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关于古代对不同年龄段的别称正确的是( )
A.“及笄”是用簪子把头发绾起来,古代女子十三四岁就可以嫁人了,所以开始绾发。
B.“弱冠”指的是冠礼,往往是男子二十岁举行,表示已经成人。
C.形容男人已经四十多岁了,可以说“已近不惑之年”。
D.六十年周而复始,所以六十岁是“古稀之年”。
2、下面带点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随意春芳歇。(尽) 走了不少路,歇一会儿吧。(停止)
B.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浏览)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的确,确实)
C.你要知道好歹。(好坏) 他万一有个好歹,我可怎么办?(危险)
D.敏而好学。(聪敏) 九州生气恃风雷。(活力,生命力)
3、下列与《山居秋暝》所描绘的画面不符的一项是( )。
A.雨后秋山
B.明月清泉
C.浣女归舟
D.王孙惜花
4、按要求写词语。
(1)晃晃荡荡(A A B B)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无拘无束(A B A C)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一五一十(含有数字)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眉开眼笑 (描写人物神态)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先补充词语,再根据语境填空。
天南(____)北 万(____)千(____) (____)书善画
奇珍(____)宝 安然(____)(____) 一如(____)往
(1)外祖父_______________,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
(2)圆明园没有被烧毁前,收藏着各种______________。
(3)尽管我一再失败,可是母亲还是_____________地鼓励我。
6、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再选择句子所表达的主题。
1._________________,一日难再晨。(_____) A.思念家乡
2.少年易老学难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珍惜时间
3.________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_____) C.送别友人
4.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题文)“武松自言自语道:‘哪得甚么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这里,“自言自语”是指武松和 说话,类似格式的词语还有:自 自 、自 自 、自 自 。
8、看拼音,写词语。
hǎi ōu pénɡ sōnɡ zhuā yǎnɡ
( ) ( ) ( )
yì yánɡ dùn cuò xìn lài bǐng ɡān
( ) ( ) ( )
ɡuì zi shén qì shí zú
( ) ( )
9、带着问题来读书。
(1)“桂花雨”是一种_____式的命题方式,“桂花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回忆童年时与母亲摇桂花的情景,表达了自己的一种________情怀。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你在伞里吗
雨渐渐大起来。后座上的女儿,小脸紧贴着我的后背,右手穿过我的胳肢窝,擎着她那把红色的小伞。雨砸在伞顶上,嘭嘭直响。有风,车子骑得有些吃力,那小伞也忽嗒忽嗒不甚听话,但女儿努力地擎着它,我能(感悟 感觉)到她的小手在我的腋窝下一次又一次用力。我问道:“你在伞里吗?”
“妈妈,在!”女儿的回答响亮而干脆,那语气里的阳光,穿过这晦暗的雨幕感染着我的心。女儿今天是太高兴了——期中考试,她语文、数学都得了一百分,按照考前的承诺,我要请她吃一顿肯德基。
女儿左手攥着的纸袋里,此刻就装着她小小的愿望,热乎乎的,与她热乎乎的小脸一起紧贴着我的后背。车子一颠一颠,女儿的小脸和那纸袋与我的背脊若即若离,那温暖也就一阵一阵——可就是这一阵一阵的温暖,让我寒雨里的心一阵阵颤栗!
肯德基的店铺在这个城市里随处可见,但我的女儿对肯德基却一直(保持 坚持)着向往与好奇。去年她9岁生日那天,我第一次带她去肯德基,她用薯条蘸着番茄酱,放进嘴里小心翼翼地嚼,那满足的眼神让我几乎不敢面对……为了自己的梦想,我辞职来到这座城市快两年了,我不得不节约血汗换来的每一分钱,以应付房租、伙食费以及女儿不菲的借读费。小小的女儿,便也常常受我所累,有时一些小小的愿望都难以实现,不觉心中充满愧疚……
雨没停,风也没停,而我们离租住的小屋还很远。我把胳肢窝里的女儿的小手夹得紧一些,想让她省些力气。与此同时,我又问了一遍:“你在伞里吗?”女儿的回答还是那一声响亮而干脆的“在”!
