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襄阳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是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人物特点,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武松——豪放、勇敢、善武

    B.孙悟空——神通广大、活泼

    C.诸葛亮——诡计多端、武功高强

    D.宝玉——率性、纯真

  • 2、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玷(diàn)污 缭(liáo)乱 虬(qióng)枝

    B.旖旎(nǐ) 万顷(qīng) 拖男挈(qiè)女

    C.敞(chǎng)地 踌(chóu)躇 堪(kān)称

  • 3、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中的李杜指的是 (   )

    A.李白和杜牧

    B.李商隐和杜牧

    C.李白和杜甫

    D.李商隐和杜甫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读书成功的秘诀在于勤学好问,正如《论语》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朱熹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的话意在告诉我们读书要专心,只有心、眼、口同时配合,才能有最好的阅读效果。

    3.《忆读书》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谈了自己的读书经历,表达了读书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填空题。

    (1)白鹭实在是________,一首韵在骨子里的________。(郭沫若《白鹭》)

    (2)及时当________,岁月不________。(陶渊明《杂诗》)

    (3)我劝________重抖擞,________降人材。(龚自珍《己亥杂诗》)

    (4)少年强则国强,少年________则国________。(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节选)》)

    (5)姑苏城外________,夜半钟声________。(张继《枫桥夜泊》)

  • 6、依样画瓢。

    莫 ( 沙 漠 ) ( 薄 膜 ) ( 抚 摸 ) ( 模 仿 )

    俞 (   ) (   ) (   ) (   )

    隹 (   ) (   ) (   ) (   )

     

  • 7、根据句意,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毛主席(    )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    )还关心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琐事。

    2、我们(    )没有老百姓的支持,(    )不会有今天的这个大好局面

    3、(    )有全国人民的努力,(    )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起来了。

  • 8、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中国说》)

    这段话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理解

      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山上雾气缭绕,岩石掩映;山下树木葱茏,青翠欲滴。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王冕不禁看得入了迷,心里想道:古人说人在画图中,真是一点不错。可惜这里没有一个画工,把这荷花画下来。随后转念又想: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己画几笔?

    1青翠欲滴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欲望;②想要,希望;③需要;④将要。在这里选第________种解释。

    2“________”画出描写荷花的句子,读一读,请你用一个拟人句来形容此时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怎样理解人在画图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王冕的想法,我知道了王冕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 10、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1】画“  ”的部分说明作者________________

    【2】第一自然段是通过______描写和______描写来表现小珍珠鸟亲近“我”。

    【3】小鸟淘气是从什么地方表现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为什么不写小珍珠鸟的父母而重点写它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非连续性文本

    鼓浪屿

    (景区概况)

    ①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别名“圆洲仔”,南宋时期命名“五龙屿”,明朝改称“鼓浪屿”。因岛西南方海滩上有一块两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当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人们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而得名。鼓浪屿街道短小,纵横交错,是厦门最大的一个屿。

    ②鼓浪屿草木茂盛,景点错落,一派诗情画意。(A)鼓浪屿全岛的绿地覆盖率超过40%,植物种群丰富,各种乔木、灌木、藤木、地被植物共90余科,1000余种。(B)景点代表有:日光岩、菽庄公园、皓月园、鼓浪石、鼓浪屿钢琴码头、郑成功纪念馆、海底世界、海天堂构等。

    ③从19世纪中叶起,伴随着基督教的传播,西方音乐开始涌进鼓浪屿。与鼓浪屿优雅的人居环境相融合,造就了鼓浪屿今日的音乐传统,培养出周淑安、林俊卿、殷承宗等一大批杰出的音乐家。如今,鼓浪屿的人均钢琴拥有率为全国第一,岛上有100多个音乐世家,2002年鼓浪屿被中国音乐家协会命名为“音乐之岛”,有国内仅有、国际一流的钢琴博物馆,常年举办鼓浪屿钢琴节暨全国青少年钢琴比赛、美国音乐周等重大音乐活动。

    ④鼓浪屿风景名胜区获得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最美五大城区等荣誉。2017年7月8日,“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2项世界遗产项目。

    (重要景点)

