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宁波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根据句意,选择最恰当的一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中( )

    (1)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 )的损失。

    (2)最近几天( )不会下雨。

    (3)妈妈( )了一下今年粮食产量,心里乐开了花。

    (4)我( )着他会来。

    A.估量 估计 估算 估摸

    B.估算 估摸 估量 估计

    C.估量 估摸 估计 估算

    D.估计 估算 估摸 估量

  • 2、下面加下划线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zháo B.zhào C. D.chèng

  • 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3分)

    晖(zhāo cháo) (qiǎng qiáng)

    节(tiáo diào)    空(luò là)

    理(chǔ chù)    直(cuí chuí)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比一比,组一组。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5、在世界的东方有一条巨龙,它正在______________。它要去_____________,它要去____________

  •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或选择正确的答案。

    1.我劝天公____________________降人材。

    2.莫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一程,水一程”说明了离故乡之_____,行军之______

  • 7、许多事物都有象征精神,你能写出下面事物所象征的精神吗?

    ①落花生___________

    ②梅花 ___________

    ③骆驼 ___________

    ④海燕 ___________

  • 8、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脊背  )的眼睛     )的手指

      )地扫视  )地望着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

    多一个烧饼

    一天黄昏,我去家附近的小巷口买烧饼。因为经常打交道,烧饼店的女老板和我很熟。正说着闲话,一个收破烂儿的老人在我们身边停了下来,递给女老板一张皱巴巴的两元钞票。女老板很快给他装好了一摞烧饼。他拿在手里,打量了一下,似乎想查一查数。

    别查了老规矩,9个。”女老板笑道。他走了。

    “你多给了他一个呀。”我yóu yù了一下,忍不住提醒女老板。“每次我都多给他一个。”女老板很平静。“为什么?”“多给他一个烧饼,你也眼馋?”女老板开玩笑。“那当然。”我也笑了,“一样都是消费者,为什么优惠他?”女老板叹口气对我说:“不仅是他,所有干苦活儿的人来买,我都会多给一个,因为他们不容易。”

    “我也不容易啊。”“如果你真不容易,就不会每次都吃豆腐串儿了。”女老板白我一眼,“在他们眼里,一块钱的豆腐串可没有一块钱的烧饼实惠。他们决不会拿这一块钱去买豆腐串。因为这一块钱是他们打100块煤球拾20斤纸才能够挣来的。”

    在她的辩声里,收破烂儿的人已经走远了,我也笑着告辞。我xiàn mù这些底层劳动者之间所拥有的高尚的怜悯和理解。我心里充满了一种无以言说的感动。

    【1】看拼音写词语。

    yóu yù     xiàn mù

    ( )   ( )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告别——( )       提示——( )       同情——( )

    【3】读下面的句子,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如果你真不容易,不会每次都吃豆腐串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写出“老规矩”具体所指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第三、四自然段,完成下面的填空。

    女老板认为干苦活儿的人“不容易”在于_________________,于是每次干苦活儿的人来买烧饼,她都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女老板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

    【6】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回答问题。

    (1)“这些底层劳动者”在文中指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短文内容,简要说说“我”感动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台湾神游

    中秋节的夜晚,一轮明月高高地悬挂在深蓝色的天空中。我注视着它,好像看见美丽的嫦娥仙子正坐在桂花树下,遥望着美好的人间,思念着久别的亲人。晚饭后,我们全家围坐在电视机旁,今晚的节目有些特殊,不管是新闻,还是歌舞、电视剧,大都表现了台湾人民思念故土、盼望祖国早日统一,和祖国人民想念台湾骨肉亲人的主题。

    看完电视,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望着那轮jiǎo jié的圆月,我好像乘着飞机,飞到了美丽的台湾省。在飞机上我俯视全岛,它真像一座美丽的海上公园。接着,飞机降落在台湾岛东部,这里大部分是山地。远远望去,有险峻的奇峰、悬崖,飞奔的急流、瀑布,平静的湖泊,茂密的森林,景色优美。

    台湾岛上还有世界闻名的游览区——日月潭。于是我mù míng前去,饱览那hú guāng shān sè。我坐在汽车里,看到重峦叠嶂,潭水碧蓝,波光如镜,朵朵白云在翠峰山间飘浮。当夕阳把最后的余辉射向湖面时,日月潭烟霞四起,轻纱般的薄雾在湖面上飘来荡去,我táo zuì在这美丽的景色之中。

    我又来到了台湾西部平原  我了解到这里盛产甘蔗  水稻 还有香蕉  菠萝  桔子等  随后  我又赶往北部海边  参观了著名的海港——基隆  这里拥有多种矿产资源和水产资源  看到这一切  我心里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台湾真是名不虚传的宝岛

    “喵——”小花猫一声叫唤,把我从美丽的幻境中唤醒过来,但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为了祖国的统一大业,为了让宝岛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我要贡献一份力量!

