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B.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C.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D.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2、关羽有一次受伤,为他刮骨疗伤的大夫是( )
A.扁鹊
B.刘备
C.华佗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桂花雨》既流露出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又表达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B.“负荆请罪”一词来源于战国时期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
C.“九州岛”在《示儿》和《己亥杂诗》中都指中国,所以这两首诗是同一个朝代的。
D.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是比喻句。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答题。
1.“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这句话中的“……”表示列举的省略,还可以列举出 ________花、________ 花、_________花等。这句话中写的花没有一个是“桂花”,跟文章题目不符,可以去掉吗?请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有人说:这两句话中,前一句不仅没有赞美桂花,反而在贬低它,与作者的“喜爱”格格不入,应该去掉。请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课文中直接点题的句子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话中,第__________是中心句,全文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之情。
5、在下面括号内填正确写表示看的词语。
恭敬地看( )登高远望( )向四处看( )看人外貌( )
居高下望( )极目远看( )偷偷地看( )实地观看( )
6、写出下面的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猎豹奔跑的最大速度可达110千米每小时。 ( )
(2)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
(3)地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 )
(4)我国的石拱桥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是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 )
7、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
一声不( ) 半信( ) 膘肥体( ) 神机( )
纵横交( ) 肃然( ) 心惊胆( ) 天衣( )
(1)半夜里,轰隆隆的雷声让人__________________。
(2)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__________________,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3)他那不自然的表情,说出的话让大家都__________________。
8、区别字组词。
诀( ) 悲( )
快( ) 辈( )
锐( ) 绪( )
脱( ) 诸( )
9、课堂直播间。
(1)动物也可以做天气预报,不信你看:雨中知了叫, 。
(2)杜甫在《江畔独步寻花》中用“ , ?”来表达自己对美景的赞美;《书湖阴先生壁》是 代诗人 的作品,“ , ”一句用拟人的手法把庭院内部与外部美景联系起来,静动互补。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中国高铁
材料一:
近年来,中国高铁的发展突飞猛进,高铁已渐渐成为部分旅客首选的交通工具。那么,高铁为何受到旅客的青睐呢?
从最初的“绿皮火车”到快速列车,速度的提升缩短了旅途时间,拉近了人们的距离。对于高铁,速度更是在快速列车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在这个生活节奏愈来愈快的时代,跟时间赛跑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高铁舒适度高,服务质量跟航空不相伯仲,细节也是追求尽善尽美。不仅提供无线wifi、充电插座等用品,而且还有乘务员贴心服务。
说到服务,就要谈一谈价格了。众所周知,同里程的高铁价格是低于航空价格的,出行千里仅几百元。近期铁路集团投入的“高铁快运”服务,货运价格也低于其他快递行业,而且朝发夕至,效率可见一斑了。
材料二:
我国遵循“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指导方针,高铁技术实现了“引进技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三阶段跨越式发展。中国高铁已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最具全球影响力的代表符号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创造”的最佳诠释。尤其是高铁的核心部件——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已实现百分之百的“中国创造”。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格最大的国家。中国高铁,这个最美的国家名片正快速走向世界。
材料三:
4月21日起,铁路部门对东南沿海部分高铁票价进行优化调整。以福州至厦门北的高铁为例,调整前二等座执行票价为71.5元,调整后为84.5元,上涨28%;一等座由85.5元调整至134元,上涨57%。此次涨价,引发了热议:部分网友认为高铁价格不够亲民,日益增多的高铁逐渐挤占了价格低廉的一般火车,如此发展趋势,不能满足不同经济水平旅客的多元需求。
材料四:
淮安到上海高铁部分车次表
淮安→上海 单程2021-1-30(共6个车次) | ||||
车型:不限 □G/C高铁 □D动车 坐席:不限 □商务座 □一等座 □二等座 | ||||
车次信息 | 出发站/时间 | 运行时长 | 到达站/时间 | 参考价 |
