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诗句补充完整。
(1)野旷天低树,________。(《宿建德江》)
(2)________,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3)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查字典填空。
1.“舔”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2.“瘦”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3、词句练习。
(1)“万水千山”这个成语中的“千”和“万”都是虚指,隐含着_________多、________多,形容_________。请再写几个含有“万”“千”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等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请再写两个含有“等闲” 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
按照提示写出含有“等闲”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谦《石灰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朱熹《春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岳飞《满江红》)
4、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填在句子中。
(______)(______)绕梁 (______)(______)乐道 笔走(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登场 (______)(______)不安 意味(______)(______)
1.王老师几句(______)的话,使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2.爷爷已经年近花甲了,他讲起年轻时的事情总是那样(_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shuāi kuǎ bù xiǔ fǔ xià shī shǒu qíng yuàn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6、古诗赏析。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对“暮云收尽溢清寒”的“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充满而流出来
B.过分
C.古代重量单位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中的“银汉”与“皎皎河汉女”中的“河汉”意思不同。
B.本诗与《十五夜望月》都描写了农历八月十五的月夜。
C.这首诗由景入情,抒发了作者与亲人团聚的喜悦。
【3】下列诗句与“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意思一致的一项是( )
A.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B.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7、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作者词中写的粮食作物是( )
A.高粱
B.小麦
C.水稻
D.青稞
【2】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调动的是哪些感官?为什么这样写?这两句词在文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用斜线给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2】读前两句诗,说说诗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写出了夏天的雨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现代文阅读。
穿透灵魂的微笑
非洲的一座火山爆发了,随之而来的泥石流狂泻而下,迅速扑向座落在山脚下不远处的一个小山庄。农舍、良田、树木,一切的一切都没有躲过被沖毁的劫难。
滚滚而来的泥石流惊醒了睡梦中的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流进屋内的泥石流已上升到她的颈部。小女孩只露出双臂、颈和头部。及时赶来的营救人员围着她一筹莫展。因为对遍体鱗伤的她来讲,每一次拉扯无疑是一种更大的伤害。此刻房屋早已倒塌,她的双亲也被泥石流夺去生命,她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当记者把摄像杋对准她时,她始终没有叫一个“疼”字,而是咬着牙微笑着,不停地向营救人员挥手致谢,两臂做出表示胜利的"V"字形。她坚信政府派来的营救人员一定能够救她。可是,营救人员倾尽全力也没能从固若金汤的泥石流中救出她。小女孩始终微笑着挥着手一点一点地被泥石流淹没。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脸上流露着微笑,手臂一直保持着"V"字形。那一刻,仿佛漫长如一个世纪,在场的人含泪目睹了这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
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
死神( )可以夺去人的生命,( )永远夺不去生死关头那“V”字所蕴含的信念和精神!常常在生命边缘蕴含着震撼世界的力量,让人生所有的苦难如轻烟般飘散。
世界上最坚硬不屈的就是那在苦难中的微笑着、痛苦着、高扬信念旗帜的灵魂。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一筹莫展:_______________
固若金汤: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的( )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短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
【4】这庄严而又悲惨一幕指的是哪一幕?
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怎样理解“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我听见小提琴的声音
夜间,月亮已经升得很高很高了。我看见这个月亮从溪边乌桕(jiù)树的枝丫间,把一大片清光洒到溪边那个草丛的村庄里了。
这时我静静地听着:啊,可是真的,慢慢地,慢慢地,我听见那个草丛的村庄里,传来一阵又一阵小提琴的演奏声。
——啊,我听人家说过,那草丛的村庄里,住着一位少年音乐家名叫蟋蟀,他是一位很好的、勤奋的少年,天天晚上演奏小提琴。因此,后来他成为童话世界里一位少年提琴家。这优美的小提琴声,是他演奏的吗?
