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希特勒是个举世闻名的战争罪犯。
B.他接完电话,不动声色地走了出去。
C.爸爸将礼物原原本本地退了回去。
D.他们仗着人多势众,理直气壮,以势压人。
2、下列括号中依次填入的成语,正确的一组是( )
他通过多媒体电脑制作了一份( )的电子邮件,发送给在美国的表姐。
这样的计划给人以( )的感觉,好像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即。
老张定计划,做决定,很少检查研究,常常( ),还自夸“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
学习或做事,如果( ),随心所欲,那么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A.绘声绘色 虚无缥缈 无的放矢 闭门造车
B.惟妙惟肖 无的放矢 信口开河 虚无缥缈
C.绘声绘色 虚无缥缈 闭门造车 无的放矢
D.身临其境 闭门造车 虚无缥缈 信口开河
3、下列词语和图中表现的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丰衣足食
B.路不拾遗
C.五谷丰登
D.人寿年丰
4、按课文内容填空。
(1)圆明园不但___________,还收藏着最珍贵的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
(3)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你的同学不珍惜粮食时,你可以用朱用纯的_________________来劝说。
(5)____________,鳞爪飞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拼音写词语,看谁写得又工整又快。
冬奥会速度滑冰接力比赛马上开始。站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们经过了无数次艰苦duàn liàn( ),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发令枪一响,个个像脱缰的野马miáo zhǔn( )终点奋力滑行,又像一支支fēi chí( )的箭一般。shú liàn( )地交接,有力地冲刺,最终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观众们都为运动员们精彩表现而yóu zhōng( )地赞叹。
6、读句子,填空。
◆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①根据这句诗,把“钟山”和“瓜洲”填到相应的位置上。
②作者当时的船停泊在 ,从 、 、 这些词可以看出这里离他的家乡并不远。
◆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善。
“山一程,水一程”表示征途 ;“风一更,雪
一更”表示征途 。
选择合适的答案(正确的答案不止一个)。
◆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我对这句诗的理解是 。
①诗人在家书中漏写了一件重要的事,后来又打开信封补上了。
②因为“意万重”,所以诗人“恐匆匆说不尽”。
③家书中并没有遗漏什么重要的事,但诗人对家乡非常思念,才会“临发又开封”。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童年在每个人眼里都是不一样的,是范成大笔下的“______________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的懂事;是杨万里眼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彩丝穿取当银钲”的可爱;是雷震耳中的“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________”的悠闲。
(2)这么久不见,你的脾气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句歇后语)
(3)跟随课文,我们见识了神机妙算的________,_________的武松,_________的石猴,也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魅力,如有_________的毛主席、有_________的刘伯承、_________的方志敏。
(4)《月是故乡明》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文章抒发了作者的________之情。自古以来描写这种感情的诗句有很多,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学期,我积累了不少名句:诗佛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表达对友人强烈深沉的惜别之情的“_________,__________”;同样包含陆游深沉情感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王昌龄《从军行》(其四)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现了戍边将士长期战争生活的酷烈以及决心破敌的豪情。
8、在空白处填写相应的四字词语,并完成填空(填序号)。
①国( )民( ) ②( )( )之秋 ③( )心( )血
④安( )乐( ) ⑤兴( )( )烈 ⑥( )荒( )乱
⑦民不( )( ) ⑧丰( )足( )
1.20世纪初,我们国家正处于多灾多难的时代,我用上面的成语( )( )来形容。
2.目前我国国家进步人民安康,我可以用上面的成语( )( )来形容。
9、品读全文《鲸》,想一想课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10、读书实践活动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是冰心奶奶在《忆读书》中对自己一生读书的总结,也是对我们殷切的期盼,为建设“书香校园”,学校开展了关于读书的活动,邀你参加。
【活动一】读书好
俗话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确,读书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它如阳光围绕着我们;如朋友陪伴着我们;在我们伤心绝望之时,它是安慰我们的最好灵药。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活动二】多读书
文学体裁是多样的,有小说、诗歌、散文等,我们不应一味地偏好某一种,而应都有涉猎。孙玲向同学们推荐了下面这首古诗。
观书
[明]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来信我庐别有春。
【活动三】读好书
同学们通过上面两个活动领悟到了读书的魅力,纷纷去阅读优秀书籍,孙玲最近阅读了《习近平讲故事》(少年版),她把其中的一个片段推荐给大家。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这句话讲得好。学习与思考、勤学与善思是相互联系和相辅相成的,不可把二者割裂开来。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脑子里经常装几个问题,反复思考。
