁媪(yùn ǎo) 莲蓬 (péng peng) 相媚好(xiāng xiàng)
2、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怂恿(sǒnɡ) 纸屑(xuè) 腼腆(diǎn)
B.誊写(ténɡ) 挣钱(zhènɡ) 冤枉(wànɡ)
C.疲惫(bèi) 搂住(lǒu) 高跷(qiāo)
D.耽误(dān) 谨慎(jǐnɡ) 客栈(zhàn)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同归于尽(死亡)
B.国泰民安(安装、设立)
C.随意春芳歇(尽)
D.众星拱月(聚集、环绕)
4、在横线上将《从军行》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孤城遥望玉门关。
____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
5、小小书法家(看拼音,写词语)。
6、比一比,再组词。
捡_______ 喂_______ 衰_______ 删_______ 礁_______
俭_______ 偎_______ 哀_______ 珊_______ 瞧_______
7、根据拼音写字词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母亲带着我们在后园的bàn mǔ________空(kōng kòng)地上种(zhǒng zhòng)花生,我们几个抢着bō________种(zhǒng zhòng)、jiāo shuǐ________,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母亲fēn fù________我们在máo tíng________里过收获节。
8、中国少年是“强国逐梦”的希望,正如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所说:“故今日之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九寨沟原始森林
穿过一行行白桦树底下的小径,我踏着
白雪,踏着青苔,踏着飘落的树叶,踏着锋利的岩石,走进了密密的森林。我站在高高的云杉树底下,抚摸着被熊猫啃光了叶子的箭竹,想透过蓊郁的树丛,寻觅天空里的阳光和云彩,却无法找见它们完整的影子。当我低下头,想寻觅同来的旅伴时,却也找不见他们的踪影,不知道究竟躲在哪儿了。
在这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里,只听到呼啸的风声,簌簌的树叶声,却听不到人声,瞧不见人影,也找不到很想瞧见的熊猫,只剩下我独自一人,悄悄地漫步。我在城市里生活了几十年,不管走到什么地方,总是瞧见人挤着人,中国的人实实在在膨胀得太厉害了。像九寨沟这样安静的地方,真是很不容易找见的。我多么想在这儿长久地坐着,多闻一下峡谷里野草和树木的芬芳,多吸几口清香和纯洁的空气,好把尘世的纷扰和混杂的噪音,一股脑儿都暂时忘却。
这高山上的原始森林,真是个变化无穷的地方,我刚才还从树叶的缝隙里,看到掉落的一缕缕阳光,一会儿却又乌云密布,浓雾滚滚,像是夜幕降临了,树叶里幽暗得真有点儿令人害怕,能在这儿露宿过夜吗?正在惊惧中间,四周却渐渐明亮了起来,原来是飘着一片片的雪花,还夹着霰粒,飒飒的,啪啪的,打在红桦树上,打在我脸颊上。我正想躲避时,太阳光亮晶晶的,像多少璀璨的珍珠和玛瑙,在闪闪地发亮。
(1)从文中找到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 )的岩石 ( )的树丛
( )的风声 ( )的珍珠
( )地漫步 ( )地坐
(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排比句。
(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句中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九寨沟原始森林的奇异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刮骨疗伤》节选,完成练习。