    夜更深了,中秋节之夜的月亮更圆更亮了。我想:此时台湾的少年朋友也在月光之下神游祖国的大陆吧。我相信,总有一天,海峡两岸的人民会团聚在一起,祖国一定会统一的。我怀着这美好的愿望进入甜蜜的梦乡。

    1根据拼音填空。

    jiǎo jié

    mù míng

    hú guāng shān sè

    táo zuì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2请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

    3积累词语。

    ________的悬崖   ________的瀑布   ________的湖泊  ________的森林

    4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①慕名:________

    ②名不虚传:________

    5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理解。

    牛郎织女(节选)

    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夏天,一把蒲扇不离手,把成群乱转的牛虻都赶跑了。牛棚也打担得干干净净。在干干净净的地方住,牛舒服,自己也舒服。

    牛郎随口哼几支小曲儿,没人听他的,可是牛摇摇耳朵闭闭眼,好像听得挺有味儿。牛郎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出来,没人听他的,可是牛咧开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意思。他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牛,有时候跟它商量一些事。牛好像全了解,( )没说话,( )眉开眼笑的,他也就满意了。自然,有时候他还觉得美中不足,要是牛能说话,把了解的和想说的都一五一十地说出来,那该多好呢。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有时候他还觉得美中不足”,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让牛郎觉得“美”的是__________,让他觉得“不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的句子中,可以去掉“总是”这个词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理解。

    我(   )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   )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   )很多,(   )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1这两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作者是 _______ 

    2从这连段文字中找出两对近义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在文中括号内加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4用来描绘人们热爱读书学习的成语,你想到了哪些?(至少写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

  • 13、名著阅读。

    黛玉葬花

    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

    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做什么?”

    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  )着花锄,锄上(  )着花囊,手内(  )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

    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1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挂   担   拿

    2文中画线句子是对宝玉的________描写,后两个自然段则是对林黛玉和宝玉的________描写。

    3在对待落花的处理上,宝玉和黛玉的想法有什么不同?结合短文内容概括。

    宝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黛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根据二人对待落花的处理上分析二人的性格特点。

    宝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黛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黛玉葬花”解释恰当的是(  )。

    A. 林黛玉把花埋在土里。

    B. 林黛玉对花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把花比作自己,抒发内心的孤独与伤感。

    6这个故事选自四大名著中的(  )。

    A. 《红楼梦》

    B. 《西游记》

    C. 《水浒传》

    D. 《三国演义》

    7下列不是出自这本名著之中的故事是(  )

    A. 共读西厢 B. 香菱学诗 C. 桃园结义 D. 宝钗扑蝶

    8你还从这本名著里读过哪些故事?写出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外阅读。

    死也不倒下

    吉鸿昌同志是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党工作。蒋介石恨死了他,把他逮捕了。

    吉鸿昌从天津被押解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刻处决”四个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敌人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死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呢?”特务们有些害怕了。“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服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1】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敌人)妄图________吓唬________他,要他投降

    (2)敌人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____________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填空。

    (1)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或害怕。____________

    (2)由于羞愧和恼恨而发怒。______________

    (3)使国家受害,百姓遭殃。______________

    【3】画线句中特务“愣了一下”“发抖地举起枪”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第一个“休息”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休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三个描写吉鸿昌神态的句子。

    【6】“死也不倒下”的正确含义是( )

    A.吉鸿昌坐在椅子上,死都倒不下。

    B.吉鸿昌死也不愿倒下。

    C.吉鸿昌临死也不向敌人屈服的英雄形象。

  • 15、

    ①初春某个假日的下午,我在储物间里整理一家人的冬衣,9岁的女儿安娜饶有兴致地伏在不远处的窗台上向外张望,不时地告诉我院子里又有什么花开了。

    ②这时,我无意中在安娜的羊绒大衣两侧的口袋里各发现了一副手套,两副一模一样的手套。

    ③我有些不解地问:“安娜,这个手套要两副叠起来用才够保暖吗?”安娜扭过头来看了看那两副手套,明媚的阳光落在她微笑的小脸蛋上,异常生动。“不是的,妈妈,它暖和极了。”“那为什么要两副呢?”我更加好奇了。她抿了抿小嘴,然后认真地说:“其实是这样的:我的同桌翠丝买不起手套,可是她宁愿长冻疮,也不愿意去救助站领那种难看的土布大手套。平时她就敏感极了,从来不接受同学无缘无故赠送的礼物。妈妈买给我的手套又暖和又漂亮,要是翠丝也有一副就不会长冻疮了。所以,我就又买了一副一模一样的放在身边。如果装作因为糊涂而多带了一副,翠丝就能够欣然戴我的手套了。”孩子清澈的双眸像阳光下粼粼的湖水,“今年翠丝的手上没有冻疮。”