    ①菽庄花园:坐落在鼓浪屿港仔后,建于1913年,主人林永嘉,又名叔臧,因名即以他的名字谐音而命名。1894年甲午战争清廷失败,后来台湾给日本,林维源及其子叔臧不愿当亡国奴,迁到鼓浪屿居住。其后,叔臧建了这座花园,菽庄花园总面积20328平方米,其中水域3352平方米,建筑物2451平方米。园内还有四十四桥和十二洞天等景点。辽阔的海域是它的亭台,隔海的南太武山脉是它的围墙。前方巨石上,明代大书法家张瑞图笔书的“海阔天空”四个大字不禁让我们引发无数的联想。

    ②皓月园:位于鼓浪屿东部的覆鼎岩海滨,占地3万平方米,沿鹭江之滨铺开,这是以海滨沙滩、岩石、绿树、亭阔展布的庭园,始建于1985年,以《延平二王集》中“思君寝不寐,皓月透素怖”诗句取名“皓月园”。覆鼎岩上临海顶天立地的郑成功雕像成为园中的主体建筑,它也是中国历史人物雕像中最大的一座。园内青铜大型群像浮雕,再现了当年郑成功挥师东渡,驱荷复台的历史场面。皓月因景色迷人,明代建筑特色与海滨的沙鸣、树木、海景山色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天然的图画。

    ③钢琴博物馆:2000年1月落成的鼓浪屿钢琴博物馆位于菽庄花园的“听涛轩”,占地450平方米,分AB两所,上下两层,博物馆里陈列了爱国华侨胡友义收藏的40多架古钢琴,其中有稀世名贵的鎏金钢琴,有世界最早的四角钢琴和最早最大的立式钢琴,有古老的手摇钢琴,有产自一百年前的脚踏自动演奏钢琴和八个脚踏的古钢琴等,寄托了胡友义对钢琴艺术的痴情和对故乡刻骨铭心的爱。

    ④海天堂构:位于鼓浪屿福建路38号,始建于1921年,2002年4月被厦门市政府列为重点历史风貌建筑。修复后开放的“海天堂构”老别墅是中西方文化结合的典范之作,令人沉醉不已。

    (关注问题)

    ①尽管“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通过了世界遗产大会的终审,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大会也提出了一些未来需要关注的问题。

    ②对于鼓浪屿的历史建筑来说,最直接的威胁是台风、火灾和植物病虫害。过去50年,厦门和鼓浪屿造受了180多次台风袭击。2016年9月的台风“莫兰蒂”给鼓浪屿造成了重创,3000棵树被吹倒,42座历史建筑到破坏。有鉴于此,大会认为,充分的风险准备和应对措施至关重要。

    ③游客压力是鼓浪屿面对的另一个问题,近年来,鼓浪屿游客数量急剧攀升。2009年的游客数量为575万人次,2014年,已达到1246万人次。游客数量对于历史建筑尚未产生负面影响,但对于环境水平造成了负面影响,国际古迹理事会认为,游客数量对于岛上有形资产和环境是重大威胁,特别是在假期和旺季。而在获得世界文化遗产称号之后,鼓浪屿对于游客的吸引力必将增大,因此,相关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游客数量,根据相关报告显示,鼓浪屿每日容纳人数最多达到5万人,其中包括1.5万居民和通勤者,因此,每日可接纳游客数量实际为3.5万人。游客和通勤者最为合宜的数量是2.5万人,当地政府和旅游部门将针对这一数字,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认为,有效的旅游管理是保持文化遗产完整性的关键因素。

    (根据“百度百科”等相关材料改写)

    1(景区概况)是依次从哪四个方面介绍鼓浪屿的?(     

    A.面积大小、环境及景点、音乐传统、荣誉称号 B.环境及景点、得名由来、音乐传统、荣誉称号

    C.得名由来、环境及景点、音乐传统、荣誉称号 D.得名由来、代表景点、音乐传统、荣誉称号

    2阅读(重要景点),思考四个景点的介绍有哪些共同点。正确的是(    

    (1)景点的面积    (2)景点的位置    (3)景点的建筑时间 

    (4)景点的结构    (5)游览的路线    (6)游览的感受

    A.(1)(3)(6) B.(2)(3)(4) C.(2)(3)(5) D.(2)(3)(6)