G7794高铁 | 06:32 (始)准安东 | 5小时15分 | 11:47 (过)上海虹桥 | 二等座:¥332.5有票 一等座:¥555.57余7张 商务座:¥1040.5余1张 |
G8273高铁 | 10:53 (过)准安东 | 2小时55分 | 13:48 (终)上海 | 二等座:¥187余0张 一等座:¥298.5余0张 商务座:¥617.5余4张 无座:¥187有票 |
G7583高铁 | 11:57 (过)淮安东 | 2小时40分 | 14:37 (过)上海虹桥 | 二等座:¥187有票 一等座:¥298.5余0张 |
G3751高铁 | 14:05 (过)淮安东 | 3小时33分 | 17:38 (终)上海虹桥 | 二等座:¥182有票 一等座:¥289余12 商务座:¥572余6张 |
G7585高铁 | 14:27 (过)淮安东 | 2小时45分 | 17:12 (过)上海虹桥 | 二等座:¥195余0张 一等座:¥309.5余0张 无座:¥195有票 |
G8271高铁 | 15:59 (过)淮安东 | 3小时8分 | 19:07 (终)上海 | 二等座:¥187有票 一等座:¥298.5余1张 无座:¥347余0张 |
【1】根据材料一,完成选择题,中国高铁受青睐的原因说法有误的一项( )
A.速度提升并且缩短了旅程,比乘坐飞机还要快。
B.高铁舒适度高,服务质量跟航空不相伯仲,细节也是追求尽善尽美。
C.同里程的高铁价格是低于航空价格的,出行千里仅几百元。
D.高铁能满足部分旅客的出行需求。
【2】下列选项与材料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目前高铁已成为所有旅客首选的交通工具。
B.中国高铁的核心部件已完全实现“中国创造”。
C.调价后,福州至厦门北高铁二等座涨幅明显高于一等座。
D.我国高铁技术实现了“引进技术——中国创造——中国制造”的三阶段跨越式发展。
【3】阅读材料四,再完成选择题:明明的妈妈要从准安东站出发,在2021年1月30日18:00前赶到上海高铁站,最迟可以买哪一个车次的票?( )
A.G7794, 06:32发车。
B.G7583,11:57发车。
C.G7585, 14:27发车。
D.G8271,15:59发车。
【4】如果为中国高铁设计一条宣传广告语,你会怎么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下面片段,做题。
①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②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③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④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1】将选段①按照提示改写成说明性的句子。
白鹭经常活动于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为食。
【2】将选段④中把划横线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几段话选自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
【4】给①②③这三个片段分别加个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择。
①与“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的画面最接近的一句诗句是( )
A.草长平湖白鹭飞 B.一行白鹭上青天
C.西塞山前白鹭飞 D.漠漠水田飞白鹭
②根据选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几段话表达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
B.“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这句话说明别的鸟没有白鹭优秀。
C.作者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画框是田埂,画面的背景是茫茫水田,主角是白鹭。
D.这几段话主要描写了白鹭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12、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做题。
_______________
“哦!爸爸认输喽!”随着弟弟的叫喊声,响起爸爸(坦率 爽朗)的笑声:“是啊,我认输了,认输了!”爸爸一边摸着弟弟的小脑袋,一边用慈爱的眼光看着我。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骄傲 自豪)的笑容。
在我家里,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虽然有时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
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道哪来的气,在吃饭桌上就教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哑巴?”弟弟受了教训,很委屈,张一张嘴却不知道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眼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你这种做法有点家长制了。”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有利的理由:“您知道美国旧金山公立学校吧。他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要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 ”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我国唐朝时有个太守阎伯屿重修滕王阁,想请人作序。但是在场名人不敢放肆,都一一谦虚地谢绝了。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年少气盛,一口答应。结果呢,他写出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爸爸,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
