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B.“下雨啰!下雨啰!”我大声喊:“外公,你快来看呀!”
C.外祖父每次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之类的句子,总会落泪。
2、对号入座(选词填空)。
呈现 涌现
1.大气中的气体容易散射紫、蓝、青三色光,所以一般情况下天空( )蓝色。
2.我们中队( )出许多好人好事。
柔和 温和
3.山形也逐渐变得( )起来。
4.伦敦四季气候( ),真是旅游的好地方。
3、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三种耐寒植物特别受到赞美,被称为“岁寒三友”,这三种植物指的是 ( )
A.梅、竹、兰 B.松、竹、梅 C.梅、兰、菊 D.松、梅、菊
4、这篇课文在叠词的使用上很丰富,请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叠词。
(1)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 )的桂树,( )的枝,( )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 )的骨朵儿了。
(2)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 ),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 )的( )的感觉。
5、写近义词
安顿——________ 昔日——________ 快乐——________
开辟——________ 洗礼——________
6、知识回顾。
(1)山外青山楼外楼,________?
(2)《落花生》一文中,作者借花生________的特点说明做人的道理让我们深受启发。
(3)“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这句话写出了松鼠________的特点。
(4)《父爱之舟》一文首尾呼应,作者以________的形式讲述了与父亲有关的往事,歌颂了________。
7、看拼音写词语。
chǐ rǔ jiào huì xīng shuāi sòng dú suǒ rán wú wèi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___
8、句子品析题。
1.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这句话中的“滋味”本义指___________,“我”尝到的“新滋味”是指_____________。
2.那一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买《青年近卫军》的钱。
(1)这句话中“数落”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2)加点字“凑”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这句话我想到了一句有关母爱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效率大比拼。
关于桥梁,你知道多少呢?按照结构做基本分类,桥梁可以分为四种:梁桥、拱桥、斜拉桥和悬索桥。第一种是梁桥,它是桥梁家族当中兄弟最多的,因为它受力的结构特别简单,又经济耐用,所以很实用。第二种就是拱桥,拱桥可以说是桥梁家族当中的颜值担当,因为它的曲线特别优美,很多诗词歌赋都以拱桥作为背景。第三种桥梁是斜拉桥,它可以说是桥梁家族当中的劳模,它特别刚劲有力,跨度也很大,能够实现更大障碍的跨越。第四种就是悬索桥,它可以说是桥梁家族当中的老大哥,性格比较内敛,深沉稳重。桥梁家族当中,四种桥梁都有各自的特点,其实,各种千变万化的桥梁都是由这四种桥梁结构演变而来的。这四种桥梁类型结构,无论哪一种,在世界上排名前十的桥梁当中,我国都能占6到7个席位,这是很不容易的,是所有中国桥梁工程师努力的结果。不过,我们仍然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在由桥梁大国向桥梁强国的转变过程当中,还有很多的提升空间和探索空间。
【1】材料约400字,你的阅读时间约为____分钟。
【2】读这段话的时候,你一眼看到了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阅读时你圈画了哪些关键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慈母情怀(节选)
我们一天天地长大了,母亲也渐渐地感到经济困难起来。她坚决打破常规,不再给别人无偿做鞋了。母亲买回了数十种布料做各种各样的鞋,并在我家门前挂了个“卖手工鞋”的木牌子。每双鞋可收1元钱左右。这样就可以供上买油、盐和我们的学习用品。母亲常对我们兄妹说,咱家再穷也要让你们上学,我和你爸再苦再累,只要你们能考上大学,也心甘情愿。
那时,母亲开始加速做鞋,快得像一台做鞋机。父亲晚上也开始忙着帮母亲穿针拿线,日子久了,父亲也学会做一些儿童的小鞋。看着母亲和父亲这般辛苦,我们兄妹放假了也想帮一帮,可母亲总是把我们赶走,让我们去看自己的书。有时还能听到母亲或父亲“哎呀”一声,这声音就像针扎在我们的心上一样。每当这时,妹妹就会痛苦地朝我看一看,然后又埋头用心学习。在父亲的帮助下,母亲每天可多做6双鞋,缓解了我家的经济危机。
【1】文中的“打破常规”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
【2】文章主要选取了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父母对我们的爱。
【3】请用“ ”在文中画出最能体现母亲对我们的爱的语句。
【4】从文中画“____”的句中我们能体会到作者当时________的心情。
11、阅读《探秘巧克力》,完成习题。
探秘巧克力
巧克力是外来词chocolate的译音。它是一种甜食,不但口感细腻甜美,还具有一股浓郁的香气。研究显示:适量食用黑巧克力对大脑和心脏有益,甚至还能帮助减肥。