关羽决心攻樊城时,被毒箭射中右臂。将士们取出箭头一看,毒已渗入骨头,劝关羽回荆州治疗。关羽决心攻下樊城,不肯退。大家见关羽箭伤加重,便派人四处打听名医。
一天,有人从江上驾小舟来到寨前,自报姓华名佗,特来给关羽疗伤。关羽问华佗怎样治法,华佗说:“ 我怕你害怕,立一柱子,柱子上吊一环,把你的胳膊套入环中,用绳子捆紧,再盖住你的眼睛,给你开刀治疗。”关羽笑着说:“ 不用捆。”然后吩咐设宴招待华佗。关羽喝了几杯酒就与人下棋,同时把右臂伸给华佗,并说:“ 随你治吧,我不害怕。”华佗切开肉皮,用刀刮骨。在场的人吓得用手捂着眼。再看关羽,边喝酒,边下棋,谈笑风生。过了一会,血流了一盆,骨上的毒刮完,关羽笑着站起来对众将说:“ 我的胳膊伸弯自如,好像从前一样。华佗先生,你真是神医呀!”华佗说:“ 我行医以来,从没见像你这样了不起的人,将军乃神人也。”
【1】选文运用了( )等人物描写方法来刻画关羽的形象。(多选,填序号)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D.心理描写
【2】对“在场的人吓得用手捂着眼”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在场的人看到关羽的手臂被切开,而且流了那么多血,被吓坏了。
B.在场的人被华佗割开关羽皮肉刮骨的过程吓坏了。
C.在场的人的反应与关羽的从容淡定形成对比,衬托出关羽钢铁般的意志。
D.在场的人胆小如鼠,看到血吓坏了。
【3】选文三次写关羽的“笑”,联系上下文,将正确理解的序号选入横线上。
A.释然、开心、轻松 B.转移注意,镇定自若 C.勇敢与淡定
(1)关羽笑着说:“ 不用捆。” ____________
(2)边下棋,谈笑风生。______________
(3)骨上的毒刮完了,关羽笑着站起来……_____________
【4】《军神》一文中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关羽被华佗称为“神人”。对此你怎么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给女儿的一封信
(刘墉)
①今天下午,你去上中文课之前,我看见你不断地翻书,一边翻,一边数,然后得意地说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的课外书,一定能得奖了。过去的两个礼拜,爸爸也确实看见你每天才吃晚饭,就抱着书看,爸爸还好几次对你说:“刚吃完饭,应该休息休息,让血液去肠胃里工作。如果急着看书,血都跑到脑里去了,会消化不良。而且刚吃饱比较糊涂,读书的效果也不好。”只是不管爸爸怎么说,你都不听,才把书放下几分钟,跟着又拿起来。你读书的样子好像打仗似的,好快好快地翻,读完的时候还大大喘口气:“哇,我又读了一本。”现在,爸爸终于搞懂了。原来你们中文班上有读书比赛,每个礼拜统计,看谁读得多。爸爸不反对这种比赛,它确实鼓励小朋友读不少中文书。只是,爸爸也怀疑你到底能记住多少,又读懂了多少。如果你只是匆匆忙忙地翻过去,既不能咀嚼书里的意思,又不能欣赏美丽的插图,甚至不能享受那些故事,获得读书的乐趣——你读得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②在这儿爸爸要告诉你两句孔子说过的话——孔子说:“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孔子又说 只知道学习 却不进行思索 到头来等于白学 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 则变得疑惑了 在孔子的这两句话里提到了三个词,也就是“学”“习”“思”。“学”是指“学新的东西”。“习”是讲“温习”,也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再温习一下。“思”是讲“思索”,让学到的东西能在脑海里多打几个转,甚至引发一些自己的想法,产生一些自己的创意。现在,爸爸要问你,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的书,算是“学”,是“习”还是“思”?你的答案大概只有“学”吧!
