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林芝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这则字谜的谜底是(   

    A.日

    B.曼

    C.香

    D.酉

  •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四季之美》一文中,作者在表现冬天早晨的美时,通过动静和色彩的对比,写出冬天早晨令人十分扫兴。

    B.“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句话应该以平静舒缓的语气朗读。

    C.《月迹》一文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巴金,《鸟的天堂》也是他的作品。

    D.“风一更,雪一更”,“一更”二字反复出现,突出了塞外卷地狂风、铺天暴雪,杂错交替扑打着帐篷的境况。

  • 3、下面书法作品中,哪一个是欧阳询楷书的代表作?(       

    A.《兰亭集序》

    B.《勤礼碑》

    C.《玄秘塔碑》

    D.《九成宫醴泉铭》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把合适的词语填在句子后面的括号里。

    忐忑不(   )   自(   )自受   心(   )肉跳   汹(   )澎湃

    1.形容十分恐惧的样子。   (   )

    2.心神不安的样子。   (   )

    3.自己做的事自己承担后果。   (   )

    4.形容波涛声势浩大的样子。   (   )

     

     

  • 5、在横线上写出同音字。

    zhànɡ   ______   ______   ______

    jiàn     ______ 水 实______   ______

  • 6、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浩瀚——______ 静止——______

    轻易——______ 希望——______

    摆脱——______ 难以置信——__________

  • 7、运用积累到的知识填空。

    (1)勤俭节约乃持家之本。魏征强调:“_______,戒奢以俭。”司马光告诫人们:“______,由奢入俭难。”朱用纯提醒我们:“_______________;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此外,我还记得这样一句关于勤俭节约的名言警句:________

    (2)大好河山被金人占领了,南宋统治者却不思收复失地,只求苟且偷安,诗人林升厉声质问:“_____?”爱国诗人陆游一生最大的遗憾是“________”,他临终前嘱咐儿子:“______________”。面对死气沉沉的社会,清代诗人龚自珍大声疾呼要广纳贤才:“______________。”

    (3)朱熹认为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眼到、口到。《论语》中“敏而好学,_______”告诉我们要聪敏勤学,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将相和》共讲了三件事;第一件事的起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件事的起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件事的起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三件事总起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有关惜时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关勤俭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谈读书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关思乡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

    钓鱼的启示(节选)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  阻)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  箸)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  决)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 戒)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1“/”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字。

    2钓鱼的启示启示具体指的是什么?用“~~~~”画出来。

    3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指的是什么?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漂亮的大鲈鱼。

    B. 吸引人的,让人动心的,诸如金钱、地位、荣誉等。

    C. 那些暂时带来一点方便、一点好处的事。

    D. 比喻人生中能把人引入歧途的各种诱惑。

    4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在我们生活中的确会经常碰到。如果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么做呢?简要地写一写。

    (1)学校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没人知道。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马路时,红灯亮了,但周围没有人民警叔叔。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买东西,售货员多找了钱。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年那件让孩子(沮  阻)丧的事,与后来他成为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之间有什么联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检阅台

    祖父·后园·(节选)

    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一直开到六月。

    花朵有醋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别的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的钩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突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在干什么。我就把他的草帽插上一圈的花,红彤彤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一边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外也怕闻得到的。我就笑得哆嗦起来,几乎没有力气再插上去了。

    等我插完了,祖父还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垄上的草。我跑得很远地站着,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彤彤的花朵,一进来就被祖母看见了。她看见后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我笑得最厉害,在炕上直打滚儿。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才明白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他把帽子放下,也大笑了起来,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好不容易停住了,一想起来,又笑了。

    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醒说:

    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

    一提起,祖父的笑就又来了。于是我又在炕上打起滚儿来。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成了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原因(   )  茂密(   )

    戏弄(   )  害怕(   )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笑得哆嗦起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祖母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祖父把帽子放下笑了十多分钟,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概括出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的句子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

    吃荤的植物

    ①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动物以植物为,人们已司空见惯,不觉为奇;而植物以捕动物为生,有人恐怕还是第一次听说。

    ②这些吃荤的植物大都生长在气温较高的沼泽地带,因为这种地方往往土质贫瘠,所以不得不捕捉昆虫以获取氮气。它们布设“陷阱”的方法很巧妙。有三种基本式样:一种用捕捉器般的夹子,器官的两半能迅速闭合,把牺牲品夹在当中;另一种像粘绳纸,用分泌的黏液把猎物粘住;第三种是生有瓶状叶,引诱昆虫陷进瓶中。就拿其中的茅膏草来说,它的叶子像小小的月牙,平时叶子张开,露出鲜艳的肉色饵细胞,看上去十分美味多汁。昆虫一旦碰到它叶子上的腺毛,叶子就会像夹子一样由两边向中间合拢,将昆虫困在其中,并分泌消化液把它消化,大约十天后,叶子重新开启,静静恭候下一个猎物。有趣的是,如果它包住石子等不能“吃”的东西,不超过24小时,叶子便会重新开启,将其吐弃。

    ③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对食虫植物进行过多次观察和试验,曾感叹地说:“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智慧!”