你知道制作巧克力的原料是什么吗?制作巧克力的原料,源于可可树结的可可果。可可树是一种热带树木,原生长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地区。可可果形状像甜瓜,每颗可可果里面一般有1-2枚2厘米长的可可豆。
可可豆是如何加工的呢?首先,要进行发酵。人们用香蕉叶子把可可豆包起来发酵,既可以避免可可豆在运输和储藏的过程中发芽,也可以去除它的苦味。经过发酵,可可豆棕色的外观开始出现,并且形成了它独特的味道。接下来是干燥,这会进一步去除苦味并增加芳香。最后,可可豆经过清洗、挑选、分类后,就可以打包销售了。
制作巧克力有如下几个步骤:烘烤,可可豆在烘烤的过程中,外壳会膨胀与爆裂,这样有利于工人去除它的外壳。冷却,使可可豆保持独特的味道。粉碎,去掉可可豆的外壳后,把豆粒切碎成许多小块。研磨,在研磨可可豆的同时,温度上升,随之会释放出脂肪类物质,形成可可酱。把可可酱、糖、香精、桂皮香料、牛奶或者干果混合,以形成不同种类的巧克力。当各种原料混合的时候,可可酱要维持在29度,然后就可以放到各种模子里形成块状了。
现在,各种形状、各种口味的巧克力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老少皆宜的食品。
【1】第二段中“你知道制作巧克力的原料是什么吗?”一句话在短文中的作用是( )
A.前后照应
B.突出主题
C.引出下文
D.总结上文
【2】短文第三段主要介绍了( )
A.可可豆首先需要进行发酵。
B.可可豆需要清洗、挑选、分类。
C.可可豆通过干燥去除苦味。
D.可可豆是如何进行加工的。
【3】短文中,制作巧克力的步骤是( )
A.烘烤→冷却→粉碎→研磨
B.烘烤→冷却→粉碎→研磨→混合
C.冷却→研磨→粉碎→混合
D.烘烤→粉碎→冷却→研磨→混合
【4】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选择其中的一种说说这样写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第一段中,“研究显示:适量食用黑巧克力对大脑和心脏有益,甚至还能帮助减肥”中“适量”一词能去掉吗?请联系短文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奇特的家书
十多年前,我在一所民族学院读书。班上除了少数几个汉族学生外,大部分同学都来自少数民族,来自偏远贫困的山区。也许是家乡偏僻的缘故,他们几乎都很少与家人通电话,信件往来倒是很常见。
作为班长,我的一项工作就是每天下午午休前站在讲台上发信。念到哪个同学的名字,那个同学就上来取回自己的信。我留意过,“多吉”这个名字从我口中吐出的次数最多,每周必有。多吉是布依族,来自贵州黔南自治州。那些信正是从黔南寄来的,估计就是家书了。
那一日,我又在讲台上分发信件,多吉听到名字后喜滋滋地上讲台来取信。大概是信封边沿破损了,我的手刚抬起,里面的“信”飘了出来——竟是一片树叶,只见那片叶子在空中翻转几个来回,缓缓地落到了地面上。
大家惊异地看着多吉,他的脸腾地一下红了。
“……我爹不在了,只有娘,但她是个瞎子。我家就我一个儿子,娘很想我,我也想娘,我用勤工俭学的钱,给她准备了上百个写好了地址的空白信封。我对娘说,( )她平安,( )寄一片桉树叶给我。我收到信后,又将桉树叶寄回去,但( )一片,( )两片。干枯的桉树叶在水中浸泡湿润后,两片合在一起,娘就能吹出很清脆的声音。我娘说,那样的话,她就知道我平安了。她还说,桉树叶发出的声音像我呼喊她的声音……”
一时间,教室里寂静无比。我听到几个小女生抽起了鼻子。
那天,我第一次真切理解了这个词语——大爱无言。
【1】读短文,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意思。
(1)大家惊异地看着多吉,他的脸腾地一下红了。
大家“惊异”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多吉的脸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2)我听到几个小女生抽起了鼻子。
几个小女生在抽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奇特的家书”“奇特”在什么地方?从这封家书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奇妙的生物钟
王琦
平时,你只要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每种植物都有一只走时很准的“时钟”。
植物的花,多数是按一定时间开放的。一种民间叫洗澡花的“夜夜红”,每年夏秋季节,当夕阳西沉,便盛开鲜红的花瓣,翌明旭日未露,花朵又都合拢起来。
如果按时间安排,凌晨3点前后,人们正在酣睡,蛇麻草便开花了;凌晨4点左右,漂亮的牵牛花张开了喇叭,犹如催促人们抓紧时间起床耕作;黎明5点光景,野蔷薇露出标致的笑脸;到了清早6点,就是葵花开始开放的时间;早上7点钟,往往是芍药花显露美貌的时刻。中午前后开花的有午时花、黄睡莲等。下午2点以后是睡莲花开:下午五六点钟,丝瓜和王莲相继开花;傍晚7点左右,晚香玉开花散发出芳香;晚上8点光景夜来香和茉莉花便送来阵阵清香……
还有一种花叫时钟花,其花盘同表盘相像,花蕊同表盘上的刻度类似。不但形状像钟表,而且开花的时间也很准,一般在午夜12点开花,第二天午前闭合。人们常把它当做报时花种植。人们不禁要问,这些植物的“钟表”生长在哪里呢?其实,它们的“钟表”就在植物体的细胞里,科学家们叫它生物钟。
【1】根据短文内容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花瓣 ________的笑脸 ________的生物钟 ________的牵牛花
【2】认真阅读第3段后,填空,注意体会划线词的含义。
①蛇麻草在________开花。
②牵牛花在________张开了喇叭。
③野蔷薇在________露出笑脸。
④葵花在________开放。
⑤芍药在________显露美貌。
⑥午时花、黄睡莲在________开花。
从划线词中,我们能体会到作者用词的________。在描写各种花开花时作者采用了________手法,使句子表达得更形象、更具体。
14、课外阅读。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插了一圈的花,红彤彤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
