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情景特点描述不当的一项( )
A.冷:腊月,天多冷。狗冷得蜷缩在窝里直哆嗦,猫冷得躲在火炉旁毛快烤燃也全然不知,几只母鸡冷得挤在一块咯咯直叫。
B.焦急地等人: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
C.雨点落在窗玻璃上:雨点噼噼啪啪落在窗户的玻璃上,就像一颗颗珍珠在又蹦又跳,十分欢快。
D.静态描写: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2、下列四组词语中,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A.无拘无束 自由自在 随心所欲
B.玲珑剔透 巧夺天工 精美绝伦
C.千真万确 将信将疑 确信无疑
D.金碧辉煌 富丽堂皇 美轮美奂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
A.大家都在喜气洋洋地欢度愉快的春节。
B.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提高了。
C.暑假期间,我校开展了一次有意义的“雏鹰假日”活动。
D.经过治疗,使我的病终于好了。
4、课文回眸室。
《珍珠鸟》的作者是 市的 。文中描写了一件 的事情,说明一个 的道理。其中的一句话让我比较喜欢: 。因为它告诉我们 的人生哲理。
5、请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规范地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句子,回答问题。
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这句话的中心词是________。作者在描写松鼠这一特点时,用的动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做题。
________所当然 民不________生 奇珍________宝 直言不________
________然自得 众星________月 不可________量 兴高采________
(1)画“ ”词语与国家兴衰有关,再写两个这样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
(2)俗语“打开天窗说亮话”和成语“_________”的意思一样;“_______”形容悠闲而舒适,把这个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的词语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
8、根据课文填空。(6分)
(1)兄弟 ,朋友 。
(2)爱亲者,不敢恶于人;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 ,非宁静无以致远。
9、课内阅读。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搖,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1】摇桂花时,“我”的心情怎样?从哪里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具体描写摇桂花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节选自《________》,这段话中点明课题的句子是 ________;这句话运用 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10、课内阅读。
从天气预报说起
讲话是很有讲究的,它除了表达意义外,还要追求语言的色彩、形象、感情,让它又动听,又有味道,还有格调品位。 就拿天气来说吧,人们见了面,往往寒暄几句,太平常了。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将个人情感融入天气的倾向,或“大风起兮云飞扬”,或“寒风萧萧兮易水”,很自然,天气对人产生了感染力,语言也总是带情感的。
由此,我们想到天天都听的天气预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天气预报节目的语言艺术,节目主持人的播讲逐渐走向人性化、艺术化之路。紧凑之中有松驰,平淡之中见突兀,那些“老生常谈”变得生动诙谐,使人听天气预报的同时,得到一种精神的享受。
让我们对一些国家的天气预报“闲话”一番。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预报结果,但愿能吸到您所期望的空气。” “现在我们拥有可爱的天气,愿您珍视它。” 这样的“开头”和“结尾”渗透着人的情感,折射出一种关爱的光泽,使人一听就被吸引住了。 “从今天起将进入北风刺骨的寒冷天气,作为预报人员,真该说声‘对不起’。” 素以正襟危坐、不苟言笑著称的日本气象预报员也能以如此亲切的表达方式,道出预报人员对寒来暑往的责任感,短短一句话,就将他和观众融合在一起了。
“我们盼了很久,它终于要来了,带着人们的欣喜来了,它就是雨……爱玩耍的孩子们又可以到雨中踩水花了。” 这位塞内加尔预报员的话,与 朱自清先生的“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有异曲同工之妙。它呼之欲出地表现了人们在久旱之后,看到甘霖忽然从天而降的喜悦心情。这个节目曾获得第二届世界气象电视节大奖。
“11月是阴沉昏暗的代名词,它紧随着夏季的最后一丝炎热而来,又在冬日的严寒 之前离去。”这位比利时播讲人是主持了30多年气象节目的老者。这种有如格言般的漫谈,使观众好像在阅读内涵丰富的书籍,同时也吻合他的身份。
“明天,雨带将离我们而去,接着我们见到的将是寒流的面孔。” 英国预报员这种拟人化的描述,活灵活现地使观众感受到天气变化的节奏。这比“明天雨带将向偏东方向移动,另外有一股冷空气,其前锋已经移到……”一类平铺直叙的话,要形象得多,有趣得多。
“周末天气的格局将是:晴朗而寒冷。风很冷,就像是从冬天拷贝来的一样。” 读来如简洁的“一句话新闻”,又像报刊的通栏标题,醒目而不失准确,对风的描述,更表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