    ④我欣慰地走到窗边拥抱我的小天使。草地上一丛丛兰花安静地盛开着,又香,又暖。

    【1】文中“我”感情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娜为什么要准备两幅一模一样的手套,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一模一样:________________            无缘无故:________________

    【4】第四自然段中画线的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的小天使”是________________,她有什么样的品质呢?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文为什么以“暖”为题?请说说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夜游雁荡山

      暮色浓浓,景物朦胧。这浓,浓得像从天上垂下来的巨大的黑纱;那朦胧,又使人感到神秘。

      我站在灵峰招待所门口,抬头看山峰,不禁连连叫绝!刚才阳光还未退去,我只感到山峰像刀削斧劈,十分奇特,现在更出奇了。你说暮色浓浓,山峰却轮廓分明;你说景色分明,却又朦朦胧胧。你就先看看合掌峰吧。站在灵峰寺右角看它像一只雄鹰,再看它那锋利的嘴,假如有人去偷神殿的圣器,它一定会扑过去啄他;它那敛翅的神态,仿佛丢一块石头过去,它就会展翅向你扑来。

      我一边看一边想,这奇妙的景色不正是来自朦胧吗?如果不是暮色,那山峰所化成的形象就不会这样逼真。我怀着浓厚的兴趣,随着人们走到塔头岭看双笋峰。向西看,山峰像一个梳了发髻的老妇,那眉毛、眼睛、鼻子和没有牙齿的干瘪的嘴巴都十分逼真。她仿佛要与我诉说家务,讲讲儿媳妇的贤惠,儿子的孝顺,邻居的和睦;要与我讲讲现在的生活好起来了,还想多活几十年。再向东南方走过去,老妇隐去了,出来一位老头。这是一位蓄了长须的老头,他立在高山上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月亮出来了,云有时把月亮遮得忽明忽暗的,光线的变化使老头的胡须仿佛微微飘动了。顺着山坡下去,老头归去了,出来一个老僧,在拱着手拜月。故而当地人称这“三景”是婆婆峰、老头峰、僧拜峰。

      月光把山地铺了一层银,我小心地踏着银光,唯恐把这月光踏碎,破坏了这朦朦胧胧的美。我去看金鸡峰。峰的形状像一个顽皮的小孩,他躲在暮色里探头探脑地窥视对面的山峰,仿佛在和谁捉迷藏。又走了几步,只见一只犀牛正伸长脖子在望月亮,这就是犀牛峰了。

      我意犹未尽,只听见有人大叫:“回去了,回去了!”就不自觉地跟了过去,见许多人上了车,我看看车头上的字,都是温州市乐清县几个单位的。他们特地来夜游雁荡山的,我本是因为时间紧才不得已夜游雁荡山,想不到雁荡山的夜景是这么的迷人。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连连叫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窥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文章第3自然段,用“______”画出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一个反问句。

    (3)按要求改写句子。

      月光把山地铺了一层银。(变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出作者夜游雁荡山时看到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月光把山地铺了一层银,我小心地踏着银光,唯恐把这月光踏碎……”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课外阅读。

    ①大熊猫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迄今所发现的最古老大熊猫成员——始熊猫的化石出土于中国云南禄丰和元谋两地,地质年代约为800万年前中新世晚期。在长期严酷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中,和它们同时代的很多动物都已灭绝,但大熊猫却是强者,处于优势,成为“活化石”存活到了今天。

    ②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00~1800mm,尾长100~120mm。体重80~120kg,最重可达180kg,饲养的熊猫略重于野外生存的大熊猫,一般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但黑非纯黑,白也不是纯白,而是黑中透褐,白中带黄。秦岭地区的个体偏大,体毛粗糙,腹毛略呈棕色色泽。岷山(尤以青川平武)则个体较小,体毛也较前者为细,腹毛栎色不明显,但凉山的个体并不偏小。

    ③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相对锋利的爪和发达有力的前后肢,有利于大熊猫能快速爬上高大的乔木。

    ④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身体不同部分的皮肤厚度也不一样,体背部厚于腹侧,体外侧厚于体内侧,皮肤的平均厚度约为5毫米,并且色白而富有弹性和韧性。

