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要求填空。
【1】下列诗句在表达内容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 清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B.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C.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D.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2】下列诗句在表达情感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B.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C.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D.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异乡。
【3】按原文填空。
子期死,伯牙谓 ,乃 , 。
【4】填写诗句。
① 好雨知时节, 。 ② 大漠沙如雪, 。
③ 落红不是无情物, 。 ④ 不是花中偏爱菊, 。
【5】下列内容是对教材中出现的人物的描述,请你判断此人是谁,把名字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
②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
③他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修筑了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
① ② ③
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 姿态美好可爱 ( )
(2) 形容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
(3) 质朴无华 ( )
(4) 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 ( )
3、读句子,用一个词语替换加点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1)老师经常叮嘱我们过马路要小心。 (_____)
(2)赵王接到信后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 (____) (_____)
4、将下列句中的画线部分替换为一个恰当的四字词语。
(1)这儿绿树葱茏,浓荫蔽日,令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
(2)我注意地看着,但是眼睛因景物繁多,来不及欣赏。( )
(3)海南三亚的热带风光真让人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
(4)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心里七上八下,不得安定。( )
5、同音字填空。
jì(_____)奠 肆无(_____)惮 (_____)往开来
(_____)录 万籁俱(_____) (_____)承事业
邮(_____) 令人心(_____) 一(_____)之长
6、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暖,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根据古诗完成填空。
这首诗的作者是 ______。“尽开颜”的意思是_____。
【3】写出“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意思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意:________。思想感情:_______。
【4】“红色”家乡我知道
红军长征途中,为突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在我们桐梓县的 (地名),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战斗胜利后,毛泽东在此慷慨激昂,赋词一首: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7、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请你回忆课文,将诗歌内容补充完整。
【2】选出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
A.首句以直白的语言和豪迈的气势,写出了长征途中虽然困难重重,但红军却无所畏惧的革命精神。
B.颔联中五岭和乌蒙指的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几座险峻的大山,从中也可以看出长征途中线路多,危险大,但红军毫不畏惧,视死如归。
C.尾联对仪工整,主要想突出岷山白雪皑皑,风景如画,以及作者对岷山千里雪景的喜爱之情。
【3】从文字内容中想开去。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是全诗第二句。透过句中字眼,仿佛看到了红军战士的________________精神品质。
8、阅读理解。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将这首词补充完整。
【2】关于这首词,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辛弃疾。
B.“西江月”是词的题目。
C.“见”读jiàn,意思是见到。
D.这首词流露出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3】词中描写的是夏季的景象,我从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词中读出来的。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归帆
我看过太湖上的归帆,也看过东海上的归帆。
夕阳把水面映得通红,把天空也染成万道彩霞。一会儿,黄昏的纱幕就轻轻地落在水面上。就在这当儿,水天相接处出现了一只帆影,接着又是一只……不多久,整个船队都出现了,它们散散落落地驶回港口,仿佛一队出征的战士,唱着凯歌整队回营,带着满舱的战利品。
但这只是在岸上看到的远处的景象,等到这些船只快靠近码头,船老大准备向岸上抛缆绳的时候,情形便不一样了。
有的船上喜笑颜开,热火朝天,小伙子们打闹着,嬉笑着,隔着水同岸上的人大声地打招呼,问村里今天有些什么事,广播里有些什么重要新闻,也故意说些无关紧要的话。这样的船,不用问,就能断定今天的成绩很好,超额完成了生产指标,说不定还网住了几条少见的大鱼。有的船,几乎是垂头丧气,悄悄地溜回来的。船老大一面不停地抽着旱烟,一面望着水面沉思,平时爱打闹的小伙子,像泄了气的皮球,闷声不响地蹲在甲板上,岸上的人同他们打招呼,有的不搭理,有的只好苦笑着嚷了一句:“嗨!今天倒霉,别说了!”这样的船总是由于某种原因,今天没有完成任务。虽说渔家的生产并不在乎一天的得失,但是没有完成自己定的指标,人们总不会有好的情绪。对集体、对生产的责任感,在纠缠着、冲击着他们。
沉沉夜幕笼罩着每个渔家的笑语和沉思,无论是哪条船上的人们,都休息了,积蓄力量准备迎接新的战斗。对于明天的信念,人们总是相同的。即使暂时泄了气,在明天早晨出海的时候,也一定会抖擞精神,重新鼓起劲儿来。
【1】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归帆”的景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段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平时爱打闹的小伙子,像泄了气的皮球,闷声不响地蹲在甲板上。”这个比喻句是用什么比喻什么?小伙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明天的信念,人们总是相同的。”“明天的信念”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小题。
莫言获奖感言《讲故事的人》(节选)
我母亲生于 1922 年,卒于 1994 年。她的骨灰,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因里。去年,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过,我们不得不将她的坟墓迁移到距离村子更远的地方。掘开坟墓后,我们看到,榕木已经腐朽,母亲的骨殖,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我们只好象征性地挖起-些泥土,移到新的墓穴里。也就是从那一时刻起,我感到,我的母亲是天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