“您不要担心,我们会像往常一样密切注视东南部的暴风雨。” 美国预报员这句亲切的话语,表现了一种热情而又细致的服务态度。也许,这些有色彩、有温度的语言,已超越了天气变化的本身,它的感染力也大大超越了那些枯燥的套话术语。
可见,语言是一门艺术。精彩的讲话,优秀的文章,就是组织得很精当的一串语言。平日,只要我们多留心、多学习、多积累、多练习,就会使自己的语言丰富、生动起来。
【1】用“精”字组成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语言是一门艺术。( )的讲话,优秀的文章,就是组织得很( )的一串语言。
(2)王师傅( )雕琢艺术,他花费了毕生的( )研究制作的大型雕塑。
【2】作者列举了哪些国家的天气预报语言艺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你会阅读《成语词典》吗?
小明在阅读课外书时,读到这样一句话:“啊,大海有这样大!跟它比,我实在是太小了。”河伯望洋兴叹。他不理解“望洋兴叹”的意思,去查《成语词典》。词典里是这样写的:望洋兴叹:兴,发出。原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为不能胜任或没有条件做好而感到无可奈何。《庄子·秋水》中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1】“望洋兴叹”的“兴”意思是 ,根据意思,“兴”应读作(xīng xìng)。
【2】“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出自__________。
【3】“望洋兴叹”这个成语的原意是_____________,现在多比喻_________________。
“河伯望洋兴叹”这句话用的是它的(原意比喻意)。
12、非连续性文本
张宏自己办理了一张学校阅览室的借书证,其内容如下:
借书证 姓名:张宏 花园小学阅览室 |
借阅制度 1.此阅览室只对本校学生开放,非本校学生谢绝借阅图书。 2.读者借阅所有图书,一律凭借书证办理借阅登记手续。 3.每次借阅只限一至三本,时间为一个月,逾期不还者给予批评教育,性质较重者停止借阅。 4.借阅证只限本人使用,不得转借他人。 5.爱护图书,人人有责。禁止拆卷、撕页、剪裁、涂抹。违者批评或停借。 |
【1】按要求补全下表
序号 | 观点 | 判断正误 | 说明理由 |
| 张宏一次最多可以借五本书。 | ______ | _______ |
| 如果没有带借书证,张宏仍然可以借书。 | _____ | ______ |
| 张宏1月8日借了一本图书,可以在2月8日前还书。 | ________ | __________ |
【2】张宏的弟弟没有办理借书证,但是和他同校,便想用张宏的借书证借阅图书。弟弟的想法可行否?请你结合相关内容,替张宏向弟弟做出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的门客们可看不顺眼了,对蔺相如说:“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蔺相如的门客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原因是:________
【2】细读蔺相如的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廉颇负荆请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画出文段中具体描写廉颇负荆请罪的句子。
【5】读完文段,我们知道廉颇是一个( )的人。
A.深明大义、宽容大度 B.忠肝义胆、有情有义
C.勇于改过、耿直畅快 D.骄傲自大、目中无人
14、课外阅读。
天山景物
七月的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的炎暑就远远地抛在了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使你感到秋天般的凉爽。蔚蓝的天空衬着矗立的巨大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入云影,就像雪白的绸缎上绣了几朵银灰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闪着银光。在那白皑皑的九峰群下,是连绵不断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天的巨伞。夕阳西下,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在翠绿的苔藓上留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小山坡上,一条条清澈见底的溪流两岸,到处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绚丽夺目。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一伸手就能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虽然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呢?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1)炎暑逼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飞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彩缤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进入天山,感到秋天般的凉爽,是因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骑马走在花海中,觉得人格外________,马格外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具体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写出天山景物的美丽。
15、课外阅读
大象
远看大象,身躯是那样威武,那样高大,简直就像一堵厚实的墙,那四条圆滚粗壮的腿就像四根柱子,两只心形的大耳朵就像两把大芭蕉扇。最有趣的是它那又大又长的鼻子,伸过来卷过去,我们的胳膊和手兴许还不如它灵活呢!