到家了,我用腿撑着车,腾出左手抓住伞柄,好让女儿抽出手来。当我转过脸的刹那,我呆住了——女儿几乎全身湿透!但她微笑着,扯了扯我的上衣说:“妈妈没有浇湿!”又拍拍那个纸袋:“它也没湿!”
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
【1】短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语下面打“√”。
【3】把“随处可见”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就是这一阵一阵的温暖,让我寒雨里的心一阵阵颤栗!”中“我”感到“温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我”的心“一阵阵颤栗”是因为“我”的收入不高,无法满足女儿____________,心中感觉_________
【5】快速浏览短文,妈妈问了(________)次“你在伞里吗?”,从中可以体会出妈妈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文中的“女儿”是一个____________的孩子。
【7】文章结尾的特点是( )。
A.首尾照应,蕴含难以言尽的感情。 B.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11、理解与感悟。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
我们争着答应:“爱!”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1】一家人在议花生时,所站的角度各不相同:姐姐、哥哥和“我”分别从花生的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父亲则着眼于赞美花生的_____________。
【2】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果实是不是没有可取之处?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父亲的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亲不喜欢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认为它们比不上花生的果实好吃。
B. 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C. 父亲认为花生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新鲜、美丽的外表露在外面,即使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的确可贵。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朝霞和日出
天亮了,东方天际露出鱼肚白的颜色。渐渐地,鱼肚白变成淡红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的红晕一样。接着,它又由淡红色慢慢地变成深红,再由深红变成金黄的颜色。这时候,周边的白云,仿佛涂上了缤纷的色彩:一会儿好像金苹果,一会儿好像紫葡萄,一会儿又变成蓝宝石、珍珠、彩玉……真是瑰丽无比,变幻莫测。
【1】找出描绘朝霞色彩变化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________一________一________一________
【2】理解语段并填空。
文中最后一句的三个“一会儿”写出了朝霞色彩变化________的特点,用“……”表示朝霞色彩变化________的特点。同时,这里又运用了________ 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朝霞 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仙人掌之歌
我非常喜欢仙人掌,不仅是喜爱,而且还敬佩。
我有幸去了墨西哥。在那里,由于太阳和土地的爱抚,仙人掌遍(piàn biàn)地都是。世界上的仙人掌约有两千余种,而墨西哥(竟 竞)独占了一半,所以,它享有“仙人掌之国”的关誉。
那里的仙人掌家庭非常(巨大 庞大 高大)。从形状上看,这些“亲属”之间并不十分相似(shì sì),有球形、圆柱形、山形、片状、(辨 辩 瓣)状、穗状等等。有的形状奇妙极了,从主茎上伸出一根根平行向上弯曲的分茎,每根莲的直(经 径)都竟达几十厘米。远运看去,它活像是一座小山般大的翡翠烛台。仙人掌家族的基本“肤色”是绿色,花朵却是五颜六色:鹅黄、金粉、程红、淡蓝……仙人掌浑身带刺,其貌不扬,却能为跋涉在荒漠中的人们(解脱 解决 解除)饥渴。采摘一片嫩茎放在嘴里,细细地咀嚼(jiáo jué),________它没有桃李的脆生,没有荔枝的清润,________它那酸涩中带着丝丝甘甜的味道,足以令人神清气矣,忘掉旅途的疲乏。
仙人掌大多生长在终年干平的地区,(严酷 严格 严重)的自然条件淘汰了弱者。仙人掌是强者,你砍掉它的茎,等于帮劝它繁殖。________你连根挖掉它,它横卧在地上________会滋生出新体。你要试试用干旱来成胁它吗 一颗重37公斤的仙人球 6年无水仍可维持26公斤的体重 你若用大烧它 它那饱满的汁液会抵消火舌的威力 你若对它置之不理 它照样会倔强(qiáng jiàng)地活上百年
无论是在孤寂中还是被遗忘,无论在蔑视中还是受到其他不公正的待遇,仙人掌总是保持本色:它会悄悄地在额头上顶出一朵朵花;它会热情地挂满一身酸甜的果;它会吐出片片嫩茎供人们采食;它会用自己的绿来装点穷乡解壤。这怎么不让我肃然起敬?充满了旺盛生命力的朋友,仙人掌!