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金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拣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拣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地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著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感,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寻短见。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颤,跑到厢房和磨坊里寻找。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院子里大哭。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边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看透我的心思,她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
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我回家痛哭,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后来我进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
我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我们家生活困难,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只要我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她总是会满足我。她是个勤劳的人,讨厌懒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她从来没批评过我。有一段时间,集市上来了一个说书人。我偷偷地跑去听书,忘记了她分配给我的活儿。为此,母亲批评了我。晚上,当她就着一盏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我忍不住地将白天从说书人那里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起初她有些不耐烦,因为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不务正业的人,从他们嘴里,冒不出什么好话来。但我复述的故事,渐渐地吸引了她。以后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给我安排活儿,默许我去集上听书。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也为了向她炫耀我的记忆力,我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
很快的,我就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我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我会投我母亲所好,编造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我的听众,也不仅仅是我的母亲,连我的姐姐,我的婶婶,我的奶奶,都成为我的听众。我母亲在听完我的故事后,有时会忧心忡忡地,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儿啊,你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人呢?难道要靠耍贫嘴吃饭吗?”我理解母亲的担忧,因为在村子里,一个贫嘴的孩子,是招人厌烦的,有时候还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麻烦。我在小说《牛》里所写的那个因为话多被村里人厌恶的孩子,就有我童年时的影子。我母亲经常提醒我少说话,她希望我能做一个沉默寡言、安稳大方的孩子。但在我身上,却显露出极强的说话能力和极大的说话欲望,这无疑是极大的危险,但我的说故事的能力,又带给了她愉悦,这使她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共 1978个字)
【1】根据本文内容,在下表内补充情节或“我”的感受。
类别 | 事件 | 母亲的行为 | 母亲的形象 |
最早的一件事 | 打烂热水壶后,躲进草垛里 | (1) | 可亲 |
最痛苦的一件事 | 以前有个人打了母亲,我要找个人报仇 | 谅解了打她的人 | (2) |
最深刻的一件事 | 一个乞丐责备我们只给他红薯干, 不给他饺子吃 | (3) | 慈悲 |
最后悔的一件事 | (4) | 泪流满面 | (5) |
【2】根据本文内容,简要回答。
(1)“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联系后文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用上“唯一”这个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第7自然段画线句子,思考:
A、母亲的话里讲了几个意思?简要说说。
B、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母亲具有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想了解母亲对“我”听书的态度,应该去阅读第_______、_____自然段。母亲对“我”听书感到很矛盾是因为“我”说故事的能力带给了她愉悦,但她又希望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莫言获奖感言”是指莫言获得_______________所发表的感言,请你根据全文中心,给文章加一个总结性的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把《草房子》前3个章节的内容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第一章 秃鹤:一个名叫秃鹤的男孩,战胜秃头的自卑。
第二章 纸月:_______________
第三章 白雀(一):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自制眼镜防雾剂
王冠
戴眼镜的人最头痛的事情就是天冷时眼镜片遇到热气会起雾。你想解决这个问题吗?那就按下面的方法来做吧!
一、准备材料:
眼镜、液体肥皂、酒精、松节油、纯净水、甘油、玻璃杯、眼镜布、纱布等。
二、实验步骤:
①将液体肥皂、酒精、纯净水、甘油、松节油,按8:4:4:2:1的体积比,倒入同一个玻璃杯里,一边倒一边用玻璃棒搅拌,直至溶液呈透明状,这样眼镜防雾剂就制作完成了。
②用眼镜布将眼镜片两面擦干净,不留任何细微的污物。
③用洁净的纱布蘸取防雾剂, ,这样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眼镜片上就不会再起雾了。
三、科学奥秘:
防雾剂可以在眼镜片上形成一层均匀的隔水膜,能有效阻止眼镜片表面和水的接触,从而使水不能凝结在眼镜片表面生成雾。
(选自《第二课堂(小学版)》)
【1】制作眼镜防雾剂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雨水滴在镜片上
B.天冷眼镜片遇到热气会起雾
C.眼镜片上的脏物
D.天热眼镜片上会有许多汗水
【2】关于材料“实验步骤”的内容介绍,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眼镜防雾剂的制作准备和制作过程
B.眼镜防雾剂的制作标准和注意要点
C.眼镜防雾剂的制作过程和科学原理
D.眼镜防雾剂的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
【3】“实验步骤”第3点横线上,补充下列的哪句话最完整、准确?( )
A.在眼镜片两面涂擦
B.在眼镜上面涂擦
C.在眼镜片外面涂擦
D.在眼镜上面清洗
【4】最后一个自然段从什么方面介绍了自制眼镜防雾剂?( )
A.成分
B.用途
C.原理
D.功能
【5】你一定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请你把曾经自制过的一件物品分享给大家,写清物品名称和简要的自制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文段《竹节人》节选,完成各题。
①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
②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
③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人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④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⑤下课后,眼巴巴看别的同学重新开战,玩得欢,不禁沮丧得要命,便一起悄悄溜到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
⑥蹲着身子,瞪大眼,可一无所获。正悻悻然准备离去,却见同桌趴在窗玻璃旁看得津津有味。
⑦我也凑过来,一探头,咦,看见了什么?