谁知道我这两个理由竟把爸爸给“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动 感慨)地对妈妈说:“是啊!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厚 深刻)了,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1】请用“\”把短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词语划去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疾言厉色:____________________
年少气盛: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第①和第④自然段中首尾呼应的句子,用“﹏”画下来。
【4】根据你的阅读理解感受,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5】爸爸原来认为______________,我对此有不同观点,先后举出两个事例进行反驳。这两个例子概括地说,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 ________________。
【6】选择正确的答案写在括号里。(只写序号)
爸爸说“后生可畏”是因为( )
A. 少年王勃才华横溢,各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B. “我”能言善变,驳得爸爸无言以对。
C. “我”观点大胆,认识深刻,说理透彻,使爸爸心服口服。
【7】这篇文章说明( )
A. 古人说话时小孩不但可以而且应该插嘴。
B. 晚辈不一定不如前辈,应提倡“敢想,敢说,敢做”的风气。
C. 大人们的家长作风是要不得的。
13、课外阅读练习。
不容忽视的光污染
你知道吗?一个小型广告灯箱一年可以“吸引”并“杀死”35万只昆虫。这是奥地利科学家在一个研究项目中的最新发现。
其实,很多其他动物也都因为城市的照明而受害。大规模的人造光常常使迁徙中的鸟类迷失方向,美国芝加哥有一幢高楼每年都会“杀死”1000~2000只候鸟。在2001年的小海龟出生期,人们在大西洋沿岸发现了很多死去的小海龟。据分析,刚出生的小海龟是根据月亮和星星在海水中的倒影而游往海洋的。大西洋沿岸城市灯火通明,使月光和星光黯然失色,导致那些小海龟误把陆地当成海洋,最终因缺水而殒命。
在夜晚,地球大气层会散射城市的灯光,维持较高的亮度。动物们受到光线的刺激,就会精神十足,而原本用于繁殖、自卫和觅食的精力便会无端被消耗掉。环境学家还发现,紧靠强光源的树木存活时间短,而且光合作用能力弱,氧气释放量少。
以上人造光对动植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可以称为“光污染”。其实,对人类而言,光污染的危害也不小。近年来,很多高大建筑的玻璃幕墙造成了光污染。在夏季阳光的照射下,玻璃幕墙令人非常不适。
除了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外,室内墙壁的颜色如果太亮也会引起视觉不舒服。非常光滑的白墙的光反射系数高达90%,比草地、森林或毛面装饰物高10倍左右。所以粉刷墙壁的时候,最好使用“生态颜色”。所谓生态颜色,就是柔和的自然色彩,而不是那种明亮刺眼的颜色。
研究表明,光污染可对人眼的角膜和虹膜造成危害,抑制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功能,从而引起视觉疲劳和视力下降。如果长期在光污染严重的条件下工作或生活,就会头昏心烦,甚至产生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精神衰弱的症状。
光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在短时间内不易被觉察,这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
1.本文中,“光污染”是指
2.根据文意回答,“光污染”对动物造成的危害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第七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光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在短时间内不易被觉察”?
4.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书刊使用米黄、浅蓝、浅红等色泽的纸张。请你运用本文介绍的有关知识,对这一做法做出合理的解释。
5.画横线的句子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14、课外阅读
美丽的张家界
在张家界处处可见的峰林之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要数金鞭岩了。金鞭岩高出峰林许多,与其他山峰迥然不同,从山脚到山顶,像斧砍刀劈似的,只在它的顶上生长着几株苍翠的松树。夕阳映照下的金鞭岩金光闪耀,犹如一根怒举的金鞭,直指云霄。一座巨大的山峰紧靠着金鞭岩,巨峰酷似雄鹰,鹰首高昂,凌空展翅,一只翅膀有力地半抱着金鞭岩,气势磅礴,这就是有名的“神鹰护金鞭”。
金鞭溪是天然形成的一条美丽的溪流。溪水弯弯曲曲自西向东流去,即使久旱,也不会断流。走近金鞭溪,满目青翠,连衣服都映成了淡淡的绿色。流水潺潺,伴着声声鸟语,你走着走着,忽然感到一阵清凉,才觉察到有微风习习吹过,阵阵袭来的芬芳使你不由得驻足细细品味。清澈见底、纤尘不染的碧水中,鱼儿欢快地游动着,红、绿、白各色卵石在水中闪亮。阳光透过林隙,在水面上投下斑驳的影子,让人享受到大自然的静谧和美好。
因为有了这奇山秀水,张家界成了植物的宝库、动物的乐园。据统计,这里已经发现的木本植物就有93科,517种,野生动物达500余种。
这里四季如春,景色宜人,永远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1】短文中的“奇山”是指_____,“秀水”是指_____。
【2】金鞭溪有什么特点?请用短文中的词语概括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 ”的句子将金鞭岩比作_____,突出了它_____的特点。
【4】画“~ ~ ~”的句子用了 的说明方法。(填序号)
A.作比较
B.打比方
C.列数字
15、课外阅读。
小时候,我很怕父亲。
记得我刚开始跟父亲学木匠的时候,他总是很严厉。有一次,我趁父亲不在,自作聪明地一个人装配了一个大衣柜。刚刚装好,父亲回来了。他走到衣柜前,阴着脸,转着圈儿看。蓦地,他用力一下把大衣柜推倒了,拿起一根木料,瞪着我,指着装错的地方质问:“你瞎了?”说话间,他突然扔掉木料,举起厚重的巴掌,一下子打在我头上。
然而,另外一件事,却让我改变了对父亲的认识。有一天,我在家里偷偷地把新买回来的座钟拆开,想弄清楚里面的结构。正在研究的兴头上,突然听见父亲的推门声和脚步声,匆忙之间,我慌乱地把座钟拼凑在一起。
父亲进屋后,一直没有出去,将近中午,他忽然盯着座钟发呆:“嗯?怎么停了?坏了?”他边说边搬起座钟,“当啷”一声,钟摆在里面发出碰撞边框的声音,他猛地扭回头,看着我说:“又是你干的好事?”
