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红楼梦》中人物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宝玉蔑视贵贱有别、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他不顾家庭的反对,钟情于和他有共同思想的林黛玉,表现出强烈的叛逆精神。
B.林黛玉寄居在贾府,寄人篱下、孤苦伶仃的处境,使她形成了多愁善感、抑郁猜疑的心理,同时也促使她自矜自重、孤高自许。
C.薛宝钗表面上温柔敦厚,豁达大度,实则工于心计,善于奉承。她和宝玉婚姻的大团圆结局是建立在黛玉悲剧的基础上的。
D.刘姥姥是善良而风趣的老妇人。她参观大观园时,对其穷奢极侈不胜感慨。至今人们仍用“刘姥姥进大观园”来嘲笑没见过世面的人。
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竹之始生 ②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
B.①予不能然也 ②平居自视了然
C.①而临事忽焉丧之 ②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D.①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②知公倦于笔砚
3、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起先,东边天空那轮淡黄的朝阳,仿佛是用纸剪贴上去的,没有温度和光泽,也不见它攀升,可就在不经意间,便见万道霞光照透云雾,直________人眼。而云雾之下,又是一个清清朗朗的世界,村庄与村庄遥遥相望却十分清晰,农家屋顶还冒着袅袅青烟,挑水的农人三三两两穿过田坎,齐腰深的庄稼迎风________。瞬间云雾消散了,不留任何痕迹。那时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太阳远离东山之顶,发出耀眼的光芒,农人也________地走进了田地。
A.刺 摇晃 继续
B.晃 摇摆 陆续
C.射 飘舞 不断
D.照 晃动 依次
4、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长太息(叹息)以掩涕(拭泪)兮,哀民生之多艰。
B. 余虽好修姱(修洁而美好)以伏(保守)清白以死(为……而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张秉贵的一生,是从黑暗的旧中国里一个没有文化的童工、学徒成长为新中国劳动模范的典型。
B.张秉贵从1955年开始到百货大楼站柜台,大约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共接待顾客近四百万人。
C.国航已经禁止运输鱼翅,这反映了中国对濒危野生动植物贸易的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此举给濒临灭绝的鲨鱼种群带来了一线生机。
D.自动驾驶汽车应该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其乘坐者吗?或者它们应该为了保护其他人而牺牲其乘坐者?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6、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红棉袄
孙犁
①风把山坡上的荒草,吹得俯到地面上,沙石上。云并不厚,可沉重得怕人,树叶因昨夜初霜的侵凌而焦枯了,正一片片坠落。
②我同小战士顾林从滚龙沟的大山顶上爬下来,在强登那峻峭的山顶时,身上发了暖,但一到山顶,被逆风一吹,就觉得难以支持了。顾林在我眼前,连打了三个寒噤。
③风还是吹着,云,凌人地往下垂,我想要下雨了,下的一定是雪片吧?天突然的暗了。
④远远的在前面的高坡上出现一片白色的墙壁,我尽可能加快了脚步,顾林也勉强跟着。这时远处山坡上已经有牧羊人的吆喝声,我知道天气该不早了,应是拦羊下山入圈的时分。
⑤爬上那个小山庄的高坡,白墙壁上的一个小方窗就透出了灯火。我叫顾林坐在门前的一块方石上休息,自己上前打门。门很快地开了,一个姑娘走了出来。我对她说明来意。问她这里有没有村长,她用很流利的地方话回答说,这里只是一个小庄子,总共只有三户人家,过往的军人有事都是找她家的,因为她的哥哥是自卫队的一个班长。随后她就踌躇了:今天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妈妈去外婆家了,哥哥还没回来。
⑥她转眼看了下顾林,对我说:“他病得很严重吗?”
⑦我说:“是。”
⑧她把我让到她家里,一盏高座的油灯放在窗台上。浮在黑色油脂里的灯芯,挑着一个不停跳动的灯花,细碎地爆炸着。
⑨姑娘有十六岁,穿一件红色的棉袄,头发梳得很平,动作很敏捷,和人说话的时候眼睛便盯住人。我想,屋里要是没有那灯光和灶下的柴火的光,机灵的两只大眼也会把这间屋子照亮的吧?她挽起两只袖子,正在烧她一个人的晚饭。
⑩我一时觉得我们休息在这里,有些不适当。但顾林躺在那只铺了一张破席子的炕上了,显然他已是精疲力尽了。我摸摸他的额头,又热到灼手的程度。
⑪“你的病不会又犯了吧?”
⑫顾林没有说话,我只听到他的牙齿的“得得”声,他又发起冷来。我有些发慌,我们没有一件盖的东西。炕的一角好像有一条棉被,我问那正在低头烧火的姑娘,是不是可以拿来盖一下,她低着头没听完我的话,便跳起来,爬到炕上,把它拉过来替顾林盖上去,嘴里一边说,她家是有两条棉被的,哥哥今天背一条出操去了。把被紧紧的盖住了顾林的蜷曲的身体,她才跳下来,临离开,把手按住顾林的头,对我蹙眉说:
⑬“一定是打摆子!”