    【1】上文的说明对象是( )

    A.捕食动物为生

    B.捕食植物为生

    C.以捕食动物为生的植物

    D.以捕食植物为生的动物

    【2】短文第①自然段有两个加点的“食”字,意思分别是( )

    A.吃 食物

    B.食物 吃

    C.吃 吃

    D.食物 食物

    【3】短文第②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

    【4】短文结尾处画线的句子的含义,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将序号写在括号内( )

    A.表明植物吃动物是一件让人难以接受的事。

    B.赞叹自然界的生物为了生存,所采取的令人想象不到的办法。

    C.赞叹自然界所有生物都有着令人想象不到的办法。

  • 12、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母亲

    ①母亲病了,住在医院里。我们兄弟姐妹轮流去守护。轮到我的那天,护士进来换床单,让母亲起来。母亲病得不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护土问:“你以为你妈有多重?”我说:“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母亲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②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护士说:“亏你和你妈生活了几十年,眼力这么差。”我说:“如果你跟我妈生活几十年,你也会看不准的。”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A担子翻山越岭,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每逢有B重担,母亲总让我们放下,她自己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C担子。

    我愧疚地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护士也动情地说:“大妈,您真了不起!”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护士把旧床单拿走,铺上新床单,又很小心地把边边角角拉平,然后回头吩咐我:“把大妈放上去吧,轻一点。

    ④我突发奇想:“妈,您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没有好好抱过你一回呢。让我抱你入睡吧。”母亲说;“快把我放下,别让人笑话。”护士说:“大妈,您就让他抱一回吧。”母亲这才没有作声。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侯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护士不忍离去,静静地站在边上看着。母亲终于闭上眼睛。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放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

    【1】读一读第④⑤段中划“ ”的句子,把选文标题补充完整。

    【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第③中划“ ”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思考,试着写出三个“我”感到愧疚的原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第②段画“ ”的句子中,有三处写到了“担子”,A处的“担子”是指_____________;B处的“重担”是指_____________;C处的“担子”既是指_____________,也是指_____________

    【5】读了本文,会让人联想到传诵千古的诗句(或俗语、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6】质疑:读一读第⑤段中画“ ”的句子,试着提出2个问题,并联系上文解答一个问题。(注:不要提词语理解方面的问题)

    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外阅读。

    荷塘月色(节选)

    朱自清

    月光如流水一般,(   )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   )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文段中括号里应依次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

    A. 淡淡   静静   薄薄   弯弯 B. 薄薄   淡淡   静静   弯弯

    C. 静静   薄薄   淡淡   弯弯 D. 静静   淡淡   薄薄   弯弯

    2读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将正确的理解打上“√”,错误的理解打上“×”

    (1)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转折。______

    (2)这种好处指的是:因为不能朗照,正好与作者希望求得恬静的心境相吻合。____

    (3)“酣眠小睡都是比喻的说法,它们分別指的是朗照与被淡云遮隔后的疏朗的月光。________

    3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 ) 

    A. 荷塘月色朦胧迷人

    B. 月光下的荷塘里碧绿的荷叶与淡谈的荷香

    C. 梦中的景色美丽

  • 14、拓展阅读

    永远都要坐前排

    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教导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在别人的前面

    玛格丽特牢记父亲的话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学五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名列前茅

    其实,玛格丽特不在学业上出类拔萃,她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学校的其他活动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学生中凤毛麟角的佼佼者之一当年她所在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她无疑是我们学校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正因为如此,四十多年以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才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四次当选保守党领袖,并于一九七九年成为英国第一任女首相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永远都要坐前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前排”的人不少,真正能够生在“前排”的却总是不多许多人之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就是因为他们把“坐在前排”仅仅当成一种人生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那些最终坐到“前排”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但有理想,更重要的是他们把理想变成行动

    一位哲人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撒切尔夫人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1)许多人之所以不能坐在前排”,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远都要坐前排(   )