⑧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⑨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样。
⑩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
⑪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1】如果要聚焦对老师的描写,你会读________段的内容。
【2】仿照划线句子的写法,想象妈妈看见一件自己喜欢的衣服时入迷的样子。___________。
【3】加点词语“大步流星”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为:____________。
【4】“竹节人”被没收后,“我”和同桌去干了什么?用曲线“﹏﹏﹏”在文中标出来。
【5】“我”和同桌心理起伏变化的词语有____________。
【6】选文中的老师给你什么印象?结合文段内容具体分析如何刻画这一形象的。
________________
【7】“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这种说法矛盾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叶
春天是你的童年。在这百花齐放的春天,你悄悄绽开了嫩绿的笑脸,每个枝头都有你弱小的身影。你虽然那么渺小,但同样也给大自然带来了春的光彩——这就是你,叶。
你渐渐长大,长绿。夏天时你已成年,那茁壮的身躯,像一把巨伞,遮挡阳光,阻挡风雨。你______默不作声,不像鲜花那样美丽,不像松柏那样傲雪,______同样也受到人们喜爱。
你的晚年是秋天。看,你已经变得枯黄憔悴,微风一吹,摇摇欲坠。______你飘然落下,人们______会把你收集起来,经过加工,又成了很好的农作物生长的肥料……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千千万万个和你一样,默默无闻地为祖国、为别人奉献一切的人。看,马路上那些臂戴红袖章的老爷爷、老奶奶为维护社会治安发挥着自己的余热;瞧,我们的老师在灯下备课、批改作业,他们是为了我们才不知疲倦地工作的呀!他们从来不知道什么叫“享福”,只知道为后人“造福”。
你的精神使我深深地感到:做人,不能时刻想着自己,要多为别人想一想。如果,人人总想着自己,那世界怎么会发展,人类怎么会进步呢?
【1】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松柏(sōng bǎi sōng bó)________ 憔悴(jiāo chuì qiáo cuì)________
相符(xiāng fú xiáng fǔ)________ 阻挡(zhǔ dǎng zǔ dǎng)________
【2】按下面的意思将文中相对应的词语找出来。
①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________
②非常疲乏,劳累。________
③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索取——________ 伟大——________ 厌恶——________
强大——________ 炎热——________ 落后——________
【4】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文中横线上。
不但……而且…… 与其……不如……
即使……也…… 虽然……但是……
【5】本文采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
【6】绿叶精神指的是________
【7】具有绿叶精神的人指的是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课文是借对家乡小菜的( ),对炒小螺蛳情有独钟,表达深深的( )之情。(填空)
(2)课文运用的怎么不是插叙的方法呢?(改成陈述句)
(3)春天( )可以观赏祖国美丽的湖光山色,( )可以到家乡去扫墓祭祖。(填关联词)
(4)( )是家里做的,还是到餐馆吃的,( )未能吃出当年的味道。(填关联词)
(5)我对小螺蛳情有独钟。(改感叹句)
(6)小小的螺蛳令人魂牵梦萦。(仿写句子)
真是令 啊!
(7)烈火烧着邱少云的棉衣。
改成“把”字句:
改成“被”字句:
(8)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踢足球和羽毛球。(改病句)
(9)广场上人很多。(改成夸张句)
(10)老师对班长说:“请你把本子发下去。”(改成转述句)
(11)我们应该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改成反问句)
(12)蟋蟀的住宅难道不是伟大的工程吗?(改成陈述句 )
16、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奴隶用斧子把锁着的铁门砍开。(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狮子真被他打死了(加标点符号变为不同的句式)
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斯巴达克打死了狮子。(扩句,至少写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5分)
(1)给下面两句话加上标点,使句子意思不同。
我 赞 成 他 也 赞 成 你 怎 样
我 赞 成 他 也 赞 成 你 怎 样
腊梅在三味书屋的后院开得正盛。(先改写为比喻句,再改写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心情很繁重。(改病句)。
18、学着用下面句子的表达手法,写一写你想象中的“风、雨、电”的样子。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19、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人们一直设想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10年后,如果你成为一名科学家,你将为我们在某个星球上建造一个怎样的移民基地?请你展开想象,把你的“基地设计图”先画下来,然后记录你的建造过程或你和大家在基地里某一天的生活。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