    3下列(关注问题)包含的主要信息正确的是(     

    A.台风和游客是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的最直接的威胁。

    B.游客数量对于历史建筑和环境水平都造成了负面影响。

    C.游客和通勤者的数量控制在3.5万人最合适。

    D.第2自然段运用了两种说明方法表明台风对鼓浪屿的危害。

    4选出对鼓浪屿解说准确的一项(      

    A.鼓浪屿街道狭长,纵横交错,是厦门最大的一个屿。

    B.鼓浪屿的钢琴拥有数为全国第一,所以被称为“音乐之岛”。

    C.因岛西南方海滩上有一块两米多高、形状像鼓的“鼓浪石”,鼓浪屿因此而得名。

    D.目前“鼓浪屿”已成为中国第52项世界遗产项目。

    5说说文中标注(A)(B)两句不能颠倒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当前很多旅游城市,为了吸引游客,获取经济利益,一方面拆掉了很多文化古迹,另一方面却热衷于建造仿古建筑。请写出你的看法,至少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有一种爱,带我们走远

    ①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有一位运动员,她并没有获得金牌,却让世人为之动容,她就是体操赛场年龄最大的选手,33岁的丘索维金娜。

    ②丘索维金娜出生于1975年6月,1991年至2008年,6次参加世锦赛,赢得7枚奖牌;5次参加奥运会,1992年夺得团体金牌;3次参加亚运会,2002年夺得跳马和自由体操冠军、平衡木亚军……这一切不能不说是奇迹,而奇迹背后是一位伟大的母亲,用她最柔软而坚强的心,为爱无悔付出的感人故事: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得白血病的儿子阿廖沙。

    ③1996年,丘索维娜参加完亚特兰大奥运会后退役,组建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三年后,活泼可爱的儿子阿廖沙出生。然而,2002年,一纸诊断书几乎摧毁了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阿廖沙被诊断患上白血病。为了支付儿子昂贵的医药费,丘索维金娜毅然决然地选择复出,并尽可能多地参加比赛,争取赢得奖金的机会。这位本来专攻跳马项目的选手,从26岁起,努力使自己变成了全能型运动员,每次都能够参加所有的比赛项目。她本来只是一名身高1.53米,体重44公斤的女子,为了儿子,引爆了自己所有的能量。再苦再累,只要一想到正在与病魔抗争的儿子,她就会激情饱满地在赛场上拼搏。她为儿子倾注了所有的爱,儿子就是她生命的全部。丘索维金娜说:“对我来说,儿子就是我全部的生命。只要他还生病,我就一直坚持下去。他就是我的动力。”

    ④母爱,千丝万缕,牵动着我们每一处神经。母爱能让一个人走多远?33岁的丘索维金娜会告诉你。

    【1】文章结尾画横线处是________

    A.反问句

    B.设问句

    【2】这一切不能不说是奇迹。(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要他还生病,我就一直坚持下去。(用“只要……就……”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丘索维金娜没有获得金牌却让世界为之动容,是什么原因?在你认为最合理的解释后面打“√”。

    (1)她很爱国,这么大的岁数还为国争光。(     

    (2)爱儿子,为儿子付出一切的精神打动了人们。(     

    (3)在每一个项目上表现都非常出色,让人们为之动容。(     

    (4)她33岁的“高龄”仍然驰骋赛场,为荣誉而战的精神值得钦佩。(     

  • 13、阅读理解。

    草船借箭(节选)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联系上下文可知,军令状的内容应是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揣摩选文中人物的心理,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并完成练习

    A.步步紧逼                  B.明知故问                 C.胸有成竹                  D.正中下怀

    (1)“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周瑜这是( )

    (2)“用弓箭最好。”——对于周瑜来说,诸葛亮这样回答是( )

    (3)“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周瑜对诸葛亮( )

    (4)“只要三天。”——此时诸葛亮( )

    【3】选文中周瑜高兴的是________,他叫诸葛亮当面下军令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4】请你发挥想象,诸葛亮在跟周瑜立下军令状之前,可能想过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

  • 14、下图是一幅图书广告宣传画面,观察画面与提示文字,完成填空。

    【1】广告介绍的书名是:__________________,出版社编写这套书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00%”说明这本书______________,“75%”说明这本书______________,这两方面的意思用一个成语概括是_______________

