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枣庄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默写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能写出两句该作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的教育》是_______(国家)____________(谁)写的日记体小说。这部小说写了一个四年级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表现出了人们对祖国和人民、父母和兄弟、老师和同学的深厚而真挚的爱。

    (3)《在柏林》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微型小说,表现了___________这一主题,文章以“车厢里一片寂静,静的可怕。”作为结尾,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4)《桥》一文结尾才点明老支书和小伙子的关系,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

  • 2、文学常识填空。

    1.《少年闰土》作者________,原名________,他写的中国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是《________》。

    2.《北京的春节》,作者________,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是《________》《________》。

    3.《两茎灯草》选自是我国清代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________,这个故事的主人公________是一个________的吝啬鬼。

    4________是记录________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

  • 3、填空、

    本文是一篇书信,书信通常包括五个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一句中,两个多么充分表达了巴金爷爷______________的感情。

     

  • 4、辨字组词

    桅(   ) 剑 (   )   篷(   )

    跪(   ) 敛(   ) 逢(   )

    希(   ) 喘 (   )   揪(   )

    肴(   ) 踹(   ) 锹(   )

  • 5、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共6处。(3分)

    我们已经即将小学毕业,学习更加勤奋。这学期,我们班同学阅读了鲁滨逊评论家爱的教育……课外书。大量的课外阅读使我们增长了知识和写作水平。我们班还被评为书香班级的光荣称号。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七律·长征·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解释词语

    天翻地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句中的“霸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前四句着重于_________,后四句主要是___________,颈联是全诗的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风正一帆悬,用得极妙,请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了诗人回乡看到的家乡美景。

  • 8、阅读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注释】①长缨:革命武装。②苍龙:国民党反动派。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

    【2】画横线的词句表现了红军___的革命豪情。后来,人们引用“不到长城非好汉”表示____

    【3】用“﹏﹏﹏”画出描写六盘山秋天景象的词句,并展开合理想象,把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4】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舌尖上的浪费

    [材料一]

    自2012年年未开始“舌尖上的浪费”成为热议话题。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浪费的粮食总量约500亿千克,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人民网曾在全国范围内针对“舌尖上的浪费”展开大规模民意调查。下面是不同年龄段打包(指在外就餐将吃不完的食物用饭盒装好带走)比例、浪费情况调查统计表。

    不同年龄段打包比例、浪费情况统计表

     

    20岁及以下

    21~30岁

    31~40岁

    41﹣50岁

    51~60岁

    60岁以上

    打包比例

    38.60%

    43.20%

    56.50%

    58.70%

    53.30%

    56.50%

    浪费情况

    16.10%

    12.60%

    13.00%

    10.30%

    11.60%

    10.50%

    [材料二]“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意味着对社会资源的珍视,更意味着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古人尚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今人更不能浪费食物,糟踢社会资源。我们都应当从自身做起,外出用餐时,不做“必剩客”,争当“光盘族”,吃不了“兜着走”!

    【1】阅读材料一:

    根据文字信息,你发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图表信息,请从“节约意识”和“接受节约教育”两个方面提取两条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必剩客”指 ____________________

    “光盘族”指 ____________________

    “兜着走”指 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jiǎo)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月球是从哪里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19697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十分奇异的景色:在地球上,阳光是从头顶上照下来的,可这里的上空是黑洞洞的,月球表面却酒满灿烂的阳光。宇航员的周围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的世界。

    把宇航员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四种尘土化验一下,结果更使人感到用球还有许多的谜。

    把月球尘土撒在细菌上做试验: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尘土撒到细菌上,细菌一点变化也没有;第四种尘土撒到细菌上,细菌ー下子都死了。第四种菌是美国阿波罗飞船12号从月球表土的下层取回来的。它怎么会有特殊的杀菌力呢?