③孩子!爸爸不要你拿第一,只希望你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而且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我希望你每星期只读一两本书,却能在读完之后对我提出很多自己的想法,甚至有一天对我说:“爸爸!你看我也模仿那本书,写了一个小故事,我还画了几个插图呢!”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咀嚼(_____________) 温习(_____________) 创意(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题目,可以知道本文是作者写给______的_______,目的是让她成为一个____________
【3】给文章画线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4】女儿两个礼拜读了大量的课外书是因为( )
A.她要研究一个很深奥的问题。
B.她想在读书比赛上得奖。
C.她很喜欢读书。
D.她喜欢看书中的插图。
【5】第①段中作者对女儿的读书方式并不赞同,为什么?从文中梳理出4点理由。
(1)_________(2)_________
(3)_________(4)_________
【6】“爸爸不要你拿第一,只希望你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这句话说出了读书的意义之所在。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
【7】下列读书方式与作者观点最相符的一项是( )
A.咀嚼书里的意思,特别要欣赏美丽的插图,获得读书的乐趣。
B.既可精读,也可浏览,还可像参加读书比赛那样读。
C.慢慢地读,悠闲地读,重在劳逸结合。
D.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
【8】文中讲了孔子关于“学”“习”“思”的两句话,你知道这两句在《论语》中的原话吗?至少写出一句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古 井
在我家屋后的菜园里,有一口古老的小水井。这口井是什么时候修成的,已经没有人能说清楚了。只有井口那些被井绳磨出的一道道深深的印痕,记载着它的年龄。
井水很清很清。我小时候,夏天和秋天的傍晚,常和妹妹到井台上来乘凉。我趴在井沿上,痴痴地往井里一看,一颗一颗地数倒映在井水里的闪亮的星星。夜空中繁星密布,我一面数,一面想:啊,这些星星,离得多远?多远?这井水,它有多深?多深?
井水很甜很甜。我们平常吃的都是这里的水。过路的人喝一口这井里的水,都不住地发出“啧啧”的赞叹声。爷爷讲他年轻时,有一队八路军从这里路过,爷爷打了井水请他们喝,有一位小战士竟然打赌说:“这水里一定放了糖!”
夏天,井水很凉很凉。有一次,六月里,山里的表叔给我们带来了一小筐新摘下来的红李子。妈妈接过来,马上让我把它吊到井水里,吃过晚饭后,妈妈把李子从井水里提上来,拿到院子里大家一起吃。新鲜的红李子被井水浸得冰凉,咬在嘴里又脆又甜,还有一股清香!那冰凉可口的滋味,叫人一辈子也忘不了。
那时候我常常想,现在我也常常想:那口井是谁开掘的呢?他们用自己的劳动,给后代人民带来多少甜美和欢乐啊!
【1】本文共480字,我的阅读时间约____分钟。
【2】文中重点讲到古井水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围绕井水写了三件事,请简要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短文写这口古井井水的特点,表达作者想考察古井的美好愿望。
B.短文写这口古井井水的特点,赞美开掘古井的人给后代带来的甜美和欢乐。
13、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1】选文每段都是一幅画,请你给这三幅画各起一个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划线句中的“它”是不是在“望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幅画的画面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思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镇了。
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千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继铁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用完了,他也只能眼已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思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一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启示。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细嚼慢咽——( )索然无味——( )
【2】写出下面两个词语的意思。
欢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忍饥挨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面的句子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故事内容,做上记号。
(1)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画“____”)
(2)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画“﹋”)
(3)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画“=”)
【5】从文中找出一句话,说明短文所要说明的中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钱学森
①1955年10月1日清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一般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阵阵海风不时掠过他那宽大的前额。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②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③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生了。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倾诉思乡情怀。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在这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他们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兴奋。
④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⑤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⑥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路上了归国的航程。
⑦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1】根据意思,在短文1自然段中选出合适的四字词填空。
(1)形容广大宽阔,无边无际。( )
(2)形容思念亲切。( )
(3)形容船只冲过波浪前进,比喻排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 )
(4)弯着手指头计算数目。( )
【2】总览全文,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体会人物的内心。
(1)请在第①自然段中找出最能表现钱学森归国心切的句子,用“______”画下来。
(2)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
多做点事。”“我现在所做的一切”指的是 。
(3)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①“终于”一词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应当”一词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结合短文第②③④自然段,从上面的句子中体会钱学森的内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第⑤自然段,结合短文回答。
(1)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这句话是对美国海军一位高级将领的语言描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侧面反映出钱学森回国意义的重大。
B.间接表达了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C.这位美国海军高级将领非常尊重钱学森。
【5】读了这篇文章,选择一处你感触最深的内容,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汉字真美。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这所大学1896年建校,“上海交通大学”如今的校徽图案选( )。
A.