在象吃草的时候,用鼻子把草一卷,使劲甩几甩,大概是怕草不干净,看来大象还挺讲卫生呢!
大象看起来很笨,可它居然能用鼻子演奏口琴,还可以随着音乐,扭上几扭,那舞姿逗得观众捧腹大笑。
更不可思议的是,大象有高超的吸水本领。它用鼻子吸入水,然后再把水均匀地喷出来,喷出的水柱成了喷泉,散出细小的水花,成了一颗颗细小的珍珠。我很担心,这大象吸水,万一吸到肺管里去了怎么办?一位饲养员伯伯告诉我:“大象鼻腔后面食道上方有块软骨,吸水的时候,马上把气管盖上,水就不会从鼻腔进入肺管了。”
大象怎样睡觉呢?我从来没见过,但我常看见大象一动也不动地站在草地上,眼睛闭着。
不知那是它正在睡觉呢,还是在回忆往事?
大象是热带动物 很凶狠 据说连兽中之王老虎也惧怕它三分呢 不过 大象从不随意伤害别人 它持重 善良 温和
【1】给文章最后一段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大象身躯的特点是 ,四肢的特点是 ,耳朵的特点是 ,鼻子的特点是 ,吃草的特点是 ,睡觉的特点是 。
【3】作者描写大象的顺序是 → → → ,重点写的是 ,第一段作者是按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描写的,依次写了 → → → 。
【4】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大象的吸水本领高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象的性格有哪些特点?你喜欢它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理解
刚出壳的蝉儿除了背上那一层保护甲外,全身都是灰白色的,折叠的翅膀也只有一点点。①但是,很快就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又小又嫩的翅膀逐渐大了起来,很快盖住身子,像两把扇子长长地拖在身后。蝉儿的肚子在不停地颤动着,每颤动一次,身上的颜色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渐渐地变成了深绿色,变成了棕黑色。翅膀上出现了排列整齐、图案精巧的斑纹。蝉触角也显现出一道道灰白色的光环。
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我高兴得几乎叫起来。
【1】文中的画“横线①”的句子起到了________作用。
【2】用“横线②”画出文中的一个打比方的句子。这句话是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写出了________。
【3】选文描写了蝉儿出壳后奇迹般的变化,重点写了( )的变化。
A. 肚子 B. 翅膀 C. 触角
17、___________________
①那年初春的一个早晨,当我起床时,已经来不及从从容容地走大路去上学,我气急败坏地抄近路赶往学校。河上的冰看上去还没融化,我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冰面。刚刚走到河中央,“扑哧”一声,一处冰面塌落了,我的两条腿踏进了冷入骨髓的河水里。
②教室供暖不足,平常就十分阴冷,我穿着湿透的棉裤坐在椅子上,全身仿佛都麻木了,我沉默地挺着,脸和唇都变成了青紫色。
③中午回到家,母亲很惊讶,却什么也没问,只是让我围着被褥坐在烧得热热的炕头上暖和,她蹲在火炉前为我烘烤棉裤。炉火灼灼,不时爆出响声来,而母亲却始终一言不发。当母亲把烘干的棉裤交给我时,眼圈有些红肿,不知是被炉火烤的,还是刚刚哭过。
④那以后,有一两个月我没抄近路去上学。日子一天天过去,高考迫在眉睫。有一夜下了暴雨,清早上学时盼望母亲能关照几句,诸如要走大路千万别抄近路膛河之类,可母亲不停地忙前忙后,根本不理会跟随她转来转去的目光。于是,我赌气地再次来到那条河边。突然我发觉有什么人早在暴涨的河水里放了一些大石头,那石头一块块紧密地挨着,水深的地方甚至是用好些石块垒起来的,石面高出水面数厘米,远远看去就像一座简陋的石桥。我踏石而过的时候,心里淌过一股莫名的感激。那天晚上回到家,我无意中看到母亲手上缠着白纱布,血透出来,红红的一片,惊问她为什么会受伤,母亲淡淡地回答道:“不小心碰的。”站在一边的妹妹抢着告诉我:“妈妈的手是搬石头碰伤的。”“妈搬石头干什么?”我不解地追问。“搬石头搭桥呀!”那一瞬间,我的心轰响着,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⑤那年九月,我踏过“母亲桥”去远方上大学。独在异乡漂泊,仍是母亲用无言的关怀帮我渡过每一次的疲惫和寂寞。渐渐地我知道,母亲用青春搭起我的生命之桥,还执著地用希望和奉献为我搭起通向成功和幸福的桥。
⑥如今,河上的“母亲桥”已经为风雨侵蚀变得残旧不堪,但在我成长的心灵中“母亲桥”却永远踏不断。
【1】请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文中两次写“我”抄近路上学,但两次的原因不同,第一次是因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仔细阅读文中画“ ”的句子,发挥想象把母亲此时的心理活动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从“万国牌”到“全国产现役”:国庆大阅兵装备变化