    再瞧用植物做试验的结果。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它的生长与在地球土壤里没有明显不同。可是,水藻一碰到月球尘土,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这一连串的试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

    【1】解释下列词语。

    古往今来:__________

    令人费解:__________

    【2】读短文,理解内容并填空。

    (1)人们把月球的尘土撤在____________上,结果____________

    (2)人们把_________种在月球的尘土里,结果___________

    (3)人们把_________种在月球的尘土里,结果_________

    【3】“特殊的杀菌力”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运用了一些说明方法,请举一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买 米

    ①那天上午11点多,妻来电话:“快没米了,下班时买点回来记牢,可别又忘了!”

    ②哪儿能再忘掉呢?在妻眼里,我快成为一个不诚实、不守信的人了。为了不劳烦妻第四次嘱咐我同一件事,也为了证明我的诚信,我用圆珠笔在左掌心写下“买米”二字。

    ③我觉得冷,紧了紧外衣,走到窗前,不知什么时候,外面下起了毛毛细雨。

    ④我匆匆下楼,快速走向停车棚。偌大的停车棚里只剩下我那辆破自行车孤零零地停在那里。

    ⑤或许是速度太快吧,本来温柔细腻的毛毛雨竟似长了棱角,扎在我手上、脸上、眼皮子上、颈脖子上,微痛,又极不舒服。

    ⑥到商城附近一家米店,我喊一声买米啦。一中年男子应声而至。我说:“给我称三十斤本地米吧!”“好!”店主边说边装好一袋米放在磅秤上,手持一个大铝勺,将袋里的米舀进舀出,反复三四次,才说:“三十斤整,九毛四一斤,收您二十八块!”末了补一句:“老板,看一下秤,不少您一两。”我递上一张百元大钞:“不看了,快将袋口捆好。”店主麻利地将米袋绑在我的自行车上,然后递给我一叠零钱:“老板,数一数,七十二,不少您一分!”雨渐大,我无暇细数便将零钱塞进衣袋,然后一头扎进风雨之中。

    ⑦吃完午饭后,整理物品时,竟发现米店老板找我的钱多了十块。我对妻说:“卖米的多找我十块钱,他上午生意白做了,我看还是还给人家吧!”说着就要往外走。妻说:“急啥?现在雨大,你下午上班时再还也不迟啊!”我想想也是,于是就去午睡。然而,我躺在床上老想着十块钱的事,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后干脆起床,跟妻说一声我去了,便下了楼。

    ⑧不久便来到米店,不知何故,我发现米店老板的神情惊讶之中夹杂着些许紧张。我说:“老板,你搞错了!”他有点儿结巴:“什……什么?”我说:“你找了我八十二,多了十块,还给你。”我将十块钱递过去,想不到他的脸色忽然变得十分复杂。当我准备离去时,米店老板从口袋里摸出两块钱,轻声说:“给您!”我一愣,推回他的手:“不用谢,我要是要你两块钱,又何必送回十块呢?”可是米店老板固执得很,坚持要我收下,如此推来推去五六次,我终于忍不住,火了:“我说了不要就不要嘛!”米店老板涨红了脸,半晌才憋出一句话来:“不是这个意思,是我—我上午称米时少了您的秤!”说完极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⑨原来如此。

    离去的路上,我的心情甚是舒畅。看看雨不大,干脆关了雨伞,任细雨飘落在我的手上、脸上、眼皮子上、颈脖子上。

    【1】根据短文第⑧自然段,把老板的心理变化补充完整。

    ( )( )( )

    【2】第⑨自然段“原来如此”中的“如此”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中两次写到了雨景,其中第⑤自然段的描写在表达上的作用是(     

    A.写出天气不好,为“我”冒雨去退钱作铺垫,衬托人物形象。

    B.通过环境描写表现“我”撒谎后的矛盾心情。

    C.用天气的不好衬托出作者当时愉快的心情。

    【4】第⑥自然段中,店主将米舀进舀出这一简单动作,文中强调“反复三四次”说明(     

    A.店主称东西没准儿。

    B.店主故意装腔作势,掩饰缺斤短两。

    C.当时的实际情况就是这样。

    【5】读短文第⑩自然段中画“——”的句子,说说“我”当时可能在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钱学森