B.
C.
D.
16、课外阅读。
一杯牛奶
一天,一个贫穷的小男孩霍华德凯利为了攒够学费正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劳累了一整天的他此时感到十分饥饿,但身边只有一片薄薄的面包片。怎么办呢?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当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打开门的时候,小男孩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没有要饭,只( A.乞求 B.哀求)给他一口水喝。这名女子看到他饥肠辘辘的样子,就拿了一大杯牛奶给他。男孩慢慢地喝完牛奶,不好意思地问道:“我应该付您多少钱?”年轻女子回答道□妈妈教导我们□千万不要为善举而收钱□
□请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霍华德凯利说□当他离开时,他不仅感到浑身有了力气,而且对上帝更加信仰。
数年之后,那名年轻女子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的医生对此束手无策,就转到大城市的医院,由专家会诊治疗。当年的那个小男孩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霍华德凯利医生了,他也参加了会诊。当他听到病人来自那座小城的名字时,他马上起身直奔病房。霍华德凯利医生一眼就认出床上躺着的病人就是那位曾帮助过他的大恩人。他决心要(A.诚心诚意 B.竭尽所能)来治好恩人的病。从此他特别关照这名病人。经过艰辛的努力,手术终于成功了。凯利医生要求把医药费通知单送到他那里,他在通知单的一角写上了一句话。
当医药费通知单送到这位特殊的病人手中时,她不敢看,因为她确信,治病的费用将会花去她的全部家当。最后,她还是鼓起勇气,翻开了医药费通知单,旁边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医药费——一杯牛奶。”签字的是霍华德凯利医生。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写在括号内。
(1)不知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
(2)捆住了手,比喻没有办法。( )
(3)肚子饿得咕咕叫,形容十分饥饿。( )
【2】在□处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认真选择填序号。( )
A.“,。” “。”。
B.:“, 。” “!”。
C.:“,。” :“。”。
【3】在处选择正确的词语,填上序号。
【4】短文中第四自然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意思的转折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声音的延长
【5】下列对短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霍华德凯利医生用医药费偿还了一杯牛奶的费用。
B.霍华德凯利医生全力救治这位特殊病人是证明他的医术高明。
C.霍华德凯利医生的善举源于当年陌生人对自己的关爱。
【6】短文中的年轻女人,她是一个______的人。霍华德凯利是一个_______的人。
17、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
一个南方女孩曾对我讲过这么一件事。
女孩每天早晨上班时,都要去父亲的住处,并且坐下来陪父亲喝一杯茶。女孩的父亲每天都要做上早点等着女儿,因为他不想让女儿不吃早餐就去上班。
在一个下雨的早晨,外面刮着冷风,女孩因为前一天晚上闹钟忘了定时而睡过了头,因此来不及看望父亲。于是女孩给父亲打了一个电话,并做了解释。
“你真的不来吗?”话筒里传来了父亲关切的声音,话音里包含着一种明显的失望。女孩便向父亲保证:“爸爸,我明天一定去看您,真的。”
说完,女孩便骑上车上班了。车刚出家门拐弯处,绕到房后时,女孩发现冰冷的雨中站着自己孤零零的父亲,手里提着一个装着早点的方便袋,如一座爱的丰碑耸立在那里。原来女孩的父亲为了让女孩能够吃上早点,他一接完电话便赶了过来。更令人感动的是,女孩的父亲怕女孩还要坐下陪自己喝茶而耽误上班,他便一直默默地守候在女儿的屋后,丝毫没有上楼打搅女儿的意思……
女孩讲述到这儿,她的眼睛明显地湿润了,并且一闪一闪地晶莹着一种称作爱的亮光。我们常说:“爸爸爱我们,我们也爱爸爸。”其实,爸爸对我们的爱是大海,而我们对爸爸的爱至多也只能算得上是条透明的小溪,与大海的浩瀚相比,根本微不足道。难怪我经常听人们这么说:父爱无边。