⑭她回去吹那因为潮湿而熄灭的木柴了,我坐在顾林的旁边,从门口向外望着那昏暗的天。我听见风还在刮,隔壁有一只驴子在叫。我想起顾林明天是不是能走,有些愁闷起来。
⑮姑娘慢慢地对我讲起话来。炉膛里的火旺了,火光照得她脸发红,那件深红的棉袄,便像蔓延着的火焰一般。
⑯她对我讲,今年打摆子的人很多,并问我顾林的病用什么法子治过。她说有一个好方法,用白纸剪一个打秋千的小人形,晚上睡觉放在身下,第二天用黄表纸卷起来,向东南走出三十六步,用火焚化便好了。她小时便害过这样的病,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治好的,说完便笑起来:“这样是不是迷信呢?”
⑰夜晚静得很,顾林有时发出呻吟声,身体缩拢起来,我知道他冷,我摸摸那条棉被,不只破烂,简直像纸一样薄。我已经恢复了温暖,就脱下我的军服的上身,只留下里面的一件衬衫,把军服盖在顾林的头上。
⑱这时锅里的饭已煮好。姑娘盛了一碗米汤放在炕沿上,她看见我把军服盖上去,就沉吟着说:
⑲“那不抵事。”她又机灵地盯视着我。我只是干笑了一下,表示:这不抵事怎么办呢?我看见她右手触着自己棉袄的偏在左边的纽扣,最下的一个,已经应手而开了。她后退一步,对我说:
⑳“盖上我这件棉袄好不好?”
没等我回答,她便转身去断然地脱下来,我看见她的脸飞红了一下,但马上平复了。她把棉袄递给了我,自己退到角落里把内衣整理了一下,便又坐到灶前了,末了还笑着讲:
“我也是今天早上才穿上的。”
她身上只留了一件皱折的花条布的小衫。对这个举动,我来不及惊异。只是把那满留着姑娘体温的棉袄替顾林盖上,我只是觉得身边这女人的动作,是自己幼年病了时,服侍自己的妈妈和姐姐有过的。
我凝视着那暗红的棉袄,姑娘凝视着那炉膛里一燃一燃的余烬,一时,她又讲话了。她问我从哪里来,走过什么地方,哪里的妇女自卫队好,又问我什么时候妇女自卫队再一次检阅。一会儿我才知道,在去年,平山县妇女自卫队检阅的时候,打靶,她是第三名。
节选自孙犁《白洋淀纪事》
【1】请赏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语言表现力。
【2】分析第⑨段细节描写作用。
【3】赏析本文叙述视角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4】阅读下面两个片段,联系思考其中观点,谈谈你的看法。(100字以内)
片段一:
孙犁谈创作体会:至于那些青年妇女(例如《荷花淀》里写的乡村媳妇水生嫂,本篇所写的乡村姑娘等),我已经屡次声言,她们在抗日战争年代,所表现的识大体、乐观主义以及献身精神,使我衷心敬佩到五体投地的程度。……文学必须取信于当时,才能传信于后世。
片段二:
费孝通在《差序格局》中写道: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说起私,我们就会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的俗语。谁也不敢否认这多少是中国人的信条。其实抱有这种态度的并不只是乡下人,就是所谓城里人,何尝不是如此。
你的看法: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圣人孔子转益多师的例子论证“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对这种观点,他给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孙子兵法》中有“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一句,它强调了民心在战争中的作用,《曹刿论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相近的意思。
(3)屈原用“香草美人”象征理想,抒发政治感慨,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用了类似的手法。
8、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两句表现宋荣子看淡世间的荣辱,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世人毁誉的牵制。
(2)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
(3)一个积极上进的人,看到他人的长处,就会主动向那人看齐;看到他人的不足,就会如《论语》中所说的“____”那样认真反省自己。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郦道元在《三峡》一文中,描写春冬之时江水青碧、清澈无比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说自己所在地有点偏,长年没法欣赏到音乐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逍遥游》中,描绘的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即使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奋飞时依然“有所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然要靠大风。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斜视庭柯,“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流连孤松,都寄托着陶渊明的高洁之志。
(2)时空对举是指诗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描写景物来营造意境,让读者在时空交错中获得审美体验。“诗圣”杜甫即擅长在近体诗中运用时空对举的创作方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石钟山记》中,苏轼实地寻访,发现石钟山“窾坎镗鞳之声”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用“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月亮让人不易察觉地缓慢上升与移动之情态,读来倍觉逼真传神。