      A.一句普通的话

    B.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C.一时立下的决心

    D.对自己的约束

  • 15、阅读理解。

    屎壳郎滚粪球

    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一只滚圆滚圆的小球在不停地滚动。定睛一瞧,后面还有个黑黑的小东西呢,原来是一只屎壳郎!这小家伙本名叫蜣螂,但它还有更体面的名字——金龟子和圣甲虫。既说“金”又说“圣”的,人们可不是信口开河,而是对它华丽外表的肯定。

    屎壳郎天天与牛粪打交道,每天的工作又脏又累,但长得却一点也不难看。它身长七八厘米,嘴巴上长着一双大颚,像一对大刀。引人注目的是,它背部的那身盔甲,闪着金属和宝石般的光泽。据说,这盔甲极为坚硬,连嘴尖爪利的雕鸮也没办法摧毁。看来,这身行头不是白长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原来,这华丽的行头是屎壳郎辛苦的见证,也是大自然给它的优厚的“报酬”。在自然界,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都能吸收土壤或者食物中所含的微量元素。天长日久,这些元素在动物身体里不断地积累,最终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而屎壳郎不怕脏,不怕累,专门以粪便为食,这里面营养丰富,能让它的盔甲呈现金属般的光泽。有人研究发现,盔甲里真的有黄金成分,只不过每只屎壳郎盔甲里含的黄金微乎其微。要是把1千克屎壳郎进行熔炼,才可以得到黄金25毫克。

    说来也怪,屎壳郎这家伙居然也有挑食的时候。澳大利亚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畜牧业可算是其一大支柱产业。但是羊多了,羊粪怎么处理呢?澳大利亚本地的屎壳郎只偏爱袋鼠的粪,对羊粪一点儿也不感兴趣。面对日益增多的羊粪,澳大利亚政府无奈之下,决定从别的国家进口屎壳郎,其中还有不少来自中国。后来的事实证明,效果还真不错。

    如果你认为屎壳郎是一群浑浑噩噩、吃饱就行的饭桶,那你就大错特错了。相反,它们很有责任感,尤其是对自己的后代。

    由于经常在粪便里摸爬滚打,屎壳郎对粪便的鉴别能力可谓炉火纯青。因为粪便关系到它们的下一代,为了让自己的宝宝健康成长,它们会选取上好的羊粪滚成球,供里面的虫卵生长发育用。小虫卵需要整整3个月的时间才会长大,而在这期间,它所需的营养全部来自小小的羊粪球,这足以说明屎壳郎的责任有多么重大。至于成年屎壳郎自己享用的粪,就不那么挑挑拣拣了,马粪也好,牛粪也罢,对每种粪便,它们都一样热情。

    熟能生巧,巧能生精。屎壳郎的粪球滚多了,自然滚得也好。不论是外形还是大小,都整齐划一,看起来相当精致,好像是从一条流水线上下来的产品。

    从结构上来看,粪球有点像鸡蛋。外壳坚硬,里面营养丰富。对于小幼虫来说,这真是一座不错的育儿房。如果“蛋売”不小心被什么东西弄破了,这小家伙还会用自己的粪便修补好,颇有泥瓦匠的天分。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小球被吃成了一个空壳,幼虫就开始美美地睡上一觉,最后长成一只真正的屎壳郎。

    每当这时候,小屎壳郎就会遇上一点小麻烦。这个“蛋売”精密可靠,虽然以前可以保护它,可现在小屎壳郎怎么打破它,出来见世面呢?幸运的是,这时老天会帮它的忙。转眼间,一场大雨瓢泼而下,被雨水一淋,“蛋壳”变软,小屎壳郎终于破壳而出了,自然界又多了一位“清道夫”。看来,屎壳郎还挺聪明的,不但会一些“雕虫小技”,还会巧妙地利用天时、地利呢!

    (选自《中国少年儿童趣味百科全书》,有删改)

    【1】下列哪一项不是屎壳郎的别名?(  )

    A.蜣螂

    B.蟑螂

    C.金龟子

    D.圣甲虫

    【2】下列关于屎壳郎的盔甲,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极为坚硬。

    B.里面真的有黄金成分。

    C.闪着金属和宝石般的光泽。

    D.不是大自然给它的优厚的“报酬”。

    【3】下列信息与文本相符的一项是(  )

    A.屎壳郎这家伙不挑食。

    B.屎壳郎对后代没有责任感。

    C.屎壳郎天天与牛粪打交道,长得很难看。

    D.屎壳郎对粪便的鉴别能力可谓炉火纯青。

    【4】[疑难]这篇文章的说明风格属于哪一种?(  )