【1】在文前横线上给短文加一个恰当的题目。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父亲每天做早点等女儿是因为________;父亲孤零零地站在冰冷的雨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父亲默默等候在女儿屋后,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从文中画线的场景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爸爸对我们的爱像大海,而我们的爱至多也只算小溪,微不足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父亲是一位___________的父亲。
18、重点段落品析。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xún xùn)良,很讨人喜欢。它们虽然有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动物,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xiǎng xiàng)栗。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1】用√选出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2】用横线画出选文的中心句。
【3】选文从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介绍了松鼠的特点,体现出它乖巧、驯良、漂亮。
19、现代文阅读
庐山落霞
①傍晚,雨后初霁。我们走上庐山山梁,面对锦绣谷的方向一抬眼,一幅从未见过的瑰丽图画出现在眼前。
②一轮橘红色的太阳,在与远天相接的长江江面上,开朗地笑着,容光焕发,神采奕奕。长江上展开一个像天空一样雄伟宽广的“广场”,“广场”上铺展开一幅同样宽广的巨型地毯;橘黄色、橘红色、琥珀色、靛青色、天蓝色……交织、融合在一起。
③这时的锦绣谷,成了一片海,淡白中透着浅绿,晶莹透明,纹丝不动,像是结了冰,又像是巨型玻璃镶成的舞台。沿“海”周围,是厚不可测的碧玉般的云雾,上面平平的,周遭如壁,像一溜高原。
④这像一幅什么图画?同游者展开想象的翅膀,寻找恰当的比喻。有的说,像阅兵场;有的说,像仙山琼海;有的说,像两天净土……
⑤我暗想:这不是一幅送行图吗?
⑥你看,那云障雾壁,雍容,肃静,不正是从千山万谷聚集而来的云神雾仙吗?早晨太阳从阳湖升起的时候,它们云霞万朵,彩衣百重,迎候在九奇峰与含鄱口的奇峰异谷;现在,当太阳要休息的时候,它们又赶到锦绣谷来送行了。
⑦好像要证明我的想法似的。太阳接近江面的时候,随着传令兵式的一缕烟云飞过,云障雾壁翻涌起来,江边像点起了万千火把,霎时,色彩明暗斑驳,一片欢腾:或乘龙乘凤,或骑象骑虎,或驾车驾舟,一起向夕阳奔去,欢呼,雀跃,挥手,直到夕阳沉下。
⑧天边留下了一幅无比宽大的斑斓的五彩织锦。
⑨这最后一个镜头像烙印一样刻在我的脑海:这是不是太阳给送行回赠的礼物呢?我痴痴地想。
【1】文章是从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描写落霞的。
【2】文中第③段是________描写,第⑦段是________描写,都写出了落霞的美丽。
A.动态 B.静态
【3】选文画横线的句子中,“这”指的是_______,“送行者”指的是__________,“送行者”送的是__________。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4】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发挥你的想象续写句子。有的说,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
(1)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完成句子。
1.母亲不识字。 母亲却是我的启蒙老师。(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2.她哭得伤心极了,流了很多眼泪。(改成夸张句)
3.克隆技术展示前景。(扩句)
4.那份纯洁无私的爱我怎么会忘记呢? (改为陈述句)
5.少先队员不该向困难低头。(改成反问句)
22、按要求,写句子。
(1)请你描述一下“疫情期间”你呆在家里的心情,最好能用上一个学过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一句话,用上下面两个词语。
情不自禁 赞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下面句子的写法,写一句话。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通过对比,可看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括号里提上恰当的词语扩写句子。
( )的黑熊( )地表演节目。
23、题目:校园的四季
要求:抓住四季里校园的景色变化以及同学们的活动变化来写。表现师生校园生活的美好。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