  • 15、课外阅读。

    山中访友(节选)

    李汉荣

    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早晨,好清爽!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见 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 低头)(凝望 看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zhā zā)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guān guàn),胳膊变成树枝,xiě xuè) 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亲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有改动)

    【1】用“/”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和读音。

    【2】第二自然段“德高望重”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把“老桥”比作“德高望重的老人”,从这个比喻中,你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山中的 ______________都是他的好朋友。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 _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大树这三位朋友间的____________情谊。

    【4】用波浪线在原文中画出作者走进树林时产生的联想,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①郑板桥是清朝的一位书画家。‖

    ②他一生最杰出的成就表现在诗书画方面,号称”诗书画三绝”。他的诗大都来自现实,来自生活,言之有物,读来妙趣横生。

    ③他写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乱石铺路自成一家,给人以一种特殊的美感,这就是他的”板桥体”。

    ④郑板桥的画也闻名于世。他特别喜欢画兰、竹、石。他认为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年常青,石头万古不移,是值得歌颂的。‖

    ⑤郑板桥在潍县当县令时,遇上闹灾荒,他私自开粮仓救济老百姓,被罢了官。

    ⑥从此,他回到家乡以卖字画为生。他有个怪脾气:一些财主、官吏依仗财势叫他画画,他却偏不画。

    ⑦郑板桥卖字画得来的钱,大多数给了穷人。据说,他常常身背一个长口袋,卖字画的银子就放在里面,一路散发给穷苦百姓,走到家银子也散光了。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诗书画三(  )

    ①断绝;②穷尽;③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赶上的;④绝对。

    (2)四时不(  )

    ①感谢;②认错;③拒绝;④(花或叶子)脱落。

    2.第②~④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已给出分段,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第三部分所举的3个事例,并分别说明各自表现了郑板桥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

    吱呀—声,门轻轻地开了。东东不声不响地走进屋里,放下书包,坐在椅子上,耷拉着脑袋,没精打采的。 

        奶奶挽着袖子,从厨房里走出来,一看他蔫头耷脑的,有点儿吃惊。平时他放学回来,总是高高兴兴的,不是拿着腔调儿朗诵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就是喊“奶奶,我饿了”,从来没有这样的老实劲儿。该不是病了吧?奶奶担心地抚摸一下他的额头,凉丝丝的,一点儿也不热。他是怎么啦?   “东东,告诉奶奶,出了什么事儿?” 

       “奶奶,语文老师读课文,我给她挑了一个错儿,她会不会生气?”他仰着脸问。 

        奶奶一听是这么一件小事,毫不在意地笑了。不过,照例又数落了他几句:“你这个孩子,总好多嘴多舌,大家尊敬老师。你给老师挑毛病,老师会不生气?” 

    他轻轻地“啊”了一声,心里还有些想不通。说他不尊敬老师,实在委屈,尤其对这位年轻的语文老师。她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给学生的印象一直很好。她个子不高,身体单薄,脸色有些苍白,扎着刷把辫儿,像个高中生,一点儿老师的架子也没有。下课时把教案放在窗台上,不是跟男生掷飞碟,就是同女生跳橡皮筋。她的课讲得也好,清楚明白。她特别善于朗读课文,那柔和悦耳的声音,那么富有感染力,仿佛能把人带入诗的境界。东东喜爱听她朗读,时常模仿她的腔调和姿态,练习朗读。

    1给划线的字注音。

    没精打采_____   蔫头耷脑_____ 掷飞碟____

    数落_______   单薄____ 仿佛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不声不响 ______ _______ _______  

    高高兴兴______ _______ _______

    凉丝丝 ______ _______ _______

    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______朝诗人__________

    4文中划横线部分处的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5用波浪线划出文中描写老师外貌描写的句子。

    6找出文中的反问句抄下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东东喜欢他的语文老师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那个习惯紧锁眉头思考问题的著名核物理学家走了。2019年1月16日,“共和国勋章”、“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院士因病辞世,享年93岁