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垄上的草。我跑得很远地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彤彤的花朵,一进来就被祖母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他把帽子放下,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想起来,又笑了。
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醒说:
“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
一提起,祖父的笑就来了。于是我又在炕上打起滚来。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六题的“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在内容或表达上有哪些相同之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一读文中标“ ”的句子,提出两个问题,并联系上下文解答一个。(注:不要提单纯的词语理解方面的问题。)
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多次写到“笑”,请你再写4个表示笑的四字词、诗句或俗语。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仿写文中画“ ”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老银杏树
在我们的楼前,有一棵老银杏树。它高大挺拔,像一个威武的巨人。它度过了漫长的岁月,谁也算不出它的确切年龄。
这棵银杏树的树干笔直笔直,已长到三层楼的楼顶那么高了。假如把大地比做一张弓的话。那么这棵银杏树就是一支射向蓝天的长箭。它耸立在一排水杉前面,暴风雨来了,它用那粗壮的身子保护着杉树。任凭风刮雷劈,毫不动摇。它的树枝一律向上伸展,而且互相靠拢。像经过人工修剪似的;又像一个区人高耸着千百条铁的臂膀,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
春天,枝上萌出嫩芽,闪着黄绿的眉眼。微风拂过,眨呀眨的,多像少女那充满活力的妩媚的眼睛。夏天,叶子长成小扇子的模样,绿得似乎就会滴下油来。到了秋天,叶子变黄了,一阵风吹过,摇一树金片。抬头仰望,就像大地举起了一支饱蘸黄色油彩的大笔,要为蓝色的天空添上一幅美丽的画图,秋风吹得紧了,片片黄叶纷纷扬扬飘落下来,像一只只黄蝴蝶在追逐嬉戏。冬天,落在地面的叶子渐渐地被尘土排埋,慢慢地化成肥料溶进大地,为来年新叶生长提供了养料。银杏树的果实一串串,黄澄澄。它隐藏在稠密的叶子里面,不易发现,而不像苹果,桃子那那样高高地悬挂在枝头,炫耀自己。
啊,银杏树,你高大的形象,给人们奋发的力量;你那闪光的品德,给人以深深的启迪。银杏树,我赞美你!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漫长_____ 稠密_____ 笔直_____
【2】“它隐藏在稠密的叶子里面,不易发现,而不像苹果,桃子那那样高高地悬挂在枝头,炫耀自己。”(“炫耀”是什么意思?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
珍珠鸟(节选)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地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1】解释词语。
不动声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索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小珍珠鸟不怕人的举动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选文中的哪个句子写得很妙?请画上“ ”,用自己的话说说该句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一段描写连续性动作的话,所用动词不少于5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扩读品鉴。
(一)
第二十四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第二十五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第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
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借芭蕉扇
第六十回 牛魔王罢战赴华筵 孙行者二借芭蕉扇
第六十一回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借芭蕉扇
(二)
主要经历 | 人物性格 |
前世为如来佛祖的弟子金蝉子,因为在听如来佛祖讲法之时打瞌睡被罚下界;后奉唐王之命,不远万里去西天求取真经。 | 诚实坚毅、一心向佛、慈祥善良、鉴别力差 |
由花果山灵石孕育,先拜菩提祖师学艺,再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500年;后经观喜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 | 神通广大、嫉恶如仇、勇敢机智、争强好胜 |
原为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罚下人间,错投猪胎,长成猪脸人身;后被孙悟空降伏,跟随唐僧西天取经。 | 偷懒耍滑、搬弄是非、战斗勇猛、知错能改 |
原为卷帘大将,因失手打破琉璃盏,被贬出天界,在流沙河为妖;后跟随唐僧西天取经。 | 勤劳稳重、任劳任怨、逆来顺受、善于调解 |
(三)
行者举扇,尽力一扇,那山上火光烘烘腾起;再一扇,更着百倍;又一扇,那火足有千丈之高,渐渐烧着身体。行者急回,已将两股毫毛烧尽,急跑至唐僧面前叫:“快回去,快回去!火来了,火来了!”