【1】给文中括号里的音节、字、词选择正确的答案。
【2】在文中横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①________它没有桃李的脆生,没有荔枝的清润,________它那酸涩中带着丝丝甘甜的味道,足以令人神清气矣,忘掉旅途的疲乏。
②________你连根挖掉它,它横卧在地上________会滋生出新体。
【3】给第四自然段的空白处标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4】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5】找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穷乡僻壤:________________。
②肃然起敬:________________。
【7】短文第三自然段抓住仙人掌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写出了仙人掌的特点,表达出“我”对仙人掌的喜爱之情。短文第五自然段揭示了仙人掌令我敬佩的精神是________。
14、课外阅读练习。
这是一件发生在童年的小事。我的爸爸也许已经把它忘记了,然而,这件事,却对我的一生或多或少地起了些(反应 影响)。
那年,我9岁。一日,坐在靠近门边的桌前写大楷。门铃响了,爸爸应门,是邻居。两人就站在大门外交谈。那天风很猛,把我的大楷本子吹得“啪啪”作响,我拿着墨汁淋漓的笔去关门。猛地把门一推,然而,立刻地,大门由于碰到障碍物反弹回来。与此同时,我听到父亲尽力(压抑 压制)而仍然压不下去的喊声。
门外的父亲,眉眼鼻唇,全都痛得扭成一团,就连头发,也都痛得一根一根地站了起来;而他的十根手指呢,则怪异地缠来扭去。一看到我伸出门外一探究竟的脸,父亲即刻暴怒地扬起了手,想刮我耳光;但是,不知怎的,手掌还没有盖到我脸上来,便颓然放下,我的脸颊,仅仅感觉到了一阵掌风而已。
邻居以(责怪 责问)的口气对我说道:“你太不小心了,你父亲的手刚才扶在门框上,你看也不看,就把门大力关上……”啊,原来我几乎把爸爸的手指夹断!偷眼瞅父亲,他铁青着脸搓手指,没有看我。
十指连心,父亲此刻剧烈的痛楚,我当然知道;但是,当时的我,毕竟只是一名9岁的小童,我所关心、所害怕的,是父亲到底会不会再扬起手来打我。
父亲不会。当天晚上,父亲五根手指肿得很大,母亲在厨房里为他涂抹药油。我无意中听到父亲对母亲说道:“我实在痛得极惨,原想狠狠打她一个耳光,但是,转念一想,我是自己把手放在夹缝处的,错误在我,凭什么打她!”
父亲这几句话,给了我一个毕生受用无穷的(启发 启示):犯了错误,必须自己承担后果;不可迁怒他人,不可推卸责任。谢谢您,爸爸!
【1】给短文加上恰当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
【2】用“/”划去短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
【3】“我”把门用力一推,门外的父亲怎么样了?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4】请写出三个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偷眼瞅父亲,他铁青着脸搓手指,没有看我。”此时“我”的心情是:___________。
【6】父亲扬起手来却没有打“我”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如何看待文中的父亲?写几句你最想对他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回答相关的问题。
读初小的时候,遇上大雨大雪天,路滑难走,父亲便背着我上学,我背着书包伏在他背上,双手撑起一把结结实实的大黄油布雨伞。他扎紧裤脚,穿一双深筒钉鞋,将棉袍的下半截撩起扎在腰里,腰里那条极长的粉绿色丝绸汗巾可以围腰二三圈,还是母亲出嫁时的陪嫁呢。
【1】父亲送我上学遇到的困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父亲送我上学时动作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为什么选择背着我走,而不是让我自己一个人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
①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②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他们( )着眼泪,( )着海力布的名字,( )着老人,( )着孩子,( )着牛羊,往很远的地方( )去。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就是倾盆大雨。半夜里,听见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洪水涌了出来,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
③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呢。
【1】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入括号内。
走 领 赶 扶 含 念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迟误——__________ 沉着——__________
就义——__________ 自责——__________