(2)李白《蜀道难》一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句,表面上写自己踏上归途回身西望而生的感慨,却也似乎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长叹。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京口月夕书怀
宋 林景熙
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
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
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
忽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初醒,突出作者的感受——凉。
B.颔联写初醒时所想,表明作者感到“凉”的深层原因。
C.颈联写所见,描写的都是作者俯瞰到的远近景象。
D.尾联写所忆,是作者对自己白天登楼情景的回想。
【2】诗人运用□□□□的手法来写“凉”:用山风、秋夜、江气写□□之凉;用生白发、居他乡、忆霜天写□□之凉。
【3】“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两句披露了作者怎样的遭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范纯粹①字德孺,以荫迁至赞善大夫。元丰中,为陕西转运判官。时五路出师伐西夏,高遵裕出环庆,刘昌祚出泾原。遵裕怒昌祚后期欲按诛之昌祚忧恚病卧其麾下皆愤焉纯粹恐两军不协致生他变劝遵裕往问昌祚疾其难遂解。神宗责诸将无功,谋欲再举。纯粹奏:“关陕事力单竭,公私大因,若复加骚动,根本可忧。异时言者必职臣是咎,臣不忍默默以始后悔。”神宗纳之,进为副使,吴居厚为京东转运使,数献羡赋。神宗将以徐州大钱二十万缗助陕西,纯粹语其僚曰:“吾部虽急,忍复取此膏血之余?”即奏:“本路得钱诚为利,自徐至边,劳费甚矣。”恳辞弗受。
哲宗立,居厚败,命纯粹以直龙图阁往代之,尽革其苛政。时苏轼自登州召还,纯粹与轼同建募役之议,轼谓纯粹讲此事尤为精详。时与夏议分疆界,纯粹请弃所取夏地,曰:“争地未弃,则边隙无时可除。如河东之葭芦、吴堡,深在夏境,于汉界地利形势,略无所益。而兰、会之地,耗蠹尤深,不可不弃。”所言皆略施行。纯粹又言:“今宜修明战守救援之法。”朝廷是之。及夏侵泾原,纯粹遣将曲珍救之,曰:“本道首建应援牵制之策,臣子之义,忘躯徇国,无谓邻路被寇,非我职也。”珍即日疾驰三百里,破之于曲律,捣横山,夏众遁去。元祐中,召为户部侍郎。
徽宗立,加龙图阁直学士,改知永兴军。卒,年七十余。纯粹沉毅有干略,才应时须,尝论卖官之滥,以为:“国法固许进纳取官,然未尝听其理选。夫天下士大夫服勤至于垂死,不沾世恩,其富民猾商,捐钱千万,则可任三子,切为朝廷惜之。”疏上,不听。凡论事剀切类此。
(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三》有删改)
注:①范纯粹,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四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遵裕怒昌祚/后期欲按诛之/昌祚忧恚/病卧其麾下/皆愤焉/纯粹恐两军不协/致生他变/劝遵裕往问昌祚疾/其难遂解/
B. 遵裕怒昌祚后期/欲按诛之/昌祚忧恚病卧/其麾下皆愤焉/纯粹恐两军不协/致生他变/劝遵裕往问昌祚疾/其难遂解/
C. 遵裕怒昌祚/后期欲按诛之/昌祚忧恚病卧/其麾下皆愤焉/纯粹恐两军不协/致生他变/劝遵裕往问昌祚疾/其难遂解/
D. 遵裕怒昌祚后期/欲按诛之/昌祚忧恚/病卧其麾下/皆愤焉/纯粹恐两军不协/致生他变/劝遵裕往问昌祚疾/其难遂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范纯粹就是因为父荫而升了官。
B. 羡赋,是指赋税收入在收支相抵后所剩余的部分。“数献羡赋”表明当地非常富裕。
C. 缗,古代穿铜钱用的绳子,也是古代计量单位,一缗即一串铜钱,一般每串一千文。
D. 军,宋代的地方行政区划名,与府、州、监同属于路,它有特定的政治、军事功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范纯粹有大局意识。虽然不是自己的防区受到侵扰,他也主动派遣部下救援;与苏轼一同提出募役的建言,得到苏轼的称赞。
B. 范纯粹体恤百姓。神宗要把二十万缗钱调拔给他的辖区,他认为这是地方官搜刮的百姓膏血,上书推辞。自己上任,则废除前任的苛致。
C. 范纯粹思虑深远。宋夏议和,他认为占领人家的土地不放弃是战乱之源,况且这些西夏土地,有的难于驻守,有的耗费巨大,应果断放弃。
D. 范纯粹仗义敢言。宋神宗想再次派军出征的时候,范纯粹直言上奏表示反对;他反对朝廷卖官太滥,认为这样做对士大夫们不公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异时言者必职臣是咎,臣不忍默默以贻后悔。
(2)臣子之义,忘躯徇国,无谓邻路被寇,非我职也。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2年世界杯的主办权落在中东小国卡塔尔手里。卡塔尔是亚洲西南部的一个阿拉伯国家,与2022年世界杯竞争对手美、韩等国家相比,卡塔尔根本就没有优势可言:首先,它是一个常年受干旱、高温困扰的国家;其次,它的地域狭小;再者,它的人口很少……但是,卡塔尔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说,炎热会催生他们改变的决心,们将给所有的球场安装太阳能冷却系统,让球场变得恒温;国土狭小,参赛的球队就不用转场了;人口不多,能把更多球票留给国外球迷……对此观点,国际足联大为赞赏。
要求:请综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