    ②1961年1月,于敏迎来人生中一次重要转型。他作为副组长领导和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工作。这对于一个刚刚崭露头角的青年科学家来说,意味着巨大牺牲,因为核武器研制集体性强,需要隐性埋名常年奔波。尽管如此,于敏不假思索地接受了任务。从此,于敏的名字“隐形”长达28年。“惊天的事业,沉默的人生”这句话浓缩了于敏与核武器研制相伴的一生。

    ③在国际上,氢弹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核武器,氢弹研究被核大国列为涉及国家安全的“最高机密”,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于敏虽然基础理论雄厚,知识面宽,但对系统复杂的氢弹仍然陌生,要在短期内实现氢弹研制理论上的突破,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④为了尽快研制出我国自己的氢弹,于敏和同事们知难而进、昼夜奋战。在创造历史的“百日会战”中,当时计算机性能不稳定,机时又很宝贵,不到40岁的于敏在计算机房值大夜班(连续12小时),一摞摞黑色的纸带出来后,他趴在地上看,仔细分析结果,终于挑出了3个用不同核材料设计的模型,回到宿舍后坐在铺着稻草的铁床床头,做进一步分析。剥茧抽丝,氢弹构型方向越来越清晰,于敏和团队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⑤氢弹原理一经突破,所有人斗志昂扬,恨不得立马造出氢弹,可是原理还需经过核试验的检验。试验场远在西北大漠,生活条件相当艰苦,吃的是夹杂沙子的馒头,喝的是苦碱水;茫茫戈壁上飞沙走石,大风如刀削一般,冬天气温达-30℃,道路冻得像搓衣板……而于敏都甘之若饴。

    ⑥1966年12月28日,氢弹原理试验终于取得圆满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又成功进行全威力氢弹的空投爆炸试验。在我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空投爆炸指挥现场,于敏平静地凝望着半空中腾起的蘑菇云,一言不发,直至听到测试队报来的测试结果时,才脱口而出:“与理论预估的结果完全一样!”

    ⑦尽管在氢弹研制中居功至伟,但对别人送来的“中国氢弹之父”称呼,于敏并不接受。他说:“核武器的研制是集科学、技术、工程于一体的大科学系统,需要多种学科、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氢弹又不能有好几个‘父亲’”。

    ⑧完成了时代赋予的使命,于敏没有停止追寻的脚步。为了研发第二代核武器,于敏隐身大山,继续加班加点搞科研,他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⑨此身长报国,拿命换科研。这是何等的奉献!于敏先生那一代人身上有一种共性——他们有一种强烈的家国情怀,赤胆忠心,报效祖国。这种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将会不断地传承下去。

    1给本文报个合适的标题,写在文章前的横线上。

    2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第⑤自然段画横线部分的场景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描述不当的一项是____

    A.说明生活条件相当艰苦,核试验场的环境非常恶劣   B.说明苦尽甘来

    C.突出了核试验的难度   D.体现了氢弹研制者们的奉献精神

    (2)下面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有____

    在我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空投爆炸指挥现场,于敏平静地凝望着半空中腾起的蘑菇云,一言不发,直至听到测试队报来的测试结果时,才脱口而出:“与理论预估的结果完全一样!”

    A.外貌描写   B.神态描写   C.动作描写   D.语言描写

    3第③自然段黑体字部分写了什么内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结尾有什么特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于敏院士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的事例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细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líng lóng tī tòu(   )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hóng wěi(   ),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字是_____结构,部首是_____

    2在文段中拼音旁的括号里写上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圆明园中建造了许多风景名胜,最具代表性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文中承上启下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圆明园中收藏的历史文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喜欢圆明园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病人微微一笑,说:“沃克医生,你说我是军人,我就是军人。”(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就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不改变句子意思换一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明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例子,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例句: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喜出望外             镇定自若             焦急万分             怒气冲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石头像雹子一样,向敌人头上砸去。(仿写比喻句)

    2.雨来是个英雄。(扩句)

    3.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缩句)

    4.这条铁路比原计划缩短了两年完成。(修改病句)

     

  • 22、改为转述句。

    西门豹说:“这样说来,河神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社会不断进步,科技领域不断取得新成果。未来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你大胆地展开想象,以未来的中国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想象的内容要新奇而有

    趣。300字左右。

    命题意图:作文,考查的是平时的练习的情况,以及作文课上讲的写作方法、写作的技巧的掌握程度。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