【3】文章第①段画线句子是对海力布的什么描写?从中你看出海力布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为什么要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
鲁智深告别长老,背上包裹,挎了戒刀,提了禅杖,随同两个和尚来到酸枣门外的菜园。
菜园附近有二三十个赌博成性的无赖,经常到园里偷菜,听说来了新人接管菜园,就打算给他个下马威。鲁智深走进菜园想巡视一下,那二三十个无赖拿着果盒、酒礼,嬉皮笑脸地走过来,说:“我们街坊邻居前来祝贺。”鲁智深不知是计,走到粪池边迎他们。让他们进房坐,他们执意不肯。无赖中有两个为首的,一个叫过街老鼠张三,一个叫青草蛇李四,拜在地上不肯起来,只等鲁智深上前来扶,他们好趁机把鲁智深撞下粪池。(一)鲁智深粗中有细,心里早就怀疑,心想:“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上前来,莫非想捉弄我?这倒是虎口拔牙!”鲁智深大步走上前去,那张三、李四便说:“参拜师父!”说着便向前去,一个来抢左脚,一个来抢右脚。(二)鲁智深不等他俩沾身,早飞起右脚,腾地把李四踢下粪坑;张三正想跑,鲁智深又飞起左脚,将他也踢了下去。后边那二三十个无赖惊得目瞪口呆,正想逃,忽听鲁智深一声吼:“不许动,谁走我就让谁下去!”小喽啰们都不敢动弹了。这时张三、李四从粪坑里探出头来,哆嗦着向鲁智深求饶。鲁智深哈哈大笑,先命令小喽啰们把他俩拉出来,又让他俩快去洗澡更衣。
没多久,两个无赖收拾干净后,向鲁智深下跪认错后便回家去了。
第二天,这帮无赖买了十瓶酒来请鲁智深。喝得正高兴,忽听有乌鸦哇哇地叫,大家都齐声说:“老鸦叫,祸来到。”鲁智深说:“为什么要这么说?”一个僧人笑着说:“墙角边杨柳上新添一个老鸦窝,一群老鸦每天从早叫到晚。”大家都说:“搬个梯子把它拆了算了。”鲁智深跟大家到外面去看,果然杨柳树上有个老鸦窝。大家七嘴八舌正想办法如何上树拆窝。(三)只见鲁智深走到树前,打量一下,脱了外袍,弯下身子,右手向下,左手搂住树干,把腰一挺,那杨柳树便连根拔起。无赖们见了,一齐拜倒在地,惊叹不已:“师父不是凡人,是真罗汉,如果没有千万斤的力气,怎能拔得起这杨柳?”
【1】本文所讲故事可用小标题概括为_____________
【2】摘抄第二自然段中形容人物神态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文中记叙了鲁智深接管菜园后,先是__________,接着_______________,深得众人佩服。
【4】文中有三处画线句子,读一读,想一想分别描写了什么,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照样子简要填写表格。
人物描写 | 描写什么 | 鲁智深特点 |
句(一) | ____ | _____ |
句(二) | ____ | _____ |
句(三) | 动作 | 力大无比 |
【5】右边的图片是莉莉在河南开封大相国寺拍摄的一尊铜像。联系文中对“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这一情节的描写,指出这尊铜像存在的问题,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根据《水浒传》情节改编,《水浒传》中描写的人物性格独特,形象鲜明,请你照样子再写出两个你印象深刻的人物来。
例,足智多谋的吴用
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8、阅读。
花边饺子
①妈妈一辈子最爱吃的是饺子。
②每逢包饺子的时候,妈妈最为得意。她一人和面、调馅儿,绝不让别人沾手。只有到包的时候,妈妈才叫上我们,让爸爸看火,我擀皮儿,弟弟送皮儿,指挥得井井有条,颇似沙场点兵。
③小时候,我们家生活贫困,吃饺子只有挨到逢年过节,妈妈也总是要包上两种馅儿:一种素的,一种肉的。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儿的饺子。我和弟弟常常捣乱,把素饺子、肉饺子弄混,妈妈只好混在一块煮,但她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小脑瓜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子!”我和弟弟好奇地看着,妈妈拿起包好的饺子,沿着边儿用拇指和食指轻轻一捏,不一会儿,便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儿,就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煞是好看。花边饺子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乐趣,我们却不知道妈妈是耍了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儿的饺子都捏上了花边,让我和弟弟连看带玩儿地吞进肚里,自己和爸爸吃那些素馅儿饺子。
④我大学毕业后,家里经济好转,我变着花样做上满桌色香味俱佳的饭菜给妈妈吃,可妈妈总是尝几口便放下筷子。我明白了,妈妈只喜欢吃饺子,那是她几十年来历久常新的最佳食品。我知道满足妈妈这个心愿的唯一办法就是常包饺子。每逢见我拎回肉馅儿,妈妈就立刻系上围裙,先去和面,再来调馅儿,那精神劲儿,又像回到了她年轻的时候。
⑤这一天是妈妈的生日,全家又包饺子。我要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我包了一个糖馅儿的饺子,放在盖帘上,然后对妈妈说□今儿个您要吃着这个糖馅儿的饺子□一准是有福□大吉大利□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大堆饺子,哪能有那福气,让我吃着这个饺子呢?”说着,她亲自把饺子下进滚开的锅中,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里上下浮动。