    A.科学严谨

    B.简洁明晰

    C.生动活泼

    D.夸张有趣

    【5】为什么说屎壳郎是“清道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它身长七八厘米,嘴巴上长着一双大颚,像一对大刀。”这句话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本文,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一样物品,两样感受

    雨伞

    雨伞是人们雨天出行必备的工具。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伞的国家,从发明之日到现在至少有3500多年的历史,当时被人们称之为“簦”。

    关于雨伞的发明,民间有诸多传说。流传最广而又有文字记载的还是那位神通广大的“鲁班先师”。据说鲁班在乡间为百姓做活,媳妇云氏每天往返送饭,遇上雨天,常常挨雨淋。鲁班为了不让送饭的媳妇让雨淋着,沿途建造了一些避雨的亭子,天下雨了,便可在亭子内暂避一阵。亭子虽好,总不能多设,而且天气如小孩子的脸变化无穷,尤其是夏季雷阵雨的天气,说下就下,以至迅雷不及掩耳。云氏突发奇想,要是有个随身的亭子该有多好?鲁班听了媳妇的话,茅塞顿开。这位本领高强、无所不能的发明大王依照亭子的样子,裁了一块布,安上活动的木质骨架,装上伞把。于是世界上第一把雨伞就这样问世了。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为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雨伞也在不断地改进、更新。最初鲁班大师发明的雨伞是笨重的木质骨架;到像《毛主席去安源》拿着的粗大、笨重的竹子骨架油纸雨伞;后来人们又把油纸雨伞改为黄色油布雨伞。这种雨伞不光是笨重,不便携带、那熏人的油漆味人们也很难适应。再后来人们用细钢条做成骨架,用不同颜色的布做成雨伞,雨伞又太长,携带还是不太放便,最后改造成现在自动折叠的自动伞。用时自动撑开,不用时折叠后放在背兜里,随身携带,非常方便。

    伞的故事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我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冷不丁半路上下起了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能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母亲摸着我的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母亲的难处,却说:“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

    母亲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买,咱买一把!”听了母亲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坚   艰)难,她哪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母亲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扳,“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母亲织了一夜的布。我悄悄地走到母亲跟前,用(颤   颠)抖的声音喊了一声:“娘!”母亲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母亲笑了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终于有一天,母亲割了布。从集市上卖布回来,母亲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眉开眼笑地说:“去吧,你要的伞!”

    我惊叫着,从母亲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   传)。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母亲那笑得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这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这把伞就仿佛母亲就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伞的国家,从发明之日到现在至少有___________多年的历史,当时被人们称之为“簦”。

    【2】伞的历史发生了很多变化,从鲁班发明的___________伞、到竹子骨架的___________伞,再到可以折叠的___________伞。

    【3】在文中的括号里用“√”选择正确的汉字。

    【4】母亲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买,咱买一把!”

    “沉思良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亲之所以沉思良久是因为___________,从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偶一抬头,望见了母亲那笑得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这句话中“黄油布似的脸”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眼里涌出了泪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为什么还舍不得扔掉它?

    _________________

    【7】同样是写伞的文章,但是两篇文章却有很大的不同,请你阅读《雨伞》《伞的故事》两篇文章,完成下面的T型对比图,从表达方式、描写内容、抒发情感三方面来比较一下。选择正确答案,把序号写在对应的横线上。

    《雨伞》

    比较内容

    《伞的故事》

    _____________

    A.重在说明事物。

    B.重在讲述故事。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A.讲伞的发明过程和发展变化。

    B.讲了母亲为我买伞的故事。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A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B.我对伞的喜爱之情。

    ___________

  • 17、课外阅读。

    爱惜时间的鲁迅

    2021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鲁迅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他为我们写作和翻译了600多万字。大家都说鲁迅是天才,可是鲁迅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鲁迅爱惜时间,总想在一定时间内多做一些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省时间,就等于延长了一个人的生命。”

    鲁迅工作起来是不知道疲倦的。他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到了老年的时候,他对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在他逝世前不久,他生着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40千克,仍然拼命地写作和翻译文章。他逝世前三天,还替别人翻译的一本苏联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在逝世的前一天还写了日记。鲁迅一直工作到他离开我们的那一天,从来就没有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爱惜别人的时间。他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着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性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爱惜时间的精神,要有计划地支配自己的时间,也要爱惜别人的时间,不让宝贵的时间浪费掉一分钟。

    【1】抓住关键语句,能够帮助我们提高阅读速度。我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三自然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知道其他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把文中加点成语“夜以继日”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自然段写了“鲁迅一直工作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的事,有3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更能体现这一点,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从几个方面写鲁迅先生爱惜时间的?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 18、   《草船借箭》节选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商量——(______  惩戒——(______   款待——(______   拒绝——(______