    ①1955年10月1日清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阵阵海风不时掠过他那宽大的前额。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②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③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生了。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倾诉思乡情怀。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在这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他们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兴奋。

    ④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⑤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⑥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⑦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阅读链接:

    钱学森,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91年10月钱学森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英雄模范奖章。2009年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1)联系上下文,写出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劈波斩浪:_________

    ②魂牵梦绕:_________

    (2)根据文章和阅读链接,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④自然段中的破折号,作用是解释说明。

    B.文中的钱学森让我们想到了一句话“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C.第④自然段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来表达人物内心。

    D.第⑤自然段虽然是写别人,但从侧面反映出钱学森的优秀和他回国的难度。

    (3)读文章第①自然段划线句子,你体会到钱学森 ______的内心。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________

    (4)读文中钱学森说的话,结合阅读链接,写写这些话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

    (5)钱学森的故事让你想到了哪些为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人?选一个写写他最让你敬佩的方面。

    _________

  • 13、课外阅读理解。

    《骆驼祥子》节选

    老舍

    嗨!她往前凑了一步,声音不高地说:别愣着!去,把车放下,赶紧回来,有话跟你说。屋里见。

    平日帮他办惯了事,他只好服从。但是今天她和往日不同,他很想要思索一下;愣在那里去想,又怪僵得慌;他没注意,把车拉了进去。看看南屋,没有灯光,大概是都睡了;或者还没有收车的。把车放好,他折回到她的门前。忽然,他的心跳起来。

    进来呀,有话跟你说!她探出头来,半笑半恼地说。他慢慢走了进去。

    桌上有几个还不甚熟的白梨,皮儿还发青。一把酒壶,三个白瓷酒盅,一个头号大盘子,摆着半只酱鸡,和些熏肝酱肚之类的吃食。

    你瞧,虎姑娘指给他一把椅子,看他坐下了,才说:你瞧,我今天吃犒劳,你也吃点!说着,她给他斟上一杯酒;白干酒的辣味,混合上熏酱肉味,显着特别的浓厚深重。喝吧,吃了这个鸡;我已早吃过了,不必让!我刚才用骨牌打了一卦,准知道你回来,灵不灵?

    我不喝酒!祥子看着酒盅出神。

    不喝酒滚出去。好心好意,不领情是怎么着?你个傻骆驼!辣不死你!连我还能喝四两呢。不信,你看看!她把酒盅端起来,灌了多半盅,一闭眼,哈了一声。举着盅儿:你喝!要不我揪耳朵灌你!

    注释:短文中的就是虎姑娘,也叫虎妞,是故事的主人公。

    1.给文中词语写出意思相近的词。

    犒劳——   混合——  

    2.读读短文划线部分,把动词摘录下来,再想想从这些动作中可以看出虎妞的哪些特点?

    动词:  

    从中看出虎妞   的性格。

    3.短文中虎妞的语言也能生动的表现她的性格,摘录一句,谈谈你的看法。

    句子:  

     

    我的看法:

     

  • 14、课外阅读。

    天安门前看升旗(节选)

    ①北京来得多了,故宫、西山去过,八达岭上过,早已没有当年的兴致。忽然想到天安门的升旗仪式,可不可以去看看呢?

    ②这真是个不错的主意,起个绝早,在空旷的天安门广场独自徜徉,任晨风撩起长发,让思绪回到悠远,在曙光中看红旗冉冉上升,该是怎样的心情!把这念头在旅馆里一说,居然立即有众多的呼应者,这倒是我未曾料到的。

    ③我们去看升旗的那天是个普通的秋日,才4点钟的时候我们就走上了街头,晨风凉飕飕地拂人面颊,几个衣着俏丽的女孩已哇哇地叫冷了。原以为广场上人不会太多,未料等我们赶到时,早来的,已有千人之众,这又令我吃惊。