我害怕地低下了头,眼睛盯着父亲的脚尖。我把眼睛一闭,等着那满是老茧的手落下。可是那手掌轻轻地落在了我的头上,不是痛打,倒像是抚摩。我奇怪地仰起了头。父亲的脸上竟然有一丝笑意。他对我说:“真淘气!什么都想动动。”我不明白,一台座钟可比一个木柜要值钱啊,为什么他不生气反而高兴呢?
一直到我成家立业多年后,我在一次教育孩子中,才忽然想起问父亲为什么那次没打我?父亲说:“你跟我学木匠是学手艺。做木头活好比做人,一榫一眼都要套牢弄实在,才能保证家具结实。做人,也要实在、不投机取巧;可你学修表,那是钻研,我不想让孩子没有前途……”
父亲两次举起的手掌,让我一生难忘。
【1】给短文添加一个标题.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是对父亲的 、 、 的细节描写。这一细节描写,让我看到了一位 的父亲。
【3】父亲第一次举起手掌,是因为“我” ,他这样做是为了 ;第二次举起手掌,是因为“我” ,他这样做是为了 。通过这两件事,表达了“我” 。
【4】“奇怪”有两个注释:①稀奇罕见;②表示惊讶;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
我能用另一个意思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结尾的主要特点是( )
A.点明主旨 B.总结全文 C.抒发情感 D.首尾照应
【6】文中的父亲打了“我”,让“我”在做人做事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我们身边也有通过“打”来教育孩子的父母。你同意这种教育方式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看不见的爱
①夏季的一个傍晚,天色很好,我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位妇女。那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②那孩子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便站在他身后不远,惊讶地看他打那瓶子,因为我还没有见过打弹弓这么差的孩子。A.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地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那孩子便把石子放在皮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过一颗。从那妇女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是那孩子的母亲。
③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在不停地打,我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
④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他母亲对我笑了一笑。“谢谢,不用!”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我怔住了。
⑤半晌,我喃喃地说:“噢……对不起!但为什么?”
⑥“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
⑦“呃……”我说,“可是他……怎么能打中呢?”B.“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我沉默了。
⑧过了很久,那男孩的频率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累了。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打一弹,再转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想必他只知道大致方向。夜风轻轻袭来,蛐蛐在草丛中轻唱起来,天幕上已有了几颗忽闪着的星星。那由皮条发出的噼啪声和石子崩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对于那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并没有什么区别。
⑨又过了很久,夜色笼罩下来,我已看不清那瓶子的轮廓了。“看来今天他打不中了。”我想。犹豫了一下,对他们说声“再见”,便转身向回走去。
⑩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我愣住了,然后,嘴角轻扬,愉快地向家走去。
【1】结合短文内容填写情节,并写一写“我”相应的情感态度变化。
【2】短文中画“_____”的A.B两句话是对孩子母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体现了 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画“ ”的句子属于 _______(静态 动态)描写,从中可以体会到时间 _____,但小男孩 _________。
【4】发挥想象,写一写文中小男孩终于打中瓶子后的情景,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短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可以删去吗?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
_____________
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第26届奥运会上,中国姑娘邓亚萍奋勇拼搏,蝉联了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亲自把金牌挂在她的胸前。仰望着在国歌声中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邓亚萍激动得流下了泪水。
在通往世界冠军的道路上,邓亚萍不知洒下多少奋斗的汗水。邓亚萍的父亲曾是位乒乓球运动员,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不到五岁就开始了乒乓球运动的生涯。邓亚萍个子矮小,不是打乒乓球的理想身材。为了弥补身体的不足,她脚绑上纱布练习打球,经常练得脚底都起了血泡。如今,灵活多变的步伐成了邓亚萍战胜对手的法宝。在国家队,邓亚萍是最能吃苦的运动员,她以常给自己加大运动量,一练一身汗,一天要换五六次衣服。为了掌握一种技术,邓亚萍有时要连续拍上千次。回到宿舍,她浑身像散了架似的瘫倒在床上。
邓亚萍打球气势逼人,锐不可挡。遇到的对手越强就越能激起她的斗志。国际大赛高手如林,邓亚萍更是全力以赴,奋力拼搏。她胜不骄,败不馁,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为国争光。凭着这种必胜的信心和精渗的技术,邓亚萍闯过了一道又一道的难关,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强手,一次又一次地站在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为祖国赢得了巨大的荣誉,为五星红旗增添了光彩。