    【2】把下面的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

    我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①周瑜问:“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是周瑜明知故问。(____         

    ②“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这句话可以看出周瑜并不想为难诸葛亮。(_____

    【4】填空。

    ①周瑜很高兴,他高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可以看出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

    【5】题目中的“借”换成“取”“骗”“偷”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短文,作答。

    牵手

    ①女儿很小的时候,带她出门,总是伸一根食指让她紧紧牵住。那时的女儿多小啊,脑袋刚刚齐到我的大腿,走路深一脚浅一脚趔趔超趄,小小的胖手攥住我的食指,不要命地抓着,那真是甩也甩不脱,割也割不掉。不知道那只小手哪来那么大的劲,我的一根食指对她来说还是庞然大物呢。

    ②稍大的时候领她上街,牵手已经不够了,牵手之后还要用她的胳膊勾住我的小臂,结结实实的,一步不落,仿佛生怕稍不留意我就会从她的身旁逃之夭夭。我觉得小臂被她勾拉得像要脱臼;甩动不灵也妨碍走路。我会冷不防地用劲,从她胳膊里怀抱里抽出自己的手。她“嗷”地一声扑上来,仍然是不屈不挠地抓住,而且比刚才更加用劲。后来我就怕带她上街,或者喝令她去牵爸爸的手。她牵爸爸的手也是一样全心全意,她爸爸让她牵着也会一脸陶醉和幸福。

    ③女儿现在已经十三四岁了。十三四岁的女儿人高马大,我们俩并排走路,我不穿高跟鞋比她矮一个头尖。人高马大的女儿出门依旧牵着我的手,但不是攥住我一根食指了,是把我的食指中指无名小指捏成一排,而后囊括进她的掌心。我说不行,你太大了,你看街上有没有这么大的女孩子还牵妈妈手的?她“嗯”一声说,我想牵。我试图甩脱她,一次两次,三次四次,但她固执地不让我的手滑开。她的手劲多大啊!我的指骨在她掌心里酥麻酥麻,只要她再加一把劲我就会叫唤出声。可我内心也喜欢这种指骨酥麻的感觉。

    ④我真不知道女儿牵我的手要牵到什么时候,今生今世我们的手还会不会分开。我嘴里说着:不要,不要。我心里默念着:牵吧,牵吧。我的孩子!妈妈牵女儿的手天经地义,女儿牵妈妈的手地久天长。女儿把她的手交到我手里,她就把她的一切都交给我了:在她满十八岁之前,她无忧无虑,因为忧虑有妈妈担着,荆棘由妈妈去砍,给她一把毒药她会不眨眼地当糖吞下,领她走上悬崖她会一步不落紧紧跟着。谁让我是妈妈呢?她的手不交给妈妈还能够交给谁呢?妈妈生来就是要牵着孩子走路的。

    可是妈妈老了之后,你还能这样紧紧牵住妈妈的手吗,我的孩子?跟现在你把一切交给妈妈一样,那时候妈妈也该把一切都交给你了。从前你交给妈妈的是花朵儿一样的身体,诗一般梦一样的年华;以后妈妈却要回赠你一段枯萎皱缩的躯干,一个琐碎不堪的灵魂。到那时候,你会牵我的这只手吗,我的孩子,我的女儿?

    【1】联系上文理解④自然段划横线的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

    【2】用短语或者关键词概括写出文中的三处场景。选一处场景描写,说说在文中的作用。

    场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号场景在文中的作用__________

    【3】读⑤自然段,两个问句意思相似,想想作者这样表达的效果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4】用思维导图梳理全篇文章内容。

    (1)用词语、短语概括自然段内容,填到思维导图上。

    (2)文章④自然段坚定地回答了一个什么问题?⑤自然段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如果作者是你的妈妈,你会怎么回答她,为什么?并从文中找理由。

    (3)根据思维导图的梳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写句子。

    (1)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荷兰是个现代化的国家。荷兰显得非常安静。(用关联词合并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请结合东东拍摄的金佛山画面,把句子写具体。

  • 22、照样子,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例:左右为难

    大家说秦王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要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悠然自得

    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推荐一本书

    你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是什么?请你推荐给同学吧。推荐的时候,除了介绍书名、作者等基本信息,重点写推荐这本书的理由。写的时候注意以下两点:

    1.推荐的理由可以只写一点,也可以写几点。注意分段写。

    2.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