2019年10月1日上午,国庆70周年大阅兵在北家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国人为之振春,世界为之喝目。据介绍,此次接受检阅的武器备全部是国产现役备,信息化程度普遍较高,指挥制能力更强,打去精度更高,战场道应性更好,作战效能更大。
开国大典的阅兵式上,当时受阅的轻重武器备有110多种,产自24个国家的98家兵工厂。人们形象地把开国大典阅兵说成“万国牌式器展览会”。
材料二
阅兵时间 | 受阅部队及武器装备 |
1949年10月1日 | 各种火炮119门,坦克、装甲车152辆,汽车22辆,马2344匹,飞机17架 |
2019年10月1日 | 32个装备方队,参阅装备580台(套),是近几次阅兵中规模最大的一次。99A坦克、坦克,歼-20战斗机以及东风-41核导弹等一大批由我国自主研制的高精尖武器亮相 |
【1】开国大典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领导人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D.江泽民 C.习近平
【2】“万国牌武器展览会”反映了我国当时的情况是( )。
A.武器数量多 B.武器种类多 C.武器先进 D.武器杂且落后
【3】“全国产现役”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让我深刻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材料,我想对祖国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一语未了(liǎo lē),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zēng céng)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 )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xì jì)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zhāo cháo)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官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 )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1】请在括号里用“√”给本文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请为画横线的词语写一个近义词,将其填在旁边的括号里。
【3】《“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个片段是节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 ,作者 。文段通过 和 两个方面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 、 、 的人物形象。
20、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用加点词语仿写句子)
校园里,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微风吹拂着柔柳。(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报》和《中国少年报》是我最喜欢的两种报刊。(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3)(鹅)先吃一口冷饭,次吃一口水,然后再到某地方去吃一口泥及草。(用加点字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样死了,比鸿毛还轻。(改成疑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改成疑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司马迁写史记。(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司马迁悲愤交加。(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司马迁打消了这个念头。(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个世界上怎么没有您最想要的东西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没有近道,和你们走的不 是一条道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平台。
从下面几组事物中选择一组,以它们为主人公,想象一下它们之间会发生些什么事情,然后写一篇童话故事。题目自拟;叙述时做到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不少于500字。
1.树林、小鸟…… 2.梅花鹿、狼、森林…… 3.天空、星星、月亮……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