面对鲜花和荣誉,邓亚萍总是说:“是祖国培养了我,我要报效我的祖国。”
【1】请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结合你的理解,选择带点字词的正确解释,打上“√“。
(1)报效 A.报复( ) B.告诉( ) C.报答( )
(2)气势逼人 A.给人威胁( ) B.靠近( ) C.强迫索取( )
【3】邓亚萍个子矮小,可是她却有灵活多变的步伐,她是怎样练出来?请用“____”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4】请将“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亲自把金牌挂在她的胸前。”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一定认识文中画“____”部分的句子。我们也学过这样的句子,你能写出两个来吗?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邓亚萍在夺取世界冠军的过程中克服了重重困难,你看了这篇短文后,当你面对生活或学习上的困难时,你会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雅典,刚刚结束了第28届奥运会,我国奥运儿取得了32枚金牌,其中哪位运动员取金牌的过程是令你最感动的?请简单地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竹子赞
竹子是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竹子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以编织竹器;竹沥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竹子是伟大的,它具有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人类誉为“岁寒三友”,历来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塑,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硬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酷暑它不怕,秋风吹不落。秋去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在原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坚强________ 品质________ 不畏________
【2】“历四时而常茂”,“四时”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用途写出了竹子全身是宝。
【4】这篇短文写了竹子的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作者写竹子的目的是借歌颂竹子的品格,歌颂______________精神。
19、荷 叶 青 青
夏天,玄武湖里那一望无际的荷叶忽然叫我生出了许多感想。祖母淡淡的笑容渐渐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老家的院子不大,却年年要种一缸荷花。祖母特别爱好荷花,对荷花下的功夫更让人吃惊。河泥是雇人挑来的,她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就像看粮食。隔年的种藕早已选好,祖母自己一枝枝种下去,弄得两手污泥一直糊到胳膊肘。到了小荷叶快要冒尖的时候,祖母就守着荷花缸不让孩子们靠近,说是人呼出的热气会让叶子枯萎。小荷叶终于长出来了,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叶子,孩子们都不屑一顾。祖母看着荷叶,却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夏天到来的时候,才有真正的长秆儿荷叶亭亭地舒展开来。这时天太热了,大门成天开着,就有人探头欣赏我家独特的风景。祖母常常在门口乘凉,看到有人夸她的荷叶,就把人家让进来,沏上茶水,请人边喝边欣赏。
一天,有位年轻的母亲抱着一个孩子在门口探头探脑地张望,祖母又发出邀请,可女人摇摇头,说出一(番 翻)话来。祖母这才注意到孩子生了一头疮,她咝咝地吸着冷气,好像要(代 带)那个孩子忍受痛苦。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一声剪下最大的一枝荷叶。原来女人是来讨荷叶的,中医给小孩开的药里,要用新鲜的荷叶。
荷叶是夏日里清凉的东西。祖母以往每年也都要分送几枝给左邻右舍(shě shè)泡茶喝。这一年,老邻居们是喝不上荷叶茶了。每隔几天,就要给那个孩子剪一枝荷叶,荷花缸里的荷叶也就越来越稀少。不过,小孩子的疮倒是确实一天天好起来。
家里人都可惜那一缸好荷叶,像这样剪下去,今年别想看荷花了。祖母却念念有词:真是一物降(jiàng xiáng)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如今看到这一池荷叶,就像看到一池的清凉。假如祖母拥有这一池的清凉,她又会高高兴兴地把它送给许多人吧。
1.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拼音或汉字,用“ ”画出来。
2.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浮现( ) 独特( )
欣赏( ) 清凉( )
3.联系短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
一望无际:
探头探脑:
4.写出第4自然段的大意。
5.根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祖母家的荷叶有什么用场?
(2)“荷叶派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祖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中午,我干完了家务活才去上学。
改写成带“把”的句子。
(2)听到申奥成功的喜讯,全国人民都很激动。
改成带问号的句子,句意不变。
21、按要求写句子。
1.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放军叔叔参加抗洪抢险的事迹感人。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
3.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这是中国的盛事,也是全球的盛事。二十多年潜心钻研,我们中国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导航卫星。社会不断进步,科技领域不断取得新成果,未来的二十年又会是什么样的呢?请你大胆地展开想象,以“未来的中国(家乡)”为题写一篇作文,45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