    ⑤大熊猫的视觉极不发达。这是由于大熊猫长期生活于密密的竹林里,光线很暗,障碍物又多,致使其目光变得十分短浅。此外由于它的瞳孔像猫一样是纵裂的。因此,当夜幕降临的傍晚,它们还能活动。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大熊猫的历史源远流长,和它同时代的其他动物都灭绝了。( )

    (2)野外生存的大熊猫体重比饲养的熊猫轻,雄性大熊猫略重于雌性大熊猫。( )

    (3)秦岭地区的大熊猫个体偏大体毛偏细,岷山的则个体较小,体毛较前者粗糙,凉山的个体最小。( )

    (4)大熊猫的体毛为黑白相间,没有其他杂色。( )

    (5)语段⑤是围绕“大熊猫的视觉极不发达”这句话来讲的。( )

    【2】语段①中的加点字“约”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大熊猫是“活化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短文从不同角度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阅读

    千金一诺

    真爱的方式有许多种,实现诺言也是爱的一种方式。

    8岁时,我上小学三年级,我的姐姐当时正读初中,她是个很美的姑娘,亲戚们因此很宽爱地。春节前,从广州出差回来的姑姑给她一件样式别致、颜色粉红的上衣作为新年的礼物。在我饱含羡慕甚至是嫉妒的目光中,姐姐小心翼翼地把衣服藏在柜子里,急切地盼着新年的到来。

    可是就在腊月ニ十九那天,邻居大哥的女朋友第一次上门做客,仓促之下,伯父伯母没有准备好给她的礼物。正在他们手足无措之际,父亲毫不犹豫地把姐姐的新衣服送了过去,于是促成了一桩美满的婚事。

    晚上,伯父来到我家,连连道谢并送来了买衣服的钱,父亲执意不收。送走了伯父,他喝住了正幸灾乐祸挖苦姐姐的我,然后安慰姐姐并答应新年那天定让她穿上新衣服。姐姐不理睬父亲,躲在母亲怀里委屈地哭个不停。

    那时候爸爸妈妈两个人的工资不足100,家中的经济一点儿也不富裕,而且在我们居住的偏僻小城里根本买不到那样漂亮的衣服。所以姐姐认为重新拥有那片粉红只不过是个奢望罢了。

    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父亲一大早就拿着家里仅有的30元钱去赶北京的长途汽车,西单、东单、王府井、大栅栏……他跑遍城内大大小小的商业市场后终于买到了和姑姑送的样式、颜色都一样的上衣。

    在黄昏的幕色中,父亲风尘仆仆地赶回家,把衣服放到满脸惊诧的姐没有说一句话。

    看着母亲给父亲清洗、包扎挤车碰破的手臂,我问:“爸爸,为什么一定去买衣服?”父亲轻轻抚摸着我的头,淡淡地说了一向:“让姐姐过个愉快的年呀。

    泪水渐渐遮住了我的視线,一种深厚无比的爱意沿着父亲的手指抵达幼小心灵的最深处。

    1题目千金一诺让人想到了许多关于诚信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题千金一诺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开头一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全文内容,你能用一些词语或句子概括父亲的形象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数字上算一算,姐姐的新衣服花掉了全家收入的近三分之一,你觉得值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课内阅读。

    将相和(节选)

    蔺相如反复思量,觉得秦王还是不会信守承诺的,一到客舍,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说:“秦国的国君历来不守信用,我怕有负赵王所托,已经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了。如果您有诚意,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壁送来。我们怎么敢为了一块璧而得罪强大的秦国呢?我知道欺骗了您是死罪,您可以杀了我,但请好好考虑我的话。”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了赵国。

    【1】用简短的话概括这段话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________描写来刻画蔺相如,突出他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秦王为什么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走了?______(多选)

    A.因为蔺相如识破了秦王只想要璧,不想给城的诡计。

    B.因为杀了蔺相如就代表着秦国不讲信用。

    C.因为秦王爱惜人才。

    D.因为秦王不敢招惹蔺相如。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请按要求写句子。

    (1)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会课上,同学们针对垃圾分类的方法讨论得很热情。老师采纳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手术台上,一向从容淡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照样子,描写你的一次特别的经历,写出你与平时不同的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李老师得意忘形地宜布了这个好消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我能为下面的句子做瘦身运动

    例: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

    松鼠是小动物。

    雪白的浪花一次又一次地涌上沙滩。

    天上数不清的星星闪耀着迷人的光辉。

    松鼠的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作文

    提示:中国的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每年我们都要过很多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节日,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在节日当中,一定有不少见闻和民间活动。请选择其中一个节日,把这个节日里发生的一件事写下来。

    要求:1、写一件跟节日有关的事情,能突出节日特点。

    2、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语言流畅、字迹清楚、标点正确,字数400左右。

    3、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