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运城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为下面的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①人们( )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 )会越来越少。

    ②人们滥用化学品,( )使自然资源不能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

    ③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设想( )实现了,( )是很遥远的事情。

  • 2、比一比,组成词语。

    ______________   熬_______   磨_______

    ______________   遨_______   魔_______

  •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慷慨_____ 枯竭_____ 贡献_____ 毁坏_____

    浓密_____ 圣洁_____ 热爱_____ 清澈_____

  • 4、把成语补充完整。

    ( )( )               ( )( )        ( )( )     

    ( )( )       ( )然大( )

  • 5、下列每组成语中都有一个书写有误,找出来并在下面画上“___”,再选择恰当的填空。

    A.威风凛凛 无原无故 横七竖八 心惊肉跳

    B.忐忑不安 全神贯注 别出心栽 迥然不同

    C.势不可当 惟妙惟肖 汹涌澎湃 斤斤有味

    D.庄严肃目 扬长避短 前功尽弃 势如破竹

    (1)ABAC式成语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含一对近义词的成语是:__________。

    (3)含一对反义词的成语是:__________。

    (4)含有比喻意义的成语是: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内练习。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这首诗是__________________写的。

    2诗题中“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这首诗写了____________的情境。

    3诗中白雨跳珠采用了___________修辞手法,写出了雨的_______________特点。

    4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这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 7、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江郎山和韵

    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注释)千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千寻,极言其高。干:这里指接触。

    1这首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这首诗是____代诗人___________写的,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古讽今。

    你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下面有四则阅读材料,请你认真阅读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也称紫禁城。它于1420年建成,前后共用了18年的时间。为了修建这座宫殿建筑群,无数的劳动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建造宫殿需要木料,珍贵的楠木多生长在崇山峻岭里,百姓冒险进山采伐,很多人为此丢了性命,后人用“入山一千,出山五百”来形容采木所付出的生命代价。开采建修宫殿的石料,同样很艰辛。现在保和殿后那块最大的丹陛石,是在北京的西南房山地区开采的。史书记载,为了运送这块石头,数万名劳工在道路两旁每隔一段距离就掘一口井,到了寒冬腊月气温足够低的时候,就从井里取水泼在路上形成冰道,用了28天才送到了宫里。

    材料二:

    故宫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统称后三殿,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材料三:

    2012年,故宫年度接待众人次跨过1500万人次。随后,观众人数屡攀新高,尤其是每年的春节、寒暑假、十一黄会周期间,故宫里人流扎堆儿,不仅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也会给古建筑带来损害。为平衡淡季和旺季观众参观人数,自2015年6月13日起,故宫每天限制参观人数,努力建设“平安故宫”。每天的游客人数,最高8万人次。

    材料四:

    现在,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来越多,故宫的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问。故宫里有很多文物,而这些文物都过于严素,板着面孔,和现代人太有距离了。故宫的工作人员一直在努力,让文物活起来,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比如,开发了印有故宫文物的日历,设计了有文物图案的服装、卡道人物形象等“文创”产品,这个工作还将继续下去。另外,故宫将陆续扩大开放面积。2014年的时候,故宫的开放面积是52%,2015年是65%,2016年开放面积增至76%,等到2020年,故宫建成600年的时候,将开放80%的区域供游人参观。故宫里的藏品太多了,需要更大的室间。故宫里有180多万件藏品,但是绝大部分沉睡在库房里,能够在故宫内展出的,还不到1%。故宫最新的计划是,在北京海淀区圆明园附近,新建一座能容纳300万观众的巨型博物馆,预计2020年完工。故宫将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1这四份材料都与故宫有关,共介绍了四方面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故宫未来的发展。其中,故宫未来的发展又是从三个方面介绍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表1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来故宫参观的人数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表1中的数据,并结合阅读材料,你有了怎样的思考?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年过完春节,李华的奶奶很想去故宫参观一下,李华参考了“故言购票须知”,推荐奶奶3月份去比较好。请结合“故宫购票须知”(表2)提供的信息,你认为李华推荐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2故宫购票须知

     

    时间

    票价

    旺季

    每年4月1日-10月31日

    人民币60元(不包括珍宝馆、钟表馆)

    淡季

    每年11月1日一来年3月31日

    人民币40元(不包括珍宝惊、钟表馆)

     

    5前一阵,故宫博物院的官方网站上推出了几张康熙、雍正等皇帝的合成图片,皇帝居然也走起了“卖萌”的风格。结合阅读材料想一想,故宫的工作人员为什么要推出这样的图片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

    《穷人》节选

    【A】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B】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文段【A】中虽然只字没提“穷”字,但处处透出了“穷”,请用“ ”找出相关词句。

    【2】文段【B】中“嗯,是个问题!”这里的“问题”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文段,你觉得渔夫和桑娜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桑娜拉开了帐子”,渔夫会说些什么呢?请发挥想象,续写对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读小说《在柏林》,完成习题。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

    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重复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

    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上前线了。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1】联系上下文可知:“狠狠”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用感叹号表达(谁)_________的感情,由此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事发生的地点是___________,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_。用一两句话概括这个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3自然段侧重对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方面进行了描写。

    【5】仔细品读文末的“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写一写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漫游。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打比方,对称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 )而不是( )。或者是重峦叠崎,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第一自然段中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比较的双方是      

    2.第二自然段结构特点是总分,请用“∥”在文中画出,由对假山的说明到对池沼的说明,起过渡作用的一句是      

    3.设计假山的关键是 。假山的特点是

    4.将技术艺术正确地填入第二自然段中的句中的括号内,并说说你这样填写的理由。

    5.对池沼说明的中心是( 

    A.池沼的安排也着眼于画意

    B.大多引用活水

    C.有的池沼宽敞,就把它作为全园的中心

    D.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6.池沼的形式不同,但相同之处在于(1

    (2)   。(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7.在说明池沼的内容中运用了除打比方、引用外的哪三种说明方法?

    8.第二自然段中有两句话与全文开头部分总说相照应,说明苏州园林总特征的。用浪线画出。

    9.文中一个字起什么作用?

    10. 第一段中四句话的顺序是混乱的,请你重新排列(  )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④②①③

     

     

     

  • 13、人物对话时使用提示语有三种不同的方式。根据要求,摘录课文中有关句子各一句

    1)提示语在前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示语在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示语在中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

     

  • 14、阅读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拿、举)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bēn bèn )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gēng gèng)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dǎo dào)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看到、投向、望着)主席台。

    【1】用“√”打出正确的读音或正确的词语。

    【2】“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这个句子运用了____的表达方法,请你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加“___”句子,你体会到什么?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你收集的课外资料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这个句子,写出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改为直接引述句。

    1.老班长说 ,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房东太太对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回家,从学校回来,她高兴的不得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慈样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

    改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到这悦耳的琴声,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地叫了。

    改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说出来的话必须算数。(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对东东说:“我把你送给妈妈的礼物藏好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这个小姑娘勇敢、镇定、乐观的精神深深地鼓舞了自暴自弃的我。(缩句)

    _____

  • 19、字句改为字句。字句改为字句。

    1.幸而存活的树苗被狂风暴雨吹倒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理过来把椅子扶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将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①庆龄说:“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妈妈对苹苹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舞台

    培根说过:“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份快乐;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会分掉一半忧愁。”在生活中,你快乐吗?有过忧愁吗?写写你的快乐和忧愁。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