那师父爬上马,与八戒、沙僧,复东来有二十余里,方才歇下,道:“悟空,如何了呀!”行者丢下扇子道:“被那厮哄了!”沙僧道:“似这般火盛,无路通西,怎生是好?”八戒道:“只拣无火处走便罢。”三藏道:“哪方无火?”八戒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又问:“哪方有经?”八戒道:“西方有经,”三藏道:“我只要往有经处去哩!”沙僧道:“有经处有火,无火处无经,诚是进退两难!”
(1)这三个文本,都跟名著《______》有关,作者______
(2)文本一中,第二十四回到第二十六回组成了完整的故事,可以用一个简短的标题概括为:__________。
(3)文本三,对应本书第______回,这一回和后两回的故事合起来,可以用一个标题概括:_______。文中的“进退两难”意为___________,是我阅读时用______法理解的。
(4)结合文本二、三理解“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的潜台词,什么个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以上三个文本,我们可以看到孙悟空的成长变化:
章回 | 第二十四至二十六回 | 第二十七回 | 第五十九至六十一回 |
悟空变化 | 任性、顽劣 | 勇敢、性急 | ____ |
师徒关系变化 | 责怪 | ____ | 依赖 |
(6)结合文本二中的人物性格和文本三中师徒四人面对火焰山大火时的对话,推测他们当时心中的想法,分别用一句最简洁的短句概括。
唐僧:_________ 悟空:__________
八戒:_________ 沙僧:___________
(7)在困难面前,你觉得自己就像唐僧师徒四人中的谁?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理解。
母亲的纯净水
每逢体育课,就有很多同学带着纯净水,以便激烈的运动之后,畅饮一番。
跟大家一样,李兰也会带上一瓶。每到周二和周五中午,母亲就把一瓶纯净水拿出来,递给李兰。接过这瓶水,看着母亲慈爱的面容,李兰心里总会莫名地难过起来。她知道一个她不能揭开的秘密!还好,她总能很快回过神来,坚定、信任又略带感激地对母亲说:“谢谢妈妈!我走了。”
一次体育课,同桌没带纯净水,李兰犹豫了一下,把自己的水递了过去。“咦?你这水不像是纯净水呀!”同学喝了一口,疑惑地说。“怎么会?”她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是我妈今天刚买的。”几个同学围拢过来:“不会是假冒的吧?“这瓶盖怎么没拧断就能打开呀?”“颜色也有一点儿别扭。”“像是凉白开!”一个同学尝了一口说。大家静了一下,都笑了。
同学们都走开了,李兰自个儿愣了一会儿,突然把那瓶水扔得远远的。“是的,是凉白开!”她在心里叫道。她快哭出来了。同学们说的她自己早就发现了。那是母亲的秘密,也是自己的秘密,一直压在她心头。现在她实在受不住了,她要一下子把这委屈抛得远远的。
“我带的水,是不是凉白开?”一进门,她就气鼓鼓地问母亲。“是。”母亲平静地说,“你现在才知道吗?”“你为什么不跟我说明白?”李兰反问道。“我是怕你爱面子,瞧,你这不是受不了了吗?”李兰哑口无言。“唉,家里不宽裕,妈妈是想省点儿钱。”母亲给她打圆场。她知道,母亲说得对。父亲的厂子不景气,工资不高;母亲几年前下岗了,在街头卖零布贴补家用。自己是应该为家里节省一些。
“我们是穷,但是穷也不是错呀。再穷,也得看得起自己,要是看不起自己,心就穷了。心要是穷了,就真穷了。”母亲接着说:“不管是穷还是富,攀比、死要面子都不对,都得实实在在地生活。要不,富的也会变穷,穷的还会更穷。”
后来,她去上体育课,依然拿着母亲给她灌的凉白开。对她来说,凉白开才是最值得回味的。她慢慢明白了:穷,没什么。它不是一种光荣,也绝不是一种屈辱。它只是一种相对而言的物质生活状态。总会有人富裕一些,有人清贫一些。生活的意义不在于拥有多么优越的物质条件,而在于养成一个宽广的心灵;不限于眼前,更在于未来。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的“纯净水”使李兰产生了这些心理变化:
(难过和感激)——( )——( )
【3】“同学们都走开了,李兰自个儿愣了……扔得远远的。”