——摘自《习近平讲故事》(少年版)
【1】(活动一)读书给你带来了许多的益处吧,请把你的体会填写在“ ”上。
【2】(活动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们把书还可以比喻成什么,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一句关于“书”的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二)中的“活水源流随处满”这是诗人于谦巧妙化用了朱熹《观书有感》其中最富有哲理性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活动三)这段话告诉了我们“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关系,希望大家今后在阅读学习中能学会运用这个好方法。
11、军神(节选)
①沃克医生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②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③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④“试试看吧。”
⑤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⑥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⑦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⑧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⑨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⑩“七十二刀。”
⑪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根据刘伯承术前、术中、术后的表现,分别进行概括:拒用麻醉、______、______。(不超过四个字)
【2】读选文第⑤自然段,从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中可以体会到沃克医生的紧张与担忧,与他一向从容镇定形成鲜明对比。
【3】选文多处描写沃克医生,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
1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汉字之忧]《汉字听写大会》走红,让不少选手和观众惊呼自己“不会写字”,也再次引发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断裂这一现象的忧虑。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说:“很多人说汉字有危机了,我觉得并不是汉字危机,而是汉字的书写能力下降了,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现实之痛]汉字危机,并非危言耸听。用惯了电脑和手机,好多人常常会“提笔忘字”;不少中小学生在作文中,不分场合,滥用网络语言,狼牙山壮士们的牺牲,被他们恶搞为“挂了”;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看到各种店铺的招牌、广告牌上错别字层出不穷的现象。一 些商家为了引人注意,把成语乱改为广告词,更是家常便饭。
药品广告 | 咳不容缓 | 刻不容缓 |
山地车广告 | 骑乐无穷 | ____ |
补品广告 | 鳖来无恙 | ____ |
【1】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认为,“汉字危机”其实是____
【2】细读[现实之痛],简要概括“汉字危机”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____
(2)____
(3)____
【3】将[现实之痛]中的错别字改正过来,填写在相应的表格里。
【4】保护汉字,迫在眉睫。作为小学生,你可以为捍卫汉字文化做出哪些努力?写一写。
____
13、阅读下面课文片段,完成后面题目,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的门客们可看不顺眼了,对蔺相如说:“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说:①“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玉比,谁厉害?”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②“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选文中划横线的两个问句,第①个是____句。第②个是____句,请将第②个问句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____
【2】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概括为一个成语。____。
【3】“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中蔺相如“往回赶”的原因是什么?
____
【4】读了这个语段,你认为廉颇是个什么样的人?蔺相如呢?
____
14、阅读理解
开花的心
卫宣利
①春天,刚下过雨,母亲从外面回来,带回来一株细细的幼苗,小心翼翼地栽进门前的菜园里。问是什么,母亲说,不知道,路上捡的。
②这株幼苗,就这样在小菜园里安家了。它的叶子和茎都是暗红色的,很像红苋菜,我很怀疑那只是株被人从地里拔出来的野草,却被母亲像宝贝一样宠着。母亲喜欢花草,房前屋后,种满了她从田间地头或者邻居家里移植过来的花草。花很普通,不过是仙人掌、凤仙花、向日葵之类的,多数甚至叫不出名字来,母亲却很爱惜,浇水、施肥、松土,一点儿不懈怠。从春末到晚秋,花儿姹紫嫣红,一串串的,将整个园子都衬得烂漫多姿。
③因为有母亲的精心照料,小苗开始飞快地长高,变壮。桃花开罢,牡丹谢了,淡紫的桐花在枝头吹起了小喇叭,它只自顾自地往上长着;槐花落地,向日葵追着太阳张开笑脸,邻居的小姑娘开始向母亲讨风仙花包指甲,它依然在喧闹的花香蝶舞中沉静安然,像个绅士,从容成长。淘气的小侄,每天都要跑去和它比个头,到膝盖了,到腰间了,到胸前了,终于有一天,小侄哭丧着脸跑去跟母亲告状:“奶奶,我怎么长这么慢啊,它都比我高了!”母亲笑了。
④我几乎断定,它不过是株不会开花的草,几次都要拔掉它,却被母亲拦住。母亲说:“不是所有的植物都一定要开花,难道你没发现,其实它的叶子也很好看啊。”
⑤忽然有一天,我早晨起床锻炼,经过菜园的时候,眼前突然一亮,有鲜亮的红色,一闪一闪地晃我的眼,走近,原来竟是那株草。啊,它终于开花了!待仔细看去,却不是花,只是它顶部的叶子全都变成了鲜艳的红色,十几片小小的叶子簇拥在一起,仿佛盛开的花瓣。远远望去,倒真像是一朵娇艳欲滴的花呢。
⑥我在心中止不住地惊叹:原来,原来花还可以这样开啊!慌忙叫母亲来看,母亲用手欣喜地轻抚那些娇柔的叶子,笑着说:“这草,它有一颗开花的心呢!”