    ④国旗班的战士过来了,一如电视上那潇洒的英姿,只是这是真人实景,又远胜了电视的朦胧。人群起了躁动,站在后面的焦急得直跳,有个新潮的女孩竟然坐上了男友的肩头。

    ⑤国旗班的战士英武、矫健,这三十几位战士组成的方阵威风凛凛,让每一位看升旗的观众都赞叹不已。红旗在擎旗人手中划过一道优美的曲线,然后便徐徐上升在国歌声里,红旗愈益升高了。

    ⑥庄严的国歌在广场上空回荡,那一刻,我心头猛地一热,像又回到青春的年华。刚才还喧闹不止的人群宁静了,面对升旗,有谁不为之感动?人群里,几位鬓发苍苍的老者神情肃穆,他们凹陷的眼眶里泪光闪闪,怕是又想起创业的艰辛?

    ⑦国歌令我又激动起来,久已沉寂的心里起了波涛,仰望直上蓝天的红旗,让人觉得自豪,更让人感到一种责任。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相对伟大的国家固然渺小,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能依然这么淡漠吗?

    ⑧国旗班的战士远去了,消失在金水桥那边的红墙里,人群却久久不散,像是还沉浸在国歌的旋律里。升旗仪式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分钟,可哪一位观众不曾走过长长的心路?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第②自然段描述作者想象的语句。其中与第⑤自然段天安门前看升旗时的实际情况并不相同的一句话是哪一句话?

    【3】下列选项对第②③④自然段中加点字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第②自然段中的“居然”一词写出了“我”对呼应者多的出乎意料。

    B.第③自然段中的“竟”写出了人们观看升旗的热情高、来得早。

    C.第③自然段中的“竟”写出了“我”的出乎意料和吃惊。

    D.第④自然段中的“躁动、直跳、竟然”写出了观看升旗的场面混乱,人们对升国旗没有庄重的仪式感。

    【4】短文在描写天安门广场上升旗时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在下列句子后的括号里填上“点”或者“面”。

    (1)人群起了躁动,站在后面的焦急得直跳。____

    (2)有个新潮的女孩竟然坐上了男友的肩头。____

    (3)国旗班的战士英武、矫健,这三十几位战士组成的方阵威风凛凛。____

    【5】短文结尾写“升旗仪式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分钟,可哪一位观众不曾走过长长的心路?”请结合文中的人和事,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

    【6】想象如果你在现场,你会走过一条怎样的长长的心路?请用简要的语言把你想到的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仿写句子)

    常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不会相差这么远。(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亲人,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我学:修改病句之前要先读句子,分析句子的病因,病因主要有前后矛盾、语意重复、语序颠倒、搭配不当、归类不当等。本题的亲人包括父母,因此是语意重复,要把亲人去掉。

    4.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变魔术,改句子。

    1.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

    2.用打比方的方法把下面的句子写完整、写具体。

    一阵风吹过,枯黄的树叶就像

     

  • 17、按要求写句子。

    (1)汉斯接过笛子,说:亲爱的父亲,请去铁匠铺给大公鸡钉上掌子,我要骑着它出门,不再回来啦。”(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国王,你答应的事不能反悔。(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汉斯出发了。(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汉斯就在树上呆了许多年,一边吹着笛子,一边照看着他的猪。(用带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

    (1)“减负为孩子们赢得课外时间。减负有益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闰土是闰月生的。他的父亲给他起名叫闰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欣被授予评为南丁格尔奖章。(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都为徐向前元帅朴实无华的品质而感动。(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知识无止境,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句子广场。

    (1)2013年联合会杯足球赛上,巴西队击败了西班牙队。(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要有机会,你要甩开我的手,摇摇晃晃地走你自己的路。(用加点词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对我说:“今天晚上我有应酬,你和爸爸先吃饭。”(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位老华侨十分酷爱音乐。(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很。(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说:“我正为这件事操心。”(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师节那天,张老师被评为特级教师的称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丢失手表的我在附近的几栋教学楼白墙上最醒目的位置贴了几张寻物启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是多种多样的,有父爱、母爱、师爱、友爱、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请以为主题,精心选取自己亲身经历或听到见到的故事写一篇习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