从“_____”和“_____”两个字中,可以猜到李兰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以“母亲的纯净水”为题,含义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心要是穷了,就真穷了。”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请联系实际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下面这篇短文,完成练习。
父亲的泥脚
①碎石路上,荆棘满地,父亲光着脚,健步如飞。我提着一双蓝色的鞋拼命地追赶却怎么也追不上。一丛树枝绊住,我跌倒了,父亲更远了。我声嘶力竭地喊,“爸爸,您的鞋……”然后是梦醒。每一次,母亲都告诉我,父亲是从不穿鞋的。
②是的,父亲是不穿鞋的。像许多农民那样,厚厚的脚板,粗糙的脚趾,踩着田埂春种秋收,沿着山径去伐薪砍柴……从早到晚,从春到秋—那沾满泥水的脚水远是那么灵巧自如。
③小时候,看着父亲不穿鞋的样子,觉得蛮洒脱自然。上街购物,父亲走在皮鞋、胶鞋的队伍中,步伐是那样稳健。带我上学,父亲那滴着泥水的双脚在光洁的石板路上留下湿湿的脚印。我跟着父亲那粗大的脚印走路,觉得又平稳又安全。
④也许在学校看多了穿鞋的人,也许是虚荣心作祟,渐渐地,我觉得赤脚又土又难看,甚至有些粗野,于是对父亲就有些不满,就拒绝他带我去学校。高中住校后,每隔一段时间,父亲总会来看我,每一次就因为看到父亲那带着泥土的脚,喜悦和想念都变为不快和烦恼。
⑤一个初春的黄昏,父亲又到学校来,还是双脚沾满污泥。我看到后又气又急,来不及呼唤,就对走来的父亲大声嚷道:“以后您不要光着脚来学校好吗?”
⑥父亲静默了一会儿,笑笑,从帆布袋里拿出一包花生,又从口袋里掏出四十元钱塞在我手里:“拿去,好好照顾自己,天晚了,我还得赶回去。”说完,转过身,挑起担走了。父亲的背已微驼,步履有些迟缓蹒跚……
⑦再次来看我时,父亲的脚上穿着一双崭新的蓝布鞋。“你看,这双鞋好不好看!”父亲喜悦的神情,掩不住的兴奋,竟不能使我惊喜,反倒有几分茫然,忧若失去了什么。后来,母亲告诉我,穿着鞋回家的父亲,脚跟与脚趾打起了泡,几天不能走路。我的心在滴血。
⑧去年,我上了大学。启程北上那天,父亲光着脚担着母亲陪嫁时的那只旧皮箱送我上县城搭车,依然如从前一样健步如飞—那一幕,我终生难忘。
⑨那天夜里,我做了一个梦,大学毕业典礼上,我走上台去领奖,向大家致谢。如雷的掌声四起,我泪眼模糊地望着台前的家长席,在西装革履的人群中有一双敦厚黝黑的泥脚,踏着鲜红的地毯向我走来……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上文,想想:文章以父亲的泥脚为线索,描写了那些场景?作者的感受有哪些变化?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高中住校后,我每一次看到父亲那带着泥土的脚会不快和烦恼的根本原因是( )
A.因为学校里的人都穿鞋。
B.因为不穿鞋又土又难看。
C.因为不穿鞋是粗野的。
D.因为虚荣心作祟
【3】读第⑥段,这里有对父亲神态、______、________和语言的描写。从“父亲静默了一会儿”这一细节,联系上下文,可以想象到父亲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
【4】批注是常用的一种读书方法。请给第⑦段画横线的句子写批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以父亲的泥脚走在红毯上结束全文,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打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要克服困难,争取按照提前完成任务。(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仿写一个连动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扩写句子。(6分)
(1)海滩上全是游人。
(2)树妈妈为孩子们送行。
(3)旁边还有一张纸。
23、生花妙笔。
在中国,“吃”也是一种文化。春节吃饺子、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这些食物里你最喜欢吃什么?在吃这些食品时,是不是也发生了一些事,让你难忘、让你开心?来写一写你与“吃”的故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