⑥热腾腾的饺子盛进盘,端上桌。我往妈妈的碗中先夹了三个饺子。妈妈吃第二个饺子就咬着了糖馅,惊喜地叫起来:“哟,我真的吃着啦!”我笑着说:“要不怎么说您有福气呢!”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⑦其实,妈妈的眼睛已经昏花了。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用糖馅儿包了一个花边饺子。这种花边饺子是妈妈教会我包的。花边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如今,我谨以花边饺讨得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心。
【1】在文中第⑤自然段的“□”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井井有条:____________________
历久常新: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花招”的意思是“欺骗人的狡猾手段、计策等”,在文中,“花招”的意思是________。
(2)文中两次提到“耍了个小小的花招儿”,第一次是妈妈的“花招儿”,此时她心里在想:_______;第二次是“我”的“花招儿”,“我”心里想:_________。
【4】完成批注。
第③画线句子描写了母亲的____【语言 动作 神态】(选择正确答案),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__
第⑥画线句子描写了母亲的语言和_____,“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是因为________
【5】“花边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如今,我谨以花边饺讨得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心。”请联系短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材料,完成下面练习。
东街小学广播站征稿启事
为了加强东街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广播站特向全体同学征稿。
(一)征稿栏目与播出时间:
周一《开心一刻》:脑筋急转弯、谜语、对联、笑话等。
周二《百变魔匣》:讲述生活中的小窍门,介绍日常生活百科。
周三《灿烂星空》:学生优秀习作。
周四《心雨心愿》:点歌送祝福。
周五《校园连连看》:校内外新鲜事(好人好事等),宣传新风尚,传递正能量。
(二)投稿方式:
周一至周五上午的课间时间,送到东街小学广播站。
【1】小记者优优为学校运动会写了一篇简讯,他应该向( )栏目投稿。
A.《百变魔匣》
B.《心雨心愿》
C.《灿烂星空》
D.《校园连连看》
【2】贝贝写的一首小诗被广播站选中,她应该在( )这一天收听。
A.周一
B.周二
C.周三
D.周四
【3】乐乐同学写了一篇习作想送到广播站去投稿,最合适的时间是( )。
A.上午放学后
B.上午的课间时间
C.下午的课间时间
D.下午放学后
【4】该校广播站准备增设一些新的栏目,请你为他们设计一个新栏目,并简单说明设置这个新栏目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语言运用。(用上礼貌用语改写下面这句话,使表达更得体)
喂,到阳光小区坐几路公交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读一读,仿照例子,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巨石呈半球形,像一个竖着的巨型馒头。
我爱大海,它那无边无际的空旷,仿佛使我看到它的伟大胸怀。
那高大的烽火台,有的像奋起的勇士,傲视长空,有的像沉思的巨人,默对苍穹。
(2)众多游人来西湖来赏月、划船,一片欢歌笑语。
这就是人间天堂。(请把这句话改写成反问句。)
改写:
联系上面的句子,你认为哪一句更符合上面句子的语境,为什么?
22、按要求写句子。
(1)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啊!(改成反问句)
(2)沙地里种着西瓜。(扩句)
(3)冬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修改病句)
(4)写一句你知道的鲁迅的名言。
(5)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调换词语顺序,使句子意思发生变化)
23、习作天地。
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太阳,同样也离不开水。请以“水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为开头写一篇文章。可仿照《太阳》一文第4自然段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表明水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向大家介绍一种物品,可以是蔬菜、水果、玩具、文具或电器。要抓住所要介绍物品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运用学过的一些说明方法来写。写完后认真修改,使文章更完美。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