⑦此后,它新长出的叶子,全都是灿烂的红色,如同经霜的枫叶,在顶部骄傲地挺立着,倒让园子里其他的花都失色了。每一个从门前经过的人,都会停下来,惊讶于它开花的方式。
⑧是啊,如果一株草有了开花的心,它的叶子也会变成绚烂的花啊!它终于用了这样一种极致的方式,证明了自己的美丽。
⑨相信自己,只要有一颗积极向上、追求梦想的心,即使是野草,也一样能让生命绽放出灿烂的花朵。
【1】文中“我”对母亲从路上捡回的那株幼苗的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断定是株不开花的草,几次要拔掉它——_________
【2】文中第③自然段依次描写了许多花,之后还描写了小侄与“小苗”比个头的细节,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
【3】请联系上下文,谈谈第⑧自然段中“这样一种极致的方式”具体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4】请赏析文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第⑦自然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______。
15、 他只是一个普通人
乍一看,你看不出她和其他老婆婆有什么差别。此刻,她弓着背,低着头,拖着沉重的脚步,顶着风雪踽(jǔ)踽独行在新年繁华热闹的都市人行道上。在她的周围,来来往往的路人行色匆匆。当她孤独的身影闯入他们眼帘的时候,他们都会迅速地将目光转移开去,生怕她会使他们想起生活中的那些痛苦和辛酸,以致影响了他们欢度新年的心情。
如果人们对这个老太婆稍稍注意一下,他们将会发现她没有穿鞋子,赤足行走在冰天雪地里。
来到一个公共汽车站,她停了下来,佝偻着身子站在那里。
一个绅士模样的人站在她的旁边,但是,并没有太靠近她。他担心她可能会患有某种传染病。
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也在等公共汽车。她注意到了这个老太婆没有穿鞋。但是,她只是看了几眼老太婆的赤脚,什么都没有说。
不大一会儿,公共汽车到了。老太婆吃力地爬上公共汽车,坐在司机背后靠近过道的那个座位上。而坐在老太婆身边的那个男人此刻正快速地搓弄着手指,有些坐立不安。“哦, 老太婆,为什么非要坐我这儿啊?”他心里嘀咕。
一个小男孩也看到了老太婆的赤脚,便指着她对妈妈说道:“妈妈, 您看,那个婆婆没有穿鞋。”
小男孩的妈妈感到非常尴尬,连忙将小男孩的手拍下来,说:“不要用手指着别人,安德鲁。那样是不礼貌的。”说完,她转过头去,把目光投向窗外。
“她的子女一定都长大成人了。”这时,一位身着毛皮大衣的女士愤愤不平道,“他们真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
对于同胞们的这种漠不关心的议论,一位好心的商人非常生气。他鄙夷地瞥了他们一眼,然后从钱包里抽出一张崭新的20美元的钞票,塞进了老太婆颤抖的手中:“给,夫人,拿去给自己买双鞋吧。”
老太婆点了点头,以示谢意。商人对自己的举动感到非常满意,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个实干家,不像那些人只会发牢骚。
当汽车到达下一站的时候,一个年轻的男子上了汽车。他穿着一件厚重的夹克,脖子上还围着一条围巾,灰色的羊毛帽罩住了耳朵。一根线在他的帽子下绕着一直到耳朵里,与一个随身听连着。和着音乐的节拍,这位年轻人扭动着身体。他就势坐在了靠近过道的一个座位上,正好面对着那个老太婆。
当这个年轻人的目光偶然瞥见那个老太婆的赤脚的时候,他顿时停止了扭动。他呆呆地注视着老太婆的赤脚。少顷,他才将目光从老太婆的脚上移到了自己的脚上。他的脚上穿着一双崭新的、价格昂贵的名牌运动鞋。为了买这双运动鞋,他省吃俭用,攒了好几个月才凑够买鞋的钱。他的那一帮同伴都认为他穿上这双鞋之后真是“酷毙”了。
年轻人弯下腰,脱下了自己那双昂贵的运动鞋,还脱下了袜子。然后,他在老太婆的面前蹲了下来。
“夫人,”他轻声说道,“我看到您没穿鞋子。呃,不过,我有。”说完,他小心地将老太婆结满硬茧、粗糙不堪的脚轻轻地抬了起来,将自己的袜子和漂亮的运动鞋穿在了她的双脚上。老太婆点了点头,以示谢意。
汽车到达了车站,那位年轻人下了车,赤脚走进了冰天雪地。
乘客们纷纷挤到车窗前,向外张望,注视着那位年轻人拖着赤脚艰难地在雪地里走着。
“他是谁啊?”有乘客问道。
“我猜他一定是位先知。”一位乘客回答说。
“我看他一定是位圣人。”还有一位乘客这么说道。
“快看哪,他的头上有一圈光环!”一位乘客叫道。
但是,就在这时,先前那位用手指着老太婆的小男孩说道:“不对, 妈妈,他们说的都不对。我看得很清楚,他和我们一样,只是一个普通人。”
(有删改)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孤零零地独自走路。 (______)
(2)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______)
【2】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补全故事情节。
起因:老太婆赤脚走在雪地中,无人注意。
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局:年轻人赤脚下车,众人揣测、赞叹。
【3】根据短文内容,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这篇短文的主人公是( )
A.老太婆 B.小男孩 C.年轻人 D.好心的商人
【4】按人物出场的先后顺序,补充填空。
老太婆→绅士→(______)→(______)→(______)→小男孩的妈妈→(______)→商人→年轻人
A.小男孩 B.男人 C.小姑娘 D.女士
【5】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主要是对人物的( )描写。
A.外貌 B.动作 C.神态 D.心理
【6】读句子,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并完成填空。
他呆呆地注视着老太婆的赤脚。少顷,他才将目光从老太婆的脚上移到了自己的脚上。
(1)此时他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的爱心,我认为他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的年轻人。
【7】下列对短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小男孩所说的话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诚实、善良的孩子。
B.开头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能衬托出老太婆赤脚在雪地中行走的艰难。