啊,真的,真的,一阵又一阵小提琴演奏声,从那草丛的村庄里传来了。
那小提琴拉得多么好啊,我静静地听着,听着。
一会儿听来,感到那琴声,好像是泉水从山谷里流到溪中来了。
有时听来,好像是给一位小姑娘唱的一首儿歌,拉着一支伴奏曲。
一会儿听来,感到那琴声,好像是一阵细雨打在竹林里的声音传来了。
我静静地听着,听着。
感到这提琴的演奏声,是多么好听啊。我一边听着一边想,这小提琴的演奏声,是从那草丛的村庄里,一座露天的音乐厅里传来的吧?那村庄里,今晚真的在那音乐厅里开一个月光音乐会吗?这小提琴真的是那位少年音乐家蟋蟀演奏的吗?一定有好多好多的孩子来听演奏吧?……
听啊,那草丛的村庄里传来一阵又一阵小提琴的演奏声;看啊,天上一个扁圆的、黄色的月亮,也在悄声地听着,把一大片清光洒到那个草丛的村庄里了。
(1)在文中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仔细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填空。
作者把蟋蟀想象成________;把它的叫声想象成________;把草丛想象成________。因为作者的丰富想象,拟人化的手法,让人觉得“月光下的草丛”________。
(2)这是一只怎样的蟋蟀?请阅读短文,找一找相关的语句,再抄写在下面。
(3)短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1、阅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①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②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③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④破课桌,俨然一个剑拔弩张的古战场。
⑤还有同学别出心裁,想技高一筹,给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一有机会,便得意扬扬招呼大伙来观摩。谁知弄巧成拙,中看不中用,没打几个回合,那粘上的脑袋连盔甲被它自己手里的大刀磕飞了,于是对方大呼胜利。
⑥其实,竹节人的动作压根不由扯线人做主,那不过是在竹节间的线一紧一松间的胡乱耸动而已,可看上去,却挺像是那么回事。
⑦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
⑧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
【1】你在阅读《竹节人》时,重点阅读了上面的部分。你的阅读目的是( ),你应该采用的阅读方法是( )
A.写竹节人玩具制作指南。
B.了解竹节人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C.快速阅读,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D.仔细阅读,抓住关键词句,展开想象,还原当时大家玩竹节人的热闹场景。
【2】根据短文内容,完成表格。
【3】第①自然段和第②自然段末尾都有“神气”一词,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
12、综合性学习。
琴棋书画是我国的四大传统艺术形式,是构成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的重要元素。它可以陶冶情操,滋养心灵,使一个人变得高雅而富有情趣。请按要求完成练习。
【1】下列词语中与“琴棋书画”无关的一项是( )
A.高山流水
B.竭泽而渔
C.画龙点睛
D.笔走龙蛇
【2】伯牙、锺子期以琴结友的传说流传至今。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_____”,用“高山流水”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____________。”可见杜处士十分喜爱收藏书画。而对于戴嵩所画的传世佳作《斗牛图》,杜处士更是“锦囊玉轴,____________”。
13、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萧 红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①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在鲁迅先生家里做客人,刚开始是从法租界来到虹口,搭电车也要差不多一个钟头的工夫,所以那时候来的次数比较少。还记得有一次谈到半夜了,一过十二点电车就没有的,但那天不知讲了些什么,讲到一个段落就看看旁边小长桌上的圆钟,十一点半了,十一点四十五分了,电车没有了。
“反正已十二点,电车已没有,那么再坐一会儿。”许先生如此劝着。
鲁迅先生好像听了所讲的什么起了幻想,安顿地举着象牙烟嘴在沉思着。
一点钟以后,送我(还有别的朋友)出来的是许先生,外边下着小雨,弄堂里灯光全然灭掉了,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我坐小汽车回去,并且一定嘱咐许先生付钱。
……
有一天下午鲁迅先生正在校对着瞿(qú)秋白的《海上述林》,我一走进卧室去,他从那圆转椅上转过来了,向着我,还微微站起了一点。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
刚刚我不是来过了吗?怎么会好久不见?就是上午我来的那次周先生忘记了,可是我也每天来呀……怎么都忘记了吗?
周先生转身坐在躺椅上才自己笑起来,他是在开着玩笑。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么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鲁迅先生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②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1】这篇选文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哪三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下面的句子中你体会到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把相应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A.关心他人 B.幽默 C.乐观 D.勤奋写作
(1)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______)
(2)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我坐小汽车回去,并且一定嘱咐许先生付钱。(______)
(3)周先生转身坐在躺椅上才自己笑起来,他是在开着玩笑。(______)
(4)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______)
【3】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填空。
(1)句①是对鲁迅先生的动作描写,表现鲁迅先生动作快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反映了鲁迅先生___________的特点。
(2)句②描写的是鲁迅先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动词写出了他__________________的工作态度。
【4】结尾最后两个自然段的描写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它四肢灵活,行动敏捷。玲珑的小面孔上,镶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一身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擦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
(1)把这段话分为两层。写出段意。
(2)这段话是从哪几方面具体描述小松鼠的美丽可爱?
(3)用“格外”造句。
15、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请你在横线上改写。
我对晓彤说:“对不起。我生病了。不能和你去滑雪了。”
___________:“对不起,我生病了,不能和你去滑雪了。
16、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面各组中的两句话写成一句话。
(1)我们坚持植树造林。 我们使这个地方变成了绿色公园。
(2)晴天雨天。 老人每天来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17、句型转换
(1)全国人民支持申办奥运会。(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不会允许台湾离开祖国的怀抱。(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了怎么能挑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这是闹着玩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
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仿写例句,试着写一写“犹豫不决”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为双重否定
1.楚王只好吩咐手下打开城门,迎接晏子。
2.我们得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
3.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
4.我们必须承认太阳不是绕地球运行的。.
5.万里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21、习作
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美不胜收。你曾游览过哪些风景名胜?哪里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写一写你的见闻或感想,把你真实的感受记录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