C.除了年轻人,文中还写了其他人的表现,是为了突出关心老太婆的人很多。
D.文章标题表明对一个陌生人的同情与帮助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应该去做的,也表现了作者对年轻人的肯定和赞美。
16、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练习。
我的邻居中有一对喜欢垂钓的夫妇,却有一个七岁的不爱钓鱼的小女儿。每到周末,经常会听见那小女孩委屈的哭泣声。
记得那是一个云淡风轻的午后,正被一些资料弄得焦头烂额的我听到一阵银铃般的欢笑声,我循声抬头,看见邻居的阳台上伸出一根精致的钓鱼竿,末端垂挂的竟是一朵盛开的娇艳的玫瑰。有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正绕着那朵玫瑰花翩翩飞舞,手握鱼竿的是那“不爱钓鱼”的可爱的小姑娘。我好奇地走出去问她在干什么,小姑娘高兴地说:“我用玫瑰花钓到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我的心猛地一震,记起了小姑娘曾悄悄对我说过她也喜欢垂钓,喜欢和父母一起欣赏那美丽的郊外风光。但是她不忍心看到尖锐的钓钩刺破鱼儿的嘴,所以,每一次她都宁愿选择独自留在家中。
我又望了一眼那小女孩,午后的阳光正斜照在她的脸上,她如天使般可人。而那朵悬挂在半空中的玫瑰花,默默地散发着幽幽的甜香,就像一颗纯洁的童心在金色的阳光下闪闪发光,又如一泓(fóng hóng )碧水——清澈见底。
选择一朵花做钓饵,只可能吸引一些蝴蝶和小蜜蜂,却依然可以钓到心满意足的美好和欢乐。不知这个浮华喧嚣(qì xiāo)的现实生活中,究竟还有几个人依旧保持着那份纯真,选择这条云淡风轻、充满阳光的欢乐之路。
【1】用“√”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注音。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精巧——_________ 观赏——__________ 纯真——___________
【3】用波浪线划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4】小姑娘为什么自己留在家里也不愿意去钓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姑娘是怎么钓蝴蝶的?用横线在文中划出。
【6】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喜欢这个小姑娘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
【1】“总而言之”“统而言之”都是____________的意思,这两个词语在文中起____________的作用。
【2】“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读的书中,有我国古典四大名著,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从读书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多选)
A. 读到了很多中外文艺作品。
B. 感受到了读书的快乐。
C. 明白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道理。
【4】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这段话选自《_______》,爸爸向孩子介绍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这段话,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细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14分)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关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 )不好看,( )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慕”字的部首是( ),音序是( ),跟它读音相同形状相似的汉字有( )。
(2分)
(2)给文中带点字选正确的解释划上“√”(2分)
深:①深度 ②深奥 ③深刻;深入 ④ 感情厚 ⑤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
散:①由聚集而分离 ②散布 ③排除
(3)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2分)
可贵 ( ) 分辨( ) 爱慕( ) 立刻( )
(4)请在文中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5)你认为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3分)
(6)“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父亲希望孩子们 (1分)
(7)你愿意做像桃子、石榴、苹果还是像花生的人?为什么?(2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同学们回答问题。(扩写句子,不少于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蟋蟀在洞前鸣叫。(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绿绿的爬山虎爬满了学校北边的院墙。(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对我说:“我晚上要七点钟才能回来。”(变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世界上糟糕的事还不够多么?(变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秦王我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文
在五年的小学生活中,学校和老师组织你们参加过许多活动,如:参加访问、春游、科技活动、阳光体育活动等,请你把感受最深的一次活动记叙下来。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中心,有条理,有真情实感。题目自拟,字数5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